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空氣中瀰漫著荷爾蒙的氣息。」趙忠祥先生所配音的那部動物世界承載著這代人童年的回憶。
而默默翻著朋友圈,看著各種花式秀恩愛、360°無死角虐狗的「好朋友們」,孤身一人的小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為什麼一年會有12個情人節?為什麼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全都是情人節?為什麼我們一年365.25天全都處於發情期?
在一堆粉紅色的甜蜜泡泡中,小圈點開了下一集動物世界,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大自然中絕大部分雄性根本不會撫育後代:
有的是交配結束便一走了之;
有的是交配完也懶得活了,給雌性吃掉算了;
有的是交配結束寄宿到雌性的身上,退化成一個器官;
還有的為了提高自己後代的存活率,會殺死雌性所有的幼崽的,好讓她專心為自己生育。
在大家怒上心頭趕快滑到評論區回復一句「氣抖冷」之前,還是需要為這些「渣男」辯解幾句。
現代生活中的「渣男」行徑,在生物圈中確實是提高基因留存率的不二法門。
換句話來說,並不是動物界沒有好男人,而是動物界偶爾突變出的好男人基本上都被「隔壁老王」帶了帽子,或者是被高產量的「花花公子」擠兌掉絕大多數生存資源死掉了。
女性追求質,男性追求量,是經過百萬年的進化,牢牢刻在我們DNA裡的東西。
然而為什麼我們這麼特殊?是因為人類養育幼崽實在是太太太太太難了,難到了單獨依靠母方,完全無法應對的地步。
為了把浪蕩的遊子鎖在自己身邊,女性的發情期也演變的越來越長。並且為了預防男人在自己發情期結束出去偷腥,女人們把發情的表徵隱蔽起來,從而讓男人們完全失去判斷對方是否發情的能力。
要知道,如果沒有發情期,可能男人巴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和另一個男人黏在一起。在現代社會,也會有「男人更愛和男人玩,女生只會問你愛不愛我的說法。」
嚴格來說,人類女性並沒有明顯的發情期。
一方面女性在排卵期和非排卵期,都會產生性慾和發生性行為,不會產生明顯的性慾波動。
另外,上文也提過,別說是明顯的性器官或氣味的變化等能讓男性覺察的發情特徵了,就是人類女性自己,也很少感受到自身欲望的明顯變化。
由於競爭壓力小,花枝招展的屬性也從男人轉移到女人身上,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愛美就是女孩們與動物界雄性們的天性,並不是為了自己開心而存在的舉動,並且牢牢的被激素所控制著。
那些為了美,為了瘦,為了他人評價而抑鬱、自殘的人雖然很難感同身受,但卻無比的「符合基因」。
相較於漂漂亮亮的女人,男人們漸漸把生活重心轉移到夫妻恩愛的生活中,更是創造了諸多戀愛激素促使自己分泌多巴胺。
於是,人類逐漸走向一夫一妻,共同撫養,甜甜的戀愛與感人的父愛就產生了。
同時,能夠確認親生的媽媽和外婆,也成了撫養的主力軍,共同撫養帶來的好處也大於競爭食物帶來壓力。
現代人類也因此受益,在完成生育,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還擁有悠久的生命,而不像其他動物,絕經或者交配結束後就會死去。
直立行走奠定了人類頂級掠食者身份基礎的同時帶來了生育困境。
生育困境誕生了脆弱的早產兒,但牢牢把女性鎖死在嬰兒身邊,從而產生了母愛。
為了抵禦生育風險,女性隱藏了發情期的表徵,並全年處於發情期從而牢牢鎖死男人,於是產生了愛情。
在恰當的生存壓力下,男性們放棄內卷,專心補給家庭、撫育後代,隨著產生了父愛。
在男性的偷腥本能還沒有完全篩除的時間段進入了更富裕的文明,讓父輩們的撫養變得更有意義,於是產生了家庭,進而產生了社會。
把目光放回現代社會,由於進入現代社會中醫學高度發達,自然選擇幾近停滯。
人們終於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基因的控制,在獸性之外誕生了人性的概念。
但是,在一些原始的地區,強姦行為依舊頻發,「我那時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獸慾驅使」之類的理由確實存在,但這與需要把它送進監獄接受懲罰並不矛盾。
並且由於全年處在發情期,淫穢成癮的現象也偶有發生,對於人類來說,控制性慾實屬必修課。
如果割完包皮性慾旺盛,醫生常常會給我們開雌激素來控制性慾。
對於性犯罪常客來說,還會輔以抗雄性激素來進行化學去勢,學不會控制的全年發情期,反而是一種負擔。
因此,別被「沒控制住自己」忽悠了,碰到這種情況,你要做的就是用道德或者法律讓ta「控制」住。
想到這裡,小圈也不再抱怨朋友圈的燈紅酒綠了,有了他們,才有了這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