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院的好消息頻出。
《姜子牙》正式宣布定檔,十月一日姜太公捲土重來;
《奪冠》也宣布9月30日的檔期,陳可辛還在微博上感慨看到了電影的希望;
《花木蘭》也確定將在國內上映,娛姬已經預感到一大波好電影終於襲來。
2020年的後半年真的太令人期待了,沒有電影的日子要多難熬有多難熬。
譬如前幾天娛姬在網上隨便搜到的這部豆瓣2.6分的爛片。
保不齊直接預定了今年第一爛片的寶座。
《財迷》
說起來這片的卡司也是家喻戶曉。
一鍵集齊了86版《西遊記》的師徒四人。
孫悟空六小齡童、豬八戒馬德華、沙僧劉大剛和唐僧汪粵都來站臺,海報上還寫著「86版《西遊記》師徒四人30年後聚首大銀幕」。
感覺會是演技預定,沒想到再一次被打臉。
豆瓣2.6分,觀眾像是商量好了似得統統打一星。
據說本該是去年年底上映的片子,結果一而再的跳票拖延檔期。
娛姬戳開來一看,um……也就比《上海堡壘》差了十個《逐夢演藝圈》吧。
這部戲的劇情核心就一句話:
一個摳門大叔發家致富又賠個精光的故事。
郝鯤鵬 (六小齡童飾) 是個菜市場小販,也是不折不扣的財迷;
餐廳自帶食物酒水,買菜一定要順兩把小蔥,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數錢炒股。
電影一開始,就是各種收錢的鏡頭,伴隨著某寶某微支付成功的滴滴聲,老郝樂的不亦樂乎;
他有一位朋友朱首富 (馬德華飾), 稱巴菲特弟弟,每天在公園擺攤算命,可他一直把對方視為錦鯉;
老天有眼,錦鯉顯靈。
這天馬德華告訴他,十年前買的兩隻水股這幾天漲停,投進去的兩萬塊現在漲到了兩千萬。
郝大爺一下子開心的昏了過去,緊接著就開心的想上天。
打從這一幕起,劇情也跟著飄了起來,信馬由韁的開始瞎演。
0202年了,手機支付如此發達的今天,這大爺不知道為什麼愣是要到銀行把錢全部取出來;
而且還把自己武裝成拾破爛的;
男扮女裝;
還有劫匪。
就最後這一出,差點讓保安送進警察局。
這老爺子一袋袋的從銀行往家裡搬運RMB,當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有天,一個帶著墨鏡叼著煙的男人帶了兩個女保鏢把他攔了下來,說是要把他包裝成新一代「股神」上節目;
拿豪車和豪宅一頓誘惑,不然就用身後兩彪形大姐做威脅。
沒想到老頭賺了2000w之後還那麼容易在消費主義面前妥協,二話不說從了這個導演。
從此再也不是那個穿著舊毛衣吆喝買菜的小老頭,搖身一變喝洋酒的富豪。
但朱首富不幹了,看著郝大爺有錢就眼紅。
於是花80塊錢僱了一個蹩腳演員,假扮律師陪他去找郝大爺要錢。
娛姬倒回去三遍,親眼所見他們是嘮閒嗑決定好買股票的,根本沒有任何合同,朱首富的訛人水平簡直太菜;
僱的演員口舌不靈,完全沒有我我我我我我國律師的風範,這個設定有損律師形象之嫌。
到了後半段劇情更扯。
郝大爺在朱首富的建議之下又花了200w炒股,結果遇到股災,他又沒挺住昏了過去。
醒來之後開始性情大變,像是變了一個人。
行為也更加匪夷所思。
先是去好友女兒的結婚慶典大哭大鬧、又回家數錢……
最後的落腳點也很俗套,老爺子一頓騷操作之後,決定建立基金會,把錢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整部電影給娛姬的感覺就是 眼花繚亂。
電影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但拍攝又非常粗糙,就 像一個不加修飾的快手短劇+公益廣告的合集。
前半部分想表達男主的貪財摳門,中期又試圖為他洗白,說他掙錢是為了讓女兒過上幸福的生活;
但整部電影父女之間的戲份都沒超過30分鐘。
男主破產後,雖然回憶起年輕時和女兒不能果腹的悲慘生活(家徒四壁好像穿越到了舊社會……),但閃回過後居然能落腳到幫助有困難的人。
為什麼?鏡頭一轉,有了答案:我佛慈悲,平安是福……
《財迷》試圖把親情、友情、社會關懷全部雜糅到一起,不加修飾排布的展現給觀眾,最後讓人看得一頭霧水,質量和口碑稀碎。
注水嚴重,漏洞百出,毫無誠意可言。
《財迷》沒有誠意去打磨內容,讓劇情漏洞百出。
而男主展現出的自大和狂妄 ,是娛姬對這部電影愛不起來的第二個原因。
大家都知道,六小齡童由於出演《西遊記》,讓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也因此,大眾經常在今天也能看到六小齡童評論西遊記、孫悟空的相關話題。
但久而久之,6老師因為並多次參加商業活動中過度宣傳自己的形象,在《西遊記》導演去世時宣傳自己的新戲,讓大家對他頗有微詞。
網上還把他誇張的走穴視頻進行模仿,並戲稱「六學」。
近年來六小齡童消費《西遊記》和孫悟空給大家留下了自大的形象,但這部電影裡依舊沒有放下姿態。
讓《財迷》變成了六小齡童偉光正形象solo 。
《財迷》中不少注水片段都刻意的cue到了86版「孫悟空」,並對其演技一頓吹捧。
譬如開篇生硬的猴戲雜耍和電視劇聯動;
還有朱首富套近乎的時候無意識送出的香蕉。
最無法容忍的是,刻意拔高郝鵬鯤的角色形象。
在電影裡你會發現,其他角色都有著正常人的缺點:朱首富的貪財虛榮、沙大海的對他人的過度寬容、唐老闆的膽小……
在郝鵬鯤發財得意之際,其他幾人買菜擺攤,都沒落個好下場。
只有男主一人是完美無暇的。
貪財摳門是為了女兒,炒股失敗是聽信老友,最後成為了一位眾人仰慕的慈善家。
人物懸浮,沒有任何代入感;劇情誇張,像是架空的一場發財夢。
這讓娛姬不得不懷疑,這是否是6老師想夾帶私貨,在戲中過一把戲癮,演一個完美的自己。
其實六小齡童在《西遊記》拍攝結束後不乏寶貴的機會。
《新燕子李三》中的二師兄李顯,《北平戰與和》裡的胡適,在《連城訣》中六小齡童還扮起了奸角花鐵幹。
其中還不乏和謝晉導演合作的《大上海屋簷下》。
這部片因為把解放後改革開放前的黑暗面刻畫的過於冷酷而被禁播,資源至今都下落不明。
評論區不乏對六小齡童的讚美。
但六老師無論接什麼劇,都再也回不到曾經的輝煌了。
他無法接受落差,也不能及時的順應潮流。
於是琢磨著,能不能一直靠著這部經典,和孫悟空捆綁呢?
在近些年你能看見他成為齊天大聖第一粉頭,周星馳的兩部與《西遊記》有關的電影也擋不住他的炮轟。
他走穴也好,吹牛也罷, 無疑就是無法接受自己沒落的現實。
玩不起。
過分的誇大自己的成功,逃避自己的失敗。
這種盲目也在《財迷》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信你看,一個講暴發戶老爸的故事,為何要不斷地再現孫悟空的形象了,是否是在消費懷舊情懷?
本來是2016年猴年拍攝的片子,不斷地延後檔期,甚至鎖定在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這是否打定主意要分賀歲檔一杯羹?
娛姬知道,一部院線電影的上映需要太多牽絆和桎梏,投資、票房、宣發、審查都決定這部電影的成功與否。
但無論如何,內容質量永遠是最重要的。
真誠踏實的創作就是高樓的地基,如果缺乏堅實的基礎,電影就不可能獲得預期的反響。
《財迷》太過於在意太多外圍的壓力,反而失去了初心。(圖文內容轉載於大風號娛姬電影,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