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是聖者的修行路,對於六道凡夫而言,最為首要的任務是滅除一切妄想,證得無生法忍。阿難在這裡請問業道之由來,甚合佛陀心意。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阿難當即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對佛陀說:「大威德世尊!以慈音無遮教化眾生,善於開啟眾生的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愉快暢然,獲得大饒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複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世尊,若是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就是周遍圓滿的,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之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之真正性體。佛體真實,為什麼又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和天等業道呢?世尊,這些業道是本來就自有的,還是眾生虛妄習氣生起的?"
這個問題似曾相識,在第四卷中,富樓那曾問佛陀:「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只不過富樓那當時問的是山河大地之塵境,阿難這裡問的是六道眾生之根境。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為一體的兩個面。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慾,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受持菩薩戒律,私下行淫慾,妄說行淫非殺生、非偷盜,不會有業報。發出這些話後,先於女根生起大猛火,然後全身節節在猛火中燒燃,墮入無間地獄。」
空王佛曾對烏芻瑟摩說:「多淫人成猛火聚」,寶蓮香比丘尼是活生生的例子。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大王是因為誅殺釋迦種族,善星比丘是因為妄說一切法空。他們活著時就生身陷入了阿鼻地獄。」
琉璃大王誅殺釋迦種族有遠因也有近因。
遠因是,往昔邏閥城中,有一水池幹了,池中魚王被捕魚者分食。當時有一小兒雖未食魚,但用竹竿戲敲魚頭三下。這個魚王就是後來的琉璃王,捕魚者就是釋迦種族,那小兒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近因是琉璃王為太子時,一日回外婆家,因坐上佛陀尚未坐過的莊嚴法座,釋迦族人罵他為婢女所生,哪裡有福德坐這個寶座。太子因此懷恨在心。又在近臣(亦是遠因中的被食之魚)的攛掇下,從而起兵滅釋種。
琉璃王遠因有被殺,近因有被輕視,二者相激,導致怨仇嗔恨心強烈生起,從而造下地獄惡業。
善星比丘乃是佛陀堂弟之子。他親近惡友,撥無因果,妄說一切法空。既然所作之業沒有本體,那麼造什麼業都是空,不會有什麼果報的。由於這個邪見妄語,令善星比丘生身墮入阿鼻地獄。
【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這些地獄是有一定的處所?還是自然而有?那些人顯發業報,各人獨自承受時。」
寶蓮香比丘造的是淫業,琉璃王造的是殺業,善星比丘造的是妄語業。這三業都是墮地獄業。他們各自承受地獄業報時,這個地獄是本來就有一定處所,還是隨業顯發、自然而有的呢?
【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惟願如來大慈開示,啟發我們這些童蒙無知者,令一切持戒的眾生聽聞此決然確定的義理後,歡喜頂戴,謹潔奉行,不敢絲毫違犯。」
眾生如果真的明白自身為何會受苦的道理,就會自覺修正自己的行為,以免造下惡業。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陀對阿難說:「這個問題問得暢快啊!能令一切眾生不入邪見。你現在仔細聽,馬上就為你宣說。」
阿難此問,一片慈悲,甚合佛陀心意。
(當覺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