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這位紹興人是世界頂級人工智慧科學家,春暉中學畢業!

2021-03-06 紹興發布

當地時間1月11日,在美國聖克拉拉會議中心,當賈揚清結束自己在人工智慧先鋒大會(AI frontiers)的發言走下講臺時,他像搖滾明星一樣被許多人圍著。其中有希望能和他合影的學者,媒體記者,還有他許久未見的朋友。作為全球最 頂尖的人工智慧科學家,賈揚清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佼佼者。同時,而這位大神一般的人物正是來自紹興,是浙江上虞春暉中學2002屆畢業生!

賈揚清

先看看大神的個人簡介吧

活生生一個超級學霸的成長史

浙江紹興人,是春暉中學2002屆畢業生,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曾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NEC美國實驗室、Google Brain工作,現任Facebook研究科學家,負責前沿AI平臺的開發以及前沿的深度學習研究。在伯克利期間開發了深度學習框架Caffe,在Google期間參與了ImgeNet2014比賽、TensorFlow平臺的開發、基於深度學習的產品開發和產品諮詢等。在AI領域有數年的研究經歷。

人工智慧可能是現在很火的一個話題,讓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就是早前的人機圍棋大戰,人工智慧埃爾法狗幾乎壓倒性的全面戰勝人類,許多圍棋大師紛紛表示佩服,要向人工智慧學習、致敬!所以可想而知,下一個人工智慧引領的時代即將到來,而這個時代背後的締造者們,正是如賈揚清這樣的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才得以實現的。

深度學習框架開源已是趨勢

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Facebook、谷歌、亞馬遜都擁有自己的深度學習框架。Facebook有Torch和Caffe,谷歌有Tensorflow,亞馬遜則擁有MXnet。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家都無一例外地選擇了開源,向開發者公布了自己內部使用的深度學習框架。

隨著人工智慧的復興,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浪潮下,Caffe作為一個高效、實用的深度學習框架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對於開發者來說可以不再需要從複雜的神經網絡開始編代碼。開發者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使用已有的訓練模型,自行訓練得到模型的參數,也可以在已有模型上增加自己的訓練層數,或是在一開始就選擇自己需要的數據分類器。簡單來說,一個深度學習框架就是一套積木,各個組件就是某個模型或算法的一部分,你可以自己設計如何使用積木去堆砌符合你數據集的積木。

「我畢業之後一直喜歡開源的這個事情。因為無論自己在哪,開源對於社區做的貢獻最多,它能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用。這讓科技沒有國界的概念了。到後來,許多人也確實是這樣做,開源成為了一種趨勢。」賈揚清告訴記者。

將深度學習框架開源,除了便於全球範圍內的開發者使用外,在賈揚清看來,這還會給這一領域帶來滾雪球的效應。舉例來說,一個團隊花3萬美元做的論文,如果能在第二天就分享給整個社區,那麼每天就會有更多的數據產生,整個技術的迭代也會更快。「如果大家需要花一年的時間才能看到論文,那現在AI的發展就不是這個樣子了。」賈揚清說。

對於擁有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來說,開源也意味著能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因為這些開源的代碼庫是它們最好的招聘廣告,開發者對這些代碼感興趣,自然會聚集到這些平臺上來。此外,若自己的深度學習框架得到廣泛使用,也會為公司在未來的人工智慧競爭中贏下話語權。

2016年11月份,賈揚清和他的同事成功開發出一套深度學習系統,可以完全運行在智慧型手機上,名為Caffe2Go。Caffe2Go的功能在於可以讓用戶在手機app中擁有新的相機應用,實時在視頻中添加藝術元素。這也是Facebook在深度學習領域的重要突破。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對於計算機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它大部分需要依賴於大型數據中心,這樣的局限性讓人無法真正使用人工智慧的服務。即使有部分人稱自己可以做到「實時」用AI處理某物的技術,但實際上仍然有延遲,因為數據必須發送到數據中心,在GPU上運行。

讓深度學習框架更快、更便捷地在行動裝置中使用,成為這一領域裡的另一個趨勢。賈揚清告訴澎湃新聞,目前自己的工作還在繼續推進Caffe,希望能讓它有更多應用領域的突破。在Facebook內部,技術和產品有著良好的溝通,產品環節有新的創意和想法也會和技術部門進行交流。

除此之外,在當天的演講中,賈揚清還談到了未來如何更好地建立深度學習框架。他提到了4個因素:可擴展性,輕便,增強計算模式,模塊化設計。這4個因素也是Facebook深度學習領域努力的方向。

中國和美國在深度學習裡走了兩個不同的方向

人工智慧先鋒大會舉辦地在聖克拉拉,是矽谷南部的中心,由矽谷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協會主辦,邀請來自谷歌、Facebook、微軟和亞馬遜等人工智慧前沿公司的頂級科學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天的大會現場,不僅是演講者中有許多中國背景的學者和領域專家,來參會的也主要以華人居多。

「中國在機器學習領域一直挺領先的,確實非常有實力。人工智慧在矽谷也非常火。但覺得國內更加重產品,而這邊更加重技術。大家集中在不同的方向上,所以在媒體或者PR上也會有不同的反應。」賈揚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至於兩個方向哪個才是更好的選擇,賈揚清說作為一名技術研究員,自己希望兩個方向都能有很好的發展,畢竟這樣人工智慧整個領域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從學校畢業到經歷谷歌、Facebook兩個科技公司,賈揚清自己走的也是從學術界進入工業界的軌跡。這似乎也這折射出人工智慧領域這幾年的發展情況。2016年,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進入谷歌成為這個圈子裡熱議的事情。早在李飛飛前,多倫多大學教授Geoffrey Hinton,紐約大學教授楊樂昆(Yann LeCun),史丹福大學教授吳恩達(Andrew Ng)等專業領域的大咖都已經加入到工業界。

「在我讀PHD的時候,我們最頭疼的是畢業後工作如何解決。如果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只是純學術界的問題,就會出現沒有足夠的資源、數據投入的情況。現在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都會和工業界保持緊密的聯繫。這是一個挺好的方向。」賈揚清說。

最後,記者問及賈揚清未來是否會有回中國工作的可能性,賈揚清笑說:「這是一個很trick(編註:狡猾)的問題,需要考慮到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其實讓深度學習框架開源,有個原因也是希望讓任何人都可以用,就沒有國界了。」

來自:澎湃新聞

編輯:徐欽

相關焦點

  • 春暉中學新學期開學典禮 校長竟然請來了他……
    2019-02-24 02: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培庚 通訊員 鄭國民春暉中學新學期開學典禮 《學在春暉 向美而行》「向美而行,在前行的路上,『玩』出快樂和意義」 2月22日下午,春暉中學新學期開學典禮舉行,清揚館一片喜氣祥和,2000多師生濟濟一堂
  • 世界頂級科學家棄美歸國,放棄美國終身教席,毅然回國入清華
    ,在新中國成立後,僑居國外的科學家有5000餘人,到了1956年底已經接近有2000名科學家回到了祖國大陸。正是這些愛國的偉大科學家,放棄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用盡所有力氣,也要回到祖國,為祖國做出奉獻。也正因有了他們,中國才能是現在的中國。 中國本土培養的科學家 在歷史長河中,一直都因為這些人,而讓中國變得熠熠生輝,2019年,又一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辭去了美國教授職位,回到了清華,決心為中國作貢獻,他就是段路明。
  • 3位在外國更出名的中國科學家,在國外千金難僱,國內卻不知名
    的確,現在大部分人都知道屠呦呦女士,但這是在她得諾獎之後,而在得諾獎之前,在國內很少有人知道屠呦呦女士是幹什麼的。哪怕是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屠呦呦女士得了諾獎,但她究竟是幹什麼的,她有什麼成就,是靠什麼得了諾獎的,依舊一問三不知。想想也是蠻可悲的。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展現最與眾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科學家...
    」交流的機會,還是讓一顆顆年輕的心為之雀躍,早早來到了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現場,開始了彼此間的思想碰撞。 好奇心相互碰撞 與世界頂尖科學大咖交流,顛覆了我對科學的認知;我很喜歡化學,可是周圍的人勸我不要學化學,我想問問頂尖科學家會怎麼選擇;想來汲取足夠多的科學營養,才能發現真正需要我去解決的科學問題……來上海「約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56位科學少年,分別由中國科協和上海市科協從參加「英才計劃」等培養項目的優秀學生中選拔而來
  • 難酬終古是春暉
    難酬終古是春暉」春暉文化「編者 本號曾於在三天前剛剛發過一組圖文,說的是由錢鍾書先生小說《圍城》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在春暉中學取景拍攝的一些軼聞見錄,閱者過萬。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先生的《百歲感言》給了無數人以人生的啟示。我特別想說的是,楊絳先生還忠告過一些作學問人——「你的問題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我們很多人的問題就是像先生說的這般,我也不例外。春暉中學是個培養讀書人的地方,民國時期有很多的文人雅士來過這裡,錢鍾書沒有來過,楊絳沒有來過,但是可以這麼說,《圍城》來過,他們的精神來過!
  • 不遜於人工智慧的克隆技術,為何複製人不行?科學家說出弊端!
    不遜於人工智慧的克隆技術,為何複製人不行?科學家說出弊端!人工智慧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項技術,自它出現之後,人類的辦事效率提高了,很多事情都可以依靠人工智慧解決,缺乏了動手的能力。與人類不同的是,機器人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必須在人類的操控下才能進行。
  • 聚焦人工智慧新興產業 紹興第五屆海創大賽圓滿落幕
    紹興第五屆海創大賽2020中國·紹興第五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簡稱海創大賽)總決賽於12月18日在紹興柯橋舉行。本次第五屆大賽,進一步聚焦人工智慧、新材料、生命健康、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領域,吸引到法國、新加坡、加拿大、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科創精英參賽,307個項目參與角逐,規模越來越大,項目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必將有力推動柯橋創新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新格局。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主題曲作曲「人」:上海音樂學院榮譽畢業...
    而和他們一起在此時完成學業的,還有一位特殊的畢業生—18歲的人工智慧少女微軟小冰。6月29日,經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評定,人工智慧微軟小冰和她的人類同學,上音音樂工程系音樂科技專業畢業生一起畢業,並授予微軟小冰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2020屆「榮譽畢業生」稱號。微軟小冰和上海音樂學院的畢業生們一起參加了上海音樂學院2020屆線上畢業典禮,見證了這一時刻。
  • 世界頂級科學家 答疑衡中學子
    本報訊(燕都融媒體記者李會嬪)11月7日,河北省青少年「愛科學」校園行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走進衡中,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騰訊科學WE大會,通過線上的形式為廣大網友帶來了精彩演講。作為大會的分會場,衡中學子們齊聚禮堂,同步收看這場精彩的科技大會,並隔空向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提問且得到一一解答。
  • 頂級科學家的終極夢想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
    在現代社會,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佛教是封建迷信,信仰佛教的人是被迷住了,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這種相當輕率的態度。
  • 【紹興法律人】「法力宏深、佛恩廣博」的香港大律師——胡鴻烈博士
    「法力宏深、佛恩廣博」的香港大律師——記胡鴻烈博士章雨潤我每次登會稽山香爐峰,經過南天竺牌坊時,必佇望胡鴻烈博士親題「佛恩廣博人傑地靈千古蹟,法力宏深民康物阜萬家春」的楹聯許久,膜拜這位最傑出的紹興籍法律大家。
  • 世界權威科學家排行榜前10,5名中科大畢業,為嘛造不出中國芯
    榜單前6名,5名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同時,他們都是上雙榜的人,在化學家的榜單上,楊培東(化學家榜排名第10);夏幼南(化學家榜排名第35);殷亞東(化學家榜排名第55);孫玉剛(化學家榜排名第61)。 既然中國的大學這麼牛,能培養出這麼厲害的人,為啥就造不出中國芯?
  • AI WORLD 2016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終極參會指南(演講劇透)
    【新智元導讀】全球 AI 年度盛典啟幕在即,10 月18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AI World 2016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已進入倒計時7天階段,新智元編輯部突擊採訪會務組,了解活動進程安排,成功獲取重量級嘉賓演講內容,提前發布以饗讀者。
  • 仝卓被AI換臉,人工智慧竟然這麼厲害!如何選AI專業的院校?
    近日,優酷播出新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原本劇中仝卓被AI全集換臉,臉變成了另一個演員,讓人感嘆「AI技術真強大」。對於AI應用於影視劇,很多人是支持的,新技術讓影視作品擁有更多可能;還有部分人是不支持的,認為這樣會有更多的替身和更多無良的演員出現。AI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 湯曉鷗2019人工智慧大會開幕演講:人工智慧 中國「源」創
    演講人/湯曉鷗8月29日,為期三天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下簡稱:WAIC 2019)在上海正式拉開帷幕。今天,我想講一下AI+人的話題,人工智慧的第一個字是人,有了頂級的人才,一流的AI就水到渠成了。
  • 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3個人,第3位最厲害,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3個人,第3位最厲害,科學家也無法解釋什麼是超能力?就是普通人不具備的能力,而科學家也解釋不清楚。那麼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身邊的人擁有過什麼樣的超能力呢?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能夠具備超能力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並不是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雷同的,比如接下來要說到的最不可思議的三個人。就具備著不同的超能力,其中第三位最厲害科學家也一頭霧水,無法解釋的清楚。首先第一位是來自於印度的老爺爺班度,他具備著能夠將一切磁鐵吸附的能力。
  • 當特種兵做空乘,這位中學畢業的廣告圈鬼才讓世界側目
    眼前這位蘇秋萍先生,是在廣告圈裡被後輩稱為「魔教教頭」的廣告教父。然而他看起來似乎和想像中的有些不大一樣:近年來疾病的折磨,讓他顯得消瘦而疲憊。廣告圈裡的人們都驚嘆,這個「野路子」出來的人是怎麼做到的?同為龍璽環球華文廣告獎的發起人,和林俊明、孫大偉、莫康孫不同,公教中學畢業的蘇秋萍並不是廣告或美工科班出身。他當過特種兵、做過空乘、混過江湖,但用蘇秋萍自己的話說,這種「不學無術」的雜交體驗反而讓創意沒有教條的束縛。「我雖然不懂也不會,但會的人可能不敢像我那麼大膽去做。
  • 漫談從《西部世界》到人工智慧的發展
    》中劇照 當今,我們在享受著網絡時代,帶給我們社會和生活的種種便捷與改變,再加上今後的5G革命性網絡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更加促使我們與網際網路、弱人工智慧聯繫的更加緊密,在回想下這部劇所描述的未來場景,不由得讓我產生了深深的憂慮,當然有過這種憂慮的不是我一個人,很多科學家也都提出過這種憂慮,其中典型代表就有已逝科學家霍金
  • 風水輪流轉,美國高端人才紛紛轉投中國,細說這幾位頂級科學家
    這些德國和猶太裔科學家及其後代令美國的科學實力發生了巨變,一直影響到現在。到今天為止,美國已經有一百八十多人獲得過諾貝爾獎自然科學方面的獎項,這當中就有一百三十多個是猶太人,就足以想像這些移民科學家的重要性。長久以來,正是憑藉著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學研究高地的優勢,吸引了全世界優秀的高端人才,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美國長期保持科技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