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界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歐美掀起了「肌肉棒子」電影的熱潮,一大批大肌肉猛男成了最紅的男明星,包括史泰龍、施瓦辛格、龍格爾、尚格雲頓等。今天說的《赤色威龍》 (Red Scorpion)就是龍格爾的代表作,也是肌肉棒子電影中的經典。
在成為動作明星之前,杜夫·龍格爾是個文武雙全的好學生,先後在華盛頓州立大學,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和雪梨大學化工系拿過三個學位,還是1980-1981年歐洲空手道冠軍和空手道黑帶三段,在雪梨期間,龍格爾很快成為格蕾絲·瓊斯(《穿梭猛鬼城》)的保鏢,還在瓊斯出演的《007之雷霆殺機》裡客串了一把,順理成章進入好萊塢。
龍格爾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是與史泰龍打擂臺的《洛奇4》,扮演前蘇聯拳擊手伊萬,隨後又出演了《決勝時空戰區》。《赤色威龍》是他第一部獨立擔主角的影片,導演是曾拍過《十三號星期五終結篇》和《越戰歸來》的B級片老手約瑟夫齊託。
故事講述前蘇聯特訓殺手尼科拉奉命前往非洲某國,刺殺反政府抵抗軍領袖,他先偽裝與反抗軍和記者一起越獄,騙取對方信任,藉機接近領袖,但被識破,並被領袖釋放。尼科拉的上司對他進行酷刑拷打,他反抗後逃脫,昏倒在沙漠中,被人救起,傷愈後,尼科拉帶領著抵抗軍殺回營地,最終獲勝。
影片是典型的1980年代冷戰結束前美國戰爭片路數,借用第三國來彰顯美國式價值觀,但主角變化較大,在土著部落養傷這段甚至有點接近功夫片。影片原定在史瓦帝尼拍攝,但被當地政府拒絕,只好改在納米比亞拍攝。龍格爾當時年輕氣盛,片中所有動作特技都由他親自完成。
影片原定由華納公司發行,但華納卻在拍攝期間撤銷了合同,有原因稱該片拍攝時得到了南非政府的幫助,因此受到「藝術家與運動員反種族隔離」組織的抵制,劇組不僅因此而臭名昭著,而且還超支嚴重,影片最成本達到1600萬美元,比原始預算多出1000萬,製片人阿布拉莫夫事後覺得影片不應該有這麼多暴力和髒話,甚至試圖自己做一個新版本,但出於成本考慮還是放棄了。
影片於1988年12月先在韓國上映,次年1月在德國和日本上映,4月在美國本土上映,票房不足500萬美元。到了錄像帶和DVD時代,此片倒成為暢銷品,絕大部分影迷認為它拍得並不差,龍格爾當年威風凜凜地端著機槍射飛機的場面更是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同性戀平權運動就從小眾轉變為大眾議題,也漸漸被大多數普通人所接受,銀幕上的同志電影也多了起來,漸漸成了氣候。正是因此,肌肉棒子電影也走向了末路。如果再有肌肉男在大銀幕上肆無忌憚的秀身材,無異於「不打自招」,而觀眾也會對號入座,帶上另類濾鏡去看這些畫面。所以動作片中的男性不再是一打架就赤膊上陣,露出抹著橄欖油的胸肌腹肌了,肌肉的圍度也比以前小了好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