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成長之星丨張明禮,生活中的「鐵三角」,三兄弟從發小到一起創業!

2020-12-24 騰訊網

徽聯匯

新徽商企業家深度社交平臺

我們有一些朋友,他們或者是你幼兒園、小學最貼心的同學,或是小時候和你同住一個大院,一起捕蜻蜓,一起捉迷藏、一起下河遊泳、一起招貓逗狗的玩伴兒......

有的髮小,走著走著就散了;但是有的髮小,走著走著成了合作夥伴!

張明禮,蘇州榮亦信淨化設備有限公司,從事空氣淨化系統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淨化設備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01

把平淡的人生歸結為「順遂」

抵達蘇州榮亦信淨化設備有限公司,剛落座還未開始採訪,張總就說,今天我們上門來採訪讓他很是吃驚,沒想到徽聯匯把這項工作看的這麼重,工作做的這麼到位,從上海到蘇州親自上門採訪。

可能是因為這份真誠,也可能是因為大家都是安徽人,所以整個採訪氛圍很是隨意,更像是好久未見的老友聊一聊近況。

張總出生於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西湖鎮白行村,因為父親在上班,母親在家務農,家庭條件一般,能解決溫飽。

但也正因為父親在上班,因工作原因不能兩邊兼顧,張總作為家裡的「小小男子漢」早早的就有了幫助家庭減輕負擔的意識,所以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家裡的勞動力,經常幫助母親做一些農活。

因為張總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為家庭分擔壓力的意識,在上高中後這種意識更強烈,張總覺得上學好像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便放棄學業開始謀劃新人生。

踏入社會做過廚師學徒,裝潢,製藥廠上班,由於在老家看到希望,同齡出外打工都能掙到錢,自己也想出去看看,2004年,張總一個人去了深圳。

那時候,張總對於未來,對於生活,對於工作其實並沒有什麼方向,但是家鄉有句老話,也是張總姑姑常跟張總說的一句話:作為男人要學一門技術才能在社會立足,才能在社會有口飯吃。所以,張總一到深圳就去做了份電焊工學徒的工作,先從一門技術開始,先從能養活自己開始。

通過三年多的學習,張總已經完全掌握了電焊工的技術,這份工作沒有了繼續提升的方向。07年,張總毅然決然的從電焊行業這個「舒適的安全區」跳出來,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進入淨化行業。這次的跳槽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貴人,是他成長、蛻變的開始,也是後來出來創業,跟發小一起創辦企業的鋪墊。

張總說,他一直覺得自己的工作生活是有很多人幫助的,所以無論是剛開始一個人闖職場的時候,還是後來跟發小一起創業的時候都很「順遂」。

之前聽過一句話: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這句話在張總這裡有另一種理解方式。沒有關係、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闖蕩,又哪裡少得了心酸和艱辛?但是張總卻用一個「順遂」來形容之前的人生經歷,這一方面依賴一種好的心態,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跟生活,跟人生自我和解的過程。

02

在「順遂」的環境中成長蛻變!

07年,張總進入到淨化行業,因為沒有技術又什麼都不懂,所以那時候沒有固定工資。因為是學徒,第一個月只有300元工資,後來變成600元,再後來變成800元,等張總技術慢慢學的不錯的時候,工資才相對高了一些。

張總一直記得姑姑常對自己說的話,所以藉助廠子裡的資源的優勢,自己先後學會了折彎、數控衝、、裝配及基礎電路應用等技術。也許是張總的對工作的這份熱忱,也許是老鄉間割捨不斷的情誼,張總得到了老鄉老闆的青睞。

張總說,那段時間,老闆像對待對自己接班人一樣毫無保留的教自己一些東西,重點培養自己。自己也跟著老闆學了很多做人,做事的經驗和道理。老闆還讓自己看翟鴻燊《國學》視頻,裡面的一些東西自己現在都在收益。

8年時間,一萬多平的工廠,一百多號在職員工,張總從一個學徒做到了廠長的位置,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出於好奇心,我們問張總,在這8年的「升職記」中有沒有什麼特別困難或者曲折的事。

張總說困難是很多的,曲折也是有的,畢竟「廠長」這個位置是很多人都會競爭的職位,自己也遇到了很多競爭和排擠,但這都是一個過程,人在成長和蛻變的過程中一個必經之路。

張總說自己那時候沒有別的想法,就想把工作做好,做的更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自己都會想一下今天做了哪些工作,還有哪些工作沒有做好,哪些工作沒有安排妥當,明天要做什麼工作,哪些工作需要加強……就連晚上睡覺做夢都是關於工作的事。

雖然有了紮實的技術,但是經營廠子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還特意請了專業的職場經理人來教自己一些企業管理、運營操作之類的知識。特別是13年的時候,自己不會操作電腦,連QQ都不會用,便找公司從事文職工作同事手把手教自己。自己一直堅信無論什麼事,只要用心,只要多學作用,孰能生巧。

03

性格迥異的三兄弟卻在一起創業!

雖然,之前廠子老闆是張總的貴人,但是人生總有分分合合。18年,張總因為跟老闆的一些經營觀念不同,為了不影響兩人多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情誼,張總決定出來創業。

童年結下的髮小之誼,往往少些功利,多些關愛;少些拘謹,多些放鬆;少些客套,多些隨意。知道張總要出來創業,村子裡的兩個發小跟張總一合計,三人一拍即合,從一個人的創業想法變成了三個人的創業隊伍,創業路有了發小的陪伴,仿佛如虎添翼。

張總作為三兄弟中的領路人,可能是長久在職場打拼、磨練出來的性格,在三個人中相對比較強勢。老二張客松為人比較和善,也比較健談,總是笑眯眯的。老三張鐵壘比較內斂,是鐵三角中的「悶葫蘆」。

張總說,可能是因為三兄弟從小就是一個村裡的,從小玩到大,跟家人一樣,幾十年培養出來的情感、信任和默契,不是用言語可以講出來的,三個人創業根本不需要磨合;也可能是三兄弟的脾氣性格各有特點,卻能互相包容、互補,所以很多事情做起來反而很輕鬆。

談起創業的這段路程,張總很是激動。三兄弟剛開始創業選擇的是在江蘇建廠,因為張總之前工作的時候來過江蘇做調研,覺著這這裡很不錯,所以就把建廠的目標定在了江蘇。從找廠房、建廠、招工、投入生產、跑業務,一步步拉開創業之路。

依託工作積攢的江蘇客戶資源,在加上建廠初期為了拓展業務資源,三兄弟挨家挨戶地毯式的找客戶,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現在廠子已經有很很多合作很好的新老客戶。廠子第一年營業額達700多萬,第二年營業額達900多萬,預計今年營業額將達到一千多萬。

雖然,三兄弟性格迥異,各有特點,但是在公司服務客戶上卻出奇的一致。三兄弟說:我們跟客戶的合作方式是「合則成,不合則散」,大家合作都是一個互相信任和認可的過程,因為我們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把產品賣出去只是合作的開始,最重要的還是後期的服務。

說起服務,張總給我們講了一個案例,之前有一個東北客戶,他們需要兩個很小的部件,特別著急,在順豐不能保證收貨時間的情況下,張總親自駕車從江蘇到輾轉兩千多公裡到東北遼寧把小部件送到客戶手上,解了客戶之急。可能也正是這種急客戶所急的服務態度,才讓這三兄弟在創業的道路上收到很多客戶的信任和認可。

談及老家,談及新徽商,三兄弟說他們很希望給這個社會做一些貢獻,傳遞一些正能量。但是現在創業之初,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還不高,希望以後有機會、有能量的時候能實現。

張總說,如今的社會,在權勢地位的誘惑和經濟利益的衝擊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越來越複雜了,也變得越來越世故和功利化了。

接觸到徽聯匯覺得徽聯匯這個平臺很不同,是真的為企業交流服務,沒有摻雜其他太多別的東西,所以很希望能通過這個平臺,跟安徽老鄉多多接觸,交流,大家一起做一些事,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歲月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很多人在歲月裡慢慢淡出了你的人生。歲月也是一個很長情的東西,讓很多情誼歷久彌新,越釀越醇,越來越有味道。奮鬥的安徽人,說出的的故事,以家鄉之名冠你之名。

— END —

出品 | 徽聯匯

編輯 | 卉卉 審稿 | 劉梵煒

相關焦點

  • {首府•創業}火線三兄弟的創業故事
    而現實生活中,幾人不但關係夠鐵,志趣相投,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創業開飯店。你還別說,有了想法後幾人說幹就幹,吃苦不怕,流汗不怕,幾年下來,還真讓他們創出了名堂。目前三人在我市共同經營一家小有名氣的連鎖自助魚店,而三兄弟那也是分工明確,其中老大李佰謙專門負責店面的裝修選址以及物資採購,老二楊浩負責前臺管理和對外營銷,老三李林澤則是負責後廚及新口味的研發。你別看現在他們把飯店打理是井井有條,有模有樣,說起創業之初那也是感慨頗多。
  • 徽商與世界做生意/10集紀錄片《天下徽商》
    本集通過徽州商人的創業故事、資本積累、經營方式,側重徽州人價值觀的轉變(不以經商為恥)以及宗族力量對商業的促進作用,展示徽商義無反顧、破釜沉舟的拼搏精神,梳理徽州商幫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近代詩人陳去病在其著作《五石脂》中指出:「揚州之盛,實徽商開之,揚,蓋徽商殖民地也。」因鹽賦收入是明清兩朝的經濟支柱,揚州是兩淮鹽政衙門所在地,而兩淮鹽場又是明清時期的各鹽場之冠,因此,揚州的興盛和繁華與徽州鹽商息息相關。
  • 徐曼毓:在創業中與女性同修共成長
    2013年,徐曼毓在「歸零」中接受挑戰,成為湖北省首家高端女性文化交流平臺——木蘭薈的創始人,為高端女性提供讀書會、文學、音樂、書畫、親子教育、國學智慧等一系列私人化訂製服務及社交活動,並先後打造了木蘭女子學院、木蘭創業園等項目,在與全國一線城市中服務女性的創業機構等優秀組織合作的同時,專注幫扶女性創業,搭建女性創業的心靈家園。
  • 山水徽聚 人文交融——寫在徽商銀行15周年之際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徽商銀行立足地方、服務發展,數位化轉型駛入新航道、跨區域發展邁上新臺階。在中國地圖上,徽商銀行的網點布局在東南西北繪成了一個圓,四方力量匯聚、交融。徽是一個古老的文字。根據《說文解字》,徽是三股合一擰在一起的繩子,《爾雅·釋詁》注釋,徽意為美善。徽是力量的集聚,更是美的代表。
  • 在邕徽商組織觀看電影《秀美人生》
    10月10日,為了迎接建黨100周年,在邕徽商舉辦了「迎接建黨百年 觀看《秀美人生》展現徽商風採」觀影活動,集體觀看了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為創作原型的主旋律電影《秀美人生》。影片講述了黃文秀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第一線,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藝術展現了黃文秀忠誠擔當、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黃文秀平凡而又令人敬佩的故事讓徽商們落下了感動的淚水。
  • 為什麼影視劇中的鐵三角們會如此圈粉
    先不說作品本身的精彩程度,光是主角團之間互補,有人挑事有人平息,還有一人插科打諢看破不說破,這種默契的日常相處就能從中找到不少樂趣。而這種小團隊模式,其實在很多經典影視劇中都有出現。今天,喵哥就來帶你們扒一扒,那些影視劇裡的著名鐵三角們吧!
  • 第四屆校園之星——創業之星陳光強
    接著,參加校上的「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我們項目團隊獲得銀獎,我們團隊參加了全國性質的國際城市影視大賽,我們拍攝的《WE 成都》榮獲了「最佳創意獎」為此領獎,我們專門奔赴廣州去領取殊榮。在四川省創業指導中心舉辦的為期半個月的創業培訓中,突出的表現讓我獲得了「四川省第十屆創業培訓優秀學員」榮譽稱號。
  • 《平凡的榮耀》劇終人不散,鐵三角創業,四新人各自嶄露頭角
    鐵三角創業這部劇的優秀不只在於它是現實的寫照;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物都可謂是現象級代表。創業的吳恪之02,最欣慰的是吳恪之創業:曲終人不散,鐵三角或許迎來第四角。變了天的金宸,再也沒有吳恪之拼命的理由。可喜可賀,終於得到了最後一根稻草,再見,金宸!吳恪之永遠有獨具一格的領悟力與自知之明。創業,他沒有選擇做投資公司,而是選擇了調研諮詢。他知道自己所向披靡的領域在哪裡。而孫弈秋與胖子的到來,更是讓人欣慰。
  • 一個創業之星的甜蜜事業
    一個創業之星的甜蜜事業 2020-10-13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三角」演員捆綁背後的利與弊
    《偽裝者》鐵三角,「明家三兄弟」2015年熱播的諜戰劇《偽裝者》中,最吸睛的莫過於靳東、胡歌、王凱組成的「明家三兄弟」。「明家三兄弟」的對手戲是《偽裝者》的一大看點,例如,三人激烈嗆聲拔槍相對、坦白同一戰線身份等戲份,堪稱演技名場面大賞。除此之外,三個180+的男人站在一起,不用說話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顏值與演技,頻頻成為觀眾熱議焦點。
  • 全國徽商商會已有274家 「鳳還巢」助家鄉發展
    「今年1月至9月,安徽省5000萬元以上在建徽商回歸項目296個,徽商投資額750.9億元。徽商『鳳還巢』已成為促進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安徽國際徽商交流協會會長張桂平在工作報告中說,各地徽商商會積極呼應家鄉的召喚,每年都組織數批會員企業返鄉考察投資項目,熱情接待前往招商的地方代表團,對看中的項目,採取獨資、眾籌、眾創等多種方式投資興業。安徽國際徽商交流協會舉行換屆大會,張桂平連任會長。
  • 又一場三兄弟創業故事《一點就到家》勝算大嗎?
    「直擊百花獎」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中,劉昊然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開幕影片《一點就到家》作為自己在《藍羽會大咖》中亮相的方式。「外面的路走得慢,家鄉的路任你闖」,《一點就到家》最新預告片中,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三個中二青年,以風風火火的歡樂創業揭開帷幕。
  • 「鐵三角的感情,說散就散?!」
    》開始,三個人合作了多部古裝大劇,去年竟然還一起演出了舞臺劇《斷金》。當年的三位「鐵三角」一路「鐵」到今天。少一個人,就覺得哪裡不對,兩個人的寂寞一個人的錯。既然是這麼「鐵」的「鐵三角」,生活中自然是會相親相愛相殺。
  • 朱子:徽商精神家園
    「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 後人對朱子的褒獎並不誇張——事實上,將道德禮儀如此深入地滲透到世俗生活的儒家宗師,自宋以降,惟朱子一人而已。朱子的「成功」與先師孔子不同,並非只擁有身後之名,而在當世也備受推崇。這不能只歸功於他在學問上的綜合實力,更在於其藉助聲名和關係的實踐活動。
  • 《快餐車》35年,「鐵三角」巔峰之作,已有3位演員不在了
    《A計劃》是洪金寶、成龍和元彪三兄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合作,之前的《龍爭虎鬥》只能叫跑龍套。鐵三角在《A計劃》中「第一次」合體,票房和口碑大獲成功,於是第二年又打造了《快餐車》,而且還是到西班牙取景,同樣成績斐然,票房上取得了2131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5位。
  • 仰智慧:傳承百年徽商的商道精神
    徽商作為一支傳奇商幫,曾叱吒中國商業史數百年,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留下了後人津津樂道的徽商品牌和文化。「新徽商,應該傳承百年徽商的商道精神,同時還要傳承徽派文化。」作為徽商的一員,仰智慧深知商業的成功離不開文化的傳承。仰智慧,1971年出生。憑藉自身艱苦努力的勇氣,他一步步走出村門,背井離鄉,走上了北漂之路。
  • 是揚州成就徽商,還還是徽商成就揚州?有一個致命的原因不能忽視
    >「科爾女兒臉薄難勝眼淚,桃葉眉尖覺愁色容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惡徒揚州」自古以來,揚州就是文人心中的白月光,至此,無數文人騷客嚮往於此,沉醉於此不是,但是,今天我們的揚州,那個美麗的來自行動,而是它的富饒眾所周知,在揚州非常繁華,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指揚州蘇州一帶
  • 旺旺最強對手誕生:三兄弟湊齊40萬創業,集團年營收已超過百億!
    不知道童年中的零食品牌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而在我的童年零食清單裡,旺仔一定要擁有姓名。以上產品全是旺旺集團生產的,旺旺(00151.HK)發布2019財年上半年(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旺旺實現營收93.041億元,同比增長0.6%;半年淨利潤16.149億元,同比增長18.4%,這也是近5年來中國旺旺淨利潤增長最快的一次。
  • 香港電影銀幕上的鐵三角
    而這三兄弟,在以往港片中可以發現得到的,在權利的誘惑下,兄弟情都不算什麼了,剩下的只是利用價值,人性醜惡的一面就暴露無疑。李連杰真註定是被出賣的,在《太極張三丰》中就被錢小豪出賣過,《洪熙官》中又被大師兄出賣,可悲可憐的角色,李連杰都搭上了,現在反過來,輪到他要幹掉自己的結拜兄弟劉德華了。
  • 未來之星創業營第九期開學 推出「校友合伙人同行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1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未來之星創業營第九期已經正式開學,未來之星也宣布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達成戰略合作。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將作為「聯合主辦」深度參與到未來之星的共建中來,依託學院優勢資源,在課程、培養、師資等多個方面助力未來之星全面升級。據了解,本期創業營招募的32位創業者來自數十個不同的細分領域,包含素質教育、學科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MCN、硬體等多個領域;學員企業的業務模式既有線上也有線下,創業者的背景也各不相同,有老師、校長,也有跨界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