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展主辦單位昨晚宣布,《第71屆柏林影展》將不再設置「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獎項,只會宣布「最佳主角」與「最佳配角」的銀熊獎獲得者,由此表明支持電影業消除性別歧視的態度,這也是國際知名影展的創舉。
此外,大會同時亦宣布,來屆柏林影展將按計劃於明年2月11至21日「以非虛擬形式」舉辦,不會因新冠疫情而取消或推遲。
柏林影展兩位主席瑪莉葉特利申比(Mariette Rissenbeek)和卡蘿夏夏翠安(Carlo Chatrian)同發表聲明:「表演藝術不該區分性別,所以我們這次的決定(取消分別頒發影帝、影后獎),希望喚起電影界對多元性別的認同與重視。」
柏林影展不僅主角不分性別,連配角也不分,甚至歷史悠久的「阿佛雷德鮑爾」(以影展創辦人為名)特別銀熊獎,也因他涉嫌曾參與納粹活動,而取消此獎。
柏林影展不頒影帝、影后榮銜,是「史上第1」的決定,國際知名影展包括奧斯卡、金球、康城影展、甚至下月初將舉行的威尼斯影展都還是有各頒最佳男主角(影帝)與女主角(影后)。
歷屆柏林影展中,導演李安曾以《囍宴》贏得1993年最佳影片金熊獎,1996年以《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2度贏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是唯一能擒「2隻金熊」的華裔導演。
張曼玉曾以《阮玲玉》贏得1992年最佳女主角,她也是第1位華裔柏林影后;3年後(1995年)蕭芳芳以《女人四十》贏得柏林影后,近年雖然有評論認為柏林影展已不如過去「有份量」;但相對的也再沒有華裔電影或電影人在柏林影展有突出表現。
不過,有網民們得知柏林影展最新決定後,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樣很好,以後不僅僅是女演員之間的角逐,優秀的男女演員也可以一爭高下;不過也有一些人覺得大可不必,沒有必要取消男女主角,因為區分性別獎項本身也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