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引進全球創新產品 聚力共助公共衛生體系全面提升

2020-11-17 和訊

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為進博會)正式開幕,展覽面積超過了上屆,世界500強參展企業數量也超過往屆規模。作為連續第三年參展的跨國企業,全球疫苗行業領導者賽諾菲巴斯德將首次以雙展臺形式亮相進博會,並帶來「智慧公衛城市」的創新方案。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中國作為率先進入「後疫情時代」的國家,已經開始著手通過頂層設計、系統布局和資源整合推動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升級。中國多次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面對目前全球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外部環境,中國將加快建成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堅決守護人民健康,為全面小康宏偉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賽諾菲巴斯德中國區總經理張和平表示,本屆進博會上巴斯德將實景呈現對未來智慧公共衛生城市的構想和創新解決方案,攜手中國領軍力量全力構建公共衛生體系創新生態鏈,併集中展示4款全球首創的疫苗產品和具有突破性創新的預防手段,助推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全面提升,為中國老百姓(603883,股吧)共享健康福祉不遺餘力。

打造「智慧公衛城市」,全場景守護公眾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中國依靠強大的社會組織能力,在全球範圍內較早控制住了疫情。疫情趨穩後,各方開始思考:如何更精準有效地防控疫情,怎樣提升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共衛生管理水平。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教授表示,目前城市應對新發傳染病有三大挑戰:首先,傳染病監測系統需要完善,醫院和公共衛生兩大監測體系需要協同作戰;其次,疫情預警響應體系有待升級,並需要更多科學證據輔助決策;第三,城市應急防控水平需要提升,健全呼吸道傳染病疫苗供需機制,提升流感疫苗接種率,以避免新發呼吸道傳染病與流感的疊加。

在本屆進博會上,賽諾菲巴斯德攜手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的科研團隊,並聯合本土人工智慧公司依圖科技,首次提出對中國未來城市智慧公共衛生體系的整體構想,從監測、預警、響應和防控的維度設計、開發出三大創新解決方案,全方位構建智慧公衛城市,助力應對新發傳染病的挑戰。

第一、構建多點觸發和多渠道監測預警系統,幫助決策者獲得全面、實時的傳染病監測數據

第二、發展智慧化預警和科學響應機制,為決策者提供科學的預警建議和響應決策的證據

第三、提供大規模疫苗應急接種的解決方案,通過移動接種車、智慧無人疫苗接種艙等科技手段,實現大規模疫苗應急接種,助力決策者快速部署城市疫情應急防控措施

為應對新冠和流感疫情疊加對城市公共衛生系統造成的重大挑戰,賽諾菲巴斯德還在展臺上展示了政府流感疫苗公費項目。目前,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僅為2-3%,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流感疫苗接種率可達到60%-70%。政府開展流感疫苗公費項目是提高流感疫苗接種率的有效措施。2020年,北京市、浙江省已率先開展了流感疫苗公費項目。

除了高危人群,衛生、疾控系統的決策者和城市管理者在制定疫苗接種規劃時,還需綜合考慮不同年齡人群對疫苗的需求。賽諾菲巴斯德是目前全球唯一擁有全生命期疫苗產品線的研發和生產企業,也一直致力於分享和推廣全生命期疾病防控和免疫接種的實踐經驗。

攜手中國領軍力量,構建公共衛生體系創新生態鏈

本屆進博會期間,賽諾菲巴斯德還分別與協和群醫學院、中國醫師協會、海爾生物醫療籤約,推動醫防協同創新發展、支持公衛人才規範化培養和能力體系建設。這也是賽諾菲巴斯德攜手中國科研先鋒力量和行業領軍合作夥伴,打造公共衛生體系創新生態鏈的最新戰略舉措。

過去國內的疾控和醫療機構相對獨立,疾控的功能在「前端」,重點是防;醫療機構的作用在「後端」,重點是治。新冠疫情期間,中國採取醫防結合的策略,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了疫情,這展示了醫防緊密結合的重要意義。

「建設面向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的公共衛生體系,我們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格局要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彌補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裂痕,推動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中醫醫學與預防醫學的融合發展。」楊維中教授說,協和群醫學院與賽諾菲巴斯德的合作,有望更好地將各學科和免疫預防實踐相結合,助益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

11月6日,賽諾菲巴斯德與協和群醫學院籤訂「醫防協同創新與能力建設項目」合作備忘錄。該備忘錄包含兩個子項目,其中,「醫防協同創新項目」旨在通過在傳染病監測、疾病負擔研究、疫苗效果評價等方面的合作,打造醫防交流、協同發展的平臺與創新模式。

另一子項目「公共衛生專業能力培訓項目」,希望通過制定疫苗行業規範,加強對公共衛生及免疫預防政策制定、管理人員及預防接種人員的能力提升。

在防範疫情擴散的過程中,公共衛生醫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至關重要。相較於臨床醫生治療病人、減少存量,公共衛生醫師的職責在於阻斷傳播、控制增量。

為此,賽諾菲巴斯德還將與中國醫師協會籤訂「全國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專業能力體系建設與提升項目」戰略合作。賽諾菲巴斯德將協助各地建立公衛醫師分會,支持舉辦各地公共衛生相關政策研討會議,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公衛醫師預防接種相關的規範化培訓。

此外,賽諾菲巴斯德還和海爾生物醫療籤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疫苗全程管理、物聯網+數位技術在疫苗管理領域的應用,展開緊密合作。

近年來,賽諾菲巴斯德一直攜手各界合作夥伴,致力於打造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創新生態鏈,為公眾健康保駕護航。在去年的進博會上,賽諾菲巴斯德就宣布了其數位化創新戰略,並與中華預防醫學會、阿里健康、中科院沈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創智慧化、規範化的接種體驗。

加速引進創新疫苗,全生命期守護每個人的健康

本屆進博會,賽諾菲巴斯德也集中展示了4款全球首創的疫苗產品和具有突破性創新的預防手段,分別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的重組四價流感疫苗Flublok?,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可廣泛應用於嬰幼兒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單克隆抗體 Nirsevimab,目前全球首個被FDA批准的使用破傷風類毒素作為蛋白載體的四價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MenquadfiTM,以及全球首個全液體、即用型、不含防腐劑的六聯疫苗Hexaxim?。

「一直以來,作為科技創新集大成者的疫苗,被視為應對疫病流行的終極方案。百年來,賽諾菲巴斯德一直致力於守護人類免受疾病侵害。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加速疫苗創新並積極應對新發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本屆進博會我們不僅推出了可以覆蓋不同人群的創新疫苗,還將加強和產、學、研、用各界的合作創新,以更加積極有為、創新引領的姿態,為中國的公眾健康構建一道生命的屏障」, 張和平說。

2019年11月,賽諾菲巴斯德與深圳市政府籤署了中法疫苗創新戰略合作備忘錄。今年9月,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在深圳成功舉辦,成為中國與全球開展疫苗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橋梁。10月,賽諾菲巴斯德在大灣區啟動建設國際疫苗創新中心,該中心是世界上首個以疫苗命名的創新中心,將對中國乃至全球的免疫預防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疫苗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已紮根大灣區二十多年,一直奉行創新引領與先行先試的發展精神。在全球加速疫苗創新的背景下,巴斯德將以本屆進博會為契機,與中國各界攜手建設更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和預防免疫事業,為「健康中國」願景早日達成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加速引進全球創新產品,聚力共助公共衛生體系的全面提升
    中國多次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面對目前全球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外部環境,中國將加快建成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堅決守護人民健康,為全面小康宏偉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原標題:勇當尖兵 勇立潮頭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8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大歷史時刻,在「雙區為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數據支持;加快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工作,做好專項資金和項目監管工作;創新構建海洋領域政策體系,組織開展《深圳市海洋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制定》研究,起草《深圳市關於全面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涉海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初稿,在涉海產業海陸統籌融合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研發與應用等方面擬推出一系列措施。
  • 清華經管陳勁:發力營建公共衛生創新公地
    來源:經濟觀察報清華經管陳勁:發力營建公共衛生創新公地陳勁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無疑對中國社會和經濟乃至全球產生了嚴重影響。本次疫情事件固然有不測之面,但對我國政府治理模式、產業發展重心、社會關注重點等均有較大的觸動。
  • 創新驅動助振興 科技合作話共贏
    1月12日,中科北方「創新驅動助振興科技合作話共贏」——2020瀋陽再出發「創新·科技·聚賢·聚力」峰會在瀋陽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科技、平臺、智造、能源、金融等領域的200餘家龍頭企業、全球500強企業代表,企業家、業內精英,領域內研究水平領先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以及遼寧省、市、區的主要領導,共計400餘人參加會議。
  • 上海市大數據股份牽手AIWIN共話智慧衛生體系未來
    12月18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預熱系列——AIWIN「抗新冠助科研」AI+醫療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譚銳從醫療機構違規違法行為監控預警、居民小區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健康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和醫療衛生監督的數據篩選四個衛生監督應用場景入手,著重介紹了上海市大數據股份運用AI等技術在智慧衛監體系建設的成果。
  • 預熱WAIC,AIWIN大賽"抗新冠 助科研AI賦能者"年底收官!
    徐匯區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寧在致辭中表示此次AIWIN"抗新冠 助科研"AI+醫療創新發展論壇作為2021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預熱活動,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對大力推動AI+公共衛生創新探索以及醫療創新有著特殊意義
  • 聚力創新,共贏未來——貴州輪胎2021年銷售工作會議隆重召開
    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公司管理團隊共計500餘人齊聚一堂,共話發展,聚力創新,共贏未來!總經理何宇平全面總結貴州輪胎2020年的經營工作,指出2020年貴州輪胎在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舸舸的率領下,以高標準滿足市場需求為核心目標,繼續強化「一轉一降一調一補一建」措施力度,加快實施「雙基地」發展戰略,建設好越南和扎佐三期項目,深化與市場競爭相適應的創新和變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牢記「創造價值,回饋社會」的企業使命,進一步擴大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著力提升貴州輪胎的產品競爭力、成本競爭力和服務競爭力
  • 區情| 徐匯聚焦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能級提升,全力打造創新策源引擎
    事實上,「十三五」以來,徐匯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堅持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科技成果影響力、創新資源集聚力、新興產業引領力、區域輻射帶動力全面提升
  • 安次: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加速聚集高端產業
    時值隆冬,安次區龍河高新區廊坊中建機械有限公司核心產品的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智能化生產設備排列整齊,工人們緊張有序地開展工作。「該項目是我區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的重要成果,也是高新區極具代表性和支撐性的重點工程。」
  • 智慧醫療應急共享服務體系創新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當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習總書記在我國抗疫表彰大會上講話中明確指出的「疫情防控要堅持常態化,精準化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為政策導向。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投資協會、四川君德利遠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在四川成都成立了智慧醫療共享醫療服務體系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20問
    ▌三是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賦予工業網際網路每一個機器和產品「身份證」,推動實現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以及人、機、物全面互聯,進而實現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信息資源集成共享。▌四是推進工業領域全面部署IPv6。
  • 煙臺市全面實施「四航工程」 聚力打造新時代律師行業最美黨建帶
    煙臺市司法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將鍛造「堅定不移跟黨走、擔當有為做先鋒」的過硬律師隊伍作為首要目標,聚力打造以「四航工程」為載體的「黨旗飄揚•法治先鋒」創建活動創新升級版,構建具有時代特徵、法治特色、煙臺特點的煙臺兩新組織「最美黨建帶」。
  • 秉要執本 補齊短板 快速反應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檔升級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全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接續實施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全市公共衛生服務硬體條件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 「六比爭先」:創新驅動發展 溫州各地大顯身手
    項目啟動以來,龍灣區堅持「高端、高效、高質」理念,排除萬難提速項目建設,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國眼谷」品牌影響力明顯提升,為全市打造全球有競爭力的眼健康科創高地起到了良好的引領示範作用。  二、工作舉措  一是堅持「頂端謀劃」,全面提速創建徵程。
  • 創新之光閃耀,廣深聚力打造世界一流「雙子城」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廣東旗幟鮮明地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強省、現代化經濟體系、改革開放高地、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同時深入推進「雙區」建設,深化廣深「雙城」聯動強化核心引擎功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灣區「雙子城」,放大輻射帶動和示範效應,奮力引領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
  • 深圳:提升科技創新優勢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助於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顯著提升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  去年8月,在《意見》正式發布一周年之際,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市發展改革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
  • 醫療衛生體系改革需關注慢病共病防治—新聞—科學網
    而且,慢病共病的影響即使在經濟水平較高和有醫保的人群中依然存在。」 該研究另一位作者、墨爾本大學諾薩爾全球健康研究院高級講師John Tayu Lee表示:「單一疾病指南已無法滿足共病人群的有效管理,中國需要探究面向共病的創新型臨床指南。」
  • 如何補齊我國公共衛生短板?委員專家呼籲:加強戰略性研究、常抓不懈
    「做好公共衛生的最高追求是平安無事,平安無事就說明我們把事做好了。但是不能因為平安無事就忽視了疾控系統。」12月19日,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主辦的「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衛生中心主任董小平表示,必須從戰略上做好公共衛生研究,並且常抓不懈。
  • 羅氏與進博會許六年之約,攜重磅產品和創新成果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作為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面積最大的品牌之一,羅氏今年將再度攜重磅產品與創新成果亮相進博會並繼續升級展臺,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生態圈。過往兩年,受益於進博會這一絕佳的開放平臺,羅氏將早期研發的前沿科技、覆蓋多疾病領域的全球創新產品第一時間帶到了中國,為提升中國患者的藥物可及性按下了加速鍵。亮相首屆進博會的肺癌新藥安聖莎(阿來替尼)在歐美獲批僅9個月後便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基本實現與歐美同步。去年,羅氏通過進博會與海南省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達成戰略合作,率先將多款創新藥物引入海南先行區內開展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