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攝影,相信大家都見過不少吧!合理的運用一些想像力和攝影技巧的運用,營造出戲劇性超現實效果。那麼,用手機拍錯位,有哪些拍攝技巧呢?
首先,來搞明白錯位照片是怎麼來的?
1.利用前後距離產生產生錯覺。前後距離,就是根據「前大後小」的視覺原理,在一個平面上,兩個差不多大小的拍攝主體一前一後的放置,遠的拍攝主體會在照片上看起來很小,近的拍攝主體看起來更大。
2.利用上下反轉產生錯覺。上下反轉,就是在拍攝後利用後期把相片180度(或其他角度)反轉,讓照片中的拍攝主體展現出不合乎常理的效果。
當然,藉助手機後期,也不止旋轉,還能玩出更多的創意,如後期疊加、多重曝光等技法,為畫面增加更多創意和趣味。
搞清楚了它的產生原理,那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或者說,有哪些技巧呢?
1、找到一個足夠乾淨的場景,讓參與大小對比的兩個物體有足夠的關注度,往往是空曠的地方(草地,天空,沙灘,平原,水邊)容易拍出錯位的照片。
除了 「不雜亂」 之外,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不能有明顯的具有 「空間標尺參照」 的景物,簡單來說,避免畫面中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東西,就是要避免在相片中出現與現實的直接對比。
2、一致性原則。錯位攝影的本質是把兩個相距很遠的物體,創造出 「在同一平面」 上的錯覺。需保證兩個主體的亮度基本一致,否則根本就不會產生視覺錯位。
3、道具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增強相片的趣味性,拍攝時不妨多加利用水杯、鞋子、打火機、手機、鏡子,甚至是遠方的建築物等「標尺感」比較強的道具,給人營造荒誕、超現實的感覺。最重要的是照片中的「演員」投入,這樣才會更加有趣,讓這些道具來引導觀眾的眼睛,達到以假亂真。
4、若有前後的距離,例如下圖一前一後的站立,對焦點最好放在遠處的一方,通常後方的人物會顯得很細小,若有輕微淺景深可能已經完全糊掉了,因此對焦點最好設在後方,使細小的人物也能清晰可見。
錯覺照最大的難點在於不同距離平面上的主體,細節清晰度上總存在一定差別,而剪影的拍攝,完美地迴避了這一難題。
關於剪影的拍攝,可參見前文如何拍出創意剪影照?其實並沒那麼難
最後,想說的是,開始的時候,可以去模仿一些作品,但想要拿出「驚豔」的作品,就需要自己去發掘更多的趣味與創意了。下面來看兩組印度小哥 @harsh_____photography 的錯位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