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2020-12-28 SZNEWS

原標題:勇當尖兵 勇立潮頭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8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大歷史時刻,在「雙區」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廣東及深圳改革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對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寄予厚望。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

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心,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圳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則來源於深圳在向海發展上具有先天優勢和深厚基礎。

支持深圳為全國、全省海洋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給出了分量重、成色足的政策。

2020海博會期間,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負責人出席開幕式、參觀了展覽,並在深圳主持召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座談會」,與30餘家重點涉海企業代表交流互動,聽取「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表示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政府有關領導在2020海博會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中央關於「雙區」建設的重要文件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出重要部署,為發展海洋經濟明確了方向。廣東圍繞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將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大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人在談及落實《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時表示,將聚焦「深圳所需、我們所能」儘快推動《自然資源部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意見》落地實施,在陸海分層設權、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等方面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支持深圳「擴權力」「增活力」「拓空間」。認真做好陸海統籌全局謀劃、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新時代廣東海洋工作七個方面「文章」。

大力推動海洋事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向海洋進軍,意味著將基於發展空間再造、增長方式創新和海洋文明發展,再造一個高質量的「藍色深圳」。2019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同比增長約8%,佔全市GDP值約10%。海洋產業呈「三二一」穩定產業結構。藍色經濟已成為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智庫2020年10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019)》也顯示,深圳在全國28座沿海主要城市和7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創建城市中,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國際化優勢突出。

2020年,深圳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組織多場全球名家雲集的國際諮詢會議,共商發展大計;完成《深圳市海洋事業發展策略諮詢服務》項目研究,為開展《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0-2035)》項目研究工作奠定基礎;牽頭推進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組建,配合推動海洋大學和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建設,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主動開展全市海洋經濟核算工作和經濟運行分析評估工作,形成報告建議,開展深圳市涉海單位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為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數據支持;加快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工作,做好專項資金和項目監管工作;創新構建海洋領域政策體系,組織開展《深圳市海洋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制定》研究,起草《深圳市關於全面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涉海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初稿,在涉海產業海陸統籌融合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研發與應用等方面擬推出一系列措施。

尤為一提的是,深圳克服疫情帶來的衝擊,高質量舉辦了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得到自然資源部、廣東省領導和海內外嘉賓的高度評價。本屆海博會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六大版塊600多家展商線上線下展示高精尖成果。籤約1004項,金額4168.3萬元;意向合作764項,金額18839萬元;首發新產品新技術332項;3.5萬人參觀了展覽;舉辦19場高端論壇,主講者來自20個國家近300人,其中國內外院士20人;3.3萬人線上線下參加論壇。明年意向返場參展機構超過七成。海博會官網、官微及合作媒體流量超4000萬人次,影響力不斷擴大。

深圳積極構建「海洋+」文化宣傳品牌,策劃舉行了2020年世界海洋日線上線下主題活動、海洋主題系列宣講活動《深藍講壇》、「挑戰中國好後浪」深圳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評選,策劃製作了海洋趣味科普節目《「深」愛海洋,我們一起去看海》、首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專題紀錄片《走向深藍》、指導上線海洋新媒體矩陣「深愛海洋」等,多維度多形式傳播海洋文化。深圳還多角度推進海洋綜合執法、防災減災、遠洋漁業等工作。

五大領域發力加速向海洋進軍

時代再次選擇了深圳,深圳必須有新的更大作為。深圳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謀劃了「三步走」戰略,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分別到2020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性目標;最終到本世紀中葉,海洋發展要達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面向「十四五」,深圳於2020年9月印發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聚焦海洋事業高質量發展,將力爭通過一批標誌性、代表性、關鍵性項目,形成示範效應,有效支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到2025年成為我國海洋經濟、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標杆城市和對外彰顯「中國藍色實力」的重要代表。

這份覆蓋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與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重點發展領域,涉及63個重點項目示範性建設的「操作指南」:強化統籌協調,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做優做強海洋新興產業,持續提升海洋經濟開放度與產業競爭力;著力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提升海洋科研支撐能力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注重整合行政資源,有效提升海洋綜合管理能力;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不斷提升國際海洋事務參與的深度與廣度。

藍色深圳,既是自身城市發展的所需與優勢,更擔負著國家的期許與重任。深圳將用好海博會、海洋新城等重大平臺,加快推進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學、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打造海洋經濟發展的高地、海洋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海洋國際交流合作的先鋒地,不斷增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和辨識度,努力在落實海洋強國戰略上做好示範、當好標杆,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更大「深圳貢獻」。

與深圳共贏共享藍色機遇與合作

共同的海洋,共同的未來。2020年10月,全球範圍50餘位政商學界的「意見領袖」,以及數百位與海洋經濟密切相關的專業嘉賓參加了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他們密切關注中國和深圳參與國際海洋事務的新政策、新動向,冀望在更大平臺、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共贏共享海洋領域未來的機遇與合作。

1.世界海洋理事會主席保羅·霍爾薩斯:

在海洋經濟以及涉及海洋的各個領域和行業,中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深圳在創新領域做得非常成功。我們渴望和深圳建立良好、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打造藍色經濟。

2.拉扎德集團航運部負責人、全球海事論壇主席彼得·斯託克斯:

未來,中國將在全球藍色經濟中扮演越來越多重要的角色。除了經濟領先,還會在科技和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處於創新前沿的深圳,有很大潛力成為全球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3.特瑞堡航運與基建業務部運營總裁RichardHepworth:

戰略位置,加上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創新文化、創業精神,深圳將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和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我相信在政府的引導下,堅持企業主導型和市場導向型,深圳就能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4.道達爾集團中國區總經理趙偉良:

「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的海博會主題,非常貼切地反映出未來藍色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海博會是中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平臺之一。我們期望藉此平臺尋求更多合作機會,並依託科技創新充分釋放更多藍色經濟潛力。

5.ABB集團船舶與港口業務中國區總經理Alf Kare Adnanes:

深圳正在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海運樞紐之一。未來幾年,環保燃料和港口及船舶電氣化方面將展現強勢的發展勁頭。深圳要牢牢把握這一機遇,鞏固自己在藍色海洋產業中領導者的地位。

相關焦點

  • 青島市長孟凡利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近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懇請支持青島下一步發展。其中第一條就是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這意味著,青島將經略海洋、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的使命與擔當,高調曝光在鎂光燈下。
  •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
    原標題: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李冬梅)5月2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
  • 電解質|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規劃建設看各地競爭力
    建議提出,支持青島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國內至少還有深圳、廣州、天津、大連、寧波、舟山、廈門、青島等8座城市明確表態有意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梳理各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關規劃中,「國際航運中心、高顏值、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成熱詞。
  • 深圳支持光明科學城建設 加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性能水平全球領先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集群;三是展望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中心,持續產出大量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策源地,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引擎。
  •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
    會議強調,要對標對表、抓綱舉目,認真謀劃新區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一要全力融入新發展格局。根據全會提出「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示範者」的目標,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按照「全域、全季、全業態」理念,加快推進金沙灣國際樂園、新大旅遊項目、西湧濱海旅遊度假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拓展旅遊地理縱深和內容縱深,推動大鵬旅遊產業高端發展、迭代升級。二要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深圳:加快組建海洋大學、推動設立海大深圳研究院
    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2018年,深圳率先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配套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18-2020)》,開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篇章。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到國家支持。
  • 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哪裡才是青島的「未來芯」?
    對於城市中的人來說,找到城市新核心,便可以確定未來樓市價值高地的新坐標。 未來十年,浮山灣的政務中心、金家嶺的財富中心之外,青島發展的第三極會是哪裡? 在青島確定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後,城市發展的戰略方向日益清晰,城市「未來芯」的坐標也變得明朗起來。
  • 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根據挪威海事展和奧斯陸海運發布的標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指以海洋資源為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在一定區域內起著樞紐作用且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城市。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成後,將有什麼體驗?
  • 建設「海洋中心城市」掌舵人!70後陳紹旺晉升副省級 已接任大連市...
    按照規劃,未來大連要建設成為「三大中心城市」:面向亞太地區的國際航運中心城市,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產業示範價值的科創中心城市,大氣磅礴兼具時尚浪漫氣質的海洋中心城市。為儘快實現這三大目標打好基礎、增添動能,將是陳紹旺上任後的主要任務。
  • 「路演」招商港口:深圳提出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機遇
    全景網4月20日訊 招商港口(001872)2019年度業績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周一下午在全景網舉辦,公司副董事長、執行長白景濤在本次活動上介紹,公司長期紮根深圳市場,深圳西部港區已發展成為公司國內母港,業務量佔深圳港半壁江山。
  •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2020-12-19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民踴躍體驗「海洋科技風」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展現主流媒體擔當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展現主流媒體擔當。10月16日,在海博會專業論壇之「海洋科技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成員,深圳商報黨組書記、總編輯丁時照進行了專題演講,發出了深圳新聞界勇擔時代使命、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強音。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積極推進全球四大金融中心建設
    金融是國家和國際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近日,深圳金融業再度迎來高光時刻,由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共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在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中,深圳名列第三;同時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憑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優勢排名第一,遙遙領先。
  • 未來展示中心矚目開放 青島海洋活力區全面起勢
    寒冬歲末,坐落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這意味著,作為該區域的首發展示中心,未來展示中心正引領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加速前行。從海上來,向未來去。靜靜佇立著的未來展示中心,猶如一粒漂浮在海邊的懸石,其象徵著青島西海岸海洋活力區的內核與格調,即打造「人-城市-環境」融匯共生的新一代海洋產城模式,進而推進城市共建共榮。
  • 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讀創/深圳商報評論員 黃青山 《深圳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實施方案》繪就了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施工圖,這是深圳文化建設進程中的標誌性事件,也是朝著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發展目標邁出的堅實步伐。
  • 加速引進全球創新產品 聚力共助公共衛生體系全面提升
    中國多次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面對目前全球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外部環境,中國將加快建成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堅決守護人民健康,為全面小康宏偉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 加速引進全球創新產品,聚力共助公共衛生體系的全面提升
    中國多次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面對目前全球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外部環境,中國將加快建成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堅決守護人民健康,為全面小康宏偉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2019年11月4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正式啟用,深圳發展世界級現代服務業有了新平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了新載體,打開了大灣區與全球產業交匯聯動的「又一扇窗」。作為目前的「全球最大會展廳」,將成為亞洲會展的貿易樞紐,為全球服務。
  • 深圳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指引
    去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今年是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之年,大灣區的發展也備受各界關注。近日,深圳市委大灣區辦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指引》。《指引》提綱挈領、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主體內容,並從國家戰略、核心引擎、社會參與三個層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現階段的空間布局、重大項目、重點領域,以及深圳提供的政策支持等基本情況作了詳細介紹,以引導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支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
  • 光明區,深圳北部中心核心商圈加速崛起
    光明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提出了加快建設「四城兩區」,打造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宏偉藍圖。當前,光明區處於大建設大發展時期,光明科學城啟動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光明科學城中心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光明科學城作為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承擔著「主陣地中的主陣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