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謊言毀掉一個人,這片子簡直比恐怖片還要可怕

2020-12-27 High電影

雖然這部電影違背了「Dogma95」運動的教義,但在創作理念上,託馬斯·溫特伯格並沒有偏離自己的初衷,依然畫風清雋、鏡頭冷酷、故事冷意森然、演員內心形象分外突出。全片講述了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故事,而且觀賞性並不出色,可它卻異常精彩,讓人回味無窮。

在小嗨觀看過的電影中,有這樣一部「神級」存在。

它在豆瓣上拿下了9.1分的高分、好於98%的劇情片,英國媒體filmoria《衛報》分別給出了四星半和四星的超高好評。

它的故事非常「致鬱」、負能量爆棚,但是異常精彩,讓人回味無窮。

它不是恐怖片,卻比恐怖片還要可怕。

——《狩獵》

《狩獵》

01寒冷刺骨的觀影體驗

可不是去年那部被川普點名臭罵、今年被眾多影迷奉為神作的《狩獵》。

而是2012年由丹麥導演託馬斯·溫特伯格執導的同名電影。

導演與主演

提起丹麥,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北歐古典的生活環境、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我們童年裡必不可少的安徒生。

但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一定會想到曾經在電影界掀起不小風浪的「Dogma95」運動——1995年由幾位丹麥導演發起的一場電影革新運動。

Dogma在丹麥語裡是「教條」的意思,所以這場運動的目的就是給電影加上一些條條框框:

在電影攝製中灌輸樸素感、注重後期製作修改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強調電影構成的純粹性並聚焦於真實的故事和演員的表演本身。

《狩獵》

託馬斯·溫特伯格就是此次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而本片作為其較為年長後的作品,雖然違背了「Dogma95」運動的教義,但在整體的創作理念上並沒有偏離他當年的初衷。

身為幼兒園老師的主人公盧卡斯性情溫和、風度翩翩,深受同事和孩子們的喜愛。

就是這樣一個男神級選手,卻因為一個幼稚的謊言陷入了一場人生大危機:一個名叫卡拉的早熟女孩在表達愛意遭到委婉拒絕後謊稱盧卡斯性侵了自己。

一時間,盧卡斯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了整個小鎮排擠、壓迫的對象。

《狩獵》

簡簡單單幾句劇情,已經足以讓人感受到本片的寒意。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就是一部寒冷徹骨的電影。

片中不慍不火的敘事和冷靜理智的鏡頭中醞釀著近乎絕望的壓抑與冷酷,爆炸式的戲劇張力使得整部電影的氛圍處在一個極其微妙、一觸即發的精準位置。

前半段有些雲裡霧裡、不知所云,溫特伯格對於鏡頭的處理平靜且理智,正如盧卡斯最初努力保持理智一樣。

到了後半段,影片即刻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鏡頭處理卻依然平靜如初。

《狩獵》

這種鏡頭表現上的過分冷靜與劇情故事上的巨大張力形成的強烈對比,致使觀眾忍不住為盧卡斯鳴不平卻無可奈何,從而產生一種由內而外的憤怒,甚至是暴戾情緒。

只能說溫特伯格輕而易舉就將觀眾的情緒玩弄於鼓掌之間。

無論你以第一人稱代入還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看,都能深深感受到那份宛如北歐冬天一般刺骨的寒意。

這正是這位丹麥導演的功力所在,也正是本片的根本魅力所在。

《狩獵》

02簡單又真實的惡童電影

何為「惡童」電影

以邪惡的兒童為中心點或圍繞著兒童作惡展開劇情的電影。

這類電影以歐美國家居多,似乎他們總喜歡將「魔爪」伸向孩子,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無比邪惡的「小惡魔」。

關於先天性疾病的《孤兒怨》

《孤兒怨》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伊甸湖》

《伊甸湖》

提出「人性本惡」和犯罪基因的《壞種》

《壞種》

還有逆向思考超人能力的《魔童》

《魔童》

相比之下,本片與以上這些「惡童」電影相似,卻又有著頗為明顯的區別。

其一,過於簡單。

以往我們所看到的「惡童」電影,兒童作惡的過程一般會佔據很大的戲份,甚至幾乎是通篇。

而本片中的卡拉作惡的過程只有一句謊言,從這句謊言脫口而出開始,便由輕至重地展現它所帶來的種種後果。

《狩獵》

如此看來,卡拉根本算不上是一個惡童。

因為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是無知的人,口無遮攔的孩子自然是其中的一大部分。

卡拉只知道盧卡斯的拒絕令自己傷心、很沒有面子,卻不知道這句謊言所帶來的後果究竟有多麼嚴重,甚至可能根本不懂其中的含義。

不知者無畏,無知者不知道後果,也不懂得負罪。

《狩獵》

正是這樣的簡單,催生出了本片與其他「惡童」電影的第二大區別——真實

以往的「惡童」電影好看歸好看,可故事終究只是故事。

諸如那些創作者所虛構出來的不置人於死地不罷休的惡童,不能說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只能說即使存在也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本片呢?

孩子脫口而出一句惡意的、連自己都不懂的謊言,類似的情況簡直太多太多。

只不過為了戲劇張力溫特伯格將其引發的後果誇張地表現出來了而已。

《狩獵》

況且社會對於兒童的保護與重視向來可見一斑。

孩子的話往往純真且無意,但只要這種無意的話沾染上社會道德的禁區並被誤解,那麼所謂的純真就會變成致命的毒藥。

孩子自然可以不為自己說的話負責,短淺的人生閱歷讓他們在社會中一無所有。

成年人呢?社會中的一席之地幾乎是他們的全部,一旦被摧毀,全盤皆輸。

所以對於一個理智的成年人來說,這無異於一種變相的謀殺。

《狩獵》

03愚蠢又可笑的集體暴力

一句謊言毀掉一個人,固然可怕。

孩子游離在天使與魔鬼之間,使得這個三人成虎的故事更加深刻,也更加讓人不寒而慄。

但正如上文所說,卡拉的謊言只是事件的開端,真正可怕的,是它的過程和結果。

《狩獵》

孩子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薄弱,所以一旦發生侵害兒童事件社會群體總是會毫無保留地站在孩子這邊群起攻之。

然而當這種社會性的毫無保留變成一種「自以為在伸張正義」的曲解時,孩子就由天使變成了魔鬼。

不過此過程中最大的破壞力卻不是孩子直接引發的,而是社會群體的排斥和異化帶來的。

《狩獵》

片中的人們在得知盧卡斯「性侵」卡拉後的所作所為僅用三個詞就足以概括。

愚昧無知,眾叛親離,眾口鑠金。

從沒有人懷疑過卡拉的話究竟是真是假,只是盲目相信、一味將暴力與冷暴力施加在盧卡斯身上。

超市店員拒絕他購物、毆打他,兒子去找他的朋友理論也被暴打,暴雨中埋葬被殺洩憤的愛犬的畫面,實在讓人不忍看第二遍。

一味相信謊言、認為謊言就是真相,這是愚昧無知。

《狩獵》

曾經最好的朋友成了欲殺他而後快的仇人,前妻不相信他,新女朋友也懷疑他。

陌生人的誤解不可怕,至親至愛之人的不信任才可怕,這是眾叛親離。

當卡拉坦露事實並有證據證明盧卡斯沒有性侵她時,人們的惡意依然沒有消散。

大人和孩子之間很容易和解,大人和大人之間卻是無解。

在輿論的槍口下,真相顯得如此蒼白,或者說已經不再重要了。

誤解如同潮水般湧來,眾口同聲足以淹沒真相,這是眾口鑠金。

《狩獵》

影片最後,在林中狩獵的盧卡斯被人放了冷槍,雖然沒擊中,但也讓人心驚肉跳。

很多影迷都在猜測這一槍是誰開的,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溫特伯格特意將開槍者設計成一個模糊的輪廓,意圖很明顯——這一槍可能來自於任何人。

如果把社會比作一片黑暗森林的話,那麼盧卡斯就是一隻麋鹿,毫無防備地袒露其中,任人追趕。

無數躲藏在暗中的獵人都可以隨時將槍口對準他。

而最後那驚心動魄的一槍既是惡意的中傷,又是善意的警告,兩者的意圖如出一轍——這片森林不再歡迎你了。

《狩獵》

怪不得麥斯·米科爾森拍完本片後就立刻走進了《漢尼拔》的片場。

這些愚蠢又可笑的人啊,還是吃掉為好。

《狩獵》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居然有這麼可怕的真事兒?這片子簡直比恐怖片還要恐怖
    《冒牌上尉》最重要的是,它全程沒有一個血腥鏡頭,卻帶來了比任何恐怖片都要恐怖的觀感。正如上文所說,這身軍裝不只是軍裝那麼簡單,更是權力的象徵。權力始終是本片的重中之重,雖然沒有明說,但依然一目了然。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敬仰,但正如克勞德蘭納斯說得那樣,這對於出身低微的人來說是致命的。
  • 日常生活就這樣被恐怖片毀掉的!
    鬼系公眾號:走進靈異(zoujinly) 都說鬼嚇人不可怕,自己嚇自己最可怕。 人的大腦是最能腦補的,有時候你越怕什麼就會越去想什麼,然後越想就越怕,搞成了一個死循環。
  • 《狩獵》——當謊言被當成真相時,周圍的謠言便足以毀掉一個人
    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對自己的言論不負責,很多人都喜歡因別人的一面之詞就去詆毀一個人。他們不管是不是真的事實,因為他們不關心事情本身的真實與否。他們不知道,隨口說出來的不存在的事情會對一個人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 《羅生門》:比殺人還要可怕的 是謊言
    渡影人;第16期羅生門:比殺人還要可怕的是謊言僧人嘆息道:這武士真是可憐,死於非命,被人殺害。還慫恿多襄丸殺了自己,這讓他仿佛被推下了深淵,但多襄丸也被這女人嚇到,把女人按翻在地,讓他己來決定怎麼處置這個女人,他想這個時候,就憑這句話就足以原諒這男人了,多襄丸走近前來,沒想到女人趁這個時候逃走了,多襄丸追了出去。
  • 豆瓣9.1,丹麥虐心劇情片《狩獵》,毀掉一個人,一句謠言就夠了
    從此,克拉拉的謊言讓盧卡斯背負起騷擾女童的罪名。一個關於盧卡斯的流言像病毒般地擴散,小鎮上的人開始對盧卡斯指指點點。他們的判斷依據是:孩子是天真的,不會撒謊。一個孩子的謊言,毀掉了盧卡斯的正常生活。所有人都自詡正義,不問真相地叫囂著替天行道。商店開始不歡迎盧卡斯,原因是,其他客人都因為他而不再光臨。他被眾人打得頭破血流,不少孩子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也開始編造謊言,甚至盧卡斯的女友也開始不信任他。於是小女孩的惡作劇,成了大家口口相傳的「事實」。
  • 哈哈哈哈哈,這5部恐怖片是來搞笑的吧
    這能忍?於是,幽靈夫妻使勁招數,想把新房客趕出自己的家。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無奈之下,這對夫妻召喚來了一位陰間大法師,想要向他求助。結果,噩夢開始了這是一部恐怖片嗎?是。它嚇人嗎?好像,也有一點嚇人。
  • 《林中小屋》:怪物出現最多的恐怖片,你看一個人看嗎?
    《林中小屋》:怪物出現最多的恐怖片,你看一個人看嗎?《林中小屋》講述了五名好友驅車前往位於深山老林的小木屋中度假,卻莫名其妙掉入一個神秘的圈套中,一部中小成本的B級恐怖片,歷經輾轉,磕磕絆絆終於登上大銀幕。
  • 捧殺,是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女性們更值得注意突來的吹捧!
    捧殺,是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女性朋友們更值得注意突如其來的吹捧!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這算打壓,但捧殺和打壓都是職場PUA的兩種形式。捧殺讓人意識不到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一味地覺得自己很完美。等到跳出井底去回望時,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美麗的謊言。而打壓則是和捧殺完全不同的一種模式,無論做什麼都說不對,而且還不停地說你,讓人懷疑人生,極度不自信,自己真的那麼差勁。
  • 心理學: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無外乎這四件小事,別不信!
    心理學: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無外乎這四件小事,別不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成功需要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而且有時候那1%的靈感比99%的汗水還要重要,可見成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失敗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樣的道理,放在做人上,成就一個人很難,但是毀掉一個人要比成就一個人要簡單得多,通過心理學研究,我們可以得之,毀掉一個人,只需要四件事就夠了。
  • 電影《狩獵》一個小小的謊言可能就會毀掉人的一生
    影片用一個關於緋聞、謊言、仇恨和懷疑的傳聞毀掉一個男人生活的故事,講述了謊言變成「事實」的過程,向我們揭示了眾口鑠金的的含義。這相當於是把這件醜聞,宣告給小鎮裡面的所有人聽。幼兒園園長就相當於網絡傳播,在小鎮這件事情成為了置頂熱搜。
  • 《童使》看恐怖片的中年大媽,比恐怖片本身還可怕
    恐怖片:我不要面子啊!看完這部電影,爺覺得這可能是今年上影節最被高估的電影之一。爺平日裡總是吐槽國產爛片,結果這次遇到了日本爛片。湯米老師被殺的過程,簡直狗血至極。堂堂一隻鬼,竟然最後被小朋友推下樓,摔死了……死了……了……你可是個鬼啊!
  • 捧殺,是毀掉一個人的最快方法
    文章作者:琢磨君有人問: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法是什麼?答案是讓他閒著,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一步步掉入墮落的深淵。正如曾國藩所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
  • 五部R級恐怖片,敢一個人看完我敬你是條漢子
    有一種電影總是讓人看的欲罷不能,它就是,恐怖片。在某種程度上,它比後者更可怕。摻雜了各種元素,邪靈,招魂,詛咒,巫術。這是會讓你感到滿足的日恐,血腥與兇猛程度超乎了想像!04.論恐怖片,《進擊的巨人》當之無愧,雖然評分不高,但這並不影響它的恐怖情節。時隔多年,依然被提及,依然佔熱搜榜,可以說是血腥到了極點。
  • 這恐怖片簡直讓人細思極恐
    如果查理不存在,那麼這一切又是誰幹的?簡直看得人抓心撓肝。這正是本片的巧妙之處,扣人心弦、求而不得,方能讓人產生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十分聰明。《捉迷藏》看到這兒,有些小夥伴可能會不屑了:這不就是國產恐怖片常用的套路嗎?
  • 這恐怖片簡直就是「作死」大全
    熟悉小嗨的小夥伴知道,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作死」的恐怖片。閒的沒事玩招魂遊戲,引鬼上身。明知道是兇宅還要進去溜達一圈兒,正中下懷。旅行偏要去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裡找刺激,遭遇不測。傳統歐美恐怖片血腥暴力的老一套已無法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驚嚇需求,逐漸沒落。以氛圍營造為主調的亞洲恐怖片趁勢崛起,並仰仗東方獨有的神秘色彩迅速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香港恐怖片憑藉舶來文化和自身創新的完美結合輝煌一時,一度與日、韓、泰恐怖片並駕齊驅。
  • 看完這恐怖片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句話用在電影領域簡直再合適不過了。同一部電影,不同的人從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甚至完全不同。而當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並非創作者的本意時,便是一種曲解,甚至產生誤解。當然了,這也是電影最大的趣味和魅力所在。
  • 一句話毀掉一個人?丈夫一句「你胖了」,女星瘋狂減肥成怪物被棄
    有時候至親至愛之人,隨口一句話,會毀掉一個所有的自尊心。因為在乎,所以會把對方說的每一句話放在心裡。可這樣是完全喪失自我的表現。一個人失去自我,依附別人生存,就會非常看重別人的眼光。因丈夫的一句話毀掉一生。一句話毀掉一個人?丈夫一句「你胖了」,女星瘋狂減肥成怪物,最後被拋棄!01伍智恆出生於醫學世家,父母都是高級醫師,家中條件優渥。
  • 這兩部恐怖片沒有鬼怪,但也恐怖的不敢一個人看
    很多人都喜歡看恐怖片,但恐怖片也是分很多種類型的。有充滿靈異事件的鬼怪恐怖片,比如像日本的貞子、伽椰子等,還有就是中國林正英的一些殭屍鬼片。但我今天介紹的是一種沒有鬼怪但比鬼片還恐怖幾倍的恐怖片,心理恐怖片。有句老話說,人心比惡魔還可怕。
  • 比《熔爐》更直戳人性醜陋,女孩的一句謊言徹底毀掉一個人
    沒想到卻被控告猥褻男童而站上了法庭,這給麥可·傑克遜的事業、健康狀況造成了致命打擊。她向幼兒園園長編造了盧卡斯猥褻她的謊言,將整個過程描寫的極為露骨,令人聽後無不十分氣憤震驚。最令人感到無力的是小女孩卡拉發現自己做錯了之後主動向母親坦白了自己其實在撒謊,可是母親卻因愛子心切以為這只是孩子的逃避。
  • 這片子簡直顛覆三觀
    看到一半以為是恐怖片,到最後卻莫名感動。正因如此,即便我們能總結出它的套路,也不會產生審美疲勞。畢竟它總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比任何恐怖片都要真實的恐怖。別急,且往下看。而相比之下,本片可謂更勝一籌,簡直看得人頭皮發麻。因為它帶來的恐怖,不止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