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宴就不帶娃去,不管有沒有疫情,這五個場合不帶孩子去算對了

2021-01-10 YOYO說育兒

YOYO說育兒原創,歡迎轉發評論收藏

高考推遲了一個月,8月末九月初,孩子們也陸續收到了錄取通知書,這份喜悅雖然推遲了一個月,卻一點也不遲。

很多家裡有參加高考孩子的,都陸續準備了升學宴,宴請親朋好友,本人在這半個月參加了10場升學宴,沒想到卻一個朋友因為升學宴這件事和婆婆吵了起來,誰對誰錯很難讓人評判。

升學宴就不帶娃去,寶媽被嘲太矯情

小玲家的娃今年3歲了,她一直在家全職帶娃,因為婆婆一手都不幫,小玲心裡多有埋怨。小玲家在低風險區,她想讓孩子三歲半的時候去幼兒園,九月份正是開學的日子,婆婆卻說什麼不同意,覺得孩子太小了。

然後婆婆還提出要帶孩子回老家看一看,小玲非常不解,婆婆接著解釋道,原來是姑奶的孫子高考,婆婆非要領著自己的兒子回老家參加升學宴。

小玲卻覺得老家是在另一個省,雖然也是低風險地區,在疫情期間還是挺危險的,而且這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去見那麼多人做什麼呢?

婆婆卻覺得因為疫情一大家人好久沒見了,自己的孫子出生以來也沒去過老家,就想趁著浙西的升學宴回去,如果不能帶孫子回去她也不去了。

最後小玲也沒妥協,婆婆沒能帶孩子回去,丈夫請假陪著婆婆回了老家。

小玲覺得疫情的時候婆婆是很講理的,都很配合,現在怎麼就不為她想想呢?

其實對於小孩子而言,大人們的聚會對他們而言沒什麼意義,尤其在疫情期間更是危險,除了升學宴最好不要帶孩子去,不管有沒有疫情,一些場合也不適合帶著孩子去。

以下這五個場合不適合帶孩子去

1. 參加葬禮

很多人不願意帶孩子參加葬禮是因為迷信的原因,帶孩子參加葬禮的確是讓孩子認識死亡的好方式,直面自己親人的離世是孩子人生的一課。但如果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參加葬禮會讓孩子害怕,那就沒必要參加。

在孩子沒有認識死亡的時候,就帶孩子參加那種比較傳統的葬禮,是很容易嚇到孩子的,家長需要先安撫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理解什麼是死亡,葬禮的意義又是什麼,而不是堂而皇之的帶著孩子參加葬禮。

有的孩子參加完葬禮整宿地做噩夢,這並不是什麼迷信的原因,而是因為在那種壓抑悲傷的氛圍下,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影響才會做噩夢,家長要及時的給予安撫,能不去也儘量就不要去了。

2. 家禽海鮮市場等

張宏偉教授表示,2020年的秋冬季將會是流感最嚴重的一個階段,而孩子們因為抵抗力比較差,也很容易中招流感,家禽海鮮市場這些地方人流量比較大,細菌也比較多,如果買菜什麼的儘量不要帶孩子去了。

3. 醫院

醫院也是一個人流量比較大,細菌比較多的地方,如果孩子沒有生病,家裡大人生病或是需要去看望病人,儘量就不要帶著孩子去醫院了。

4. 寺廟

寺廟是祈福的地方,也是家長最喜歡帶著孩子去的地方,但這個地方並不適合帶著孩子去,首先寺廟這個地方人流量也比較大,而且煙霧繚繞,孩子的呼吸道本來就很脆弱,這樣對孩子的咽喉非常的不好。

而且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差還很容易過敏,這個地方真的不適合帶著孩子去,也不適合作為旅遊景點帶著孩子參觀,對於寶寶而言對他沒什麼意義。

5. 電影院和KTV

這兩個是比較常見的娛樂場所,對於比較小的孩子而言,孩子看不懂什麼電影,適合孩子看的影片其實也很少。而且現在電影院看電影需要一人隔一個座位。

一個電影兩個小時,大屏幕對孩子眼睛的刺激比較大,都說電影是一場視覺盛宴,對於小孩子而言就是一場視覺打擊,對聽力和視力都不好。如果內容供孩子觀看,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KTV與電影基本同理,KTV裡面的音響聲音太大,讓孩子始終處於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不好。

大人的娛樂和孩子的娛樂其實是很難同步的,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家長卻不能讓小孩子陪伴自己,畢竟孩子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到他的健康發育。

雖然現在全國幾乎都是低風險地區,家長們依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場所,給孩子做好防護措施,秋冬季馬上就來了,除了預防疫情,還要幫助孩子預防流感,提高孩子免疫力,孩子的健康最為重要。

相關焦點

  • 除「葬禮」外,這4個場合也別帶孩子去,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隨著民眾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很多人不再聽信老一輩人口中的迷信說法,老人總說孩子不能去"葬禮"。小錢的女兒剛過周歲,小姑娘性格活潑,再加上長得比較可愛,因此深受老人的喜歡。寶媽工作比較忙,平時基本上都是婆婆帶娃,奶奶對這個孫女非常寵愛,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其他方面,小錢很少操心。
  • 除了「葬禮」,這4個場合家長也別帶孩子去,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回到家中,小孩在睡夢中頻繁哭著醒來,全家人不放心,連忙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詢問一番,檢查後告訴寶媽:小孩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合,再加上現場煙霧瀰漫,濃煙進入了孩子的口腔和眼部,所以小孩才會感覺不舒服。醫生建議寶媽以後不要帶孩子去這樣的場合,這時小朱才明白婆婆的想法並不是迷信。
  • 鄭爽帶娃方式再次踩雷,放任哭鬧孩子不管,帶娃選擇冷暴力?
    鄭爽帶娃方式再次踩雷,放任哭鬧孩子不管,帶娃選擇冷暴力?看到這幾位,觀眾不禁捏了幾把汗,劉詩詩剛剛生產,吳奇隆帶娃經驗豐富嗎?鄭爽、張新成、譚松韻都是沒有育兒方面經驗的年輕人,沒有帶娃方面的經驗,這完全是一種考驗,不過這也當提前練手了。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轉眼火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半,不少寶媽在群裡討論帶娃去哪裡旅遊。也是,孩子的暑假也過去一半了,是時候帶出去撒個野,看看祖國美麗的河山了。夏天嘛,還是要去大海邊上玩玩~年年暑假帶娃出去,今年帶孩子去爬山!晨媽正饒有興味地看寶媽們聊得熱火朝天,突然有寶媽跳出一句:千萬別帶孩子去旅遊!太坑了!怎麼回事兒呢?
  • 帶娃出遊有妙招,孩子不哭也不鬧
    明天開始就是黃金小長假了,相信很多寶媽已經蠢蠢欲動,準備帶娃出去撒野啦~興奮之餘,周圍也有很多寶媽朋友在問:第一次帶娃出遊要準備些什麼?網上攻略哪些比較靠譜?孩子總是鬧怎麼辦? 記得第一次帶娃去旅遊時,我自認準備工作已經做得非常充足。但旅程中,孩子哭鬧不止、腹瀉沒胃口。我只能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一點玩的心思都沒有。美好的假期完全泡湯,簡直就是花錢找罪受,累覺不愛……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弟弟因為高中畢業就工作了,所以結婚很早,現在生有3個孩子。最大的上小學,最小的只有2歲,全都是婆婆在照顧。朋友和老公結婚後,也沒分家,一直都生活在一起。懷孕後就辭職了,現在孩子8個月,自己還全職在家。雖只是照顧一個孩子,但過來人都知道,照顧一個高需求孩子,有多難。但婆婆不這麼認為,或是選擇性忽視。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並非是奶奶們撒手不管,而是壓根沒有選擇權
    這不免就讓人有疑問,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們都去哪了?其實並非是奶奶們不負責撒手不管,而是這些扎心原因。 奶奶不帶娃,是壓根沒有選擇權 婆媳關係從古至今就是家庭裡最複雜的一段關係,很少有男人能在自己的親媽和媳婦之間做好潤滑劑,多半都是和稀泥的角色。
  • 帶娃去露營,這些裝備不能少,好吃好喝去撒野
    前陣子和小貝媽一起,帶兩個娃去露營,拍了很多照片。朋友圈裡有人問:疫情防控期間,帶娃跑這麼遠啊?我心裡暗喜,這波操作真成功,工作室樓下的公園裡,就拍出了旅行大片的效果。我告訴她,我們的露營地點就在工作室附近,早晨下樓在草地上吃午餐,帳篷裡睡個午覺,玩了一會兒,晚飯前就收工回家了。
  • 「最美廠花」帶娃上班,孩子睡著摟懷裡工作:這心酸過來人才懂
    那為什麼孩子們遇到問題時都習慣性地去找媽媽呢,而不是爸爸或者是其他人?這或許是媽媽從小陪伴孩子的原因。「最美廠花」帶娃上班,孩子睡著摟懷裡幹活上網刷小視頻時,看到這麼一幕,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帶著兒子進廠上班,高顏值的她也被人們稱為「最美廠花」。由於廠裡不能讓孩子到處亂跑玩耍,所以這位年輕的媽媽只能讓孩子待在自己身邊。
  • 石家莊夫妻流調報告讓人心疼:妻子帶娃看病,丈夫8天去網咖6次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笑話:老師問孩子,什麼是「父愛如山」?孩子回答道:「父愛如山就是不管媽媽有多忙,爸爸都在沙發上坐著一動不動,穩如泰山。」近些年,「喪偶式育兒」這個詞語越來越火,有些男人覺得自己每天工作很累,照顧孩子是妻子的事情,結果導致孩子缺失父愛,夫妻之間也會產生很多矛盾。
  • 春節帶娃去哪兒玩?宅媽實拍+親測,解決煩惱啦~
    (文末有彩蛋)(絕對算西安最專業的馬術學校,之前去時是禁止低齡孩子騎馬,現在不知道是否有變化~)希樂城職業體驗不管去沒去過希樂城,看完瞬間秒懂怎樣超值玩(西安最大的職業體驗場館,一定要帶孩子去玩一次呀~)
  • 不讓孩子參加葬禮是「神談」,還是絕對禁忌?4個地方別帶孩子去
    但是在年輕人眼中,這些都是神談,在現代社會根本毫無道理可言,反而他們會覺得帶孩子提前認識一下生老病死,也是種體驗,這樣也會更珍惜現在的生活。孩子是否去這樣的場所,到底有無道理可言呢?葬禮這樣的場合確實不適合帶小孩子去。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社會是一種探索和好奇,往往他們所看到的都會對他們的心理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 帶娃旅行=孩子髒亂吵?辣媽帶娃旅行寶典大公開,教你輕鬆帶娃不費力!
    但是對於旅行這件事,據調查,74%的爸爸媽媽表示有了孩子後對旅行有畏難情緒,34%的家庭在寶寶0-2歲時全家出門旅行過。(圖片來自網絡)帶娃旅行除了奶瓶水壺尿布溼巾玩具零食, 孩子的東西一大堆,一不小心就遺漏了,造成孩子使用時的不方便,對此,辣媽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收拾秘訣,只要對著清單收拾,那就萬無一失了。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媽媽帶娃是讓孩子開心,爸爸帶娃是讓自己開心
    「女性帶孩子」,這似乎是一個不可破滅的定律。這是怎麼回事?大部分是因為女性更加細心、體貼,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爸爸們神經大條違背了照顧孩子的原則。如果有一天,孩子被交到了爸爸手裡,將會發生一些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老爸帶娃,開心的永遠是爸爸!很多網友都在網絡上分享帶娃的日常。
  • 「帶個孩子能有多累?」全職媽媽執意要去幼兒園上班,最後打臉了
    要麼運氣差,兩個孩子分開上幼兒園。其實家裡不管是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上幼兒園,都涉及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大人接送孩子。幼兒園小朋友不像中小學生,能自己上下學,他們入離園都是需要大人接送陪同的。家裡有老人帶娃的,接送時間都能適應。可對於雙職工的家庭來說,就太具體了。
  • 除了「葬禮」,這些場合,家長也不要輕易帶孩子去,早看早受益
    文文和婆婆不歡而散,而婆婆讓自己的兒子去勸勸雯雯兒,雯雯更是對老公吐了一肚子的苦水:「平時你媽一天都不幫我帶孩子,結果現在說這不讓去那不讓去了。去年我媽生病,他都沒說幫忙帶一天孩子,我今天就是要把孩子帶著去。」
  • 爸爸帶娃不靠譜?親爸去幼兒園接娃老師攔著不讓接,網友笑翻了
    我們知道,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家長親自接送,原因無非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同時讓壞人沒有可乘之機。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環節,也會出現尷尬的情況。前段時間發生這麼一件事:爸爸去幼兒園接孩子,孩子一臉不認識,老師立刻提高警惕——這孩子你肯定接不走,親爸也不行!
  • 京城博物館,4個新晉「一級」你帶娃去過嗎
    馬上寒假就要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逛博物館不挨凍又漲知識絕對是冬天遛娃的最好去處。這裡,就從四個新晉「一級」開始,盤一盤北京那些適合孩子的博物館。不過,一定要注意的是,由於疫情反覆,大家出門一定要事先查詢風險級別、做好防護。而且,也因為疫情原因,各個博物館隨時會有入場人數和時間的限制,建議去之前一定要在公眾號上提前預約或者打電話諮詢好哦。
  • 全職帶娃第3天,他決定去死……
    >身邊不乏有這樣的聲音:「不就是帶個孩子嘛,能有多累?」起初,他如大多數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一樣,實在理解不了帶娃究竟有多累。於是他身體力行帶娃3年,才深切體會到其中的不易。▼果然,全職帶娃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不出三天,Brian就有了想去
  • 西安最適合帶孩子去的8家餐廳,吃飯遛娃兩不誤!
    但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平常家裡做飯都需要講究,如果是偶爾帶孩子出去放鬆一下,生怕很多餐館的菜品不對孩子胃口,「帶孩子吃啥」倒成了寶媽們要面臨的難題。就大頭吃過的餐廳,有幾家倒還真的適合帶孩子去!這家店隱藏在一個高層住宅區裡,燈光柔和,牆體裝飾文藝而不失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