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2020-11-17 地球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

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指的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以後,所產生的子一代與它的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育種方式,以此來加強後代某一特定的基因。

很顯然,乍一看「回交」這個詞,想必對於很多不知道實際情況的人來說指不定會浮想聯翩,覺得這是一種有悖倫理綱常的事,但實際上這種育種方式不僅不存在這一方面的問題,相反還能較大程度上改變某一物種的特定性狀,以此來造福人類。

我們以最為普遍的水稻回交育種為例來簡單地說明一下,一般情況下甲品種與乙品種雜交後,其子一代既可能具備甲和乙這兩種水稻的優秀基因,但也有可能遺傳了甲和乙不太好的基因。比如甲種水稻具有高產、抗蟲害以及不抗倒伏的特性,而乙種水稻具有高產、抗倒伏、不抗蟲害的特性,當甲和乙雜交之後,其子一代可能至少會出現兩種結果,其一是具備理想的高產、抗倒伏以及抗蟲害的特性,但也有可能存在高產、不抗倒伏和不抗蟲害的特性。

而要想使水稻能夠達到同時達到具備高產、抗倒伏和抗蟲害的特性,這個時候我們的育種人員就需要採用「回交」的方式來完成,也就是將甲和乙雜交後所得到的品種與甲品種或乙品種再進行雜交,以此來增強水稻相關優秀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回交育種的方法並不是簡單的一兩次就能達到預期效果,其過程通常是比較複雜的,而這種採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種的方法也被稱之為回交育種。

我國的雜交水稻尤為出名,在長期的實驗和實踐中已經培育出了適應不同環境的雜交水稻,例如畝產達1200公斤的「超級水稻」和可以在海灘種植的耐鹽鹼的海水稻等等。

講到這裡,不禁有人會提出疑問,「回交」有無道德風險?

其實,植物的「回交」沒有所謂的道德風險,畢竟植物大多數屬於一年生的,尤其是我們培育的對象一般都是水稻等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因此它們是不可能直接與自己的後代回交的,而是選用性狀相同或相似的品種代替來進行回交。

動物「回交」有無道德風險?

動物回交育種與植物的回交育種方法大致相同,而且其「目的」也相對更多,比如對於家豬來說,人們總是希望養的豬具有適應性好、抗病能力強、出肉率高等特點,因此在培育時需要通過回交的方式來實現。而斯芬克斯無毛貓,就是直接將子一代與它的母親進行交配而得來的。

我們都知道,有性繁殖的動物通常要避免近親繁殖,這主要是因為近親繁殖由於基因相似度很高,容易產生患病的後代,不利於種族的繁衍。例如古代社會因為包辦婚姻而出現的近親結婚,所導致的基因遺傳病的發病率高於非近親結婚,尤其是先天性心臟病、無腦兒、脊髓裂變等多基因病的發病率較高。

因此從人類的角度看,不可否認的是動物的回交確實存在道德風險,畢竟就動物自身而言,在長期的進化史中早已具備了釋放避免近親繁衍的特殊信號,而一些人為了獲得更多所謂的優良品種或其他商業目的,他們會反覆進行回交來實現。

相關焦點

  • 動植物的回交會產生問題嗎?是否違背倫理道德?
    眾所周知,動植物的發展是依靠繁殖的方式來進行的,尤其是動物,它們的生存和繁衍全是憑藉自身的本能。隨著歷史的變遷,人類也經歷了原始社會,文明社會再到現代社會的歷程,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漸漸地人們的倫理道德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動植物卻有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它是什麼呢?
  • 為什麼人類要違背自然規律,讓動物進行「回交」?原來有這好處
    而大自然這些年的發展,因為人類的介入也有了些許的改變。可能人類的一些行為,在自然界看來是很好的行為,能夠幫助他們,但是人類的一些行為對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破壞的表現。就像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不斷拓展自身的活動區域,也就造成了大量的森林不斷被砍伐,而人類還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會讓動物回交。我們知道在動物界自交是一種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在自然界一般就不會主動回交。
  • 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隨著時代的演變,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了文明社會,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周朝時期,隨著《周禮》的完善,人們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規範,遵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而發展到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於道德倫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歷史上,任何違背道德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受萬人譴責。然而在動物界,一些看似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現象卻屢屢發生。那麼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如果進行第一次回交實驗Aa*AA,那麼F1結果是=1Aa:1AA,再進行第二次回交實驗Aa和AA*AA,而F2結果為3AA:1Aa,再重複進行第三次回交實驗:3AA:1Aa*AA,F3的結果是=AA:7AA:1A。為什麼要進行回交育種呢?
  • 知道什麼是回交麼?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人類對於自己的起源和世界的起源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尤其是在生物遺傳方面。古代畢竟在這個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可能會出現近親結婚。那麼對生育的後代就會帶來極大的隱患,家族遺傳病特別容易發生。那麼大家懂什麼是回交嗎?在動物的世界裡面回交有倫理道德嗎?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的世界裡面看一看。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什麼好處嗎?
    生存和繁衍是動物的本能,但是很多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免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早在母系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甚至還組成了不同的部落。 但是部落內幾乎不通婚,當部落裡的小孩子成年之後,女性會留在部落之中,而男性會離開自己的部落,加入另一個部落。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植物回交呢?
    自從人類掌握了生物的遺傳規律,人們就開始了育種事業,讓動植物能夠為人類所服務。雖然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馴化動植物,但是馴化的速度非常慢,動輒上千年。這顯然不符合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為了讓動植物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育種手段改良動植物的基因,其中就包括回交。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這明顯不適合人們大規模種植,此時就需要對它進行改良,讓它進行回交,使得它的性狀穩定下來,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育種。對植物來說,回交是有好處的。而對動物來說,回交是有利有弊。先來說好的一面,動物界中有不少瀕危動物,個體數量低,稍有不慎就有滅絕的風險。如果人類幹預,讓它們進行回交,有希望延續種族。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回交,就是指親代和子代的交配。一般來說,動物會儘量避免回交,最常見的就是子代和親代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比如:公獅在亞成年時會離開自己的種群,通過武力的方式趕走原來的獅王,自己成為新獅王而加入別的獅群。而人類則是成年女性通過婚姻加入別的家族。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有什麼好處?
    動物的生存和繁衍都是自身的本能,有些動物在繁衍時,會本能地避開近親繁殖以及回交繁殖。我們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例,母系早期社會時,人類就已經開始群居生活,有些甚至還聚集在一起組成部落。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這就是在育種工作中,科研人員經常用的方法,他們利用回交的方法來加強某一親本的性狀表現,是用來進行檢驗子一代的基因型的重要方法。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類為了生存,他們更多時候就是在狩獵,有就能吃飽,沒有的話就只能餓著肚子,因此經常出現各種疾病。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人類的發發展。
  • 植物回交可獲得理想性狀,動物回交會有什麼後果?
    在孟德爾那個年代,由於科技水平有限,他們絕對無法像現代人這樣通過先進技術來改變生物的性轉,但孟德爾發現有一種方法可以通過不斷實驗來獲得符合要求的品種,那就是回交。孟德爾是以豌豆作為實驗對象,因為這種植物具有形狀容易辨認、繁殖時間短的特點。後來孟德爾通過多次回交發現可以把子代和親本的優良性狀都集於一體,於是這種方法逐漸被應用到培育優良品種上。什麼是回交呢?
  • 人類為何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回交?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倫理讓人類不能近親通婚,動植物卻可以雜交,難道沒有畸形產生嗎?在我國法律中,近親結婚是無效的。所謂的近親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內有著共同血緣關係的親切。如果近親之間通婚,就會把一些隱性的遺傳疾病風險增加,導致後代不健全。
  • 動物倫理與道德進步
    以下,在很短的時間裡,我想要探討三個議題:一、說明「動物倫理學」的基本觀點;二、說明「道德進步」是什麼意思;三、用「道德進步」為背景,說明動物倫理在對待動物之外的一般意義。 首先,什麼是「動物倫理」?動物倫理或者動物倫理學所關心、想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我們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有沒有道德上的是非對錯可言?
  • 為什麼科學家還沒有複製人類呢?這不僅僅是道德問題
    克隆羊多莉人類已掌握複製人類胚胎的技術從技術上講,我們已經能夠複製人類了。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還沒有去做呢?答案更多是關於科學而不是倫理。克隆是危險的,而且沒有足夠的理由以這種方式製造人類。使用克隆技術造福人類並不需要複製人。我們大約7年前就能夠複製人類胚胎,但是據我們所知,沒有科學家克隆整個人。事實證明,道德並不是唯一阻止科學家複製人類的原因。我們沒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因此您永遠不必擔心與邪惡的「另一個你」作鬥爭。
  • 這次是真的傷害「女權」了,違背倫理和道德的事,居然能上大銀幕!
    其次,這事雖然是買賣雙方情願的事,但是同樣違反社會倫理道德,同時還真正的反人權,特別是反女權,也在無形中違反了即將出生的小孩的人權。所以,「代YUN」如此遭受全民抵制,也是完全可以想得通的事。那麼,這一受到全民詬病的行為,為何還存在,甚至可能一直有著一下灰色的產業鏈,並且就如同某些違法犯罪事件一樣,在國內屢禁不止?
  • 為何允許動物自然雜交,人工卻涉及道德倫理?關鍵要看誰和誰
    說到雜交,很多人非常牴觸,事實上雜交在物種進化中意義重大,現代人是多種遠古人類雜交下的產物,我們體內或多或少都混著其他遠古人類的基因。如果沒有雜交的發生,或許人類早已滅絕。種間雜交促進物種進化北極熊是北極自然環境下演化的產物,適應寒冷的氣候。
  • 人類最大的危機除了男人不追女人了,還有倫理道德危機?太對了!
    你也許會說這是夫妻,是外人!利益驅使下什麼都做的出來。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內人吧!去年英國留學生黃某因要錢被拒,把做律師的父親和博士生導師的母親雙雙殺害,事後還偽造現場,逃回英國。更有親生父親強姦女兒,至其懷孕,媽媽居然還幫忙捂嘴。這是不是禽獸不如呢?一樁樁一件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證明:人類正在經歷著現階段最大的危機——倫理道德危機!
  • 《菊豆》;封建倫理下,是違背人倫的情愛,更是農村婦女的反抗
    從原著的書名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將整個故事的語言附在遠古傳說伏羲之中;伏羲是中國神話中最久遠且重要的神,相較於女媧造人伏羲的故事才是起始,傳說伏羲與女媧是一對親兄妹,在傳統的倫理道德還沒有建立時,孩子也就是子嗣是比神更高的上蒼對於愛情婚姻的認可和祝福,伏羲與女媧的結合創造了人類,開啟了上古文明,是一切的始祖。
  • 鍾南山院士說:新藥倫理審查一定要通過!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是美國發生了一例新型肺炎,使用瑞德西韋這種藥物,不是治好了嗎?那為啥不趕緊給咱們中國人使用呢?簡單回答:1、這個藥物還沒有上市,沒有上市的藥物是不能給人類使用的。為什麼不特事特辦,縮短時間呢?其實這已經是縮短時間,我們不能因為一個病例有效,就認為這個藥物一定有效,而且就算短期有效,有沒有後遺症,遠期會有什麼潛在危害,我們都不得而知,所以就算抓緊時間,特事特辦,也必須安全第一!鍾南山院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