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的迷局:高開低走還是為輿論所壞?

2020-09-03 張煙雨扶

《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後,除了開局兩天收到較多的讚揚外,接下來的時間裡所受到層出不窮的抨擊質疑與批判多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熱度有多高,被批評的力度就有多強。豆瓣上的評分從8.6跌落到7.4,相當一部分群眾評價這部戲令他們大失所望。

目前來看,針對這部戲的批評火力主要集中在這一說法上:說好的家庭題材劇,結果卻像普通偶像劇一樣弄出狗血三角戀出來,高開低走,強行把親情變愛情,實在是令人憤怒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

(1)

在這些感到失望的觀眾網友們評論中,我選出了最讓他們感到憤怒的地方:狗血三角戀

而最能代表狗血、同時也是受詬病最多的兩個劇情點,一個是他們從預告中看到的兩個哥哥都向李尖尖表白的劇情,疑似兩個哥哥都有讓親情變愛情的行為;另一個是凌霄同李尖尖的閨蜜齊明月聯繫了九年,卻感覺不出齊明月對自己的好感,一點都不符合凌霄善於斬斷曖昧的人物性格,此行為十分綠茶。

目前播出的劇情進度還不到3/4,但這兩處被罵得最狠的地方也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先是兩個哥哥都對妹妹由親情變成愛情的突兀轉變。顯然凌霄對李尖尖的情感從來都不是由親情突然變成愛情的神轉折,這一點無需多言,連這一點都無法理解的網友也確實沒有繼續將這部戲看下去的必要了。

關於凌霄的愛情,也有部分網友詬病他的情感顯露是不正確的,完全是強勢尬撩。李尖尖把他當哥哥,他卻想當人家伴侶。這讓他們代入並想起了自己身邊會強勢告白卻不顧他人感受的自作多情討厭鬼。

就不說前面所播出劇集中那些深埋的細節了,單從27、 28集的劇情來看,李尖尖和凌霄的兩情相悅,已經顯眼到不能再明顯的地步了。李尖尖對凌霄和她之間的親密肢體接觸,不僅不反感,反而適應良好;會在凌霄和她討論今後生兩個孩子的時候,感到不好意思又有幾分竊喜。如果李尖尖對凌霄沒有愛情,凌霄說這樣的話就是言語騷擾,但如果兩人之間本就是小情侶,這不就是正常操作?情侶關係和其他關係的相處方式,本就是不一致的。

更何況李尖尖嘴上沒有回應凌霄一句我也愛你,但在與凌霄的聊天中已經開始考慮凌霄母親和妹妹小橙子對自己的接受度問題了。這樣的情感回應還不夠明顯和誠實嗎?

什麼時候,電視劇已經是不看人物角色行動中的深意,聽他們說愛便是愛,沒說愛便不是愛的思維模式了?這樣的想法真不知道是在侮辱電視劇的製作方還是侮辱觀眾的智商。

同樣的,還有李尖尖和小哥賀子秋之間的情感。正因為賀子秋和李尖尖說了想要和她結婚,很多人都對這種親情變愛情的行為感到極為憤怒。

還是那句話,不是因為他說想和她結婚,他的感情就被定義成愛情的。如果只聽子秋說了這樣的話,便對他的親情純度產生了懷疑,那麼觀眾的思考能力可能比莊北高明不了多少。

不僅僅是李尖尖接受不了賀子秋和自己成為真實夫妻的這樣想法,就連告白的賀子秋,也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關係。

賀子秋對這段婚姻的訴求,僅僅源自於他想要更好的照顧李尖尖和李爸爸。當李尖尖向他點明,真正的夫妻會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的時候,他的腦海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可怕的想法,甚至還反問李尖尖,你一個小孩子怎麼能去想這麼可怕的東西?他從未將李尖尖當作一個女孩子看待,李尖尖在他心中永遠是需要被他照顧的小孩子。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對真正的哥哥賀子秋來講,妹妹永遠都是孩子;而對於一直希望把李尖尖變成戀人的凌霄來說,他卻感慨李尖尖實在是太過晚熟。一個希望妹妹永遠不要長大,另一個卻想她早日成為成熟的大人。

這就是最為人詬病的兄妹三人狗血三角戀的真相,一個是一直存在的愛情,一個是從未變質的親情。

(2)

另一處讓凌霄被罵的最多的劇情,便是他和齊明月之間的曖昧。他們的說法是,你們倆都聊了9年了,字裡行間你就感受不到她對你的情感嗎?

這團迷霧也已經解開了。凌霄向齊明月道歉時,曾經問過她為何會喜歡自己,畢竟他們認識的那一年相處極少,話也不多,而在手機聯繫的9年中,兩人聊的少,話題也只是李尖尖,雙方都不聊自己的情況就算了,就連宣稱喜歡凌霄的齊明月,也從來沒有表達過想要去關心和了解凌霄處境的任何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凌霄會知道齊明月喜歡自己,那他一定是得了妄想症。

在凌霄的點撥下,齊明月才明白自己確實不是喜歡真正的凌霄,更多是自己情感狀態的一種寄託。這樣的現象在當代年輕女性中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在情感劇中很少被刻畫的,就這一點而言,這部劇是很優秀的。很可惜很多人都先入為主了,既然她言語上那麼說了,這部劇一定會像以前那些劇情一樣,他愛她,她愛他,各種狗血。

(3)

《烏合之眾》的影響力之所以持久,大概在于勒龐在其中對群眾心理的生動刻畫。關於群體情緒的描述,書中用了這樣一段話來形容:

在情感上,就像在許多其他方面一樣,身處群體中的個人類似於原始人,不管是好是壞,情感表達的突出特點就是簡單誇張。因為他不能做細緻區分,從整體上去看待一個事件,更看不到其中存在的過渡狀態。群體情緒的誇張也受到另一個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麼情感,一旦表現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的方式非常迅速地進行傳播,它所明確讚揚的目標就會力量倍增

顯然如今網絡上的部分網友,也有這樣的群體特點。

部分觀眾們抨擊這部劇並沒有逃脫狗血言情劇的套路,實際上是他們自己沒有跳出這樣的思維模式,當他們看到碎片化的信息後便堅信,這一定就是走曾經走過的套路。哪怕現在的劇情已經證實了,這部劇就走出了新的路。

他們說,我們只想看溫馨親情劇,不想看大型情感撕逼,怎麼就這麼難?掛羊頭賣狗肉,差評。事實上是,劇裡永遠沒有劇外的評價撕得這麼厲害。說著不喜歡撕的劇情,而實際上他們正在自己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證明著,他們究竟有多麼得喜愛這樣的行為。他們口中所厭棄的,正是他們實際行為中所愛的。

(4)

以家人之名偏離了家庭題材的主線了嗎?從來沒有過。如果沒有相愛的兩人組成家庭,後面的親情又從何而來呢?家庭劇不應該排斥愛情,這不是凌霄和李尖尖青梅竹馬的感情受到抵制的理由。

引起了誤解的年輕一輩們之間的感情線現如今已被解開誤會,那麼在此同時,我們就不要再忽略了這個特殊家庭中,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長輩們與小輩們之間的深厚情感,是如何詮釋何為家人的。

或許是這樣的家庭題材劇在近些年來實在是少見,導致諸多觀眾們先入為主地將它劃分常見的套路狗血劇,這其實不是這部劇所面臨的迷局,而是需要部分網友觀念意識的轉變。

不管輿論中的評分是升高還是跌落,不管部分網友們是在情緒激烈地讚揚還是抨擊,一部合你心意的電視劇初心就是有讓你感受到舒服的點。喜歡就停留,不喜歡就換臺,這就夠了。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評分暴跌!「高開低走」怎麼就成了國產劇的標配?
    可好景不長,隨著劇情的發展,該劇呈現出「高開低走」之勢。但《以家人之名》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因為這部劇在剛開播時就被大家寄予厚望,甚至有不少媒體稱它有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感覺。看來,《以家人之名》真的是將一手好牌給打爛了!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豆瓣評分「高開低走」成國產劇常態?
    》也在某種程度上複製了其高開低走的發展路徑。從《下一站是幸福》《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話題劇頻頻陷入口碑窠臼。「李尖尖」扛起話題KPI,《以家人之名》還是「灑狗血」了同樣是聚焦原生家庭,同樣是夾雜著傷痛,不可否認《以家人之名》的視角是新穎的、溫暖的、治癒的。
  • 《以家人之名》親情的外衣下,皆為愛情做鋪墊,又是高開低走的劇
    《以家人之名》親情的外衣下,皆為愛情做鋪墊,又是高開低走的劇初看《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你就會被這令人感到新鮮的劇情給深深吸引,兩個由於種種原因都沒了老婆的大男人帶著孩子搭夥過日子,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也能收進家門,大愛無邊、視如己出的養育著,想想光是以上說的這些情形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圖為《以家人之名》劇照由湖南衛視播出的家庭劇《以家人之名》一度成為「爆款」,巔峰時豆瓣評分高達8.6分,一時好評如潮。這是近幾年來同類型作品中少見的。但最終,這部最高時收視率破3的作品僅以7.0分收官,高開低走。在人們為其獻上一聲嘆息之餘,似乎也應該以此為例,對於未來家庭劇的創作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 高開低走,以家人之名降分,是編劇的問題還是加戲咖?
    豆瓣《以家人之名》的網友評分降低了,從開局的8.6到當下的7.7,分數估計還會繼續下降,網友們紛紛表示,又是一部典型的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好好的一部家庭劇,家庭群像戲真的很好看。還有劇中兩位母親的人設,陳婷拋夫棄子去國外,車禍了讓凌霄去新加坡照顧,一走九年,期間一次也沒回來過。凌霄九年期間和齊明月私下聯繫,掌握李尖尖的一舉一動,不愧是「以家人之名,行狗血之事」。
  • 譚松韻回應《以家人之名》愛情戲爭議,網友並不認可,高開低走
    但後半段口碑就開始高開低走,讓大家意難平,結局都太強求了,沒有一點邏輯性,影片也是在網友們的質疑聲中大結局。但最近也出現了高開低走的趨勢,《以家人之名》開播時,評分高達到最終還是高開低走,評分從8.7分跌至7點幾,而且還一直在下滑,很觀眾對該劇大失所望的原因,就是劇情趨於狗血。
  •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之所高開低走,跟劇情的不嚴謹大有關係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之所高開低走,跟劇情的不嚴謹大有關係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剛開始播出時,主打家庭溫馨劇,一開始在網上很快突破8分這個情節小編不做置喙,但觀其以家人之名這部劇高開低走,如今網上評分還在走低,小編覺得跟劇情的不嚴謹有很大關係。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口碑斷崖式下降,曾比肩韓國神劇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開始就引來觀眾和媒體,超高的關注度,畢竟是首播當天破1.2收視率,三天拿下平臺8.6高分的潛力股劇作。《以家人之名》在剛開播不久,就有網友在彈幕裡狂刷《請回答》,能和神劇相提並論是對《以家人之名》最大的肯定
  • 《以家人之名》開啟北鬥七星戀?網友吐槽高開低走
    《以家人之名》被吐槽高開低走,大家都奔著親情看的,沒想到又成了狗血多角戀,堪比《下一站是幸福》豆瓣評分從8.6跌到7.9了,狗血劇情不斷被網友吐槽,還疑似有人加戲,高開低走也不奇怪了… ​​​以家人之名
  • 以家人之名,行狗血之事,躲不過的高開低走頹勢
    湖南衛視最近開播的《以家人之名》也開始了高開低走的態勢。開局就砍獲8.6高評分,在當前一眾戀愛偶像、推理懸疑、玄幻修仙的題材中,《以家人之名》這種貼近煙火氣的親情治癒類型獨樹一幟《以家人之名》的導演和編劇都是《下一站是幸福》的班底,此前《下一站是幸福》也曾高開低走,以節奏明快又齁甜的姐弟戀開篇吸收熱度
  • 水阡墨轉型頻頻翻車,《以家人之名》也難逃一劫?高開低走?
    最近《以家人之名》熱度可真的很大的,為開播就憑藉著「小妹喜歡吃糖,大哥做了牙醫,二哥做了甜點師」,這個令人期待的主要劇情設定,備受大批網友們的期待。開播也不負大家期待,一開播就拿到了8.6的高分,熱度很高,收視率甚至拯救了湖南衛視上半年的慘澹收視。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高開低走,是要爛尾了嗎?
    最近最火的一部劇可能就是《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劇由譚松韻、宋威龍和張新成主演,丁梓光執導。小編本以為《以家人之名》是親情類電視劇,但隨著劇情的鋪開,慢慢發現是青春治癒系。從豆瓣評分8.6到如今的7.9,《以家人之名》是否會持續走低?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如果你是編劇你會怎麼改?
    最近的話題都被《以家人之名》包圍了,從最開始的家庭歡樂日常,最後演變為狗血偶像劇……當《以家人之名》的親情戲開局,網友就開始奔走相告、掛在熱搜上。可愛、溫暖、治癒的畫風,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演員的表演在線,原以為這會不會成為國產版《請回答1988》。我想我是想多了。隨著後期,親情線變得很微小,反而是多個CP大混亂的感情線成了大勢頭,這是「以家人之名,行戀愛之事」嗎?
  • 以家人之名口碑高開低走,「三兄妹」在大結局之夜齊發文
    《以家人之名》的口碑從8.6分到7分收官,「三兄妹」在收官之夜發文感受角色備受爭議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於前天(9月6日)迎來大結局,真是很難用一句話來說這部青春、成長、治癒電視劇是「好」還是「不好」。
  • 高開低走,又愛又恨《以家人之名》恐難逃《下一站是幸福》牢籠
    8月10號,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開播了,這是一部講述了3個有原生家庭缺失的孩子組成非血緣家庭,彼此扶持一直治癒心靈內傷的青春成長治癒劇。所以廣大網友還是很期待的!可是隨著這兩天劇情的不斷播出推進,廣大網友卻認為評分給高了,覺得
  • 以家人之名會高開低走嗎?
    我認為7-10集這裡是個坎,各種狗血匯集,已經低走了,不知道後面能不能衝出去。我發現,《小歡喜》之後,我對國產電視劇的期望還是太高了。先說為什麼會去追它,我本人對爹系男友和這種兄妹小日常毫無抵抗力,再加上主演都有點面熟,OKK,年初之後再次入坑電視劇。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網友直呼編劇背鍋
    之後一部關於原生家庭的親情劇也強勢來襲,它就是《以家人之名》。從開播後,《以家人之名》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因為這部劇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因此在播出後,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6分。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近期追這部劇的人沒有之前多了,評分也在降低,貌似有高開低走的趨勢。那分數為何會下滑呢?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家發現,劇情從一開始溫馨家庭劇慢慢轉變為甜寵愛情劇。
  • 高開低走,《以家人之名》口碑崩的活該啊
    這部劇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以家人之名》。沒有婆媳撕逼,沒有出軌鬧劇,《以家人之名》試圖在在柴米油鹽中感受人間真情,笑點與淚點並存,主打治癒系。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中,以家人之名互相治癒,這是這部劇最開始區別於大多數家庭題材,讓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也是評分高的原因。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提醒人們要辨析家庭劇中奔流直下的善惡...
    但最終,這部最高時收視率破3的作品僅以7.0分收官,高開低走。在人們為其獻上一聲嘆息之餘,似乎也應該以此為例,對於未來家庭劇的創作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非典型」家庭拓展家庭劇的空間 家庭劇是國產劇中的一個重要類型,也誕生了不少優秀作品。
  • 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感情戲亂燉,國產劇通病?
    引子 今年最受期待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和《請回答1988》異曲同工的電視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但是和《三十而已》一樣,這部劇高開低走,很快就從八分神劇,淪為七分。虎頭蛇尾,這難道是國產劇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