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來了,不要老是惦記著吃餃子,讀一讀古詩詞吧

2020-12-23 騰訊網

今日冬至。

冬至到了,一年一度的南北「對掐」又開始了。冬天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呢?大家誰也說服不了誰。既然如此,乾脆左邊一碗餃子,右邊一碗湯圓,讓餃子和湯圓這兩種中華傳統美食都在你的胃裡融合。

冬至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既然如此,這一天大家也不要老是惦記著吃餃子、湯圓了,讀一讀古詩詞吧。

在寒意襲人、白雪紛飛的冬至,古代的詩人們寫下了許多美奐美倫的詩詞。

767年冬至,是詩人杜甫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度過的第二個年頭。從757年逃出長安以來,杜甫常年流落在異地他鄉,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夔州,由於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他租了一些公田,買了40畝果園,總算過了兩年安穩生活。

於是,杜甫又開始回憶起往事來,揮筆寫了一首《冬至》: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在這首七言律詩裡,杜甫從每年冬至都在異鄉做客,寫到昔日長安城裡的冬至景象,進而表達出憂國憂民的情懷。

冬至不但有憂國憂民情懷,還有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愛情故事的男主角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女主角叫湘靈。湘靈是白居易的鄰家女子,小時候長得活潑可愛,與白居易成為青梅竹馬的玩伴。長大後,他們成為了戀人。但是,由於門戶觀念的限制,他們沒能步入婚姻殿堂。在經過幾次抗爭後,白居易不得不在37歲時,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婚。

白居易始終沒有忘記湘靈,給她寫了許多詩篇。其中,千古名篇《長恨歌》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就表達了自己對湘靈的思念之苦。804年冬至這天夜晚,白居易輾轉難眠,揮筆寫下詩篇《冬至夜懷湘靈》: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白居易與戀人湘靈相愛,卻不能相見,於是大家都只能孤枕難眠,度過漫漫長夜。

白居易似乎對冬至有著特殊的感情。白居易擔任秘書省校書郎時,適逢冬至。按照朝廷規定,冬至要放假一天。可那時候白居易被派遣外出,住在邯鄲一家驛舍裡。白居易鬱悶至極,又寫了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首詩裡,白居易寫出了客居異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表達了對家鄉的懷念之情。一千多年以後讀來,依然讓人唏噓不已。

在對待冬至的態度上,宋朝詩人也很認真。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對冬至情有獨鍾。根據記載,陸遊一生寫過至少8首關於冬至的詩,包括兩首以冬至命名的七言律詩,以及《辛酉冬至》《冬至夜坐作短歌》《己未冬至》《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冬至後一日書》《初冬至近村》6首詩作。

其中,《辛酉冬至》寫道: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在冬至這樣北風瑟瑟的季節,越是年老的人,越容易感受到歲月蹉跎,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朱淑貞(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女詞人,從小就聰慧過人,能文善畫,精曉音律,是與李清照並駕齊驅的南宋著名才女。有一年冬至,朱淑貞寫了一首《冬至》: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寒冬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從女詩人的筆下,我們看到了時光漸長,看到梅花含苞欲放,看到臘柳迎風吹風,頓時對未來充滿希望。春天很快就會回到我們身邊。

1071年,蘇軾因為上書反對新法,被宋神宗貶謫到杭州,擔任通判。這是蘇軾第一次來杭州做官。性格豁達的他,沒有表現出官場失意的樣子,反而經常到杭州各大寺廟去遊玩,與寺廟裡的高僧結交為好友。1072年冬至,蘇軾獨自一人來到杭州吉祥寺(廣福禪寺)遊玩,有感而發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廣福禪寺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名剎,每當初夏時節,寺中盛開牡丹,吸引了眾多遊客。當牡丹花期過後,冬天到了,只有我(蘇軾)才會來到寺廟裡,體驗一把「蕭蕭寒雨」的寂寞。

相關焦點

  • 為你讀詩 誰說冬至只有餃子吃?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工作再忙,學業再累,也不要忘記冬至吃頓餃子,還不要忘記喝口湯,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關於餃子的祝福語有很多,下面帶來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和文案句子。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帶圖片  熱騰騰的水餃,是冬至裡最動人的溫暖;白茫茫的大地,是聖誕節最溫馨的浪漫;喜洋洋的笑臉,是元旦裡最幸福的團圓。
  • 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冬至吃餃子,是為紀念誰?2020 WINTER我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嗎?故事還得從醫師張仲景說起。
  • 上海習俗|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時間一長,居然,有個別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也起勁地在圈子裡曬起餃子的照片。更有趣的是,家門口開的某餃子店,到了冬至這天,排起長長的隊伍,馬路上,寒冷的空氣裡瀰漫著一股股韭菜味……仿佛,上海人到了冬至,一律吃餃子。於是,有人在圈裡貼出帖子:冬至,上海人應該吃圓子。馬上有人跟帖:應該吃餃子。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整理|劉文清冬至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冬至為啥要吃餃子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冬至吃什麼?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來給孩子上一堂有趣的「民俗課」吧!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你不會以為冬至只能吃餃子吧?不同地區吃的冬至美食,快來看呀!
    縱觀各地的不同,冬至這天南北兩方大致形成了「北餃子,南湯圓」的習俗。北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無餃子,不過節」。無論什麼節日或節氣,北方人總是用餃子來過節。同時在冬至這天,更是對餃子追求到極致,「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無人管」。每年這天,身為北方人的小編總得吃幾個餃子,就連不能吃主食的小孩,也會被家裡大人用筷子沾點餃子湯來讓他完成這個習俗的傳承!
  • 今天冬至啦!今天吃什麼?讀什麼?快給孩子上一堂「民俗課」吧!
    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冬至吃餃子,是為紀念誰?2020 WINTER我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嗎?故事還得從醫師張仲景說起。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
  • 冬至吃餃子,餃子會升高血糖?學會4個方法,糖友也能放心吃餃子
    冬至大如年,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餃子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食物,過年那天北方人都會煮上一鍋餃子,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說笑聊天。但是對於糖友們來說就要注意啦,用精面做成的純肉餡餃子對糖尿病人來說就是讓血糖失控的主要原因。
  • 讀|潘金蓮的餃子
    潘金蓮的餃子,是一本書的名字。當然這個潘金蓮是《金瓶梅》裡的那個小潘潘。小時候讀書遇到《金瓶梅》,老師說是大毒草,不能讀不能碰,於是我的閱讀歷史裡只有《水滸傳》裡的那個潘金蓮,而沒有《金瓶梅》裡的潘金蓮。因此,就更不知道潘金蓮的餃子是個什麼樣子,或者可有什麼新奇之處,可以作為一本書的名字?
  • 【回應關切-教育科普】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
    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你知道冬至這天有哪些習俗嗎?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 冬至來啦!今天要吃什麼?讀什麼?了解哪些知識?給孩子上一堂「民俗...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今天,不妨從歷代名人筆下的詩詞,來一起了解下南北方過冬至,到底都有哪些不同?一、過冬至,到底吃什麼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尤其在慶賀重要節日的時候,人們在「吃」的上面就尤為重視和講究。而經過千百年來歷史進程的演變,不同地區在冬至也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
  • 冬至到,吃水餃,為什麼一過節就吃餃子?
    冬至,標誌著全年最漫長的黑夜來臨,也是白晝逐漸伸展的起點。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新年將近,二是表示這個節氣的重要性。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是時候吃點熱鬧的了。
  • 冬至餃子,你吃了嗎?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形如「耳朵」小編兒時,奶奶常說「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陝視網友供圖)可能工作日更多小夥伴沒辦法在家包餃子選擇了在餐館吃你吃的啥餡的?
  • 薦讀 | 「好吃不過餃子」:難忘餃子那一股香甜
    筱雨(江蘇)不知不覺, 又是一年冬至節到。在我的家鄉,冬至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熱熱鬧鬧地圍坐在桌前一起包餃子、吃餃子,迎接馬上到來的數九寒天。記得小時候, 常聽媽媽念叨「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的民謠。 每到冬至這天, 母親總不忘給我們全家包餃子吃。
  • 冬至為啥吃餃子?抬頭看天就明白
    冬至月亮順應天道是我國歷來的傳統。冬至正好是上弦月,像不像餃子?所以這時候吃餃子很合適。而八月十五是滿月,所以這時候吃圓圓的月餅正好。但如果反過來,冬至改吃月餅,中秋改吃餃子,這我們會覺得有點奇怪,因為不順應天時。按這個道理,正月十五吃什麼?其實吃餃子也湊合,因為也有點圓,但最好是湯圓,正月十五也是月圓之時嘛。
  • 【冬至故事】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三個小故事,個個顯示古聖先賢的智慧和善良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小故事一——紀念醫聖張仲景】
  • 減重訓練營:今天冬至我們一起吃餃子吧!
    今天,冬至,我們北方人有吃餃子的習俗,有句俗語:「不吃餃子凍耳朵」。餃子,又稱水餃,原名「嬌耳」,是中國古代的傳統麵食。它起源於中原宛城,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餃子深受廣大中國民眾的喜愛。它們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春節都要吃的年節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