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2020-12-23 尕衫憶史

引言

《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鄭玄註:「倫,猶類也。理,分也。

自然界的發展離不開生物的進化繁衍。隨著時代的演變,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了文明社會,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周朝時期,隨著《周禮》的完善,人們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規範,遵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而發展到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於道德倫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歷史上,任何違背道德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受萬人譴責。然而在動物界,一些看似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現象卻屢屢發生。那麼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站在人類的立場思考,這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何為回交,為何回交

但凡對生物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必然會知道生物雜交育種,即兩種不同的生物結合誕生「子嗣」。回交恰恰就是「子株」與「母株」中任意一方再次結合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在兩者均具有繁殖能力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讓兩者雜交,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對於這個問題,19世紀的專家給出了回答。他們認為,無論是雜交還是回交,所付出的成本與代價都是巨大的。正常的生物自然不需要回交,但對於那些瀕臨滅絕,或是通過人為手段才能生存下去的生物來說,回交是最好的選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回交一般都是在人為控制下進行的。這背後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非同一般,因此,當回交失敗後,實驗人員往往會痛心疾首。

植物回交與動物回交

回交分為兩種,一種是植物回交,一種是動物回交,其中植物回交又有不同的分支。一類植物屬於一年生植物,他們「不能循環再生」,與親本回交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它們往往選擇與性狀相同的品種回交。另一類植物則與其大不相同。作為多年生植物,它們能夠子本親本間循環回交,所催生的「子嗣」也有很強的安全性。

植物這種通過回交來改變自身性狀的行為近年來深受人們青睞,但動物回交的處境卻恰恰相反。動物回交與植物的回交無甚差別。只是,或許因為近親繁殖容易得病,人類對於動物回交並不是那麼寬容。除卻少部分必須用到回交育種的,例如即將絕種的瀕危動物,其他正常動物進行這種行為時往往會引發爭議。

動物回交既有利也有弊

動物回交之所以會引發爭議,是因為人類將自身的道德標準同樣套到了動物身上。然而動物並非人類。人類作為進化更完全的生物,在文明發展與自我意識方面遠超普通動物。可以說,道德俗成和法律法規這些都只是人類這一特定種族的產物,未生靈智的動物根本無法接觸到我們的所學所想。因此,動物間的回交並不違背道德倫理,相反,它們只是遵循生理本能行事,人類其實無從置喙。

雖然動物雜交並不會產生道德倫理問題,但它有可能產生遺傳病。回交的本質畢竟是雜交,這種繁衍方式往往會使親本中的隱性基因在子本中表現出來。若隱性基因恰恰帶有不好的成分,就可能會為子本帶來遺傳病。

以加拿大無毛貓為例,有些人為了遠離貓毛帶來的困擾,將精緻漂亮的貓與毛髮稀疏的貓放在一起回交,雖然回交的結果很順利,貓咪也成功存活。但由於是近親繁殖,這類貓患有許多遺傳病和不良體徵,例如體溫高熱,無法適應外界氣溫就非常令主人頭疼。任何事情都有兩面,動物回交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使臨近滅絕的生物重燃希望,也可以更好地滿足自身和人類的需求,是利弊均分的存在。

結語

生物回交有利有弊,無論是利是弊,我們都不能偏頗看待。但生物回交畢竟有風險,例如加拿大無毛貓滿足人類喜好的背後是身負遺傳病和種種不良體徵的幼小生命。對此,人類應該及時看到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生命的健康發育與茁壯成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中,人類不能缺席,在維護以及挽救生物多樣性時,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方法。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動植物的回交會產生問題嗎?是否違背倫理道德?
    植物通過回交來獲取優質品種的方式很是受人們的喜歡,同時人們為了證明植物回交沒有問題,生物學家就對水稻也進行了實驗。比如甲乙水稻結合產生的後代有可能遺傳兩者好的或者不好的基因。為了能夠得到好的基因,生物學家採用回交的方式把甲乙結合產生的後代與甲或者乙再結合,以此得出更加良好的基因水稻。植物回交育種的方式有時候不是一次回交就能夠完成的,多次回交才能成功。
  • 知道什麼是回交麼?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那麼大家懂什麼是回交嗎?在動物的世界裡面回交有倫理道德嗎?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的世界裡面看一看。回交的意思就相當於是有血緣關係的近親進行繁殖,這種類型是可以應用到植物上去的,這也是植物比較常見的一種交配方法。比如說蜜蜂授粉的時候,不一定就會帶來其他植物的,說不定會將子代播到親代上面去。在植物的世界裡面,這種方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很多人講,這不是一種「近親繁殖」的過程嗎?因為是將子一代與兩個親本中的一個進行雜交繁殖的方式。那麼動物或者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呢?首先來看看植物,植物的繁殖是通過花粉授粉來來進行雜交的,也就是通過蜜蜂、蝴蝶等一些昆蟲或者是自然風的形式將花粉傳播後進行的動作,基本上自然界的大多數開花的植物都是這麼傳播繁殖的。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植物回交呢?
    為了讓動植物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育種手段改良動植物的基因,其中就包括回交。生物的回交行為回交是近親繁殖的一種,回交是親代和子代的繁殖,但是在《紅樓夢》中描寫的秦可卿和公公賈珍偷情,並不是回交,因為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真正的回交是有血緣關係的。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這明顯不適合人們大規模種植,此時就需要對它進行改良,讓它進行回交,使得它的性狀穩定下來,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育種。對植物來說,回交是有好處的。而對動物來說,回交是有利有弊。先來說好的一面,動物界中有不少瀕危動物,個體數量低,稍有不慎就有滅絕的風險。如果人類幹預,讓它們進行回交,有希望延續種族。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指的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以後,所產生的子一代與它的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育種方式,以此來加強後代某一特定的基因。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回交育種的方法並不是簡單的一兩次就能達到預期效果,其過程通常是比較複雜的,而這種採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種的方法也被稱之為回交育種。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回交,就是指親代和子代的交配。一般來說,動物會儘量避免回交,最常見的就是子代和親代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比如:公獅在亞成年時會離開自己的種群,通過武力的方式趕走原來的獅王,自己成為新獅王而加入別的獅群。而人類則是成年女性通過婚姻加入別的家族。
  • 植物回交可獲得理想性狀,動物回交會有什麼後果?
    在孟德爾那個年代,由於科技水平有限,他們絕對無法像現代人這樣通過先進技術來改變生物的性轉,但孟德爾發現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不斷實驗來獲得符合要求的品種,那就是回交。孟德爾是以豌豆作為實驗對象,因為這種植物具有形狀容易辨認、繁殖時間短的特點。後來孟德爾通過多次回交發現可以把子代和親本的優良性狀都集於一體,於是這種方法逐漸被應用到培育優良品種上。什麼是回交呢?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什麼好處嗎?
    也就是說,雖然動物們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但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回交已經成為它們的本能,但是人類卻讓它們違背了本能。 回交 在19世紀之前,人們並不知道生物是怎麼將自己的特徵遺傳給後代的,在這個時期,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揭開了生物的遺傳規律。 在孟德爾揭開了生物遺傳規律之後,一些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原理想要馴化一些更符合人們標準的動植物,展開了各種交配實驗,其中有:雜交、自交、回交、測交等。
  • 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
    以下,在很短的時間裡,我想要探討三個議題:一、說明「動物倫理學」的基本觀點;二、說明「道德進步」是什麼意思;三、用「道德進步」為背景,說明動物倫理在對待動物之外的一般意義。 首先,什麼是「動物倫理」?動物倫理或者動物倫理學所關心、想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我們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有沒有道德上的是非對錯可言?
  • 人類為何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回交?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倫理讓人類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雜交,難道沒有畸形產生嗎?在我國法律中,近親結婚是無效的。所謂的近親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內有著共同血緣關係的親切。如果近親之間通婚,就會把一些隱性的遺傳疾病風險增加,導致後代不健全。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有什麼好處?
    動物的生存和繁衍都是自身的本能,有些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開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我們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母系早期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有些甚至還聚集在一起組成部落。
  • 為什麼人類要違背自然規律,讓動物進行「回交」?原來有這好處
    就像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不斷拓展自身的活動區域,也就造成了大量的森林不斷被砍伐,而人類還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會讓動物回交。我們知道在動物界自交是一種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在自然界一般就不會主動回交。這種方式是人類介入之後改變自然界一種繁殖方式的方法,其實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幫助自然界的動物進行近親繁殖。
  • NeurIPS成立道德委員會!3%論文因倫理問題被二審,4篇直接被拒
    會議組織者還任命了一個評審小組,負責審查引發倫理問題的論文,這個過程可能導致某些論文被拒絕。9467篇論文提交,290篇被標記,4篇因倫理原因被拒這次的NeurIPS會議共受到了9467份論文,審查人員主要根據提交材料的研究價值進行評估,但有通過初步審核的論文還要由 Gabriel 領導的一個單獨的道德委員會進行全面審查。
  • 教育人工智慧倫理問題與倫理原則探討
    因此,需要對教育人工智慧倫理問題的複雜性有充分的認識,同時需要遵循一般的人工智慧倫理原則和教育倫理原則,其中,最核心的內容為二者之間的交集,具體包括:(1)福祉;(2)是非善惡;(3)公平正義;(4)人權和尊嚴;(5)自由自治;(6)責任和問責。
  • 倫理道德的幾張面孔
    這種印象的產生有很多原因,特別重要的是倫理道德問題門檻極低,是個人就有自己的道德判斷,越沒文化對自己的判斷還越確信、情緒越強烈。但根本上,這種印象與倫理道德本身的形象有關。讀過點書又沒讀過太多書的人可能會先要求區分下倫理與道德。倫理來自希臘,道德來自羅馬,側重略有不同,然後近代道德又與性道德緊密綁定……然後黑格爾、哈貝馬斯、威廉斯、德沃金等都對這兩個概念作過專門界定。
  • 劉傑教授談重塑數字時代商業的責任:始於初心 溶於道德 終於倫理
    01趨勢首先,劉傑教授從瑞幸咖啡事件和「戴頭盔看房」事件切入主題,從兩個層面提出了需要思考的問題:大數據時代會給我們商業領域帶來什麼樣的變革?數據的應用是否會引發新的倫理問題?人工智慧的應用是否會引發新的倫理問題?數據時代的商業能力應該怎麼重塑?如果我們要重新塑造數據時代的商業能力,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基本規則?
  • 動畫一念永恆現道德倫理漏洞,上官天佑以下犯上理應被逐出師門
    不過仔細一想,白小純說的並非全無道理,因為白小純的確是上官天佑的師叔。而且白小純這個臺階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上官天佑都恰到好處。一方面都是南岸弟子,輸贏本就意義不大,畢竟北岸才是主要對手,另一方面白小純以不和晚輩爭勝為藉口放棄比試,也不會讓上官天佑太難堪。甚至臺下的弟子也都認為白小純放棄比試是為了南岸,並不會認為上官天佑勝之不武,所以劇情到了這裡一切都合情合理。
  • 失憶是怎麼一回事
    失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可以通過某種方法恢復嗎?我們的一生,是由無數的或快樂或悲傷的記憶組成的。往日時光,浪漫回憶,孩子邁出的第一步,都是日後溫馨的回憶。痛苦的失戀,生離死別的悲痛,則是誰都不願回想的痛苦記憶。然而,記憶恐怕也是我們對自身人體了解得最為淺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