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情緒? | 你的情緒永遠不會左右你,它們只是幫助你保持平衡的有用工具

2022-01-02 睿心Wiseheart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某一個時刻,也許是憤怒,也許是緊張,也許是恐懼——大腦一片空白,短暫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放任自己做出一些非常愚蠢的事情。

事情過後,又不得不去收拾這些爛攤子,為後果買單。

在這個時候,真的很想去學會「如何控制情緒」,總覺得「學會控制情緒」就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但是,這真的是答案嗎?

 

我們常常會陷入情緒的深沼,被一些複雜的情緒所左右,然而我們並沒有真正搞清楚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你是不是也會天真地認為感覺和情緒來自於發生在我們之外的事情:

和朋友相約逛街卻被臨時放了鴿子,是她害我一整天心情不好

剛買不久的新衣服質量很差,一下子破了洞,是這件衣服讓我產生憤怒

手機裡播放了一首悲傷的音樂,是這首歌讓我產生難過的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將情緒的來源歸結於周遭的人、事、物。


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試圖去控制情緒,也會試圖避開那些讓我們產生某些負面情緒的人和事。

你不想和「有毒」的人在一起,也不想和「觸發」你負面情緒的事物在一起。

 

但,周圍的人和環境真的是我們產生感覺和情緒的原因嗎?

難道不是我們對環境和周圍人的感知和想法改變了我們每時每刻的感覺嗎?

 

 

 

試想一下,如果讓你和很多不認識的人同時在同一間屋子裡品嘗同樣的食物,你們的體驗會完全一樣嗎?當然不會。

沒錯,事實是,千人千味。

其他人的所作所為和每一刻我們周遭發生的事並不是引起我們各種感覺和情緒的原因。

這是因為我們「看」或「感知」的方式不同。

 

所以,情緒是我們對自己想法、對別人想法,對世界想法所引起的反應。更簡單地說,情緒都是「想出來的」


需要明白的是,頭腦中這些來來往往的想法會隨時幹擾和改變我們的感覺,但是這些想法都只是暫時的,它並沒有那麼的堅不可摧。

想法來來往往,新舊更迭,新的感覺和情緒也會隨之而來。

你感到憤怒、受傷、氣得要命,這些感覺都是千真萬確。但那個讓你有這種感覺的,並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我們的內心之中,對自己以及外界事物總有一些固有的認知。

 

比如當我們想起老虎,就會心生恐懼,而這份恐懼並不是老虎帶來的,而是我們心中對「老虎很兇猛」的固有認知造成的。

這種根深蒂固的固有認知常常牽動著我們的情緒。

 

 

有這樣一個故事:

伊莉莎白因為工作原因急需聯繫她的合作夥伴莉麗,電話、郵件、簡訊...各種方式都無法聯繫成功。

她因此很擔心和焦慮:因為這件事情,她的工作會出現各種問題,她的生意是不是要黃了,她是不是要破產了。

伊莉莎白非常憤怒,覺得莉麗太不靠譜了,發誓之後再也不會和莉麗有任何工作上的合作。

一天之後,伊莉莎白收到了莉麗的來電,原來莉麗前一天進了手術室生下了可愛的孩子,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所以錯過了伊莉莎白的聯繫。

那麼伊莉莎白的工作呢?其實並沒有因為這一個錯過的電話而出現多麼難以解決的問題,反而依舊順利得進展著。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伊莉莎白固有的思維告訴她一定是莉麗不靠譜才聯繫不上,是莉麗的疏忽,所以才有了接下來一整天的胡思亂想,擔心、焦慮、憤怒。

是她的固有認知和想法帶給她這些負面的情緒和感受。

 

那如果在當時,她默默地允許和接納了這件事,不任由固有認知隨意發揮,而是恢復到平靜的狀態呢?或許根本不需要一整天的身心俱疲。

畢竟,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那麼糟糕。

 

一旦你允許自己停止追尋固有認知帶來的某個大腦中已經設定好的故事,一旦你接納並允許你的覺察,一個新的視角就會出現。

 

 

那些時刻在你腦海中上演的故事,那些你在外面親眼目睹的事情,正是它們給你帶來困擾的情緒和感受。

如果你給它們讓路,允許它們如其所是,這些設定好的故事就會自我糾正,走上正軌。

它們唯一會成為問題的時候就是你想要改變它們的時候。


當你不再去不斷糾正或改變你腦海中的那些想法和思考時,你才能真正的覺察到你的內在。你就不會再有下意識的反應或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因為你已經明白,外在發生的事與你內心每時每刻發生的事毫無關係。

 

所以,你應該去觀察它,允許它,但是不要想著去批判它、分析它,只是覺察就好了。

你可以輕鬆地覺察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

當你學會把自己的感受當作一個內在的信號時,你就會發現根本沒有必要避免各種情緒。

它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充當著過濾器,時刻過濾著你腦海中來來往往的想法,告訴你應該去忽略那些想法,那些把你從平靜中帶走的不合理的固有認知。

 

所以,你的情緒永遠不會左右你,它們只是幫助你保持平衡的有用工具。

覺察它,允許它,接納它,看到它帶給你的信號,恢復內心的平靜。

永遠記住,你所擔憂的事情,99%根本不會發生。


Reference:

Here’s A Genius Hack For How To Control Your Emotions

Elizabeth Archibong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你什麼情緒,就什麼命」:控制好情緒,才能有好人生
    面對消極情緒,我們是放任其自流,還是用理性的方法管理好它們,決定了我們擁有怎樣的人際關係,過怎樣的一生。一個人的情緒藏著他的命運,什麼樣的情緒就會有著什麼樣的命運。1情緒不好的人,更容易生病。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理論: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 ,而另外90%則是由你對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一地雞毛,糟蹋透頂,事業上萬般不順,往往就是因為不能控制好情緒,對所遇到的事處置不當所導致的。
  • 學會控制你的情緒
    揮霍情緒十分有性格,但也是在揮霍自己的才華。而像梅西一樣的人知道,與其將激情揮灑在外,不如省點力氣,想想如何讓自己變好。,他們只是不被情緒所左右。 《教父》裡面有句著名臺詞:「永遠不要讓家族外的人知道你的想法。」情緒易于波動、喜怒輕易形於色的人,與其說是坦率,不如說是缺乏內心歷練。 老教父的大兒子桑尼違背了父親的教條,衝動魯莽最終被人射成馬蜂窩。而小兒子麥克不動聲色,憑藉著自己的判斷,在醫院保護了父親,在餐廳報復了兇手,甚至甘願在離家萬裡的西西里隱藏經年。
  • 如何控制情緒,如何不後悔?
    因為人有三個大腦,生理腦、情感腦和理性腦,情感腦和生理腦的聯繫比理性腦和生理腦的聯繫更緊密,情感腦會「劫持」生理腦,人就出現各種「症狀」,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心跳加速等等,損害健康的正是這些症狀。如果理性腦能在第一時間察覺情緒發作,搶在情感腦之前控制生理腦,讓生理腦忙著接受自己的指令而沒有時間接受情感腦的指令,那麼傷害就不會發生。
  • 你還讓情緒綁架孩子?學會控制衝動,讓安定的情緒助孩子一臂之力
    在家庭中,情緒失控是顆不定時炸彈。它讓媽媽變成張牙舞爪的恐龍,讓孩子成為無理取鬧的魔王。但如果有方法,可以控制衝動,引導情緒成為助力,家庭關係一定更和諧。情緒對行為大有影響,也因此,自我管理(即管理感受與控制反應)的能力極為重要。如果你更能控制衝動,就能讓你的行動更契合你的價值觀。
  • 如果你不會思考,你就不能控制情緒
    您是如何寫出《撲克的心理博弈》這本書的呢?你寫這本書的動力是什麼呢?這是個神奇的地方,但不幸的是,很少有牌手理解如何準備才能使自己一直有如此好的發揮。若要獲得成功,牌手所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想要變好的欲望,想要儘可能地做得更好的願望,也許這是兩件不同的事,但它們都是必要的。幾年前我讀過關於Phil Ivey的訪談錄,那時他說他和其他人一樣都會犯錯,而區別是他經常思索改進的方法來做得更好。我想很多牌手忽略了他們的弱點或是錯誤,尤其是當他們打得還不錯的時候。你總是會有弱點、會犯錯的。這就是現實。
  • 總在情緒崩潰的邊緣試探?5條建議讓你保持冷靜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要列出利弊清單,仔細考慮下一步該做什麼,就意味著你離死不遠了。相反,關鍵是要迅速採取行動、爭取生存。 如今,大多數人生活的環境遠沒有那麼危險。這意味著這些古老的情緒反應不再那麼有用。很多情況下,它們還會對我們的長期幸福產生反作用。
  • 容易被情緒左右的生肖,有你嗎?
    我們每個人在任何階段都會遇到很多的事情,有一些是好事,讓我們滿心歡喜,而有些則會讓我們頭疼不已。面對不良情緒,有些人能夠儘快的做出調整,不讓它幹擾到自己的生活。而有些人則很容易被情緒左右,一點小事都會讓自己情緒波動的非常厲害,根本無法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有情緒,但如果因此就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就得不償失了。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
    介紹賈靜雯和修杰楷結婚兩年,被公認為娛樂圈的模範夫妻,不時地,賈靜雯和修杰楷在遇到修杰楷之前與孫志浩有過一段非常不愉快的婚姻。據說孫志浩經常吵架賈靜雯施暴,賈靜雯因不堪忍受而決定離婚。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你不控制情緒的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伴侶,這對你的感情是非常有害的。
  • 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的生活,應該有你的精彩。有時候,幸福的生活不是用大把的票子堆起來的。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理性思維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他的俘虜,任其自由膨脹爆發。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思考。不要總是想著對方如何得罪了你,給你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或損失。想想對方是不是值得要你去如此發火。他是故意的還是無心的?平日待你如何?給對方一個機會,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對於一些人,原諒,遠遠要比懲罰來得有效。也許只是一時的失誤,也許只是一閃而過的歪念。人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對人不要過於苛刻。不要總是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時候,只要有信心,人是可以改變的。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深度好文)
    《荀子·榮辱》中曾提到:「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善意的語言,比布帛還要溫暖;生氣時的惡語,比劍矛還要傷人。生氣時的話語,擁有無比巨大的能量,宛若一把鋒利的匕首刺進人的心中。「圖釘故事」眾所周知,那些生氣時的話語,就像是釘在牆上的圖釘,縱然事後將其拔掉,但留下的傷痕依舊存在。
  •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你正處在人生低谷之中嗎?你是否經常自我懷疑和批評?那些導致不開心的負面情緒糟糕的情緒人人都會有,要如何處理和面對我們的負面情緒呢?面對情緒的八大工具《如何停止不開心》書中詳細的展開了每一種負面情緒和可能的處理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對我有幫助的是「麻痺機制」這章所提及的八大工具,在此和大家分享。生活中,大家多多少少都存在著自我麻痺行為。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一個成熟的自己?
    相反,不擅長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則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一團糟。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自己所有的情緒與行為,不會為一點小事抓狂。當你在鏡子前仔細地審視自己時,你會發現自己既是你的最好朋友,也是你的最大敵人。特別是你要控制別人之前,一定要先控制住自己。如果你不能徵服自己,就會被別人所徵服。
  • 感覺情緒要爆發?3個方法讓你快速控制憤怒
    還是要嘮叨一句,平時該有情緒就有情緒,精神勝利只是在你暴怒時候要用,否則變成「老好人」,你的生活就真像阿Q一樣了。及時離開暴怒點如果生氣了,那就從一數到十;如果想殺掉對方,那就從一數到一百。——美國前總統託馬斯·傑斐遜上面名言和第二條方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 連情緒都無法控制,你如何控制人生?!
    如果自己把包放在了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平時就告訴孩子不能亂翻媽媽的包,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第二天一早,彤媽跟彤彤道歉,發誓以後一定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亂發脾氣了。彤媽有個跟她一樣常愛發火的母親,她現在情緒常常失控跟小時的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 你是情緒的勒索者,還是被勒索者?——讀《情緒勒索》
    「虧我還當你朋友,我現在大難臨頭,你就這麼幾千塊錢都不肯借。」「我們也是為你好,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不孝順?」「年輕人,多做點別怕吃虧,多積累經驗。」「我就是因為欣賞你,才給你這些項目,說到底都是想你日後有更好前途,加班是必須的,你不會是要我失望吧?老實說,你不做,大把人搶著做,機會難得,你好自為之。」
  • 不想被情緒控制?你可以嘗試這樣做
    以情緒為例,在高潮期內,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動都被愉悅的心境所充盈;在臨界日內,自我感覺特別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煩躁,容易莫名其妙地發火,容易發生事故;而在低潮期內,情緒低落,反應遲鈍,一切活動都被一種抑鬱的心境所籠罩。 下面有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擺脫消極情緒,培養積極情緒。
  • 《頭腦特工隊》:喜怒哀樂皆為人生,釋放情緒比控制情緒更重要
    情緒每個人都有,應該說動物都有,與生俱來,它們是上帝對於每一種生靈的饋贈。而喜怒哀厭懼是人類最為基本的五種情緒,如果你想對它們加以了解,學會如何掌控情緒,那麼我想沒有什麼比皮克斯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更適合你去觀看。
  •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學會控制你就贏得完美人生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你就是優雅的。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態時,你就是成功的。 我們人類是感情動物,隨時隨刻都會被情緒左右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很多都要靠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就像個炸藥桶,隨時隨地都會爆發,往往失控的情緒就會做出很多讓人後悔莫及的事情。 人生哲理: 人有一份修養,便有一份氣質。
  • 如何化解十大常見的情緒問題 | 21天情緒平衡清理
    當一種強烈的情緒洶湧而來,我們的認知過程就會短路,不再用理智去認知世界,而是陷在過去的經驗裡,回到一些自我哀傷、自我想像裡。情緒就像人心中的一片海,會者乘風破浪,不會者陷落吞沒。我們要做的,就是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今天我們邀請我們情緒有哪些深層動機,和我們成長中有哪些關聯和相關性。
  • 何炅朋友請聽好:事情不會壓垮人,情緒會壓垮你
    既然它與物質本身無關,那就是我們已經被「情緒」所左右,而情感東西就像一個雙刃劍。好的控制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好的盔甲和武器,但如果我們控制不好,那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場不可預知和可怕現實的噩夢。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避免被現實壓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