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Lily正在拒絕95後實習生饅火火餵她吃的一枚安利:ZEPETO。
這款發音奇怪的產品,正在朋友圈裡刷屏。
| ZEPETO可以通過人像識別,生成用戶的虛擬形象,因為這個形象可以調整和DIY穿搭,也被用戶稱為「捏臉」。
Lily下載過一次,就準備卸了。「太難用了,光是首頁加載,我就等了5分鐘,臉也捏的不像,好不容易進去了,還花式騙我氪金和看廣告,我就棄用了。」
這個理由,也是ZEPETO在APPSTORE裡,獲得2.3分超低分的重要理由之一。
然後,在這個用戶體驗為王的時代,ZEPETO憑著如此低的評分,如此難用的用戶體驗,仍然刷爆了朋友圈,能量實在不可小覷。
在過去的一周,網上也出了很多的文章,來實名diss這款「現象級的產品」。
所謂現象級產品,就是像「臉萌」「子彈簡訊」「足記」一樣,刷爆社交網絡,卻曇花一現,再也沒有後續的動向。
這次,媒體還用了個新詞,叫「月拋」。
| 曾經刷屏的足記電影相機,其實到現在還活著。
然而今天我們不想討論這款產品未來的死活,只想弄清楚,為什麼用戶體驗那麼差,卻依然刷爆朋友圈,ZEPETO到底做對了什麼?
貼紙相機2.0
ZEPETO利用的是「宜家效應」
ZEPETO的出品方是Snow,背後是韓國的NAVER公司,被業內稱為韓國的「騰訊+高德+facebook+谷歌」,旗下產品有LINE,以及多款貼紙相機,包括SNOW和B612咔嘰。
有人說ZEPETO是QQ秀3D版。但如果把這款產品放到NAVER的產品版圖裡,很明顯是貼紙相機的2.0版本。
用戶可以通過一鍵自拍,生成自己的3d形象,並通過捏臉、改變發色、搭配穿衣,製作出一個更符合自己的網絡形象,實際上是對自己理想自我的美化和升級。
正如APPSTORE介紹所說,「it『s even cuter than your imagine」(這比你想像得更可愛)。
這種貼紙式生產人像,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今年網易推出的三款刷屏h5,《刷屏全家福》《睡姿大作戰》和《我的辦公桌》上,人們就通過DIY生成各種形象,玩得樂此不疲。
在社交網絡時代,人設這個詞已經讓人見怪不怪,正如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所說,「為了使他人按照我們的願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除了給自己生成更美好的虛擬形象,zepeto,還暗含了一個經典的消費心理學現象——宜家效應。
「宜家效應」,最早源於宜家,顧客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家具往往比成品好賣。後來被用來泛指消費者對於自己投入勞動、情感而創造的物品的價值產生高估的價值判斷偏差現象。
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於一個物品付出的勞動(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也越容易對一個物品產生擁有感,不忍捨棄。
所以雖然用戶體驗又卡又慢,但是等你完整的捏出屬於自己的小人後,你會發現自己正在慢慢從「真不知道,這個產品有啥好玩的?」變成「這個產品真的挺有趣的!」
文章開頭的產品經理Lily,也最終在實習生饅火火的一再說服下,捏出了自己的小人,並且開始樂此不疲的邀請朋友開始合影。
而APP內置的金幣流通玩法,則無形中增加了用戶的沉浸時間。
你需要通過不停的做任務、玩遊戲、觀看廣告才能獲得金幣,然後才能用金幣花更多的時間在這個APP上挑選衣服,裝扮自己的虛擬形象,像個時間黑洞,讓你不停往裡投資時間和精力。
|同事已經氪金購買聖誕套裝
所以翻看ZEPETO在社交媒體上的評價,不約而同都可以看到一個詞,上癮。
營銷策略:定位與卡位
正如產品經理lily被饅火火打動一樣,很多用戶開始玩ZEPETO的原因,也源於朋友安利。
事實上,ZEPETO在今年10月就開始在APPSTORE中國區前十霸榜。
據Zepeto中國區負責人孫琦透露,這次的階梯式的增長,主要爆發自社交媒體。
孫琦同時是b612咔嘰相機在中國區的市場副總裁,在去年曾經在饅頭商學院分享過b612咔嘰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做市場營銷。
根據孫琦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在社交網絡上帶火一款產品有這樣一個思考路徑:
(1)分析產品本身所處市場環境情況
ZEPETO一直飽受爭議的就是它的定位,覺得它又想搞社交,又想做遊戲,又想做相機,到頭來讓人說不清它到底是什麼。
然而,從Naver的布局來看,Zepeto的誕生,似乎是跟隨用戶社交習慣的不同而在不斷的適應。
line貼紙、b612咔嘰相機,都曾是依附在社交平臺上的產物,幫助人們表現自己。
但是放眼望去現在的市場環境,手機廠商都在爭做最會拍照的手機,社交產品更是被微信擠得幾乎沒有生存空間,一邊是產品提供商同質化、競爭激烈,另一邊是用戶越來越提不起新鮮勁。
去年10月iPhonex的誕生,帶來了新鮮的animoji,人臉識別的技術,讓每個人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動物表情包。但是iMessage終究還是沒幹過微信,animoji在中國還是因為無人使用,而始終沒有擴散開。
事實上,animoji的人臉識別技術比zepeto更精確,只是生成的不是用戶自己的臉。
Zepeto的機會就在於此,做每個人的虛擬表情,但是擺脫設備的限制,長到任何社交平臺,從而從社交平臺為自己導流。
(2)用經典市場營銷模型思考:定位、對位、卡位。
定位:做每個人的虛擬表情,通過社交關係引發流行。
對位代表著用戶,我們要去洞察用戶心理。
這一點對做過社交軟體line,做過b612咔嘰相機的naver來說,其實積累已久。他們的用戶都是高度重合,14-29歲年輕人,女性,好奇心重,喜歡參與和分享新鮮事情。
卡位實際上就是定位+對位,怎麼用產品去迎合你的用戶。
(3)卡位迎合用戶,沉澱社交關係,促發社交媒體流行。
Zepeto,最重要的一個社交裂變點,在於他的合影功能。只要你添加了好友,就可以自動選擇它的POSE模版,和朋友生成合影。
為了刺激用戶必須不停的拉好友進來,zepeto設置了2人、3人、4人、5人的合影模版。
並且場景做了多種設置,有情侶秀恩愛的,閨蜜聚會的,帥哥齊刷刷出鏡的,包括外出旅遊拍攝搞怪旅遊照的。
這個過程中,如果用戶想體驗Zepeto上的所有神奇,最少要邀請5個好友參與。
這是不是很像現在流行的社交裂變?只是這是玩法帶來的,而不是金錢刺激的。
這種方式,讓用戶將自己的社交關係代入了Zepeto。
| 饅頭小夥伴合影,猜猜哪個是饅火火?
另一方面,在營銷推廣上,又根據各個社交平臺不同的特性,做不同的引導。
我們可以看到微博、小紅書、微信、抖音,成為主要的發力點。
Zepeto根據不同平臺用戶的不同氣質,製作產出符合該平臺的不同素材,引導粉絲自己玩起來。
微博的平臺氣質是娛樂,對應的用戶氣質是八卦。
在微博上搜Zepeto,會看到很多都是粉絲和偶像的Zepeto合影,在Zepeto裡,可以和歐巴牽手旅行。
抖音的平臺氣質是沉浸,對應的用戶氣質是好奇和參與。而Zepeto在這個平臺的內容引導點,則是可複製性的舞蹈和神曲。Zepeto微博上發布視頻,這支從韓國傳過來的洗腦神曲和舞蹈也正在抖音刷屏。
小紅書的平臺氣質是安利,對應的用戶氣質是愛美。
可以看到小紅書用戶玩Zepeto提到更多的是穿搭,甚至有用戶已經用zepeto做出了一周穿搭圖。
而在微信,Zepeto流行的更多的點,則是用Zepeto做的頭像,用Zepeto做的表情。
|公司怪叔叔同事發他的表情包,在群裡受到了群嘲和嫌棄
長在這些平臺上的粉絲,都是b612咔嘰以及Zepeto的目標用戶畫像。在這種社交媒體營銷和產品的雙重迎合下,Zepeto在霸榜APPSTORE一個月後,迎來了這次爆發式增長。
ZEPETO的野心
雖然很多人說,Zepeto會和「臉萌」一樣的曇花一現。但在Zepeto的官方介紹上,有這麼一句話,卻讓人耐人尋味。
「如果你覺得我們只是捏臉遊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期待我們下一次更新吧!」
所以,分析下來,Zepeto可能確實不是像臉萌一樣簡單的捏臉遊戲,正如饅頭的產品經理Lily所說,「第一個版本的遊戲化社區特徵就很明顯了。有3個方面可以看到它的野心:
1.與好友合影做切入,誘發用戶邀請。
2.較為完善的商業體系,金幣獲取與消耗。
3.照片牆,社區產品常用策略。排行榜推薦更多用戶。
Zepeto用3D虛擬形象切入社交,確實有點聲東擊西,目前還不知道後勁兒如何。畢竟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這種文字、圖片類產品幾乎都已經被佔滿了。
如果把Zepeto當作line貼紙、b612相機的升級版,那它在naver的定位,或許只是一款跟隨時代潮流迎合用戶習慣的流水型產品。
我幾乎無法想像,1個月後我還會拿著它繼續玩合影。
同樣,我也正在期待Zepeto的下次更新給我驚喜,畢竟微信都已經推出7年了,QQ馬上就20歲了,Zepeto或者類Zepeto類產品會成為未來嗎?
彩 蛋
因為這個選題,我司產品經理lily告訴了我騰訊有一道經典的產品面試題,那就是如果時間回到了1998年,QQ推出第一個版本,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從以下功能裡實現三個,你會怎麼選?
1、卡通頭像
2、聊天室
3、很小的.exe文件
4、皮膚skin
5、速度超快0.5秒反應
6、語音
7、視頻
8、看誰在線上
9、qq表情
10、傳文件
答案是1、2、8,你能說出為什麼嗎?
彩彩蛋
Zepeto中國區運營團隊市場負責人孫琦曾在饅頭商學院做過分享:《如何跟年輕人一起玩出億級用戶增長》,今天作為福利免費送給大家,戳下方小程序邀請好友領取吧!
ZEPETO中國運營團隊市場負責人親授:
網絡營銷,如何跟年輕人一起玩出億級增長
(以B612咔嘰用戶增長為案例講授)
原價99,現在免費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