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什麼好處嗎?

2020-12-23 騰訊網

生存和繁衍是動物的本能,但是很多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早在母系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甚至還組成了不同的部落。

但是部落內幾乎不通婚,當部落裡的小孩子成年之後,女性會留在部落之中,而男性會離開自己的部落,加入另一個部落。

獅子、鬣狗雖然都是動物,但它們在成年之後,也會和人類一樣,雌性留在原本的部落之中,雄性加入別的部落。

最典型的是斑鬣狗,斑鬣狗是母系社會,雄性在部落中地位非常低,但是斑鬣狗媽媽所生的「雄性幼崽」地位可以凌駕於所有成年雄性之上,但當它們加入其它的部落之後,它們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即使是地位最低的雌性都可以對它們發號施令。

雖然雄性幼崽可以在自己的部落中當小王子,但是科學家研究後發現,如果它一直待在自己的部落中,它將無法尋找到配偶,因為它的母親和姐妹們都不會把它當做配偶。而它會為了繁衍而離開原來的家族。

也就是說,雖然動物們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但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回交已經成為它們的本能,但是人類卻讓它們違背了本能。

回交

在19世紀之前,人們並不知道生物是怎麼將自己的特徵遺傳給後代的,在這個時期,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揭開了生物的遺傳規律。

在孟德爾揭開了生物遺傳規律之後,一些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原理想要馴化一些更符合人們標準的動植物,展開了各種交配實驗,其中有:雜交、自交、回交、測交等。

其中回交是最為人們詬病,但也是加快生物馴化過程的一種交配手段。

回交,顧名思義就是讓生物的後代與親代進行交配繁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加強某一個特定的基因。

比如:如果有一隻羊生出的後代產奶特別多,而你想要加強這個性狀,就可以使用回交的方式讓該後代與親本繼續回交,就這樣回交幾代之後,就可以得到產奶較多,同時遺傳時較為穩定的品種,可以大大提高農場的羊奶產量。

但是回交的弊端是,在回交的過程中,也會加強某個致病基因,由於動物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所以回交繁殖出的後代,生存質量非常差。

比如:加拿大無毛貓是由回交的方式繁殖出的一種品種,但由於回交,使得加拿大無毛貓易患有骨折、關節炎、紙骨等骨骼症狀,生活痛苦不堪。

回交的弊與利

一般來說,科學家在家禽、家畜的育種過程中,即使使用回交,也會使用雜交等手段改良一下生物的基因,使它們儘可能少地攜帶遺傳基因。這是因為較高的遺傳疾病,不利於商業推廣以及商業養殖。

然而寵物在育種時,很多人為了追求顏值可愛,會特意讓子代與親本回交,得出一些雖然顏值高,但全身攜帶基因疾病的後代。

但最近也有人意識到了寵物遺傳疾病的問題,並選擇為它們改良基因,比如:史蒂芬無毛貓就是通過回交之後,又進行了雜交等手段改良了基因,最終得到了一塊新型貓咪品種。

不過,大多數寵物在育種時並沒有顧及到動物自身的感受,最常見的就是純種狗配種,使得很多純種狗都攜帶著基因疾病。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回交似乎有些不合倫理道德,但其實在關鍵時刻,回交能夠保護物種免受滅絕。

以伍德蘇鐵為例,這是一種從恐龍時代就有的裸子植物,然而它在被科學家發現時,世界上僅剩它一顆樹了。

由於伍德蘇鐵雌雄異株,而這一顆是雄性樹,這說明它永遠都不會有後代了,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扦插等方式延續它的生命,但從基因上看,無論扦插多少支都只是它的分身而已。

為了避免伍德蘇鐵的滅絕,科學家們為它找了一位新娘「內塔爾蘇鐵」,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蘇鐵,但好在它們還沒形成完全的生殖隔離。科學家準備用伍德蘇鐵與內塔爾蘇鐵繁殖的後代與伍德蘇鐵進行回交,就這樣經過4-5代的回交之後,雖然它們的後代不是純種的伍德蘇鐵,但基因已經無限接近於伍德蘇鐵。

從基因的角度來講,回交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減緩伍德蘇鐵的滅絕。

總結

回交是一種育種技術,在自然環境下,生物會盡力避免回交,但是在科學的用法之下,回交可以大大加快生物的演化速度,同時也可以有效減緩生物的滅絕速度。可如果用法不當,回交也會造成動物痛苦不堪。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發揮回交有利的一面,但也要儘可能不要對動物造成傷害。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有什麼好處?
    動物的生存和繁衍都是自身的本能,有些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開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我們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母系早期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有些甚至還聚集在一起組成部落。
  • 為什麼人類要違背自然規律,讓動物進行「回交」?原來有這好處
    而大自然這些年的發展,因為人類的介入也有了些許的改變。可能人類的一些行為,在自然界看來是很好的行為,能夠幫助他們,但是人類的一些行為對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破壞的表現。就像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不斷拓展自身的活動區域,也就造成了大量的森林不斷被砍伐,而人類還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會讓動物回交。我們知道在動物界自交是一種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在自然界一般就不會主動回交。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近親繁殖的危害,古時候人們不知道近親繁殖有什麼危害,後代就有了一些遺傳病。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和分離定律,知道了遺傳定律,我們就可以人工幹預植物,改良品種。常見的育種手段有雜交育種和分子育種,除此之外還有回交,起初人們讓植物進行回交,為的是突顯後代的某種顯性基因。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植物回交呢?
    自從人類掌握了生物的遺傳規律,人們就開始了育種事業,讓動植物能夠為人類所服務。雖然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馴化動植物,但是馴化的速度非常慢,動輒上千年。這顯然不符合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為了讓動植物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育種手段改良動植物的基因,其中就包括回交。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回交,就是指親代和子代的交配。一般來說,動物會儘量避免回交,最常見的就是子代和親代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比如:公獅在亞成年時會離開自己的種群,通過武力的方式趕走原來的獅王,自己成為新獅王而加入別的獅群。而人類則是成年女性通過婚姻加入別的家族。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類為了生存,他們更多時候就是在狩獵,有就能吃飽,沒有的話就只能餓著肚子,因此經常出現各種疾病。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人類的發發展。不過,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多個極端,最後一次變遷就是為環境的影響,出現在非洲部位的人類開始向東遷徙,最終就形成了最後一次人類變遷的歷史。
  • 知道什麼是回交麼?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人類對於自己的起源和世界的起源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尤其是在生物遺傳方面。古代畢竟在這個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可能會出現近親結婚。那麼對生育的後代就會帶來極大的隱患,家族遺傳病特別容易發生。那麼大家懂什麼是回交嗎?在動物的世界裡面回交有倫理道德嗎?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的世界裡面看一看。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而要想使水稻能夠達到同時達到具備高產、抗倒伏和抗蟲害的特性,這個時候我們的育種人員就需要採用「回交」的方式來完成,也就是將甲和乙雜交後所得到的品種與甲品種或乙品種再進行雜交,以此來增強水稻相關優秀基因。
  • 植物回交可獲得理想性狀,動物回交會有什麼後果?
    在中學的生物課本中我們學習了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從而對生物遺傳定律有了入門級的了解。在孟德爾那個年代,由於科技水平有限,他們絕對無法像現代人這樣通過先進技術來改變生物的性轉,但孟德爾發現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不斷實驗來獲得符合要求的品種,那就是回交。
  • 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站在人類的立場思考,這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何為回交,為何回交但凡對生物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必然會知道生物雜交育種,即兩種不同的生物結合誕生「子嗣」。回交恰恰就是「子株」與「母株」中任意一方再次結合的過程。
  • 人類為何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回交?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倫理讓人類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雜交,難道沒有畸形產生嗎?在我國法律中,近親結婚是無效的。所謂的近親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內有著共同血緣關係的親切。如果近親之間通婚,就會把一些隱性的遺傳疾病風險增加,導致後代不健全。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動植物的回交會產生問題嗎?是否違背倫理道德?
    眾所周知,動植物的發展是依靠繁殖的方式來進行的,尤其是動物,它們的生存和繁衍全是憑藉自身的本能。隨著歷史的變遷,人類也經歷了原始社會,文明社會再到現代社會的歷程,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漸漸地人們的倫理道德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動植物卻有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它是什麼呢?
  • 狗為什麼壽命只有狼的一半,或是總近交和回交的緣故?
    照理說狼生存在野外,遠離人類,由於棲息地被滲透及被捕殺,數量岌岌可危。那麼惡劣環境下是什麼造就了狼的壽命高於"溫室花朵"的狗子?影響壽命的因素無外乎生存與繁殖,我們從這兩個方面找找原因。生存與繁殖狼是高度群居動物,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制度。
  • 狗為什麼壽命只有狼的一半,或是總讓它們近交和回交的緣故?
    照理說狼生存在野外,遠離人類,由於棲息地被滲透及被捕殺,數量岌岌可危。那麼惡劣環境下是什麼造就了狼的壽命高於"溫室花朵"的狗子? 影響壽命的因素無外乎生存與繁殖,我們從這兩個方面找找原因。
  • 為什麼動物有發情期,人類卻……
    為什麼一年會有12個情人節?為什麼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全都是情人節?為什麼我們一年365.25天全都處於發情期?然而為什麼我們這麼特殊?是因為人類養育幼崽實在是太太太太太難了,難到了單獨依靠母方,完全無法應對的地步。為了把浪蕩的遊子鎖在自己身邊,女性的發情期也演變的越來越長。並且為了預防男人在自己發情期結束出去偷腥,女人們把發情的表徵隱蔽起來,從而讓男人們完全失去判斷對方是否發情的能力。要知道,如果沒有發情期,可能男人巴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和另一個男人黏在一起。
  • 連古人都不懂近親繁殖的危害,那動物又是如何懂得並規避近交的?
    DNA,中文名脫氧核糖核酸,它是生物的說明書,有些人也管它叫生命密碼,也就是說當人類解開了密碼就可以破解生命的奧秘,往小了說可以延緩壽命,往大了說可以製造生命,甚至創造各種自然環境中無法產生的生物體,例如可以讓老鼠長出翅膀,創造出神話傳說中的「半人馬」,到那個時候或許人類將成為真正的上帝、造物主。當然,目前人類離造物主還需要走很遠的路。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人類不愧是站在吃貨頂尖鏈上的生物,胃口好的很。只要是觸目所及的,沒有不能變為餐桌上的物品。天上飛的是正常操作,而水中遊的就是普通的,地上走的更是頓頓都有。可以說,只要味道到位,就沒有不能吃的。可就算是這樣,也有許多的動物並不在人類的餐桌上。比如說,獵殺者獅子、老虎、豹子等。
  • 汪星年開年好書推薦,種草了有木有!!
    全書共分6章,第1章介紹了貝類育種學及相關概念,貝類育種方法,我國海洋貝類育種發展歷程、現狀及展望;第2章主要內容為蛤仔不同群體家系建立及生長性狀遺傳參數估計,蛤仔殼色和殼面花紋,蛤仔的殼型;第3章介紹了蛤仔群體選育,蛤仔不同殼色群體選育,蛤仔家系選擇;第4章為蛤仔雜交育種;第5章研究了蛤仔近交及回交效應,有效群體大小對子代影響;第6章主要介紹了菲律賓蛤仔『斑馬蛤』和『白斑馬蛤』的品種概況、培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