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 | 東方紅漫遊50年

2020-11-18 澎湃新聞

中國航天日 | 東方紅漫遊50年

2020-04-24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知識嗑兒公眾號

編輯:唐甬梅

芙蓉發布

足不出戶

樂享芙蓉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芙蓉新世界

原標題:《中國航天日 | 東方紅漫遊50年》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日|守護、測試...陝西航天人和「東方紅一號」的故事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建設空間站、載人探月、火星探測……  星辰大海的徵途還在繼續,  祝福,中國航天!  【>>星途·時間線】  1964年  我國中程飛彈再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基本上具備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能力。
  • 解碼·中國航天日:東方紅一號飛天記
    國家航天局供圖  從首顆人造衛星到一箭三星,從無人試驗飛船到航天員太空出艙,從探測器繞月飛行到月球背面軟著陸……中國航天事業正大步邁向國際最前沿。2020年,北鬥三號有望實現全球組網、火星探測提上日程,中國人認識和探索太空之旅正積蓄力量,向更高目標挺進。
  • 走近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2020年,中國即將邁上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在經歷了2010——2019年十年的積累期,中國航天事業也即將迎來全新的發展。對於很多熱衷於航天事業的人來說,很多人對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的了解也是比較深的。1997年9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以航天生物技術應用與航天醫學轉化為核心,致力於航天技術應用型健康產品和家庭生活用品的研發與生產。
  • 一曲東方紅唱響50年: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
    來源標題:一曲東方紅唱響50年: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 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題:一曲東方紅唱響50年: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作者 郭超凱4月24日是第5個中國航天日
  • 東方紅航天生物專家齊聚「媯水河畔」,暢談航天事業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東方紅航天生物作為中國航天民用健康產業的代表企業,多年來一直非常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方向,積極探索航天生物領域的無限可能。為讓老一輩航天生物專家更好的發散創新探索航天領域,2020年9月8日至11日,東方紅公司組織在京的航天專家來到北京延慶 「媯水河畔」,熱烈討論航天前輩與航天事業的淵遠情長。
  • 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年,這些老照片首次集中展示
    今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周年!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從戈壁大漠騰空而起,我國成為第五個把衛星送上天的國家!「東方紅一號」掀開了中國向浩瀚宇宙進軍的璀璨篇章, 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穩步前行,取得了以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為代表的成就,也孕育形成了「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探月精神。傳承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經社君精心選取了一批珍貴的老照片,一起感受中國航天勇攀高峰的50年!
  • 從《白晝流星》到中國航天50年:所有星辰大海,都與你息息相關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由甘肅酒泉發射,衛星成功升空。那一刻,中國航天事業從0到1,國人的飛天夢也由這顆繞地衛星開啟。東方紅在空中作業28天後,壽終正寢。而可貴的是,「東方紅、太陽升」BGM旋律伴隨著衛星的升空,讓全宇宙都傾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
  • 50年再回首:揭秘「東方紅一號」裡的中國故事
    央視網消息:「東方紅一號」是我國衛星事業發展的開端。當年的科研人員如何用最簡陋的設備實現中國的第一個太空使命?讓我們一起從老一輩航天人的奮鬥故事中尋找答案。「看得見」: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星」按照1967年確定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總目標,衛星必須做到「上得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
  • 你們還記得東方紅1號嗎?這位少年的航天夢也是你們的航天夢嗎?
    50周年。 50周年了,不知在蒼穹之上的東方紅孤獨嗎?不,其實它並不孤獨,我們長徵系列火箭送去一個又一個中國航天的衛星,它在天空之上見證了我們中國航天史不斷地發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牧星人」們前赴後繼不斷打破國外的壟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遙想50多年前,那時的新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
  • 中國航天已經具備了利用太空的能力,東方紅航天生物一直在路上前進
    在2月23日晚,在央視播出的《一堂好課》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主講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他帶領眾多學子和觀眾走近中國航天,感受這一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的偉大力量,叩問初心使命,展望星辰大海。
  •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三大產業化基地,助力航天醫學與航天食品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航天領域的醫學與食品科研也開拓出了全新的發展之路,消費市場的快速迭代及升級,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航天醫學及航天食品帶來的生活體驗。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公司,在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一個明星的誕生|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中國獨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並成功地進入地球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中國正式跨入航天時代。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是世界第三個突破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運載火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譜系,最大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三位;各類衛星已經形成完整的系列,研製出各類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實驗衛星;航天發射數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或第二位;截止2019年12月,太空飛行器發射數量540餘顆,居世界第三位;截止2019年10月,軌衛星數量319顆,居世界第二位;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
  •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助力保衛中老年人的健康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重,中國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所佔人口比例也越來越高,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公司不禁要問:關於中老年人的幾種常見健康問題你知道多少?
  • 新華時評:從「東方紅一號」開始……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從「東方紅一號」開始……  新華社記者王亞宏  50年前的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  攬月九天,探手摘星,千百年來太空探索一直是浪漫主義文學寶庫中的經典題材。新中國航天事業開拓者,通過篳路藍縷的探索,自強不息的努力,開拓進取的鑽研,實打實地譜寫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現實主義壯麗詩篇。  靠著自力更生,「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讓中國進入太空,從那以後,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陸續化為實現。
  •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用專業的研發技術保證你的健康
    在健康方面,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可以說是做到了極佳。  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的現代股份制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航天唯一面向大眾健康消費的產業板塊,東方紅公司一直以航天生物技術及航天醫學成果轉化為核心,致力於航天技術應用型健康產品及家庭生活用品的研發與生產,不僅成功實現了航天生物技術應用的產業化、市場化,而且已成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中堅力量。
  • 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長徵⑨號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這兩年,中國人的新時尚是"垃圾分類",回到50年前,1970年,中國人的新時尚是"看衛星"。(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宇宙高歌東方紅》)21時48分,測控中心正式確認,星箭分離,衛星已成功入軌。消息傳到發射場,所有人都熱淚盈眶,就此,中國正式達成"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21時50分,國家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東方紅"樂曲,聲音洪亮。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50年前,中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太空時代!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 世界卒中日,東方紅航天生物帶你了解腦卒中是如何發生的
    10.29日,是世界上第15個"世界卒中日",東方紅航天生物的技術人員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卒中,預防卒中,在"醫體融合,預防卒中"的主題下,將向大家重點介紹腦卒中是如何發生的。截止到2020年11月初,腦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國民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500萬人罹患卒中。其中500萬人死亡,500萬人落下殘疾。
  • 這些「第一」了不起 | 嘹亮的「東方紅」
    :梁靜 2019年07月04日 13:40 來源:經濟之聲微信公眾號   1970年4月24日晚上9點35分,隨著一聲巨響劃破夜空,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徵一號火箭的託舉下直刺九霄。  21點50分,東方紅一號衛星向全世界播送的東方紅樂曲,環繞太空,響徹全球,它宣告新中國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 埃夫特旗下埃華路機器人與東方紅衛星戰略合作,深耕航空航天領域
    中國商業航天正值體制轉型的歷史機遇,消費級航天產品有望迎來一波又一波迅猛的發展。   在全球衛星網際網路激烈競爭態勢下,國外一些商業航天公司已經在解決衛星批量製造的技術問題,實現衛星流水線批量生產。中國商業航天產業起步較晚,但正在突破傳統生產模式,通過標準化、模塊化設計開始邁向全面的智能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