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後,除了開局兩天收到較多的讚揚外,接下來的時間裡所受到層出不窮的抨擊質疑與批判多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熱度有多高,被批評的力度就有多強。豆瓣上的評分從8.6跌落到7.4,相當一部分群眾評價這部戲令他們大失所望。
目前來看,針對這部戲的批評火力主要集中在這一說法上:說好的家庭題材劇,結果卻像普通偶像劇一樣弄出狗血三角戀出來,高開低走,強行把親情變愛情,實在是令人憤怒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
在這些感到失望的觀眾網友們評論中,我選出了最讓他們感到憤怒的地方:狗血三角戀。
而最能代表狗血、同時也是受詬病最多的兩個劇情點,一個是他們從預告中看到的兩個哥哥都向李尖尖表白的劇情,疑似兩個哥哥都有讓親情變愛情的行為;另一個是凌霄同李尖尖的閨蜜齊明月聯繫了九年,卻感覺不出齊明月對自己的好感,一點都不符合凌霄善於斬斷曖昧的人物性格,此行為十分綠茶。
目前播出的劇情進度還不到3/4,但這兩處被罵得最狠的地方也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先是兩個哥哥都對妹妹由親情變成愛情的突兀轉變。顯然凌霄對李尖尖的情感從來都不是由親情突然變成愛情的神轉折,這一點無需多言,連這一點都無法理解的網友也確實沒有繼續將這部戲看下去的必要了。
關於凌霄的愛情,也有部分網友詬病他的情感顯露是不正確的,完全是強勢尬撩。李尖尖把他當哥哥,他卻想當人家伴侶。這讓他們代入並想起了自己身邊會強勢告白卻不顧他人感受的自作多情討厭鬼。
就不說前面所播出劇集中那些深埋的細節了,單從27、 28集的劇情來看,李尖尖和凌霄的兩情相悅,已經顯眼到不能再明顯的地步了。李尖尖對凌霄和她之間的親密肢體接觸,不僅不反感,反而適應良好;會在凌霄和她討論今後生兩個孩子的時候,感到不好意思又有幾分竊喜。如果李尖尖對凌霄沒有愛情,凌霄說這樣的話就是言語騷擾,但如果兩人之間本就是小情侶,這不就是正常操作?情侶關係和其他關係的相處方式,本就是不一致的。
更何況李尖尖嘴上沒有回應凌霄一句我也愛你,但在與凌霄的聊天中已經開始考慮凌霄母親和妹妹小橙子對自己的接受度問題了。這樣的情感回應還不夠明顯和誠實嗎?
什麼時候,電視劇已經是不看人物角色行動中的深意,聽他們說愛便是愛,沒說愛便不是愛的思維模式了?這樣的想法真不知道是在侮辱電視劇的製作方還是侮辱觀眾的智商。
同樣的,還有李尖尖和小哥賀子秋之間的情感。正因為賀子秋和李尖尖說了想要和她結婚,很多人都對這種親情變愛情的行為感到極為憤怒。
還是那句話,不是因為他說想和她結婚,他的感情就被定義成愛情的。如果只聽子秋說了這樣的話,便對他的親情純度產生了懷疑,那麼觀眾的思考能力可能比莊北高明不了多少。
不僅僅是李尖尖接受不了賀子秋和自己成為真實夫妻的這樣想法,就連告白的賀子秋,也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關係。
賀子秋對這段婚姻的訴求,僅僅源自於他想要更好的照顧李尖尖和李爸爸。當李尖尖向他點明,真正的夫妻會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的時候,他的腦海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可怕的想法,甚至還反問李尖尖,你一個小孩子怎麼能去想這麼可怕的東西?他從未將李尖尖當作一個女孩子看待,李尖尖在他心中永遠是需要被他照顧的小孩子。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對真正的哥哥賀子秋來講,妹妹永遠都是孩子;而對於一直希望把李尖尖變成戀人的凌霄來說,他卻感慨李尖尖實在是太過晚熟。一個希望妹妹永遠不要長大,另一個卻想她早日成為成熟的大人。
這就是最為人詬病的兄妹三人狗血三角戀的真相,一個是一直存在的愛情,一個是從未變質的親情。
另一處讓凌霄被罵的最多的劇情,便是他和齊明月之間的曖昧。他們的說法是,你們倆都聊了9年了,字裡行間你就感受不到她對你的情感嗎?
這團迷霧也已經解開了。凌霄向齊明月道歉時,曾經問過她為何會喜歡自己,畢竟他們認識的那一年相處極少,話也不多,而在手機聯繫的9年中,兩人聊的少,話題也只是李尖尖,雙方都不聊自己的情況就算了,就連宣稱喜歡凌霄的齊明月,也從來沒有表達過想要去關心和了解凌霄處境的任何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凌霄會知道齊明月喜歡自己,那他一定是得了妄想症。
在凌霄的點撥下,齊明月才明白自己確實不是喜歡真正的凌霄,更多是自己情感狀態的一種寄託。這樣的現象在當代年輕女性中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在情感劇中很少被刻畫的,就這一點而言,這部劇是很優秀的。很可惜很多人都先入為主了,既然她言語上那麼說了,這部劇一定會像以前那些劇情一樣,他愛她,她愛他,各種狗血。
《烏合之眾》的影響力之所以持久,大概在于勒龐在其中對群眾心理的生動刻畫。關於群體情緒的描述,書中用了這樣一段話來形容:
在情感上,就像在許多其他方面一樣,身處群體中的個人類似於原始人,不管是好是壞,情感表達的突出特點就是簡單誇張。因為他不能做細緻區分,從整體上去看待一個事件,更看不到其中存在的過渡狀態。群體情緒的誇張也受到另一個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麼情感,一旦表現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的方式非常迅速地進行傳播,它所明確讚揚的目標就會力量倍增。
顯然如今網絡上的部分網友,也有這樣的群體特點。
部分觀眾們抨擊這部劇並沒有逃脫狗血言情劇的套路,實際上是他們自己沒有跳出這樣的思維模式,當他們看到碎片化的信息後便堅信,這一定就是走曾經走過的套路。哪怕現在的劇情已經證實了,這部劇就走出了新的路。
他們說,我們只想看溫馨親情劇,不想看大型情感撕逼,怎麼就這麼難?掛羊頭賣狗肉,差評。事實上是,劇裡永遠沒有劇外的評價撕得這麼厲害。說著不喜歡撕的劇情,而實際上他們正在自己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證明著,他們究竟有多麼得喜愛這樣的行為。他們口中所厭棄的,正是他們實際行為中所愛的。
以家人之名偏離了家庭題材的主線了嗎?從來沒有過。如果沒有相愛的兩人組成家庭,後面的親情又從何而來呢?家庭劇不應該排斥愛情,這不是凌霄和李尖尖青梅竹馬的感情受到抵制的理由。
引起了誤解的年輕一輩們之間的感情線現如今已被解開誤會,那麼在此同時,我們就不要再忽略了這個特殊家庭中,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長輩們與小輩們之間的深厚情感,是如何詮釋何為家人的。
或許是這樣的家庭題材劇在近些年來實在是少見,導致諸多觀眾們先入為主地將它劃分常見的套路狗血劇,這其實不是這部劇所面臨的迷局,而是需要部分網友觀念意識的轉變。
不管輿論中的評分是升高還是跌落,不管部分網友們是在情緒激烈地讚揚還是抨擊,一部合你心意的電視劇初心就是有讓你感受到舒服的點。喜歡就停留,不喜歡就換臺,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