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ly limit to our realization of tomorrow will be our doubts of today .
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
就在昨天,微博伺服器再一次崩了,炸出了一條意外之外,又似乎情理之中的熱搜:#馬伊琍文章離婚#
說到文馬夫婦,人們最先想到的,或兩人結緣的《奮鬥》,或出軌風波後馬伊琍充滿智慧的「且行且珍惜」,或近幾年低調的歲月靜好。
令人唏噓,卻也敬佩他們面對風暴時,克制而冷靜的處事風格,沒有撕破臉皮的指責,而是真誠地畫上句號。
就連離婚聲明也頗有文採,紙短情長,一別兩寬,萬般不舍,親情依舊:
縱觀文章的微博內容,恰恰也是這句話的印證。
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有網友指出,在發布聲明的前一天晚上,文章還在朋友圈曬女兒的獲獎證書並發文,「為父一宿沒睡,早上五點到現在,值,為你驕傲。」
隨後馬伊琍回復道「爸爸辛苦了!明天繼續」,文章回應「甜著苦」。二人的關係看上去仍然十分和諧。
他們對於對方沒有仇恨,也沒有埋怨,只是他們像周杰倫唱的那樣:也許分開,會比較好過。
下面口語君給大家總結「好聚好散」在英文中的一些說法:
part 這裡做不及物動詞表示「分手」, hard feelings 表示「不愉快的情緒」,to part without hard feelings 就是「好聚好散」。
字面意思是「好好地斬斷這個結,就像當時好好地系上它一樣」。
「結婚」的英文除了「get married」,還可以是「tie the knot」。到了「離婚」之時,自然要「cut the knot」。句子裡的副詞 smoothly 體現出了「好聚好散」的意味。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口語化的表達,如:
字面意思是「我們當朋友吧」,言下之意就是「讓我們好聚好散吧」。最後還可以添加「without hard feelings」、「without resentment(怨恨)」、或「without grudges(怨氣)」。
另外,「好聚好散」也就是「關係和睦」,彼此間沒有怨恨,沒有嫌隙,英文還可以說:
「be on good terms」是一個固定搭配,表示「關係和睦」。
bad blood 字面是「壞血」,比喻「不合、嫌隙」。
最後,我還發現網上有人把「好聚好散」翻譯為:
這裡的 merry 表示「happy」,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快樂地相見,快樂地道別」。
根據 Urban Dictionary(美國俚語詞典),這句話源女巫(witch)做法或者威卡教徒(Wiccan)進行宗教儀式時的口號。
雖然這種表達的原義跟「好聚好散」有些偏差,但仍可以引申一下。
詞典中還提供了完整說法:Merry meet, merry part and merry meet again. 大概可以翻譯為「好聚好散,再見不難」
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
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
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
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掃娥眉,
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願這對不算圓滿的夫妻往後餘生,能夠尋找自己人生中的圓滿,各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