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生存和繁衍都是自身的本能,有些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開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我們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母系早期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有些甚至還聚集在一起組成部落。
基本不通婚這樣的部落,這些部落裡的小幼崽成年以後,雌性會被留在部落之中,而成年雄性將會選擇離開原來的部落,然後再會尋找加入另一個部落。
獅子、鬣狗像這樣的動物,它們在成年之後,做出來的事也是會和人類一樣,雌性留在原本的部落之中,雄性則加入別的部落。
動物們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但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回交已經成為它們的本能,但是人類卻讓它們違背了本能。
在19世紀之前,人們並不知道生物是怎麼將自己的特徵遺傳給後代的,在這個時期,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揭開了生物的遺傳規律。
在孟德爾揭開了生物遺傳規律之後,一些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原理想要馴化一些更符合人們標準的動植物,展開了各種交配實驗,其中有:雜交、自交、回交、測交等。
其中回交是最為人們詬病,但也是加快生物馴化過程的一種交配手段。
人類為了獲得更為優良的品種寵物,會人為進行回交,比如:加拿大無毛貓。
1966年,加拿大一隻短毛貓生出的後代中,有一隻基因突變成毛髮稀鬆的小貓,在自然環境下,毛髮稀疏的貓很難生存,會被自然所淘汰。但被貓主人發現後,她立即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新品種,為了獲得更為穩定的性狀,貓主人利用該小貓與它的母親交配,繁殖出了完全沒有毛的貓,即加拿大無毛貓。
在寵物育種上,回交被很多人使用,一些商人為了獲得高品質的寵物出售,會反覆使用回交、雜交進行育種。這導致一些寵物有先天性基因疾病,比如:折耳貓四肢、尾部會有關節畸形;波斯貓具有多囊腎基因缺陷,柯基犬擁有椎間盤疾病,進行性視網膜萎縮。
所以,寵物的育種史,也是寵物的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