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傍晚6點,在龍灣某機關上班的陳女士下班後,從龍灣區一家嬰幼兒照護機構,接回了1周歲11個月大的女兒嘟嘟。她的家跟該託育園在同一個小區裡,走路僅幾分鐘。對於家門口的這家嬰幼兒照護機構,陳女士連連點讚,說方便又放心,為雙職工家庭解決了後顧之憂。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溫州市0~3歲嬰幼兒照護民生實事推進會暨養育託育、高危兒保健管理成果展示會」了解到,我市在2019年甌海區省級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全市大力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省市級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全市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50家,託位1485個。
這裡的老師擁有兩個證
嬰幼兒照護機構到底與普通的早教中心、幼兒園有什麼區別?師資力量和託育環境,也成為眾多家長挑選嬰幼兒照護機構時,重點考慮的問題。龍灣區某家嬰幼兒照護機構負責人陳海女介紹,幼兒園是今年5月份開始參與此項民生實事工程的,原有的教室全部按照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相關標準重新改建,包括課桌椅配套、課程設置、師資配置、教玩具提供、衛生間改造等。託育園還把「陽光充足的教室」也列入了必備條件中,採用環保材料製成的玩具,教室裡全部鋪有地暖。此外,這裡的老師同時具備兩個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與育嬰師資格證。為了更好地照顧到孩子,他們還把優秀教師先調配到年齡較小的班級裡。
嬰幼兒過集體生活,家長最擔心的一點無疑是怕孩子抵抗力低,容易引起交叉感染。「這裡的孩子很少生病請假,出勤率保持在90%~95%。」陳海女介紹,在這裡,孩子使用的毛巾、餐具、寢具等,都有專人按照標準化管理,更好地體現了專業化和規範化。從今年9月份開始,他們招收了第一批共計21個孩子入園,大多年齡在2周歲~2周歲半。
小小孩也「忙並快樂著」
那麼,目前溫州這些嬰幼兒照護機構如何為嬰幼兒提供有質量的照護服務?陳女士告訴記者,嘟嘟入託後,比起其他孩子,她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明顯下降,而且在生活習慣方面進步很大,比如她看完繪本後會主動放在低矮的書架上,玩具用完了也會幫著媽媽一起整理。
陳海女介紹,在託育園,孩子的能力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鍛鍊和培養,比如自己的事情會自己做,而隔代帶的孩子在規則方面的培養會比較滯後;老師都會給每個孩子評價,讓孩子的能力得到賞識,讓他們有成為小大人的自豪感。「我們這裡實行預約制,現在還有好多孩子在排隊入園呢。」2個多月來,他們已經與家長建立了很好的養育關係。
平陽某家嬰幼兒照護機構負責人吳欣欣介紹,他們這裡入託的孩子共有30多個,年齡最小的9個月大,最大的3周歲多。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尤其是對於剛會爬的孩子,平時會給予過度保護,比如鋪上地墊,其實是不建議的。在這裡,他們會讓孩子在乾淨的地板上爬行,讓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孩子們一天的課程排得滿滿的,如大肌肉鍛鍊、戶外運動、室內課等,孩子們忙並快樂著。」吳欣欣笑著說,孩子們在這裡過得很充實,由此也吸引了更多家長。如今,他們針對一周歲孩子招收的班級已經滿額了,後面預訂排隊的還有七八個呢。
李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今年1周歲2個月,平時是老人帶的,她覺得老人帶得不怎麼科學,比如遊戲比較單一,就是去樓下小區曬曬太陽;飲食也很單一,平時就給孩子吃米糊。她覺得嬰幼兒照護機構在各個時間段都給孩子做了合理的安排,餵養、遊戲都安排得比較科學。
嬰幼兒託管照看新模式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只接收3歲以上的幼兒入園,市場上的幼兒託育機構往往良莠不齊。2020年3月,溫州市政府將「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50家,新增託位1250個以上」納入2020年度十大民生實事,對3歲以下幼兒託育機構的建設進行了明確的標準規範,以有效解決群眾「託育難」問題。
溫州市健康婦幼指導中心託育(幼)指導科科長周玉潤介紹,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是生命全周期服務管理的重要一環,此次我市首批建成50家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類型涵蓋社區嵌入式、單位福利式、社會力量興辦式、託幼一體延伸式等多種模式,範圍覆蓋6~36月齡嬰幼兒,並融合醫療、保健管理拓展了多種照護新服務,讓廣大嬰幼兒在家門口就可享受科學專業、安全規範、健康可靠的照護服務,可謂是嬰幼兒「社區託管」新方式。據了解,龍灣區日前被列為國家高危兒保健規範管理試點,該區的「網際網路+0-3歲嬰幼兒照護+精細化高危兒童管理」新模式,為嬰幼兒照護服務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模本。
健康提醒: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體格成長和健康心理養成的關鍵階段,無論是家庭還是嬰幼兒照護機構,在關注健康、營養、安全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孩子在認知、情緒上的發展。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 胡海珍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