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僧人破色戒,為什麼虛竹可以理解,玄慈特別可恨?

2021-02-25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水滸》是對宋朝僧人有偏見的,引蘇軾小段子:

「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鬼樂官,四字色中餓鬼。」

而且還侃侃而談,說宋朝時和尚最閒,專一思量女施主們。

歷來小說家對和尚,都有些調侃態度。《水滸》裡,五臺山諸家和尚不茹葷酒,見了狗腿大喊「苦也」,都是些乖和尚。

到《西遊記》末尾,如來拈著經書,親口代徒子徒孫們要賞錢,純屬調戲人了。

馮夢龍也與和尚有仇,《三言》裡頭,和尚沾色,所在多有。不一一細表。

按說佛門中人,理想來說,該都和三藏似的,持齋守戒,把修禪當人生目標。可是《儒林外史》《水滸》這些道盡世情的,和尚們就顯得像個特殊機構。寺院供施主們賞花,吃齋,偶爾出去營些做道場業務。窮寺破廟,和尚也懂得奉茶請吃豆腐。「湖上虛堂開對岸,水邊團塔映中流,留客爛豬頭。」基本就是特色餐廳營業了。

但這也好理解:自古以來,寺廟就是個半民間活動場所。大和尚們雖然超脫世外,與人間還有點關係,也不算過分。

說來,自古小說裡最愛調戲和尚的,那還是金庸。

《飛狐外傳》是清朝,少林早被招了安。掌門人大會上來了個端方中正的方丈,沒啥說頭,只能說跟領導比較融洽吧?

討厭的是袁紫衣。一個尼姑,卻言笑不禁的,還紫衣纖腰,大大的不守清規。你若一身緇衣芒鞋,兼帶三口一個阿彌陀佛,任你怎麼紫羅衫動紅燭移,胡大哥哪裡會看得中你?哼。《紅樓夢》裡智能兒再不規矩,大白日不敢和秦鍾如何,而且躲在庵裡。偏你袁姑娘事兒多,入了江湖不算,還帶趁洗澡偷男人衣服。「芳心可可,只記著那小胡斐」。心口不一,前後矛盾。設若不是女主角,或者被滅絕師太見了,說她是個「淫尼」,大致不假了。

《雪山飛狐》,寶樹大師出場,拿來嚇人的是滿口「他奶奶的」,很給人感官刺激。諸位大爺聽了驚訝,大概是平日裡所遇和尚,都是善哉善哉吧?天龍們和飲馬川爭風吃醋打架,死了個和尚。好和尚,不辭萬裡來遼東,任光頭挨凍,也不是安分和尚。無非入了社團學了點武藝,表示不忘本罷了。也是個假和尚。

《連城訣》裡,血刀門是個極邪惡的組織。說他們是和尚,簡直只是單為了做暴力美學的對比效果?寶象隨口一句「人肉又不難吃」,讓人浮想聯翩。此大師吃肉,比常人大有過之,人肉鼠肉皆不避,天生奇懶,滿口粗話,真是和尚的極端反面。

有其徒必有其師,血刀老祖簡直是和尚所有特性的反面集大成者:動輒恫嚇吹牛,妄語戒是犯了;殺戒不必多說;至於色戒,金書裡若他不淫,便沒一人稱得上淫了。看他老人家披僧袍出陣,真讓人疑惑他是不是玩無間來的。

《天龍八部》,黃眉僧金剛指厲害,算大理民間高手,等保定帝去談條件,免了鹽稅,才去救人。此僧大概算是熱情參政、上通國家高層的大師,又類似日本太原雪齋類「外交僧」。當然,此僧除了參政和武功,別的方面還算規矩。

大理天龍寺,是個神奇寺廟。早有人分析過,此寺等於大理真正核心集團,保定帝雖是皇帝,等於家廟裡養了群太上皇,凡事謹小慎微,也屬尋常。段延慶殘廢了,一門心思連滾帶爬,到天龍寺來求公道,可見天龍寺還類似於仲裁法庭。當然天龍寺的好處還是菩提樹多,由得段大惡人和刀王妃成了好事,生了個孽障,回頭泡盡了段王爺的諸家女兒,也算為刀王妃報一小仇。

回頭說,天龍寺諸大和尚當太上皇不說,對武功還是格外上心。看明王表演少林指法風回雪舞的,都心生饞意。可見修禪是假,隱居是真。大隱隱於寺,無非繼續參研武功而已——實質無非是個大理武學皇家研究院。

又說少林寺。二、三、四代僧人都出息不大。慧字輩出了冰蠶主人這個大敗類,活活一個猥瑣版魯智深。其他慧字輩平庸,也就罷了。

玄難大師是達摩院首座,但酷愛犯嗔戒。聽薛神醫說句喬峰如何,就紅起小臉兒急了,上去「袖裡乾坤」。

玄寂大師和喬峰一起誤殺了祁六,還強詞奪理「都怪你殺了」,可稱無恥。這二位和尚無非是學了身武藝,屬於專業技能高超的少林寺幹部,但思想境界相當不高。偏玄難對逍遙派一眾人都還存輕視之意,經常胡思亂想,自創結論,只能說是個打架尚可的尋常老僧了。比起雖然嗔戒奇大,但死時大徹大悟的玄痛,大大的不如。

玄苦大師是個熱心腸,教出蕭峰,被方丈逼問還不願說誰殺了自己,是個好和尚;玄生聰明強幹,行事果決,也是玄字輩裡年少有成的一位。

讓人頭大的是玄慈和虛竹父子黨。

先說兒子。虛竹初上江湖,真是唐僧再世。喝水念咒,見打就躲。大慈大悲,是個模範無比的和尚。吃了片肉喝了口雞湯,都存心想嘔,雖然有些拘泥小節不算通達,至少強過偽君子們。可是遇到心理變態的童姥,越是倔強,便越適得其反。於是摟夢姑、修武功、掌山頭,一一親歷。簡直是小說版的「小哥哥,你掉在河裡的是金斧頭、銀斧頭還是鐵斧頭?」

虛竹算被動的破戒,而且直到最後,依然不脫一個小和尚的赤子。但他爹卻大大不同。

玄慈方丈做帶頭大哥去殺契丹人,姑且算他是愛國熱情高漲,參與民間抵制遼國超市保護國貨,可是跟葉二娘那事,就大大不對了。先是「紫雲洞」「喬婆婆接生」。都做了和尚還能私下安排這麼多事卻瞞過少林群僧,真是精明賽過王熙鳳。若你是個員外郎,養個把外宅,只要沒有母老虎打上門去,外人管不著;但當了方丈,白日坐壇說法,晚上竊玉偷香,只得讓人嘖嘖嘖了。

最妙的是,葉二娘丟了孩子,在江湖上殺無數孩子取樂,玄慈方丈不去阻止,卻自顧在寺裡練「袈裟降魔功」,而且還沾沾自喜「雖然頗誤禪修,但這一拂如何如何精純」。任著自家情婦在外頭殺人時還琢磨禪修,這也實在太無恥了一點。

大輪明王雖是和尚,但無非拿個和尚的身份蹭個吐蕃國師的名頭,然後走到哪國,人都不敢怠慢。這樣,至少他不必琢磨錢的來源,也永遠不會如其他豪俠,遭受通緝、沒有靠山之苦。這和郭靖的好處類似:蒙古人見了宋朝人士,便扯刀來剁,見了郭大俠,連忙拜倒,大呼金刀駙馬……方便得很。

《射鵰》,枯木和焦木都是典型的宋小說和尚。和江南七怪有來有往,有官僚親戚。自己還開班授徒,教陸冠英武藝。其實也就是個合法經營的工作室。

一燈大師的話,劉貴妃說得好:「躲在深山裡做皇帝。」當然,南帝至少比天龍寺那些先輩們像和尚。慈悲為懷,而且還和師弟交流中外佛經理論,兼習武功,治病救人,而且戾氣盡消。著實是個極好的和尚。

靈智上人剃光頭的唯一用處是凸顯他後腦的那塊肉,然後讓東邪西毒們抓著玩。

《白馬嘯西風》貌似沒和尚。罷。

《鹿鼎記》裡,皇帝和尚、公爵和尚們紛紛出臺。清朝皇帝信佛者多,順治和玉林琇、溪森這些和尚關係好,確是有的。於是有了順治這皇帝和尚。不過此人為情出家,又脾氣暴躁,滿口「早該廢了她(太后)」,其做和尚也不快活可知矣。

行癲是個李逵型和尚,不提。

玉林和尚很有些黃眉僧的意思:上通帝皇的身份,處事冷靜,這樣的和尚不適合鑽研佛法或出世修道,還是進內務府吧。

韋爵爺去少林寺做和尚,享盡特殊待遇,看遍諸生百態。

晦明方丈簡直就是《水滸》裡五臺山真長老,精明世故通透,了不起。澄觀卻是個呆和尚。虛竹若不出山門,練個幾十年,到老來就是他這模樣。

韋爵爺做和尚,至於悶到去嫖院,被一眾滿口蔥蒜的姑娘們圍,可見那時少林寺大概算得清規嚴明。

十八羅漢隨爵爺出門,爵爺妥帖安置了食宿,諸和尚大為歡喜。可見和尚終究人之常情,愛吃好的愛睡軟的。真到目空聲色地步看山不是山的,估計爵爺見了就怕。

五臺山其他和尚,被爵爺一把銀票,就打得屁滾尿流。無非是普通法事機構而已。

似乎金庸不愛頭陀,或是頭陀名聲都被武二郎繪得蒼莽了。金書裡頭陀一個都不是好人,火工頭陀、聾啞頭陀,都是旁門左道之輩。胖瘦二位頭陀倒很好玩。雖然入了邪教組織被小將們批鬥、被教主整容,本性不改。瘦頭陀色心熾糜,和年紀不小的假太后宮中廝混,被韋爵爺問起時還臉有得色,很不要臉了。胖頭陀倒是極好的人。對師兄有情有意,對爵爺有禮有節,為人淳樸。雖然沒念一句佛,比許多假和尚正經得多。

阿九是個尼姑,大概是因為斷了左臂,又離了情人,心死如灰吧。至於其守齋戒,倒真是清心寡欲的表現了,反正也沒人有本事有資格管她。然而爵爺給她安排些吃的,終究會小挑剔一下。對吳三桂、李自成,恨意始終不息是正常表現。設若她真是目下無塵,那與行屍走肉也無異了,更不會江湖上走動。遇不上韋爵爺,戲也沒了。回得宮裡,還能掛念袁承志。三千煩惱絲斷了不過是頭清涼些,心有所系魂有所牽,那是沒法子了的。

《笑傲江湖》裡,僧不如尼多。少林那幾位,方生大師是個樸實和尚,方證卻是個極厲害的人物。聯衝虛,勾令狐,孤立嶽左,懸空寺一番話解剖情勢。本身武功也煞是了得。但他老人家像武學大師,像一派之長,就是不像和尚。

不戒和尚有些魯達樣,但又格外霸道些,在《笑》這寓言裡,純是個一切反其道而行的人。自己是個和尚卻不戒,生個女兒當尼姑了,又到處找姑爺,讓女兒也不得守戒。簡直就是來破壞和尚尼姑整體隊伍素質的。至於把田大人伯光閹了逼他做和尚,簡直無法無天,不講道理。

恆山派那些姑娘,小母雞似的咯咯達達,一個個沒修成道,幫腔都很拿手。和桃谷六仙們玩聯口相聲甚歡。

儀琳則是缺法力的幼女版觀世音。純淨溫柔,是虛竹的少女版。金庸後記說儀琳之愛純真,是他少見的一次對非女主角的評論——另一位是「最可愛的」小昭。儀琳很可以拿去做個佛學院廣告。和小龍女放一起,然後對大家說:「來來請看,同樣是不與外人打交道,一個念佛經一個不念,差別就是這麼回事。」

定逸師太是一點也不逸,定閒師太倒是慈祥可人,通《笑傲》裡難得的完人之一。人既通佛法,又通達善良,寬和慈悲,智慧武藝也不缺,真是百世一逢的好尼姑。善哉善哉。

《書劍》,很有趣的一點。紅花會道士女子秀才商人都有,獨缺和尚一味。少林俗家弟子倒有幾位,可見那時少林已經遠不是個修行之地,純成了武術學院。好容易出現了一次少林寺,陳家洛單人闖關,但幾位和尚都甚是臉譜。莽和尚、笑和尚、冷和尚都有。末了方丈天虹是個打機鋒和尚,倒真的像個高僧。然而他老人家殉了寺,其他和尚鬧嚷嚷就殺奔紫禁城去了。真有些邪派意思,甚不和諧。

《神鵰》,金輪大王,又一個異域和尚。

且看《鹿》裡的桑結,外加靈智上人、血刀老祖、吐蕃明王,咱只好說,金老爺子對異域僧人甚不以為然,來的都是些除了光頭沒點和尚模樣的。

金輪大王和大輪明王一樣「文武全才」、「武功絕高」。但比起明王明辯妙悟,他那些造型擺得甚差。搶牛肉喝葷酒咱就不提,主要是腦子不大好使。自始至終,此反派的目的都很奇怪。明王是好武成痴,終成孽障,一切無非追求天下無雙。而金輪大王呢?入中原先搶武林盟主,一會兒跟忽必烈做狗腿子,被打敗了又回去練豬蛇不若功打算報仇。做啥事都半途而廢,腦子昏天黑地。按這樣的憤怒青年,只好說腦子不甚靈光了。

他弟子達爾巴倒是淳樸可愛,打敗了霍都還去念經,不失僧人本色。

《倚天》,從沒看過哪本書有這樣惡劣的少林派。先開頭吧,一群少林僧圍郭二小姐,哪像出家人?等何足道一到,色厲內荏,人家畫一棋盤就全寺抖似篩糠。等覺遠退敵,又開始反攻倒算,急於除內奸,連海沙派都不如。

百年之後,仍是這德行。龍門鏢局裡見了張五俠,不等問清先動了手,組織大隊人馬上山給張三丰拜壽,亟亟的問謝遜,真是一團無恥嘴臉。除了空見外,另三大聖僧都不是啥好貨。空智陰險奸詐,空性狹隘呆蠢,空聞城府似乎深,可惜沒見啥內涵。到哪裡一群禿瓢排得密密麻麻,仗少林二字嚇人罷了。活該被殷素素死前一騙。

至於後山三渡,更是臉皮厚過嵩山。被成昆騙也就罷了,枉為聖僧,念念不忘盲目之仇。聽說陽頂天死,立刻轉身把氣撒在張無忌身上。妙的是,原委已說清,張無忌從河間雙煞手下救了三個禿驢,居然大言不慚,死撐在樹下不走,言明「我們發了誓如何如何,必須打敗才能如何如何。」如此大敗虧輸承了人情面還死鴨子嘴硬的,無非和韋爵爺手下趙齊賢類差不多而已。當然,趙齊賢臉皮厚度終究有限,而且是個直性子,賭輸撒潑,不敵還去請韋大人出面,不脫「咱御前侍衛就是吃拿卡要」的本色。三個老和尚放走謝遜,居然還好意思大講佛法,收謝遜為徒,張無忌居然還看得感動,只讓人恨不能揪他耳朵問:他們可是耗死了你外公殷天正啊!你那口口聲聲喊得甜蜜的外公,都念到狗身上去了?

峨眉派,靜玄丁敏君這班人和恆山派那幫比相去不遠,只是恆山被令狐衝帶成了活潑女生班,峨眉被滅絕帶成了惡女特攻隊罷了。滅絕師太之與楊逍是否有小九九,諸家有傳說在先,不提。只說這師太此時的動靜:法號滅絕,帶頭的不慈悲;容貌甚美,身材高大,雙眉下垂,又簡直不讓鬚眉到走極端。每日裡驅逐蒙古、廣大本門,典型的事業型女性。看她老人家愛好公益事業又疾惡如仇,連帶重女輕男,感覺峨眉派要成修道院。

《鴛鴦刀》裡有個小細節。林玉龍任飛燕二位活寶每日打架,捎帶誤傷勸架的,比裘家千尺強過百萬倍。但教他們倆「夫妻刀法」的,卻是一位老和尚。按此刀法風格酷似玉女素心劍法,又似《雪山飛狐》裡二童所使的劍法。不知這老僧何處修來?只能唯一確定的是,他老和尚不是古墓派傳人。要不然,他老人家出場,免不得如黃衣女般「琴長簫短衣流黃」「八女隨駕樂未央」。

所以您也發現啦:

真高僧,如覺遠空見,那是招人愛的。

酒肉和尚真性情如血刀老祖,大家雖然覺得是壞人,卻也可愛。

明擺著「我就是反派」的僧人,如鳩摩智,如金輪,大家也都不至於煩他們。他們比較招人煩的,是仗勢欺人:仗著背後有吐蕃國,有忽必烈,為虎作倀。

滅絕師太雖然心狠手辣,還沒事暴揍張無忌,但不失一代大俠,多好。

招人恨的,就是玄慈方丈這種,白天假裝道德高僧,晚上去跟葉二娘鬼混,出了事還把自己摘乾淨,放任葉二娘在江湖上大殺特殺的。

再便是《倚天屠龍記》裡少林三空三渡,滿嘴四大皆空,私下裡蠅營狗苟,輸了不認,見風轉舵。

還有袁紫衣:僧人談感情不可怕,一會兒談感情一會兒穿緇衣,靠著武功高就打得各大門派說不出話,說啥都是你有理,吃虧都是胡斐和程靈素,憑啥?

和尚有點感情不可怕,虛竹這樣的,大家都會原諒他;血刀老祖那種流氓到極點的,反而顯得萌。

但白日裡袈裟拂魔,晚上就偷偷摸摸去問葉二娘依不依呢,那就很無恥了。

說到底,人民煩的,就是心口不一的和尚。

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

若不如實道來,哪裡算如來呢?

相關焦點

  • 虛竹身世被公布,葉二娘百般維護玄慈,為何玄慈卻不敢主動承認?
    這兩個人看似沒有交集,卻因意外被安排在一起,還生下了一子,虛竹。奈何天公不作美,兩人雖有夫妻之實,卻因身份迥然不能聲張。他們本想將此事爛在心裡,可蕭遠山為了復仇,將此事公布於天下。公布於眾後,引起一片譁然。葉二娘對玄慈百般維護,反觀玄慈,直至事情無法收場時,他才出面承認,這究竟是為何?難道真的只是為了自己的清譽嗎?
  • 金庸筆下的乖孩子——虛竹(二)
    我們就以虛竹來說,誰會想到這個誰也不知道來歷的從小就在少林寺出家的孤兒,居然是德高望重的少林寺掌門玄慈的親兒子,誰又能想到玄慈的情人就是虛竹的媽媽,她居然就是那個惡名昭著的天下第二大惡人葉二娘,誰又會想到這個掌門大師居然還曾經為情慾所驅大破淫戒,誰又能想到那個以殘害嬰兒知名於世的大魔頭恰恰是因為自己的孩兒被人所奪,則失心發瘋。
  • 金庸公關學----玄慈為何要當「帶頭大哥」
    玄慈為什麼要出頭當中原衛寺團的首領人?顯然,成為這個臨時組織的帶頭大哥,後續的報酬是很豐厚的,那就是----少林下一屆掌門。兩宋時期,少林的輩分按照「靈玄慧虛空」來排列,按照常規,靈門方丈以後,就是玄字輩的僧人繼任,玄字輩的和尚,在《天龍八部》裡有玄慈、玄渡、玄澄、玄難、玄寂和玄苦六人比較出彩:玄慈是繼任方丈,玄渡、玄澄的武術造詣處於同輩領先位置,玄難是達摩院首座、玄寂是戒律院首座、玄苦是喬峰的啟蒙老師,其餘的像玄痛、玄悲、玄石、玄鳴、玄生、玄滅等等,雖然也是一流好手,但總體表現均不如以上諸人,很難獲得青睞進入核心的競選團
  • 同是破戒,為何虛竹獲得支持,儀琳她爹不戒和尚遭人白眼
    虛竹少林寺歷來是人才輩出的地方,天龍三兄弟中喬峰、虛竹皆出自少林,不同的是喬峰作為俗家弟子在少林習武,虛竹作為出家小和尚在少林修心。虛竹的破戒行為不僅沒有受到江湖俠客的唾棄,還得到大家的原諒,甚至有人還支持他的破戒行為。
  • 玄慈方丈,太無擔當
    在場的觀眾們都以為玄慈方丈既受此重刑,也可抵償一時失足了。萬不料他受刑之後,隨即自絕經脈。玄慈方丈既早萌死志,這二百杖之辱原可免去,但他定要先行忍辱受杖,以維護少林寺的清譽,然後再死,實是英雄好漢的行徑。
  • 天龍中的玄慈方丈,其實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害人又害己
    因為他的做派,害得虛竹從小與父母分別,讓小小年紀的蕭峰失去母親,跟父親分別長達幾十年。一、皈依佛門,卻犯色戒在武俠世界中,有很多禁忌之戀。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師徒戀被人反對,好歹人家只是受到別人一樣的眼光。但是玄慈就不一樣了,在他三十幾歲的時候,路過一個農家。修煉佛法的他將善心發到了一個葉姓老農身上,重病的葉老伯被救治好。
  • 小說天龍八部裡的玄慈方丈是個什麼樣的人
    玄慈這個人物,不能定性為一個壞人,本文觀點玄慈是一個罪孽深重的和尚。在天龍八部裡,玄慈是一個用自身所做所為,驗證了佛家因果報應這個說法。佛門講究因果,玄慈大師身為一名高僧,年輕時,做下了太多惡因,因此在他成為少林寺方丈後名震天下,群雄皆識的時候,蕭遠山讓他徹底身敗名裂,這一切皆是玄慈自己做下的惡因,而得到的一個惡果,下面詳細分析玄慈這位得道高僧,究竟是怎樣犯下這些因果罪孽的。一,玄慈誤信小人謊言,傷害無辜,差一點挑起宋遼兩國開戰。
  • 血刀老祖的光明和玄慈方丈的磊落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少林寺方丈玄慈,不僅在寺內德高望重,更是一呼百應的武林領袖。任誰也不會想到,他竟然早年和葉二娘有染,更是虛竹的生父!當這一切在少林寺大會中被揭露,所有人都驚呆了:「各人面上神色之詫異、驚駭、鄙視、憤怒、恐懼、憐憫,形形色色,實是難以形容。」——《天龍八部》第四十二回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玄慈不是淫僧。
  • 天山童姥引誘虛竹破戒,為啥要偷來李清露,不自己下場
    有一個人問過一個很有創意的問題:天龍八部中天山童姥引誘虛竹破色戒,為啥不自己親自下場引誘,要去皇宮裡找個姑娘來誘。
  • 父母被當場逼死,虛竹為何一點不恨蕭峰?答案很現實,只有一點
    虛竹剛剛找回來的父母,一瞬間又全部失去,心難道不痛嗎?可是他不僅不痛,也不報仇,還與仇人的兒子蕭峰稱兄道弟,最後結尾還為其拼命,這點讓人非常費解。在《天龍八部》中其實有不少情節存在不合理之處,比如蕭遠山為何總是坑兒子?明明就知道蕭峰是他兒子,就是不相認。
  • 金庸《天龍八部》,玄澄武功盡失有蹊蹺,與玄慈有關?
    而玄澄「二百年來武功第一」也出自於掃地僧之口,可以想見,玄澄的武功不僅僅比同輩,比前輩們也高出了不少。但就是這樣一位武功超凡脫俗之人,下場卻很不幸。玄澄經脈俱斷成了廢人武功高強的玄澄,「在一夜之間,突然筋脈俱斷,成為廢人」。
  • 天龍八部中,他是段正淳情敵,玄慈方丈都尊敬他,是喬峰的兄弟
    在《天龍八部》中,喬峰為人義薄雲天,光明磊落,因此很多人都願意與喬峰結拜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其中段譽和虛竹以及後來的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都是典型的代表,當然了還有完顏阿骨打更是把喬峰當作是自己的親兄弟,可見喬峰的人格魅力是多麼強悍啊,在這三個兄弟中,段譽、耶律洪基以及完顏阿骨打都是後來的皇帝,而虛竹乃是西夏國的駙馬爺
  • 《天龍八部》,表面上是夢姑,其實是天山童姥親自給虛竹破色戒
    為虛竹破戒的人,正是天山童姥,包括色戒在內,都是天山童姥親自上陣。為了表達更充分,將原因說明白,要先從無量玉洞中的玉像和李秋水去西夏做了王妃開始說起。洞中玉像的魔力。通過以上兩件事,可以知道逍遙派武功的可怕,一尊玉像可惑人心智,讓段譽入魔,李秋水憑藉媚功做了王妃。為虛竹破戒的是夢姑,真正主導的卻是天山童姥。虛竹和夢姑,一直都以為是在夢中相見,難道夢境與現實,真的分不清楚嗎?其實,並非如此。
  • 虛竹雖然做了西夏的駙馬,卻失去了四個忠心為他的女人
    虛竹可以說是天龍八部中最幸運的人了,無論從身份和武功方面都得到了飛躍,還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夢姑李清露,並且成為了西夏國的駙馬,但就是娶了李清露之後,虛竹失去了對自己最忠心的四個女人,就是貼身伺候自己的梅蘭竹菊四姐妹。
  • 小龍女被丟在全真教門前,讓人想起虛竹,與丘處機有關?
    小龍女難道小龍女的身世與全真教內的某個人有關?丘處機丘處機第二次見到小龍女,是他閉關出來,小龍女找尹志平報仇。丘處機與小龍女也就見了這兩次,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在《倚天屠龍記》的開篇,郭襄吟著一首詞,名叫《無俗念》,「……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這首詞的作者正是丘處機,「詞中所頌這美女,乃古墓派傳人小龍女」。
  • 《天龍八部3D》虛竹之母」葉二娘」
    由於虛竹自幼被蕭遠山抱走,痛失愛子的葉二娘每到半夜都會盜取別人的嬰兒,玩弄過後又隨意的寄送給別的人家,以慰籍自己對愛子的思念之情。而這種惡行讓她被世人稱作」無惡不作」。直到發現虛竹身上的二十七個香疤,才得以母子相認。最終當虛竹之父玄慈圓寂時,葉二娘也隨之而去,自殺於少林寺前。
  • 無崖子一身武功傳給了虛竹,可以說是無奈之舉,如果換成喬峰呢?
    天龍真正的主角是段譽,本來虛竹的奇遇應該都是段譽的。
  • 金庸先生筆下的少林高僧排名,玄慈難進前五
    掃地僧一、《天龍八部》掃地僧:掃地僧雖然沒有按輩分獲得法號,但掃地僧無疑是金庸先生筆下武功最高的少林僧人。他一眼就可以看出別人練的什麼功,以及練功的痛苦所在。方證二、《笑傲江湖》方證:方證大師是難得的修煉《易筋經》的少林僧人,在《笑傲江湖》中是一絕,任我行極為佩服,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拿他也沒有辦法。
  • 人世間最綻放的和尚—《天哥講天龍八部之虛竹的幸破框之路》(天哥傳奇八)
    就好像是一種春夢,在夢中去做一些現實社會從來都敢想,且不敢做的事情,每個人在年幼(年長)的時候都可能有過類似的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