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權威科學家排行榜前10,5名中科大畢業,為嘛造不出中國芯

2020-11-24 騰訊網

華為首日斷供,網上談論的話題,千奇百怪,但涉及最多的便是晶片。

晶片製造涉及的專業領域很多,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電氣工程、通信工程,還有一個被大家忽略的材料與裝置。

所謂的材料與裝置,簡單的說就是半導體器件、微電子器件納米材料等。有一點在評論區的論調是一致的,那就是掌握了人才便掌握了高科技。

2011年,湯森路透集團發布2000-2010年全球頂尖材料科學家前100、全球頂尖化學科學家前100,榜單的主要評判依據是10年間科學家發表的研究論文被他人引用率來確定的。

上圖這份榜單是材料科學家的名單,為了更直觀,給大家配一個中文版的。

有沒有震驚到?這可是非常有權威性的榜單,並不是國內發布的。榜單前6名,5名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同時,他們都是上雙榜的人,在化學家的榜單上,楊培東(化學家榜排名第10);夏幼南(化學家榜排名第35);殷亞東(化學家榜排名第55);孫玉剛(化學家榜排名第61)。

既然中國的大學這麼牛,能培養出這麼厲害的人,為啥就造不出中國芯?

雖然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但他們之後的學業大部分是在美國深造完成的。

1971年,楊培東出生於蘇州市。

1988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

1993年,本科畢業後去美國哈佛大學求學,在美國的老師也是頂級的材料科學家查爾斯·李波(2020年1月被美國逮捕,想了解詳情的搜索一下)。

1999年,完成博士後研究。

28歲時成為助理教授,獨立負責一個實驗室的科研工作。

之後楊培東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發成果。全球能源獎9月8日揭曉,楊培東因開創性地發明了基於納米顆粒的太陽能電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獲得非常規能源獎項。

回到咱們的問題,有這麼多的中國科學家反而造不出中國芯?

1、不可否認,他們的基礎知識是在中國科技大學打下的。但最為關鍵的一點,他們是去到美國以後接觸的頂級科研環境,無論是資金還是設備,還是導師上,與國內相比還是有很大的領先。換個白一點的說法,如果留在國內,可能就不這麼牛了。

2、他們既然留在美國工作,那麼科研成果、專利等等都會被美國所控制。

為什麼他們要去美國?

有人會說為了物質條件,不可否認這個原因是存在的。

但我認為,科學家們本身的追求還是有別於常人。在物質生活條件不算差的情況下,科學家們更注重他們所追求的科學研究。

也就是上面說的他們更在意是不是能有更好、更有益自己科研的環境。

不管怎麼說,前些年國內的科研環境是差了點,不論是生活問題,還是本職工作上。

1、我國科研人員、科學家的收入偏低,尤其對比西方國家。

2、雖然近年來我們國家解決了住房、子女教育、生活基本消費等問題,但起伏不大,就是「死工資

」。

挺喜歡看各類國際榜單,當發現有中國人的名字在上面,就會無比的自豪,但當查閱到這個榜單的時候,心裡真的不是滋味。

2019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團隊重新梳理榜單,更合理、更客觀的評比、劃分。

TOP100的科學家分布。

中國沒有一人上榜,但在具體名單上,還是有許多中國名字的出現。

中科院有一位院士曾經說過,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據說,美國矽谷有2萬多名清華學子。

中國要留住頂尖的人才,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當然,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至少證明我們還是能培養出人才來的。

美國不顧一切的打壓華為,恰恰也說明了我們的科研環境正在改善。

2019年5月21日,科技日報記者提問任正非: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華為對基礎科學教育和研究有哪些具體動作 ,這將對華為未來發展有何支撐?」

任正非介紹說:

華為至少有 700 名數學家、800 多名物理學家、120 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

我們自己在編的 15000 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專家是把金錢變成知識,我們還有 60000 多應用型人才是開發產品,把知識變成金錢。我們一直支持企業外的科學家進行科研探索。

關於企業外的科學家,華為5G的成功正是因為土耳其教授阿里坎的「極化碼」。

阿里坎在接受任正非頒發的獎勵時,這樣說道:「我非常榮幸獲得華為頒發的這個獎項。極化碼能在短短十年內就走出實驗室,成為一項標準,離不開華為領導和工程師的遠見卓識以及在技術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作為研究人員,最大的獎勵莫過於見到我們的構想成為現實。」

他傳遞了兩個信息:

1、華為研究他的「極化碼」近10年,才有了5G的領先。

2、再次印證科學家的夢想就是讓自己的科學研究實現它的價值。

美國究竟在怕什麼?

不是所謂的國家安全,而是華為的5G;是每年華為拿出的上千億研發資金;是任正非手底下上萬名的基礎研究科學家、專家。

有人說,華為就是一家賺錢的企業,這話真沒毛病。

不賺錢怎麼「買」知識,不買知識怎麼留住人才、怎麼去搞研發、怎麼去創造更多財富稅收?

差距在一點一點縮小,美國真的有點慌、它忌憚了,華為竟然投入這麼多去搞科研。華為5G的成功無疑成為美國動手的導火索。

任老一生充滿著坎坷,創立華為以後持續30年的巨額投入,一心一意搞研發,促進實體發展,任老具有高尚人品與高瞻遠矚的目光,他就是中國企業家的典範。

任正非說:「未來我們拼什麼?就是拼教育,拼人才。」

若教育落後,人才培養就會裹足不前。

任正非說:「要珍視每一個孩子,因為不知道哪個孩子會點燃世界的火花。」

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接受教育。

任正非說:「核心競爭力不是人才,而是培養和保有人才的機制!」

我們有能力培養人才,同樣也有能力改善我們自己的科研環境。

-End-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好的10所大學,中科大第7,第3名不是復旦上交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對於我們了解當前的中國高校最新實力和排名情況,提供了一個比較權威的排行依據。 根據軟科中國大學排名,2020中國大學前10強分別為:清華,北大,浙大,上交,南大,復旦,中科大,華科
  • 他為「北鬥」造了一顆中國「芯」
    原創 郭文綺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喜訊傳來,嫦娥五號已順利抵達月球完成「挖土」任務,展開五星紅旗為太空帶去了一抹鮮豔的「中國」紅,我們一起等它回家!在不平凡的2020,從胖五、北鬥,到天問、嫦娥,中國航天人從未停下奮楫星河的腳步。
  • 中科大在中國大學中到底佔什麼地位
    中科大的南遷史說到中科大的南遷一家歡喜四家愁,1969年因為當時歷史情況的原因,中科大已不能繼續留在北京,當時中科大南遷時首選了三個省,第一個就是河南省,當時河南省委書記劉建勳以南陽無法負擔大學供給等為由,不同意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南陽!
  • 全球僅1名!中科大80後「量子鬼才」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量子計算獎
    國際評審委員會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一名博士畢業12年之內的青年科學家。前四屆獲獎人分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澳大利亞南威爾斯大學。 陸朝陽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第五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青年科學家。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陸朝陽是繼「2020年阿道夫·倫獎章」後(首位中國學者),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
  • 她本是中科大天才,如今成美國院士,是「認賊作父」還是為了學術
    中科大建校第二年便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985和211工程。學校實力國人有目共睹,從中科大畢業的學生更是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即便如此,每年仍舊有很多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並且更改國籍,定居他國。
  • 揭秘中科大少年班學霸:少年有惑,人生無悔
    徐華向《中國企業家》坦言,這是一個矛盾點,最終的抉擇,還是看個人的追求。少年班裡不乏天才,徐華的自我定義是一個離天才有一段距離的聰明人。他能夠快速地切換不同的工作領域和研究方向,做得不錯還很輕鬆。他認為,天才必須是幹得輕鬆的同時還可以做到極致。而極致的定義,是在一個領域做到全國前20,世界前50。96級校友、哈佛最年輕的正教授尹希,就是徐華眼裡真正的天才。
  • 抖音歌曲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你猜中了嘛?
    本文相關:抖音歌曲排行榜2019前十名、抖音最火的歌曲排行榜前十名、2019抖音排名前十歌曲…最近抖音上出了超多好聽的歌曲,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名字,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抖音歌曲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吧!分享了抖音歌曲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你猜到了嘛?其實抖音上最火的歌曲除了以上十首,還有更多好聽的歌曲喲!並且,千千還知道一個專門搜羅抖音歌曲排行榜的網站地址。
  • 85後寒武紀創始人身家超300億元 科創板正造就一批科學家富豪
    7月20日,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在科創板上市交易,首日開盤價為250元/股,比發行價高出近300%。隨著寒武紀市值一度超越千億人民幣,公司董事長、CEO陳天石的身家也超過300億元。陳天石出生於1985年,16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少年班,畢業後曾擔任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如果不是四年前決定創業,陳天石的個人財富絕無可能達今天的程度。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出國產芯,成功打破美國壟斷,為祖國節省數億
    引言 如今中國是世界上半導體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佔全球晶片需求的45%。雖然依舊還有許多的晶片依賴進口,但是在建國至今的幾十年裡,我國已經打破了美國的晶片壟斷。向晶片自由邁出了一大步,而讓我國趕上世界腳步的功臣,是一位84歲還奮戰在第一線的科學家——黃令儀。
  • 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 中國富豪排行榜前十名
    11月5日,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出爐,上榜富豪共計400位。阿里巴巴主要創始人馬雲以4377.2億元的財富佔據第1名,這已是馬雲連續三年位列榜首。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以3683.2億元位列第2位。馬雲憑藉螞蟻集團的助力,將馬化騰遠遠甩在了身後。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以3596.5億元位列第3位。
  • 中科大學霸喜歡做牙醫?中科大畢業6年的博士生回爐報考牙醫專科
    ,用這名中科大退學學霸的話來說:「經歷過名校的洗禮,覺得名校僅是名氣而已,自己的愛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這名中科大學霸退學重新參加高考後,無視清華、北大、中科大,直接選擇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口腔科,而華西醫學院口腔科號稱亞洲第一!
  • 清華北大留學生滯留不歸被群嘲,中科大卻很少被提及,這是為什麼
    其主要去向為美國,其次為英國。 但事實上,清北並不是出國留學滯留國外比例最高的高等院校。至少中科大比清華北大的出國比例更高,滯留國外未歸的人數也更多。 僅以中科大少年班為例,中科大少年班迄今為止培養了5個院士,分別為杜江峰、莊小威、駱利群、張亞勤和顧建軍,其中,4位留在了國外。
  • 四大天王救不了中國「芯騙」
    近日,劉天王早年這段不為人知的經歷終於浮出了水面。據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官網顯示,劉德華早年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之後便創立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並出任CEO。研究院三個副總裁分別是郭富城、張學友及黎明明。破案了!
  • 22位國家「明星」畢業高校盤點,清華北大讓人意外,中科大最牛
    就是默默為國家重大工程做貢獻的科研知識分子,一般是服務於航天,航空等國家重大項目的科學家,他們也被稱為國家的超級「明星」。央視也推出了相關的紀錄片《大國工匠》。今天來介紹下「家喻戶曉」的22位服務於遼寧艦、C919、龍芯等重大項目的大國工匠,主要看看他們都畢業於哪些高校?
  • 益生菌排行榜前十名,愛益森點燃健康中國新局面
    益生菌排行榜前十名,愛益森點燃健康中國新局面 來源:財訊網 • 2020-08-13 16:30:09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清華反超南大,中科大依舊第一
    自然指數是全球權威的科研指數排名,在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中國高校雖然較往期有所回落,但依舊保持著領先優勢,華東五校均進入全國前十名,清華大學反超南京大學自然指數排名內地第四,全球第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繼續保持一年來的絕對領先地位,牢牢佔據自然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 《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湘雅骨科進入專科綜合榜前10名
    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標杆之一,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下稱中國醫院排行榜)在11月如期揭榜。湘雅醫院位列全國綜合榜第13位,較2018年上升5位;科研學術排行榜中,湘雅醫院位列全國第3,較2018年上升12位。在專科綜合排行榜中,湘雅醫院骨科首次進入全國前10名。
  • 中國永遠造不出高端光刻機?莫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當時,美國、日本、韓國的幾家公司你追我趕,在90年代前半期把光刻機波長做到了365nm i-line,後來又做到了248nm。當這個數字被控制在193nm時,整個行業陷入了瓶頸,這個瓶頸期,至少長達20年。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我國的光刻機技術,因為「造不如買」、「科研-教育-產業」脫節,被世界遠遠拋下。
  • 中國天才曹原打破107年超導魔咒,科學家稱他是未來諾貝爾獎得主
    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從很小開始他並不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不到10歲的年紀,他便開始將父母的銀首飾化解,用以提取自己需要的硝酸銀實驗材料,小學的前5年他是在成都度過的,那個時候的他和其它小朋友沒有太多區別。
  • 多重因素導致車市缺「芯」,中國「芯」的實現已是迫在眉睫
    多重因素導致車市缺「芯」,中國「芯」的實現已是迫在眉睫 程天琦 發表於 2020-12-25 16:48:43 「一旦汽車晶片斷供,中國車企將造不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