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09:22圖文來源:重慶商報
香飄飄經營數據
■2017年淨利潤2.68億 ■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79%,虧損擴大至5458.6萬元
在消費者心中,有若干等號,可樂就是可口可樂,涼茶就是王老吉,奶茶就是香飄飄……
等號曾經就是護城河,意味著不可動搖的行業領頭羊地位,但是,如果連這個行業都忽然沒落了呢?
香飄飄2017年淨利潤2.68億,可是到了今年上半年,突然斷崖式下滑,淨利潤同比下降79%,虧損擴大至5458.6萬元,引得消費者和投資者一片譁然。
香飄飄管理層的內心應該是焦灼的,上半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接近55%,從2.05億增加到3.17億,絕對金額增加了1.12億,其中廣告費增長了77%,但已不能力挽狂瀾。每家做快消食品的企業都依賴高額廣告費,這次失靈了。
香飄飄在固體杯狀奶茶行業的市場份額,長期超過50%,從中報披露的數據來看,香飄飄的江湖霸主地位依然穩固,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半年香飄飄營收增幅高達55%,經營現金流卻轉負,為-4.64億元,而2015年至2017年,經營現金流分別為1.12億、3.66億、1.06億。這說明香飄飄依然狂奔在「一年賣出N億多杯,能環繞地球N圈」的粗暴衝量路子上,卻已喪失定價權,賣得再多也是虧。
杯狀奶茶市場不行了。
有人將香飄飄的困境歸結於產品單一,但農夫山泉的產品也不複雜啊。我們需要注意另一條時間線上發生的事情。
有一種網紅,叫喜茶。以喜茶為代表的線下飲品店去年開始火了,在時尚的外表下,有著吸引年輕人的各種「套路」。同期,美團、餓了麼的騎手滿城跑單,大家點外賣已經成為習慣,在補貼停了以後卻戒不掉了。
經濟學上,快消飲品屬於可選消費品,註定存在替代品。
不是香飄飄不努力,而是所在細分行業已成落後產能,杯狀奶茶跟不上時代了。消費人群口味升級,加上外賣蓬勃發展,以香飄飄為代表的高糖式奶茶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這次香飄飄失速事件,網友們感嘆之餘,也在意料之中:
——感覺太甜了,不好喝是重點。
——奶粉加香精,不健康,可能還有反式脂肪。
——衝泡式,太麻煩了,夏天還得加冰。
——現在外賣叫杯飲品不但方便,味道更好,而且種類又多。
這一年來,線下自製茶飲品店如雨後春筍興起,在年輕人集中的地方,比如學校、商圈、寫字樓,多家接連開業,提供多樣化飲品選擇,口感提升,彼此生意都很好,而外賣加持,擴大了這些飲品的可及性,輻射範圍深入到社區。
線下店是如何撩撥年輕人的?以喜茶為例,為配合波波茶產品的推廣,喜茶在深圳開出一輛波波巴士,尋找身穿波點元素的路人送波波茶、波點氣球。喜茶還推出了口紅,每一個色號都有對應產品,莓莓色對應芝士莓莓,西柚色對應滿杯紅柚。年輕人追逐著網紅飲品時尚化、體驗式的步伐,相比之下,衝泡一杯速溶式奶茶,跟手握保溫杯一樣,有點「老土」的感覺。
香飄飄的失速,也可理解為被拋出賽道之外,這不是單例,現在還有更多輝煌一時的行業和公司黯淡下去,而且興衰更替越來越快。
今年夏天,通用電氣公司被剔出道指,這是一個悲涼的標誌性時刻。通用電氣在道瓊指數成分股中已經連續存在一百多年,被稱為美國經濟的代表,現在沒落了。通用的退出也標誌著成立於1896年的道瓊指數12支創始成分股已經全部被替換。當年這12家企業可都是「國之重器」,百年興衰演繹了全球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現在,隨著網際網路對生活的滲透,技術迭代,引發用戶習慣、商業模式升級,玩法和規則重起爐灶,哪還需要百年,可能幾年,甚至幾個月,一個公司、行業可能就被替代,或者邊緣化了。
所有企業面對未來都應該有危機感和前瞻性,只有創新驅動、自我進化才是護城河。同為快消品的農夫山泉為什麼還活得很好?人們對奶茶的需求不僅僅是大劑量的白砂糖了,更是一種對體驗的消費,對品牌的認可。農夫山泉可以做小瓶裝,做吸嘴版,做水源地包裝,香飄飄為何不能創新升級,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即食液體奶茶的爆款,趁著品牌名氣,可向大飲品領域擴展,或嘗試線下飲品店的多品牌路線。
另一個啟示是,投資者也應該有危機感和前瞻性,以往消費股屬於弱周期,能夠穿越牛熊,現在也要認真甄別了。傳統的價值投資倡導多年長線持股,以時間來平滑波動,現在應該思考,行業繁榮周期能否持續,會不會被替代?企業有沒有足夠的應變進化能力?
打敗QQ的是微信,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新經濟加速向前迭代,對手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你不能預見潮水的方向,但可以順應潮流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