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鄧麗君齊名,卻退圈結婚生子讀博士,三子皆學霸,成人生贏家
5月12日,陳美齡在微博曬出自己居家為三個兒子做飯的照片,雖說陳美齡和日本人結婚,但能看出她還是一個中國胃,照片中都是傳統的中國小吃。
說到陳美齡,相信很多90後都是陌生的,00後就更不用說了,但對於很多60後,70後還有80後,這個名字可能並不陌生。
如今的陳美齡是教育家,是大學教授,也是小說家,但在上世紀70年代,聽過山口百惠、鄧麗君的人,一定聽過陳美齡的名字,彼時有兩位華人女歌星紅遍日本,一位是鄧麗君,另一位就是陳美齡了。
但就在她大紅大紫的時候,她卻放棄一切,遠渡美國去攻讀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學位,如今她的三個兒子也都考上史丹福大學,她的人生,實在是傳奇得不可思議。
01
陳美齡1955年出生在香港,她自小熱愛音樂,14歲那年,還在念初中的她偶然被星探發掘,正式出道,香港電視臺專門為她設立了一個節目叫《美齡晚會》,此時她還籤約了邵氏影視,擔任了女一號。
1972年,17歲的陳美齡已經在香港爆紅,受邀到日本發展,陳美齡欣然接受,但父親強烈反對她為了唱歌放棄學業,不過最後還是拗不過女兒。
來到日本後,陳美齡憑藉一首《虞美人之花》,在日本變得家喻戶曉,紅透了日本樂壇,1973年,18歲的陳美齡又憑藉《草原光輝》,獲得了日本唱片新人獎,此後連續三年登上了「日本春晚」紅白歌會」。
在日本的雜誌中,她經常和山口百惠輪流出現,被稱為「香港的鄧麗君」。但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後,是陳美齡無休止的付出,每天工作20小時是常事,一個工作結束,迎接她的又是一個工作。
原本陳爸爸是希望女兒去吃吃苦,累了就會乖乖回來讀書了,但沒想到女兒這麼能吃苦,而即使女兒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但陳爸爸仍覺得這不是一個好事業,有一次他去日本看女兒,發現女兒的生活簡直是一團糟。
不死心的陳爸爸再次語重心長地告誡她:「人這輩子,金錢、名譽都如流水,這些隨時都可能會沒有,只有腦子裡的知識屬於你。如果你念完書回來,大家都不喜歡你了,那其實你也沒有那麼厲害。」
接連的工作也把陳美齡壓得喘不過氣來,每次停下腳步,她的腦海中都會浮現父親這番話,有一天,她終於下定決心激流勇退,決定放棄一切去加拿大攻讀兒童心理學。
02
事實證明陳美齡這個決定是很明智的,同時期很對女星貌美如花是事實,但多數最後結局都不盡如人意,而陳美齡這個選擇,給了她的人生另一個結實的依靠。
與外貌相比,被知識武裝過的大腦才是更值錢的,而陳美齡能走這條路,與她有一個清醒嚴厲又苦口婆心的父親不無關係。
學成歸來,陳美齡再次重返歌壇,這時候的她已經沉澱多年,心理和思想都更加成熟,這一次,她也不再單純依靠外表得到觀眾的認可,《原野牧歌》《假如》《雨中的康乃馨》都是這個時候的作品。
陳美齡和張國榮有過多次合作,1983年的《願你繼續醉》,更是入選無線第一屆十大勁歌金曲,兩人還一起獲得了香港金唱片獎。
而隨著港臺流行歌曲傳入大陸,陳美齡也在內地走紅起來,1985年,陳美齡在六萬人的首體舉辦了個人演唱會,1986年,她登上春晚舞臺獻唱了《原野牧歌》,走進了內地觀眾的心裡。
不過,隨著陳美齡的事業迎來更高的巔峰,她卻迎來了更高的孤獨,「在日本,我雖有名譽地位,不過我實在感到寂寞,因為周圍找不到一個能夠談心的朋友。就連說廣東話,也都只有在打電話回家時,才有機會講。」
1986年,和自己的經紀人金子力結婚,金子力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但對陳美齡來說並不是如此:「他是一個能在下班後和我一起準備晚飯的普通人。」
就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她生下第一個孩子,而這次生育,又給她帶來一次「衝擊」,在保守的日本,多數女人結婚生子後都在家裡相夫教子,但陳美齡卻和丈夫一起開了事務所。
陳美齡每天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趕通告,帶著孩子一邊工作,這在日本引起了劇烈的轟動,連日本的電視臺都在討論這種「美齡現象」,就連美國的《時代》雜誌也報導了這種現象。
很多人覺得,「你都有了孩子家庭還出來工作,正是貪心」,這種爭議讓陳美齡覺得特別委屈和無奈,值得慶幸的是,這場爭論最終引起了日本社會對家庭婦女的重新關注。
更值得慶幸的是,這件事給了陳美齡新的機會,史丹福大學一位教授看到相關的報導後,主動聯繫了陳美齡,希望她能到斯坦福攻讀教育學博士課程,研究現代女性相關的問題。
03
一開始,陳美齡是猶豫的,這意味著她要再次放棄鼎盛的事業,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後者,再次成為一名學生。
離開日本這一年,她32歲,大兒子也兩歲多,而在赴美讀書前兩個月,她發現自己又懷孕了,由於丈夫要在日本讀書和工作,陳美齡只能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
每次上課的時候,她就把大兒子送到託兒所,二兒子則讓朋友在教室外面幫著帶,餓了她就溜出來餵奶,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她成功攻讀了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學位。
後來想起這段往事,她笑著說:「現在想來,真不知道那時是怎麼過的!」
從斯坦福順利畢業之後,陳美齡也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因為對於此時的她來說,娛樂圈的一切早已不是那麼重要了。
離開了舞臺,從事更偉大的工作,陳美齡已經成了傑出女性的代表,1998年,她成為日本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大使,2016年,她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
而陳美齡不光自己是學霸,三個兒子也都追隨了她的腳步,考上了史丹福大學,能有如此好的成績,自然和她的教育是脫不開干係的。
63歲時,陳美齡在採訪中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成四點,首先是永遠不要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其次,不要用物質來獎勵孩子,緊接著,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最後,不要幫孩子做選擇。
陳美齡曾笑稱自己的家庭就是一個「聯合國」,她本人持英國護照,先生是日本人,而3個兒子分別擁有加拿大、美國和中國國籍,她等著孩子長大後自己選擇自己的一片天,不做任何幹涉。
而離開舞臺後,陳美齡已陸陸續續出了十多本書,成為小有名氣的散文家、小說家。
如今65歲的陳美齡早已過起了歲月靜好的生活,保養得當的她也比同齡人年輕很多,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陳美齡這樣的發展和結局是很難的的,很少有人捨得在巔峰時期放棄一切沉下心來追求學業,實在是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