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的古裝老電影《李時珍》,用心程度超過現在不少古裝劇

2020-09-05 橄欖綠的聖域


文/蜀中歌飛

李時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歷史人物,為了重修《本草綱目》,他翻山越嶺,食風飲露,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今天,本著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的熱愛,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李時珍的老電影,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於1956年。

該影片製作精良,用心程度蓋過了今天的很多古裝片。

影片的時間跨度很大,主演趙丹塑造了李時珍從青年到老年不同年齡段的形象,演技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李時珍歷時近三十年編修本草,不畏艱險,不畏權貴。

為了理想,鍥而不捨,勇往直前。

影片一開始,片頭字幕乃清一色的繁體字,可見在那個時候,繁體字還沒完全廢除。

影片在服飾、裝束上的嚴謹樸實,是其製作精良的一個顯著體現,這一點值得現在很多古裝片學習。除了這些外在的優點,該影片也向人們傳遞了許多正面的精神意義。

對崇高理想的歌頌,對功利主義的批判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既然選定了目標與理想,即便再艱難的道路,也要毫不動搖地走完。

一群船夫拉著船,船在江面上逆流而行。

李父:「我們李家,幾代給別人做醫生,到處給人家看不起,我教你去考(科舉),還不是為了你。」

李時珍:「爸爸,我實在對不住你,可八股文,我實在是讀不進去。」

李父:「如果你非要學醫不可,你就要像這船一樣,一生都在逆流裡前行。」

李時珍望向遠處那艘逆流而上的船,他固然也很清楚,選擇做醫生會面臨何種考驗。

但,這對於想成就一番理想的人而言,又算什麼呢?

人生貴在有追求,哪怕腳下路悠悠!

醫者仁心,李時珍救人苦難,濟困扶危。

無本行醫數年,卻也並非毫無所獲,雖是民間醫師,他的名聲卻越來越大。

終於有一天,楚王聘用他為私人醫師。

李時珍治好了世子的病,且醫術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但這些並不是他的追求。

他進楚王府的初衷,不是為了錢財官位,而是希望楚王上奏皇上重修「本草」。

李時珍的這些想法以及做法擺在今天,很多人都是無法理解的。

但真正有理想的人,早就把幹事業和賺錢分開了。

對科學精神的與實用主義的肯定,對儒家社會,以及封建思想的否定

本片拍攝於1956年,在建國初期,古裝電影的數目並不多。

李時珍之所以能成為那個年代的電影選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民間人物,身上具有很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儘管他生活在封建時期。

儒家社會不尊重科學,在該影片中得到了很大的展現。不過,那個年代對儒家存在負面評價也並不奇怪。

從通過一個醫師和書生的爭吵,批判了封建科舉制,並強調了「大家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學問」的實用主義觀,到李時珍進入太醫院得不到重用,辭職回鄉,決定自己修正「本草」等,都是對鍥而不捨,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推崇。

或許是由於對科學的推崇,影片對道教形象的刻畫表現得不是那么正面。

在楚王府的日子,王爺因為長期服用仙丹,身體每況愈下。

以及後來李時珍等人上山採藥,遇到惡道刁難,珍貴的藥物札記被燒毀,追隨他的老魏也為搶救札記不幸摔摔死。

不得不說,這種對道教的意識形態上的偏見是顯而易見的,但這也是那個時代的一種思想展現。

老魏犧牲了,札記也丟了。

但李時珍並沒有放棄,他重新搜集草藥,補寫筆記,筆耕不輟,孜孜不倦……

終於將筆記整理成書,名為《本草綱目》。

但此書幾經波折均未能面世。

李時珍去世後三年,《本草綱目》終於被刻版印出,流傳萬世,造福於民。

——完——

相關焦點

  • 重溫老電影,致敬李時珍
    但是每個人對李時珍其人其事了解的程度不一樣。因此,我想結合史實和老電影,和大家一起重溫一下這段歷史故事。 老電影與印象中的李時珍 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時候,我還在位於黃陂縣長堰西李甲村的新華上學。
  • 虐心程度不輸《琉璃》?國慶檔古裝劇來襲,演員都是大家老熟人
    虐心程度不輸《琉璃》?國慶檔古裝劇來襲,演員都是大家老熟人! 國慶有著長達一個星期的假期,有些甚至更長。相信國慶期間有很多新電影上映,但因為某些原因,只想宅在家怎麼辦?那就看10月6號播出的古裝武俠劇好了,虐心程度不輸《琉璃》?國慶檔古裝劇來襲,演員都是大家的老熟人!
  • 為何現在的古裝劇造型總是被噴?看了以前的古裝造型,你就理解了
    所以古裝劇造型也成為每部劇的最大看點,也成為被觀眾吐槽的對象。很多人不明白,為何造型也會被噴?現在的造型很唯美啊。可若你看過以前的古裝造型,你就不會這麼想了。王豔不是第一眼美女,但長得很舒服,讓人越看越愛看。而且越是細看越能發現她的美。當年她憑藉著「晴兒」一炮而紅,但要說最美的還是白飛飛,造型簡單,卻溫婉端莊,一顰一笑皆如畫中人。
  • 五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56)
    主演: 嚴鳳英 / 王少舫 / 張雲峰類型: 劇情 / 愛情 / 奇幻 / 古裝戲曲電影《庵堂認母》1956(中國大陸)電影《庵堂相會》▼導演: 俞仲英編劇: 吳白陶 / 木水011 電影《李時珍》8.3▼導演: 沈浮/編劇: 張慧劍主演:
  • 《李時珍》64年後:導演和主演均離世,但它依舊是一部經典
    沒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多,卻越拍越爛。在資本的操縱下,往往爛片被炒出高票房,好片卻無人知曉。怎樣的電影才算得上一部好片呢?每個人的看法不同,但對於大部分的觀眾來說,一部好的電影至少應該能夠傳遞一種影響深遠的精神。
  • 為什麼現在古裝劇的衣服越來越新,沒有以前的陳舊感了?
    現在不但古裝劇服裝越來越新了,連演員也越來越新了,活脫脫一個現代都市情感偶像劇,只不過披上新一點的古裝外衣。那為什麼越來越新呢?回歸正題,就像《傳聞中的陳芊芊》一樣,現在古裝劇演員的衣服越來越新,絲毫沒有歷史感
  • 現在的古裝劇,求你們別再迷戀現代感妝容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古裝劇愛好者已經戒掉了古裝劇,就算偶爾出了一部古裝爆款,她們上來問的第一句還是:「造型或妝發怎麼樣?夠不夠古典,如果沒有,那便算了」。說來,造型不是判斷一部劇好看與否的關鍵因素,但從細節出發,也能窺見劇組的用心程度
  • 市場古裝劇的「權力轉移」:臺灣古裝劇經費少難開拍 "琅琊榜"等大陸古裝劇走紅
    大陸古裝劇紅到臺灣來,先前《甄嬛傳》到現在《琅琊榜》,受到臺灣民眾熱烈歡迎。
  • 藥聖李時珍的過往史
    藥聖李時珍的過往史 世人大概只知道李時珍醫術高明,跋山涉水創作出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令國人為之驕傲,還被達爾文評為1956年的百科全書。
  • 為什麼現在古裝劇沒有以前的感覺了,網友:來個對比圖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現在古裝劇沒有以前的感覺了,網友:來個對比圖你就知道了喜歡看古裝劇的有時候會感慨現在的古裝劇已經沒有以前那種感覺了,雖然以前道具可能很廉價,服裝可能沒有現在的華貴,特效也只有"5毛錢"的,但看著就是過癮。現在的古裝劇雖然服裝、道具上都佔優勢,但是看著總感覺哪裡不對勁,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 強勢歸來,電視劇《李時珍》將在湖北電視臺播出~
    《李時珍》開機儀式在蘄州體育館舉行。當年《李時珍》在蘄春拍攝有不少的蘄春人親臨現場觀看或參與了該劇的演出。2018年5月26日大型古裝電視劇《李時珍》再度強勢歸來!5月26日起登錄湖北電視臺(白天檔)和蘄春電視臺進行播出!
  • 9位古裝劇初代古裝美男
    最近有不少劇都陸續殺青,楊冪和陳偉霆主演的古裝劇《斛珠夫人》,在歷經四個多月的拍攝後也正式殺青了,而陳偉霆被曝光不少造型,古裝扮相又霸又颯,讓粉絲超期待!這一兩年出現不少古裝男神,像是肖戰、鄧倫、羅雲熙等等,大家還記得「初代古裝美男」嗎?
  • 古裝大劇集中轉網,電視臺掌控力下降還是古裝劇產能過剩?
    而電視臺方面,要受限於古裝劇的配額限制,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年該衛視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遇到《如懿傳》《巴清傳》等動輒七八十集的頭部大劇,留給腰部古裝劇的位置就不多了。而且,無論是廣電總局的政策風向,還是電視臺的購劇策略,都向現實題材、古裝正劇靠攏,使得電視臺對古裝劇的需求進一步壓縮。
  • 拯救家庭劇饑荒,豆瓣得分超過8.2的經典古裝劇,情節精彩
    自底「限古令」上映以來,古裝劇的禁令已從寒冬中解除,以《慶餘年》為代表的一批古裝劇陸續上線,贏得了廣大古裝劇迷的喜愛和關注,點燃了觀眾的熱情,讓觀眾流連忘返、熱淚盈眶。繼古裝愛情劇之後的電視劇《錦衣之下》將觀眾推至高潮,日均播放量達1億,成為爆款電視連續劇。
  • 古裝劇《錦心似玉》來襲,譚松韻美出新高度,男主是「古裝男神」
    相信不少觀眾都知道,最近有很多影視作品已經陸續殺青,看到這麼多影視作品進入待播過程,真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就像《錦心似玉》《長歌行》《天涯客》《鏡雙城》等,這幾部可都是根據知名小說改編,演員們也都有著超高人氣。當看到自己喜歡的小說被翻拍,內心可能會非常激動,雖然書中文字描述得十分精彩,但熒幕裡面畫面更加真實。
  • 為什麼現在的古裝劇沒有以前的好看?看各位女子的髮型就知道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那些號稱投資多少多少的電視劇遠遠沒有以前那些看起來就很窮的電視劇好看。這是為什麼呢?說到底,還不是一個用心的問題,比如從古裝女子的髮型就能看出來,現在的電視劇完全沒有以前的劇用心。現在的古裝劇,女子的髮型真的很敷衍,比如最常見的就是一頂發冠就能搞定的髮型。
  • 為什麼現在的古裝劇沒有以前的好看?看各位女子的髮型就知道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那些號稱投資多少多少的電視劇遠遠沒有以前那些看起來就很窮的電視劇好看。這是為什麼呢?說到底,還不是一個用心的問題,比如從古裝女子的髮型就能看出來,現在的電視劇完全沒有以前的劇用心。
  • 今年為何沒有爆款古裝電影?
    其次,正如序言中提到的,與古裝電影相對,古裝劇集是很吃香的題材類型,比如今年的《延禧攻略》《如懿傳》。都是影視作品,古裝劇集,包括古裝網大這種替代品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其實都會瓜分古裝電影的受眾。試想一下,當觀眾足不出戶就能在手機或電腦上看到精彩且廉價或免費的古裝故事,為何還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去電影院看呢?
  • 內地TOP100古裝劇導演有一半是香港人,香港古裝劇卻已跌至谷底!
    相反,大陸這幾年經濟起飛,連影視界亦都強大起來,想當年大陸觀眾愛看港劇,而現在則是香港演員期盼來大陸發展。古裝劇在近十年已經成為TVB的一個短版,曾經叱吒一時,到現在少拍甚至不敢再拍,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是因為演員方面嗎?誠然,演員方面不一定比大陸演員有優勢,拍古裝很多時都要文縐縐,香港演員講慣廣東話,而且我們也慣了他們說廣東話,比起普通話本身就有個差距在。
  • 時隔四年,李易峰再演古裝劇,男二是《古劍奇譚》的老熟人
    說實話,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古裝劇成為了中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類型,幾乎沒有之一 !有可能是從《還珠格格》開始,也有可能是從《甄擐傳》開始,不過不管怎麼說,現在古裝劇絕對是國內最受歡迎的類型。每一年不知道有多少古裝劇開拍,然而真正能夠播出的卻只有那麼幾部,畢竟市場就這麼大,一次性全部播出來的話,那麼誰都討不到好處,怎麼分份額,估計那些大公司也早就商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