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水滸傳》,提起武松的大名基本上是無人知曉,沒辦法,武松戰力太強,名聲太大。和武松不同的是,有一個人其實和他也很相似,就是喜歡抱不平,這個人就是拼命三郎石秀!武松和石秀都是作家施耐庵的寵兒,如果兩個人打起來,石秀還能贏幾個?
說實在的,武松和石秀,在某種程度上,石秀是武松的翻版。為什麼要這樣說,讓我們看看他倆的經歷!
剛開始,武松住在大哥武大郎家,石秀住在大哥楊雄家。武松嫂嫂姓潘,石秀嫂嫂也姓潘,武松嫂嫂出軌西門慶,石秀嫂嫂出軌一個和尚,兩人都因大嫂枕上風被趕出大哥家。而面對這件事,兩人的處理方法也差不了多少,武松怒殺大嫂,鬥殺西門慶,石秀也是殺姦夫,逼大哥殺大嫂。
就整個事情來看,武松和石秀的遭遇並不差多少,施耐庵之所以讓這個故事重演,女主角還正好也是姓潘,其實就是為了強調石秀,將石秀提升為和武松一樣的人物。其實施耐庵也是這樣,從石秀的表現來看,他比武松更勇敢,做事更狠辣,更有章法。
但是,既然施耐庵如此重視石秀,為什麼石秀在書中對武功的表現卻明顯不如武松?大部分人都認為石秀武功不如武松。
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施耐庵在三打祝家莊時就已暗示,石秀的武功並不比武松差多少,他完全有能力與武松一戰,甚至還說,如果石秀打得好,還會打敗武松!
楊雄、石秀、時遷準備投靠梁山,結果路過祝家莊時,時遷犯了老毛病,偷吃了店家報來的公雞,招致祝家莊眾人大怒。最後楊雄和石秀逃走了,而時遷被祝家莊活捉了。本來楊雄想請李家莊主李應幫忙通融,解救時遷,結果祝家莊一點也不給面子,還打傷了李應。在無言以對的祝家莊面前,石秀只能去請梁山出馬,解救時遷。
宋江雖率梁山眾人前來,但祝家莊的確是強悍之師,不敵。梁山眾人打了幾次,都是徒勞。隨後宋江採用計謀,讓孫立去做祝家莊的內務,又讓石秀假裝被孫立捉拿,打進了祝家莊。最後,在眾人配合下,成功擊敗祝家莊,時遷獲救。而且從石秀與孫立的戰鬥中,我們也可以大致分析出石秀的戰力!
宋江陣內鸞鈴響處,一騎奔出,眾人見是拼命三郎石秀,便上前迎戰孫立。雙馬並用,雙槍並用。二人鬥到五十合,孫立賣個破綻,讓石秀槍刺入,虛閃一閃,將石秀從馬上輕輕捉過來,直夾在莊前撇下,…看官聽說,石秀的武藝比不上孫立,為了招攬祝家莊人,故意教孫立捉來,使他的莊主一發信。
在孫立和石秀的戰鬥中,我們可以看出,石秀雖是梁山步兵營的頭目,但他也是一名馬術好手,竟與孫立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而這五十個回合,按理說應該是真刀真槍,沒有放水,因為祝家莊這邊也有高手,看不出二人是真槍。
這樣看來,石秀騎馬是非常厲害的,石秀被俘後,施耐庵還專門補了一句,說石秀的武藝不比孫立差,是故意輸給孫立的。筆者此言一出,直接說明了石秀武藝之高超,下線是孫立!然後我們去看武松和石秀的比賽!
石秀外號拼命三郎,屬於那種打法不過人的類型,所以剛開始武松面對石秀的進攻,可能不會特別輕鬆。儘管如此,武松的步戰能力還是要稍勝一籌,所以最後還是武松佔上風,單靠步戰,石秀是很難擊敗武松的!但如果石秀騎上戰馬作戰,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因為武松根本就不會騎馬!
熟識武松的朋友,大多知道武松這一大劣勢,雖然武松號稱步戰第一,但他根本不會騎馬,平時在路上都是靠腳走路。而且騎兵與步兵交戰,一般都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無論從體力耐力,靈活性,還是從速度,力量上來說,騎兵都要比步兵強得多,這也是梁山後期作戰,主要讓馬軍先上的原因。
本來步戰石秀不是武松的對手,但石秀一騎上馬,便與戰馬交手,便可大獲全勝。個人認為,如果有戰馬相助,石秀大戰武松,至少有八成把握獲勝!
從步戰的角度來看,石秀對武松,完全沒有勝算。但若石秀騎上戰馬,則戰力激增,有八成機率擊敗武松。歸根結底,從石秀與孫立的戰鬥情況來看,孫立的馬戰水平也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