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鏡像娛樂
「眾神之長,現重歸位。」
「王者歸來,定檔國慶。」
兩部幾乎同時回歸的春節檔電影《姜子牙》《奪冠》,正式「殺」入2020年國慶檔。而集結了《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姜子牙》《奪冠》等多部大片的國慶檔,也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
經過長達7個月的沉寂,春節檔「積壓片」的重新定檔,一方面,點燃了觀眾的觀影熱情:消息一出,#奪冠 定檔#便衝上微博熱搜高位,話題閱讀量破3億,而《姜子牙》定檔當日,貓眼想看人數激增,以110.2萬人的想看指數躍升為國慶檔最受矚目的電影。
另一方面,國慶檔的「神仙打架」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作為《姜子牙》的主要出品方之一,《姜子牙》定檔10月1日的消息傳出第二天,光線傳媒高開高走,盤中一度觸及漲停價16.42元,截至收盤報15.26元,最新總市值448億元。
優質影片爭相定檔,將國慶檔推上焦點位。重新點燃電影市場的「最強國慶檔」,即將改寫2020年電影市場的下半場故事。
最強「國慶檔」
對打、回歸、熟面孔
8月16日,《姜子牙》打出「國慶如約營業,一起把『年』補上」的口號,定檔10月1日上映。
沉寂206天後,8月17日,另一部因疫情撤檔的春節檔大片《奪冠》宣布重新定檔9月30日。
回歸的《姜子牙》《奪冠》和《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等新片,共同構成了2020年國慶檔的豪華陣容。「對打」、「熟面孔」、「全年齡層覆蓋」,也成了這個最強「國慶檔」的關鍵詞。
首映後被譽為「國產電影難得的體育大片」的《奪冠》,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及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熱血與青春,基於這一段輝煌的集體記憶,影片對於老、中、青各類觀影群體都具備較強的吸引力。
而陳可辛監製、張冀任劇本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的《一點就到家》,有「青春喜劇版《中國合伙人》」之稱,講述三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從大城市回到雲南千年古寨,機緣巧合下合夥乾電商,開啟了一段純真且荒誕的創業旅程的故事。
與《一點就到家》同樣走喜劇路線的,還有《我和我的家鄉》。該片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影片的五個故事單元從導演到主演陣容都十分矚目,覆蓋各個年齡層觀眾:寧浩執導的《北京好人》,主演葛優、劉敏濤;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主演範偉、張譯、韓昊霖;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主演黃渤、王寶強、劉昊然;閆非和彭大魔執導的《神筆馬亮》,主演沈騰、馬麗;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主演鄧超、閆妮。
動畫電影方面,不僅有《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兩部低齡向的新片,同樣取材於古代神話故事的《姜子牙》《木蘭:橫空出世》也扎堆國慶檔。
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7億的票房刷新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的同時,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第二名,頂著巨大光環的《姜子牙》,作為彩條屋影業「神話三部曲」系列又一力作,似乎已「預訂」爆款動畫電影席位。而動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基於花木蘭的神話進行改編,背後的出品方包括金川文化、中影股份、大地電影、珠江影業、國影縱橫、金逸電影等。
據傳,張藝謀執導的諜戰電影《懸崖之上》或將定檔國慶檔,如果消息屬實,那麼這個國慶檔很可能出現張藝謀「對打」張藝謀、陳可辛「PK」陳可辛的名場面。而與此同時,中影股份也同時出現在《一點就到家》《木蘭:橫空出世》的出品方列表中;劉昊然、彭昱暢、黃渤等優質演員則將在同檔期的多部影片中露面。
從「春節檔」到「國慶檔」,等待、重逢與信念
七個月前,《熊出沒·狂野大陸》《姜子牙》《囧媽》《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唐人街探案3》7部影片集體撤離2020年春節檔,直接造成了超百億票房的蒸發。
如果沒有黑天鵝「突襲」,2020年的春節檔本該是「神仙打架」。然而疫情肆虐,讓「最強春節檔」化為泡影,電影行業也開始了一輪「渡劫」。
電影撤檔、影院停工,院線損失慘重,承壓的影院面臨著高昂租金、人力成本、賣品積壓等種種問題;疫情發酵引起恐慌,影視股全面跳水,還未邁出「影視寒冬」的影視公司,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劇。
截至8月中旬,12家已發布半年報或半年度業績預告的影視相關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虧損。萬達影業巨虧達15.65億,被迫關閉17家影城。金逸影視、上海電影、橫店影視等以電影為主業的公司預告虧損幅度明顯。此外,「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至以來,從事與影視相關的公司中已有13170家公司註銷或吊銷,遠超2019全年註銷影視公司數量。
而再「戰」國慶檔的《姜子牙》《奪冠》,承載著其背後出品公司光線傳媒、歡喜傳媒的業績回暖期待。
光線傳媒於8月17日晚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59億元,同比下降77.86%。歸母淨利潤2057.2萬元,同比下降80.46%。受疫情影響,多部影片延遲上映,光線淨利潤下滑近七成,業績不佳,還陸續傳出了高管減持、阿里「撤資」等不利消息。
歡喜傳媒8月發布公告,集團預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錄得收益約4.9億港元及繼續取得盈利約2000萬港元,較上年同期的收益及盈利均顯著減少。而2019年,歡喜傳媒憑藉《瘋狂的外星人》及《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成績扭虧為盈,集團2019年度的收益及電影投資收入8.14億港元,較2018年1.75億港元大幅增加了366%,以1.05億港元的年度溢利實現了2015年以來的首次盈利。
2020年電影院線上映收益大幅減少,光線傳媒和歡喜傳媒都深受其害。想力挽頹勢,《姜子牙》《奪冠》的重新定檔,對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疫情為2020年電影行業蒙上陰影,直接導致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根據國家電影局公布的數據,2020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
根據貓眼研究院相關數據,截止至8月16日,全國復工影院8622家、復工率76%,全國放映場次於上周六達到21萬,達到去年日均場次的六成水平。
自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票房穩步增長,電影市場逐漸恢復元氣:重映的《星際穿越》《誤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相繼破億;由華誼、七印象出品,騰訊影業、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八佰》僅8月14日一日的點映票房就達到了1437萬,反響熱烈;燈塔專業版顯示,上座率限制從30%放寬至50%後,復工後第四個周末票房累計達到1.85億。
雖然預估中的「報復性消費」始終沒有爆發,但市場正在不斷釋放出積極的信號。
悉數過去五年間國慶檔的表現,從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2017年的《羞羞的鐵拳》、2018年的《無雙》《影》,到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與《攀登者》,國慶檔始終是爆款電影誕生的大熱檔期。
主旋律優質內容集中湧現的2019年國慶檔,以超1.1億總觀影人次的成績,創下歷年國慶檔觀影人次第一;超50.49億總票房,創下歷年國慶檔檔期總票房第一。而2020年的國慶檔,目前已有兩部備受期待的春節檔大片和多部陣容豪華的大片待上映,「最強國慶檔」再度回歸,優質影片與熱門檔期相輔相成,極有可能帶動觀影人次、總票房的成倍增長,提振信心。
而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當下,國產電影這個國慶檔的表現,對於全球票房來說也尤為重要。《好萊塢報導者》於1月預測,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或損失超過10億美元,如今看來,這個數字恐怕仍在上漲。
對比海外無新片上映、《花木蘭》放棄院線悍然上線流媒體的現狀,中國電影市場正穩步復工,與越來越多的觀眾重逢。從目前已定檔的影片來看,李現主演的青春片《抵達之謎》、動漫電影《妙先生》、七夕檔的愛情片《蕎麥瘋長》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均為小體量影片,陸續上映,達到預熱效果,而國慶檔的《姜子牙》《奪冠》等重磅影片,更有可能大範圍吸引觀眾,刺激票房。
根據貓眼研究院對後疫情時代觀眾觀影意願及需求的跟蹤調查報告,截至5月,近九成觀眾表示期待回到影院。國內疫情逐步受控,大眾對於影院觀影的安全感和消費信心也與日俱增。
「拍了三十年電影,以前歷盡的所有酸甜苦辣,在這都不算什麼。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四個字。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謝謝所有的女排姑娘們,你們的故事,給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這個光榮任務。」《奪冠》重新定檔後,導演陳可辛感慨道。
《奪冠》《姜子牙》的重新定檔、「最強國慶檔」的回歸,帶來的是經濟上、精神上的雙重振奮。吹響「回歸」號角後,接下來國慶檔的表現,勢必為2020年全球電影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