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中國女排》(後改為《奪冠》)、《緊急救援》、以及被動漫迷譽為年度國漫的《姜子牙》等,擁有此等陣容的2020年春節檔曾被影迷們視作為「史上最強」---
人民網也曾用「史上最強」來描述2020年春節檔...
然而就在今年春節前夕,一場疫情的爆發瞬間令所有的線下商業都「被迫停業」了,而電影院礙於密閉空間的影響也自然成為了重災區,一直待到7月底方才獲得了恢復的可能性。
不過也正如古詩所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國內的電影行業在抗住了停業、限流、以及沒有大片上線的階段之後,他們終於見到了曙光,而這就是即將到來的「國慶檔」。
先是《姜子牙》在8月16日官宣的定檔國慶假期,而後僅僅相隔1天,另一部大熱的春節檔電影《奪冠》也做出了定檔9月30日的官宣---
再加上原本計劃在國慶檔上線的年度強片《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木蘭:橫空出世》等等---
你們知道這代表什麼嗎?
只要你們一直有留意電影行業的票房數據,那就定然清楚一年到頭最具票房鼎沸潛力的節日恰恰就是春節和國慶。這也代表著原本作為電影行業「起始龍頭」和「終末龍尾」的兩個時期,終究被擠壓到了一塊。
這將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相信已勿須多言。想來這一回國慶檔也具備足夠的底氣去吶喊一句:「我也是史上最強了」!
不過國慶檔期票房鼎沸也並不能代表所有事情,畢竟對於一位二次元喜好者來說,我們真心希望的也只是繼承封神世界觀的《姜子牙》能夠繼續奪得票房冠軍,乃至再創《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蹟。
那這可能嗎?
說實話我確實曾有不少的自信,但我們也得直面現實,至少在目前佳作回歸國慶檔的熱潮之下,似乎《姜子牙》的票房冠軍會有點兒懸了---
《奪冠》的實力相信已無需多言,甭管是劇情的價值意義(重現中國女排幾代人的拼搏歷史,用她們在奧運會的奪冠來詮釋最具燃情魅力的愛國主義基調),還是製作人和演員的陣容(陳可辛執導,鞏俐和黃渤領銜主演)足夠助推該片成為「年度必看之作」,而票房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滑鐵盧可能了---
不過若要論陣容,似乎同樣定檔國慶節的《我和我的家鄉》更具駭人的實力。
去年那部《我和我的祖國》相信各位依舊記憶猶新,此片經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徐崢在內的一眾名導聯合創作,並用7個小故事共同譜寫出了最強的愛國主義旋律。
而票房一舉打破了31億,成為了年度最佳電影之一---
這一次的《我和我的家鄉》也採用了相類似的創作方式,邀請了徐崢、寧浩、閆非、彭大魔等大導演以及包括葛優、黃渤、沈騰、鄧超、王寶強在內的一眾可以堪稱票房收割機的大咖明星加盟。
本片經由5個獨立故事組成,試圖用最強實力來譜寫屬於國人的鄉土文化---
再來就是《一點就到家》。
如果你們仍對2013年經由黃曉明、鄧超、佟大為主演、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合伙人》記憶猶新,那想來一定會對這部國慶新作表以似曾相識的觸動---
同樣有陳可辛參與(此次為監製),也同樣講述三位年輕人的創業歷程(劉昊然、彭昱暢等),只不過從7年前的「英語培訓」變成了「電商」,想來是打算從新東方一路打拼成阿里巴巴吧?
要知道《中國合伙人》在七年前便已經憑藉5.3億成為了年度強片(總榜單第7,該年份排第一的《西遊降魔篇》也僅有12.46億),那到來早已今非昔比的2020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你們覺得《一點就到家》可能不在國慶檔期攫取20億左右的票房嗎?
接著我們還能夠看到另一部同樣兇猛的國產動畫《木蘭:橫空出世》。
必須承認,這部國漫的製作人和投資方均蹭了一回迪士尼《花木蘭》真人版的熱度,畢竟就在後者剛剛官宣定檔9月初後,這部國產動漫也緊挨著《花木蘭》真人版的下映時間點(一般一部電影只會上映一個月)做出定檔通告---
但儘管如此,《木蘭:橫空出世》也是一部具備強悍內在品質的國產動畫。它擁有著相當精湛的三維建模品質(人設和場景都相當不錯),也有著據說將會「貼近原作,符合國人審美」的劇情設定。
說白了,這將會是一部與《迪士尼》的花木蘭系列錯位定位的國產動畫,而製作人們也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將花木蘭的印記從20年前的迪士尼動畫奪取回來呢---
好了,上述幾部電影便是即將在國慶檔期「廝殺混戰」的佳作,它們沒有一部是窩囊廢的,也沒有一部不具有從《姜子牙》身上分一羹票房的能耐的。
再加上「春節檔強作」似乎已經開啟了「回歸熱潮」,昨天《姜子牙》,今天《奪冠》,那明天會不會是《唐人街探案3》,後天會不會是《熊出沒》呢?
那你們說,在這一系列豪華陣容的衝擊之下,我們能不對《姜子牙》表以些許的憂慮嗎?
那剩下可以期盼的東西,不就只剩下「運氣」了嗎?
如果上述佳作的品質均未遭到任何的滑鐵盧損傷,能夠如同人們的期待一般如初呈現,那這一場「史上最強國慶檔」戰役,便唯有運氣能夠決定輸贏。
在商業領域存在著兩個不可不知的現象「二八定律」和「馬太效應」。
前者描述社會的資源基本都集中在20%的強人手裡(包括話語權和潮流風向),剩餘80%的人則屬於隨波逐流的存在。而後者則指代社會演變的特徵,甭管哪個領域,強者會恆強,弱者則恆弱---
這也代表著只要哪部作品能夠率先用品質俘獲一眾影視領域的大V們的青睞,並率先獲得票房位置的領先,那其餘80%的群眾都會心甘情願的「隨波逐流」在排位高企的作品身上,用自己的鈔票推舉它們攀升至更高的維度,並完成屠榜國慶檔的目的。
那這個屠榜成就究竟會降臨到何人身上呢?
答案我真不知道,但作為一名動漫喜好者,我真心希望《姜子牙》能夠幸運一些,能夠繼續重現《哪吒》的票房佳績。
好了,剩下時間,我們一同期待國慶假期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