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季蘭、薛濤、魚玄機,三位女冠詩人中,我最喜歡的是薛濤。
薛濤字洪度,她原本出身官宦人家,父親因事被貶往四川,不久去世。年幼的薛濤和母親無以為生,便入了樂籍,成了一名官妓。
薛濤容貌既美,才華又高,更兼談笑風生,進退得宜,深受文人士子們追捧。她在蜀中歷事十一鎮,曾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下賦詩侑酒、處理公文,韋皋對她十分賞識,居然異想天開地奏請朝廷,打算給薛濤「校書郎」的稱號。(一說此事乃武元衡所為。)
校書郎是清貴的文職,朝廷當然沒有胡鬧到把它授予一名妓女,不過「女校書」的美號卻傳了出去,讓這位美麗的才女更添風致。稱讚薛濤的詩篇裡,最好的是王建那首《寄蜀中薛濤校書》:
萬裡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令人悠然神往。
然而薛濤身為官妓,再怎麼風光無兩,歸根結底也是男人的玩物,不過這個玩物高級一些而已。她就像春風中的柳絮,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難得的是,在如此處境之下,薛濤的詩總有一股生機,一股英氣,琳琅滿目,嗟賞不足,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詩人的天賦了。
二
今天我們先來讀一首薛濤的《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相傳此詩是薛濤在韋皋幕中即席所賦,若如此,薛濤不僅有才,更屬捷才。詩題是《謁巫山廟》,當為詠史之作,韋皋時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巫山正在其境內,選題很是應景。
此詩雖是詠史,寫景亦佳。首聯有聲有色,還有草木之香,遊蹤宛然,恍若置身於清麗幽深的高唐勝境之中。
此處最著名的典故出於宋玉《高唐賦》: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頷聯與頸聯便以楚國事為吟詠對象。觀巫山山色,自然聯想到宋玉;聽水聲潺潺,猶如為楚王一哭。水聲千載不絕,則此傷悼之情亦千載不絕。水聲山色之中嵌入「宋玉」「襄王」字眼順理成章,絲毫不嫌笨拙。頸聯化用《高唐賦》中的句子,雖不是工整的對偶,但自有一份逸宕之氣,並把楚亡的緣故和事實交代得乾淨利落。
尾聯回到現實,把目光落在巫山廟前的柳樹上。柳葉如眉,曼舞春風。然而一「空」字與「惆悵」相應,物是人非之感自出。且柳眉是女子之眉,女子鬥眉便是比拼美貌,薛濤此刻在韋皋面前,當有自矜才華之意,此聯非常貼合作者的身份和情境。
明代的鐘惺評價尾聯云:「不但幽媚動人,覺修約宛退中,多少矜蕩不盡意。」其中確實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詠史的同時流露出的自矜才華卻不知能否託付的心思。
這首詩情景俱佳,餘味不盡,且筆力清剛,見識不凡,無怪乎韋皋激賞薛濤,要奏請她為女子校書郎。
三
上周學生在課堂展示中分享了薛濤的詩,她們誤以為韋皋與薛濤是夫妻,當然不是,他們甚至連情人都算不上,要說他們之間的關係,更確切地說,韋皋像薛濤的主人。
在南宋,一個名叫嚴蕊的女子同為妓女,她寫過一首《卜算子》詞,其中有一句是「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對這些命運不由自主的女子而言,那些高高在上的男人就像主宰百花命運的東君,可以溫柔愛撫,也可以橫加摧殘。
韋皋欣賞薛濤的時候,會把她捧得很高,可是,當他發現這個美麗可愛的小寵物開始膽大不聽話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地棄置。
下一篇將會談一談薛濤著名的《十離詩》。
往期文章:
唐代女冠詩人(1) 唐代女冠詩人(2)
更多文章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晝寢堂隨筆」。
喜歡請點擊右下角的「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