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魏書生校長給阜陽東聯和信學校師生的一堂課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魏書生校長給阜陽東聯和信學校師生的一堂課)

11月28日,冬日的阜陽東聯和信學校裡,卻充斥著一股火熱的氣氛。今天,東聯和信學校名譽校長魏書生老師回到學校,要為全體師生講一堂課。

(魏書生老師回到東聯和信中學)

魏書生,東聯和信學校名譽校長,東聯教育研究院院長,是中國教育界的傳奇人物。他從事教育三十餘年,曾多次擔任全國黨代表,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一位教育行業先驅者、修行者,一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師。

(魏書生老師簡介)

作為一所於今年初創的學校,東聯和信初級中學擁有先進的設施、優秀的師資,在魏書生校長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在方方面面都力求做到最好,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東聯和信中學課堂一角)

給全校師生的一堂課

下午2:30,東聯和信中學胡志民校長及全體師生齊聚藝術樓,聆聽魏書生老師的教誨。

(東聯和信中學師生參加講座)

一開場,魏書生老師就以風趣的語言、生動的例子,把大家帶入了思考狀態。

魏老師把自己看成星球上的小小微生物,告訴同學們,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態,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會懂得敬畏和感恩。

又以同學們生活中鮮明的事例,讓他們明白「只有勞動和創造,才會把快樂幸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會擺脫一地雞毛的生活」,要求全體師生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魏書生老師在講臺授課)

魏老師告訴我們,人生三件事很重要:首先要有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其次要做一名新時代的創新青年,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超越自己;最後,要成為一個內心無比廣闊的人,要經常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優點。

魏老師認為:「優點不是我們驕傲的資本,卻是我們創新的起點,是我們人生走向成功的資源。」沒錯,現在的同學們還是一個孩子,如果心胸如小馬蹄坑般狹隘,各種矛盾就會層出不窮,不能正確得看待各種壓力和挫折,調整不好心態就會影響學習,甚至產生心理問題。

而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則會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興趣;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會更好的處理同學關係;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勿做小馬蹄坑。

總是看到自己的短處,會越想越煩躁。要學會轉換自己的注意力,多看到自己的優點,就能獲得更多的快樂。」

(與會老師認真記錄)

魏老師也告訴老師們,要學會發現孩子內在的優點,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培養孩子們的自信——成績很重要,成長則更加重要。

魏老師給同學們提出了幾個切實有效的生活習慣及學習方式:寫出自己的20個優點和不足、制定有操作性的學習計劃、培養預習習慣,把「自強不息」培養成紮根於點點滴滴的生活習慣,在計劃的時間內改正不良習慣……。

最後孩子們和魏老師一起,共同喊出了今天的大課的主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東聯和信中學學生認真聽講)

(魏書生老師解答學生代表疑問)

青春正當時,昂揚志氣高。這次講座極大地鼓舞了同學們,在他們心中埋下了自信的種子,也點燃了大家追求卓越的熱情。

期望同學們今後都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擁有健康光明的心靈。

如沐春風,同學們有話說

11月28日,我們去藝術樓參加學生大會,和往常相比,這次不一樣——魏書生老師給我們講課。

我的內心激動無比,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雖然魏老師講得都是大道理,卻舉了我們生活的小例子,讓我更好的理解。

魏老師說:「不要把自己想得一無是處,儘管現在存在不足,也要不斷努力,要活在幸福當中。」我們應該選擇接納和欣賞自己,接納自己的優點和不完美,接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多欣賞自己的獨特。

我們要努力活在幸福當中,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在遠方,都要努力找到自己的幸福,努力讓自己成為身邊人的驕傲!

——東聯和信中學向陽九班何奕欣同學

魏書生老師的話很深刻、很有道理,其中最能觸動我的是:「絕不用時間去拖拉,絕不用時間去懶散,絕不用時間去自卑。」看似很平凡的道理,誰都懂,但是你有問過自己今日懶散了嗎?

問過自己有多少虛度的光陰可以再利用?就好比蝸牛一般,它想爬到那樹頂,雖然一時爬不上,但它不會浪費時間。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龜兔賽跑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成功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堅持的人。終有一天,蝸牛會站在樹木之巔,烏龜終會跑向勝利,因為它們從來沒有浪費時間,從來沒有放棄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如果我們把事情拖拉到明天,那事情就不可能完成,有無數個明日等待著我們。

如果把事情放在明日,那你就永遠無法進步!我們不應該依靠明日而是依靠自己,記住,絕對不要找明天去拖拉。

——東聯和信中學向陽九班袁李順同學

東聯和信學校

辦學目標:成為全國知名的示範性學校

校訓:融會創新 立信篤行

使命:激發每一個人的潛能,幫助每一個人實現自主的、有益於社會的人生。探索全球領先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創新與發展中國教育,為教育事業的進步做出我們的貢獻。

學校地址:安徽省阜陽市阜陽經濟開發區復興大道(和諧新村2期西側約150米)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回到阜陽東聯和信學校,給全校師生上了這樣一堂課!
    11月28日,冬日的阜陽東聯和信學校裡,卻充斥著一股火熱的氣氛。今天,東聯和信學校名譽校長魏書生老師回到學校,要為全體師生講一堂課。(魏書生老師回到東聯和信中學)魏書生,東聯和信學校名譽校長,東聯教育研究院院長,是中國教育界的傳奇人物。
  • 阜陽東聯和信中學的藝術節開幕式,太炫了!網友直呼:別人家的學校
    (原標題:阜陽東聯和信中學的藝術節開幕式,太炫了!網友直呼:別人家的學校) 銘記歷史,奮進創新為貫徹「五育」並舉的素質教育理念,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在「一二九運動」85周年之際,東聯和信學校於2020年12月9日舉行了第一屆校園藝術節開幕式暨文藝匯演!
  • 媽媽,再讓我上十分鐘課吧!
    「媽媽,再讓我上十分鐘課吧」!  6月13日,在阜陽東聯和信中學開放日的體驗課上,即將小學畢業的方方(化名)提出了這個讓媽媽感覺意外的請求。  6月13日,劉女士為她預約了東聯和信中學的體驗課,希望讓她提前體驗下這所學校的課堂。期間,劉女士因朋友的電話想提前離開,但一向「上課坐不住」的方方(化名)這會卻不願意走了。
  • 踏上新徵程,吹響持續奮進的號角——清華師生暢敘「同上一堂課」
    2020年秋季學期師生同上一堂課校黨委書記陳旭發表了題為「永葆擔當精神,續寫奮進篇章」的致辭。每當關鍵時刻,清華人就會團結起來,懷著對國家和民族高度的責任感,挺立風骨、堅守擔當,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現場參會,並第一時間分享了自己的感想:「邱勇校長和陳旭書記的報告,對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做了深刻的註解,清華師生守望相助、勇於擔當,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 清華大學第三十五期暑期團校學員熱議「同上一堂課」
    清華新聞網9月3日電(通訊員 李亞東) 9月1日,清華大學全體師生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同上一堂課」,校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分別為同學們帶來題為「永葆擔當精神 續寫奮進篇章」和「持續奮進,推動融合式教學,努力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教書育人答卷」的主題致辭和主題報告。
  • 自強不息戰疫情 春風化雨入課堂——清華大學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
    未來網高校頻道2月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高原 石加東)2月3日10時,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黨委書記陳旭在具有代表性的清華第一棟建築清華學堂,以直播方式為全校師生講解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以及即將開始的春季學期本科和研究生教學工作的調整安排。
  • 走近東聯現代中學~
    前呼市一中資深校長郭小明成為新一任校長全市教學能手楊智軼老師帶過的班個個都是先進班集體李澤宇中考結束後全市排名在5000名開外三年後,全市高考文科第六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這所學校了不得。」校長郭小明反覆強調。「硬道理」一流師資成為一流人才搖籃「教壇精英薈萃東聯」「東聯學子擁抱明天。」副校長宋增義每天走進學校時,都要將門口的標語默念上幾遍,十五年來,他一路見證了東聯的成長,也與東聯師生一步步將藍圖繪成了現實。
  •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2020-06-04 11:17:17   來源:安青網
  • 主題晨會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周易中有兩句經典的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是對君子形象的最集中最高度的概括!林俊德的一生就在踐行這一點。一國之強大靠自立自強,厚德厚仁,一人之成全也要靠自立自強,厚德厚仁。
  • 【課後連線】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師生這樣說
    2月3日上午,通過雨課堂等在線直播方式,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在聽取了校黨委書記陳旭介紹清華防控疫情工作開展情況和校長邱勇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安排調整及相關工作安排後,國際研究生院師生無不感到精神振奮,紛紛表示要以大局為重,以國家為先,以清華為榮,並結合自身情況提出了戰「疫」計劃,以堅定的決心交出清華人的合格答卷。我們擷取了部分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觀後感,與大家一同分享清華SIGS師生的心聲。
  • 清華,還記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嗎
    1914年11月,梁啓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
  • 從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想到了什麼
    他這是可是厚德載物的行為。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南門口,粉刷一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赫然在目。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幾年前,從西南門進清華大學時發現寫的校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後來統一寫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了。這說明了統一規範用語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幾句話被作為世界名校的校訓,這可不是隨便取的校訓。
  • 阜陽這所中學舉行藝術節,眾多節目精彩來襲!
    銘記歷史,奮進創新為貫徹「五育」並舉的素質教育理念,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在「一二九運動」85周年之際,東聯和信學校於2020年12月9日舉行了第一屆校園藝術節開幕式暨文藝匯演!寒冬料峭掩不住東聯和信人的火熱激情,全校師生齊聚一堂,共享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之約!整場開幕式,師生同臺展示藝術才華,綻放青春活力,展現了東聯和信學校別樣的風採!
  • 樂課,讓楊家莊學校師生樂起來
    學校校長郭世存接到上級通知,立即召集學校教學領導召開視頻會議,強調教師全員參與線上教學工作,小學部依託樂課網,中學部依託釘釘網,開展線上教學,把控教學進度,關注每個學生發展,制定線上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課程表。  經過調查了解,有的教師家中設備不全,無法正常上課。校長郭世存想方設法,以最快的速度買好設備,將電腦、攝像頭、耳麥等送到教師的家門口。
  •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國立清華大學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學校簡介: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清園內林木俊秀,水清木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地點分布: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於清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鹹豐年間更名清華園。校園佔地六千餘畝,以南北主幹道為線分為東區、西區。
  • 校長匯報學校課改工作:落實3種教師培訓、5個轉變、6個抓手
    按照會議安排,下面我就××學校在「和諧育人」策略引領下進行課程改革方面的工作向各位領導和同仁做以匯報和交流。課改的關鍵就在於改課。我校經過近幾年的課改實踐,逐步形成了「356」課改措施。即:落實「三種培訓」,著實提升教師課改能力;落實「五個轉變」,切實改變教學操作方式;落實「六個抓手」,紮實做好課改過程細節。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自強成就卓越 創新塑造未來
    12月17日下午,伴隨著熟悉的上課鈴聲,一堂由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講授的「形勢與政策」課在新清華學堂如期開講。邱勇以「自強成就卓越,創新塑造未來」為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的專題課,這也是「清華大學時事大講堂·十九屆五中全會系列學習講座」之一。
  • 開學季·圍觀第一堂課:大學校長都說了啥?
    姜斯憲鼓勵學生傳承學校誕生於國家危亡之時、與民族振興和祖國富強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傳統。  姜斯憲稱,上海交通大學從10年前就開始在新生入學第一天進行新生入學教育,不管是校長的講話還是書記為學生上的新生入學第一課,無不圍繞著校史和校訓展開。「因為一所大學的歷史往往是社會的縮影。而一所大學的校訓往往是大學精神的表徵。」姜斯憲說,「一個社會總要有點精神,一個群體總需要一些榜樣。
  • 河南省高三年級的「開學第一課」火了!高中校長、師生這樣說...
    4月7日,全省高三年級復學,各高中師生觀看了由河南省教育廳特別製作的《開學第一課(高三版)》視頻。接下來,一起來聽聽高中的校長、教師和學生怎麼說?校長說鄭州外國語學校:聚焦「疫情防控」主題,與祖國共成長 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 王麗娟  4月7日,鄭州外國語學校2020屆全體高三學子重回校園,重啟美好充實的校內學習生活。  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認識到休戚與共的責任擔當,學校統一部署各班利用首日的班會時間,召開「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 願為所願 終為所得 復星保德信赴向堂小學舉辦愛心午餐捐贈儀式
    9月16日,復星保德信人壽工會赴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萬灣村向堂小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心午餐捐贈儀式。本次活動得到復星保德信與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復星保德信助理總裁、工會主席郭曉強、復星保德信河南分公司總經理劉娟,光山縣衛健委愛衛辦主任張延信、光山縣教體局資助中心主任李同誠等各級領導,向堂小學校長曾霞及全體師生參加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