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red Tendler是一位心理博弈教練,他已和300多名撲克牌手有過合作,讓他們能夠在牌桌上充分發揮潛能。
Tendler合作過的顧客包括Dusty "Leatherass" Schmidt, Niman "Samoleus" Kenkre,還有2010年柏林EPT主賽冠軍Ben "NeverScaredB" Wilinofsky。
Tendler是一位有心理學學士學位的註冊心理健康諮詢師。《撲克的心理博弈》在國際範圍內取得成功之後,他在撲克圈中開始扮演起了重要角色。而此書曾被PokerStars的職業牌手Lex Veldhuis定義為「絕世最佳的撲克書」。
在他推出第一本撲克書三年後,在他推出續集——《撲克的心理博弈2》——一年後,西班牙PokerNews的Antonio Martín找到了Tendler,挖掘他在撲克方面的興趣,還探討了撲克牌手怎麼做才能最佳發揮、避免情緒失控。
您是如何寫出《撲克的心理博弈》這本書的呢?你寫這本書的動力是什麼呢?
關於心理博弈,我非常想說一些特別的東西,而我所做的視頻、在論壇上回答的問題還有我所輔導的牌手,都得到了很多好的反饋。
所以寫書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了。這件事讓人但覺很興奮,但我沒有意識到實際上需要付出的很多。
雖然不是作家,但是我過分自信,以為能在三個月獨立完成,但是實際上卻花了兩年。
您為什麼選擇了撲克呢?
可以把它叫做好運突來吧。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就開始打撲克,我也一直很喜歡這項運動,但直到有天我在高爾夫課上碰巧遇到Dusty「Leatherass"Schmidt,我才開始考慮在心理博弈方面輔導撲克選手。
那時候我輔導高爾夫球員,他們其中的一些正在參加PGA和LPGA巡迴賽,而Dusty做為職業高爾夫球手的時候就明白了體育心理學的價值。
他一直想和體育心理學家合作,但他一直沒那錢。現在他有錢了,在2007年他試圖在10個月之後成為超新星精英,但他要和嚴重的情緒失控問題做鬥爭。他毀壞滑鼠,把電腦從牆內推出去摔裂。
所以幾個月後我們見面了,他向我求助。在與他合作六個月之後,他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因此他給了我一個為Stoxpoker製作視頻的機會,其他事你們都知道了。
在你的書出版之後,「這片區域」如同聖杯一般,很多人都在談論它。你能簡短的解釋一下嗎?
這片區域是心理表現的巔峰。這是讓你能最佳發揮的地方。
在這片區域裡,牌手能夠對這項比賽有更深入的思考,看清行動中他們通常看不到的細節(時機、下注大小的偏差),他們全心都耗在撲克上(不能分心),時間看起來或者變慢或者變快了。
這是個神奇的地方,但不幸的是,很少有牌手理解如何準備才能使自己一直有如此好的發揮。
若要獲得成功,牌手所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
想要變好的欲望,想要儘可能地做得更好的願望,也許這是兩件不同的事,但它們都是必要的。
幾年前我讀過關於Phil Ivey的訪談錄,那時他說他和其他人一樣都會犯錯,而區別是他經常思索改進的方法來做得更好。
我想很多牌手忽略了他們的弱點或是錯誤,尤其是當他們打得還不錯的時候。你總是會有弱點、會犯錯的。這就是現實。但關鍵的是你需要努力的改善心理、戰術,或者任何會讓你變好的東西。
大部分撲克牌手都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情緒失控,尤其是那些沒有太多經驗的牌手。你如何訓練他們,讓他們克服情緒失控這個問題?
關鍵是要面對情緒失控,在其開始的時候就嘗試去改正。很多牌手的問題是,他們會等到情緒失控已經積重難返的時候才開始改正/迎戰情緒失控的問題。
當情緒失控變得過於強烈的時候,它就會阻斷你思考的能力,如果你不能思考,你就不能控制情緒失控。句號。所以你必須在情緒失控還很輕微的時候就開始改正,那時你還有能力考慮清楚。
一旦你意識到了小的情緒失控的徵兆,深呼吸幾次,讓心情平復,之後再注入邏輯。注入邏輯是「思考」的另一個時尚的說法,卻又是個要具體想想的事,它能糾正情緒失控的潛在誘因。這種邏輯有助於減少情緒失控並且能夠長期改正它。
你認為在打撲克時避免情緒失控的關鍵是什麼?
找到情緒失控的原因,並且解決那個問題。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當然會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