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呼市一中資深校長郭小明
成為新一任校長
全市教學能手楊智軼老師帶過的班
個個都是先進班集體
李澤宇中考結束後
全市排名在5000名開外
三年後,全市高考文科第六名
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
「這所學校了不得。」
馮永軍先後將五個孩子送到這裡就讀
回報他的是五個優秀的大學生……
這裡就是東勝直屬的
唯一的一所公辦完全中學
——東聯現代中學
建校十五年來,這裡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是地區發展重要的潛在力量和後發優勢,高中「教育紅利」正成為東勝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器。
跑出「加速度」
十五年打磨出一所現代名校
一所名校,是一座名城的名片
一座名城,也是一所名校的依託
東勝,鄂爾多斯這座現代名城的城市核心區
東聯現代中學,東勝唯一的公辦完全中學
共同的「現代」兩個字,彰顯著新氣象、展示著新高度、引領著新發展。共同的「現代」兩個字,在告訴人們這所學校的發展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命運相連。
「子羽傳經育弟子,大成文廟集古今。」東勝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優先安排教育發展,優先保障教育投入。特別是在推進東聯現代中學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校服務質量和水平、引領學校向更高層次發展等方面,給予了「強而有力」的支持。
高擎「教育優先發展」大旗和一系列實招硬招,保障了學校在多個領域取得歷史性突破。
2004年建校,2011年通過自治區教育廳示範高中的驗收;2012年2月被正式命名為「自治區普通示範性高中」;2013年獲得「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自治區教育學會對外教育交流培訓基地學校、全國養成教育重點實驗校;2016年,郭小明上任後將學校「坐標」鎖定「在自治區具有一定知名度、在西部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品牌學校」……
「一所中學能夠得到地方黨委、政府這麼重視,在其他地區難能可見。」校長郭小明反覆強調。
「硬道理」
一流師資成為一流人才搖籃
「教壇精英薈萃東聯」「東聯學子擁抱明天。」副校長宋增義每天走進學校時,都要將門口的標語默念上幾遍,十五年來,他一路見證了東聯的成長,也與東聯師生一步步將藍圖繪成了現實。
十五載的積澱與沉積,烙印著現代的優勢,學校發展已具備「政府大力支持」「師資力量雄厚」「現代教育技術先進」「特色教育成績突出」等優勢,成為全市的一座現代名校。
走進學校,綠樹掩映中,一幢幢現代化建築矗立,交相輝映;翰墨飄香的教學大樓,功能齊全的實驗室,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科學現代的田徑場,條件一流的學生公寓,窗明几淨的環保食堂,充滿歡聲笑的社團活動室,洋溢著典雅氣質的藝術教室……現代教學理念下,優雅怡人的校園環境與濃鬱的時代氣息融為一體,名師薈萃、設施齊全、人人羨慕的花園式校園得到了完美詮釋。
高標準的理、化、生、地實驗室11個及配套器材,其中有2個是先進的探究性實驗室;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室和藝術教室18個;學校圖書館、年級圖書室、班級圖書櫃,三級圖書館共有圖書134000餘冊;每個教室都是一間多媒體教室,全校97個教學班均配有多媒體電子白板;有每間配備64臺電腦的微機室4間……水平一流、齊全完備的教學資源成為莘莘學子騰飛的平臺。
「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需要教學資源的「沃土」,同時更離不開辛勤園丁。英語教育能手王樹才,他的班級在2018年高考中英語均分達到了128分,2010屆自治區高考英語單科狀元也出自他的門下;嚴謹治學的數學老師楊智軼,所帶的多名學生在全國數學競賽中獲二等獎和三等獎;藝術領路人祁俊剛,美術高考已經連續十年保持100%升學率,十幾名學生步入了美術教育的最高殿堂——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這裡還有還學生的「知心大姐姐」張峰,學生的小秘密都願意和她分享,憑藉敬業、耐心、細心、睿智,她呵護著孩子們身心健康……
師資力量是衡量一個學校最重要標準之一,層出不窮的優秀教師,構成了東聯現代中學最強的教學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東聯學校現有教職工402人,其中專任教師362人,擁有研究生學歷教師85人。「我們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40人;我們從周邊省市引進了100多名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名優教師;從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學校選聘優秀研究生、本科畢業生64名,這些教師嚴謹的研究精神、平和的教學心態、崇高的人格魅力,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東聯學子。」郭小明如數家珍地介紹著自己的隊伍。
「軟實力」
高效課堂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走進1705班,學生正在分「戰隊」比拼,限時記憶、小組討論、極限搶答……各種燒腦操作,猶如來到了「最強大腦」的比拼現場。現場「主持人」——郝青梅老師道出真由,「這是一堂成語積累高效課堂。」
「把每一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讓每一堂課成為精品;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讓每一位教師的才智在學生的成長中得到升華。」正是源於這樣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東聯現代中學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文化建設」入手,多方位、多渠道挖掘學生潛能,向社會交出了滿意「答卷」。
1705班「最強大腦」比賽已經結束,學生們意猶未盡地討論著剛才的題目。郝青梅向記者介紹,「成語積累本來就是一個單調枯燥的過程,我們採取分組合作,小組比拼,設置遊戲的形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學得多,記得快,效率高。」學生樊鍾起從中受益匪淺;「和以前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我想學習,我也愛學習了。」學生周林陸對於傳統課堂和高效課堂進行了這樣的對比……
高效課堂管不管用,最終還得成績來驗證:1101班學生楊媛,初中高中六年均就讀於東聯現代中學,高考以636分被北京大學錄取。學生黃昊奇成為內蒙籃球事業的推動者,將母校打造成內蒙古籃球後備人才訓練基地;馮永軍家的五個孩子,全部選擇東聯,譜寫了一段佳話,老大馮靜在湖南湘潭大學就讀研究生、老二馮力就讀於哈爾濱理工大學就讀本科、老三馮仙就讀於內蒙古財經大學、老四馮帥就讀於內蒙古醫科大學、老五馮海英考就讀於內蒙古大學。
「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全面展示學生的整體素養、學習能力和教師的專業素養,並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郭小明介紹,學校所取得的成績都是一堂課一堂課抓出來。這樣的高效課堂是東聯現代中學教學文化的縮影。
「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知行合一、目標發展」;「學生的整體發展、理性發展、目標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素養和教師隊專業素養。」這些正是東聯現代中學品牌辦學的有力抓手。放大學生優點,放大學生優勢,在教書育人的初心背後,東聯現代中學足跡所致,清晰穩健。
2018年高考中,東聯現代中學再次取得多項突破,普文普理共報名968人,一本上線399人(與2016年高考比較提升242人,與2017年高考提升209人),二本上線464人,本科共上線863人;普理一本上線278人,600分以上28人(與2016年高考比較提升21人,與2017年高考比較提升26人),500分以上209人;普文一本上線121人(501分以上)。
素質教育百花齊放,編織、剪紙、書法、古箏、武術、攝影等近90門校本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教師、學生多人多次在全國、自治區、市、區各級書法、攝影、繪畫展覽中展出作品或獲獎;籃球隊、毽球隊、足球隊、旋鼓隊等運動隊常年開展訓練。
東勝在高中教育的土壤裡埋下的種子、種下的幼苗,已經碩果累枝。面向未來,任重道遠。郭小明深感肩上重任,「我們是東勝區唯一的一所高中,12年基礎教育之後的出口,『瞄準』在自治區具有一定知名度、在西部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目標,我們一定會書寫出一幅政府放心、人民滿意、人人出彩的教育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