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說育兒原創,歡迎轉發評論收藏
高考推遲了一個月,8月末九月初,孩子們也陸續收到了錄取通知書,這份喜悅雖然推遲了一個月,卻一點也不遲。
很多家裡有參加高考孩子的,都陸續準備了升學宴,宴請親朋好友,本人在這半個月參加了10場升學宴,沒想到卻一個朋友因為升學宴這件事和婆婆吵了起來,誰對誰錯很難讓人評判。
升學宴就不帶娃去,寶媽被嘲太矯情
小玲家的娃今年3歲了,她一直在家全職帶娃,因為婆婆一手都不幫,小玲心裡多有埋怨。小玲家在低風險區,她想讓孩子三歲半的時候去幼兒園,九月份正是開學的日子,婆婆卻說什麼不同意,覺得孩子太小了。
然後婆婆還提出要帶孩子回老家看一看,小玲非常不解,婆婆接著解釋道,原來是姑奶的孫子高考,婆婆非要領著自己的兒子回老家參加升學宴。
小玲卻覺得老家是在另一個省,雖然也是低風險地區,在疫情期間還是挺危險的,而且這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去見那麼多人做什麼呢?
婆婆卻覺得因為疫情一大家人好久沒見了,自己的孫子出生以來也沒去過老家,就想趁著浙西的升學宴回去,如果不能帶孫子回去她也不去了。
最後小玲也沒妥協,婆婆沒能帶孩子回去,丈夫請假陪著婆婆回了老家。
小玲覺得疫情的時候婆婆是很講理的,都很配合,現在怎麼就不為她想想呢?
其實對於小孩子而言,大人們的聚會對他們而言沒什麼意義,尤其在疫情期間更是危險,除了升學宴最好不要帶孩子去,不管有沒有疫情,一些場合也不適合帶著孩子去。
以下這五個場合不適合帶孩子去
1. 參加葬禮
很多人不願意帶孩子參加葬禮是因為迷信的原因,帶孩子參加葬禮的確是讓孩子認識死亡的好方式,直面自己親人的離世是孩子人生的一課。但如果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參加葬禮會讓孩子害怕,那就沒必要參加。
在孩子沒有認識死亡的時候,就帶孩子參加那種比較傳統的葬禮,是很容易嚇到孩子的,家長需要先安撫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理解什麼是死亡,葬禮的意義又是什麼,而不是堂而皇之的帶著孩子參加葬禮。
有的孩子參加完葬禮整宿地做噩夢,這並不是什麼迷信的原因,而是因為在那種壓抑悲傷的氛圍下,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影響才會做噩夢,家長要及時的給予安撫,能不去也儘量就不要去了。
2. 家禽海鮮市場等
張宏偉教授表示,2020年的秋冬季將會是流感最嚴重的一個階段,而孩子們因為抵抗力比較差,也很容易中招流感,家禽海鮮市場這些地方人流量比較大,細菌也比較多,如果買菜什麼的儘量不要帶孩子去了。
3. 醫院
醫院也是一個人流量比較大,細菌比較多的地方,如果孩子沒有生病,家裡大人生病或是需要去看望病人,儘量就不要帶著孩子去醫院了。
4. 寺廟
寺廟是祈福的地方,也是家長最喜歡帶著孩子去的地方,但這個地方並不適合帶著孩子去,首先寺廟這個地方人流量也比較大,而且煙霧繚繞,孩子的呼吸道本來就很脆弱,這樣對孩子的咽喉非常的不好。
而且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差還很容易過敏,這個地方真的不適合帶著孩子去,也不適合作為旅遊景點帶著孩子參觀,對於寶寶而言對他沒什麼意義。
5. 電影院和KTV
這兩個是比較常見的娛樂場所,對於比較小的孩子而言,孩子看不懂什麼電影,適合孩子看的影片其實也很少。而且現在電影院看電影需要一人隔一個座位。
一個電影兩個小時,大屏幕對孩子眼睛的刺激比較大,都說電影是一場視覺盛宴,對於小孩子而言就是一場視覺打擊,對聽力和視力都不好。如果內容供孩子觀看,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KTV與電影基本同理,KTV裡面的音響聲音太大,讓孩子始終處於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不好。
大人的娛樂和孩子的娛樂其實是很難同步的,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家長卻不能讓小孩子陪伴自己,畢竟孩子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到他的健康發育。
雖然現在全國幾乎都是低風險地區,家長們依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場所,給孩子做好防護措施,秋冬季馬上就來了,除了預防疫情,還要幫助孩子預防流感,提高孩子免疫力,孩子的健康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