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豆瓣評分「高開低走」成國產劇常態?

2020-09-03 娛樂獨角獸

文 | 糖炒山楂

最近的熱搜「常客」《以家人之名》有點煩。

在《下一站是幸福》爛尾時呼號著要把編劇拉入黑名單的那群人,轉身成了《以家人之名》的忠實觀眾,只是隨著劇情推進,這份喜愛再次被消耗殆盡。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應該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微博熱搜的。剛剛過去的周末,該話題席捲微博、抖音、頭條等熱搜榜單,其中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6億,登頂熱搜榜第一名、在榜時長8小時;抖音話題在榜時長21小時50分。《下一站是幸福》的「教訓」在前,觀眾的失望和憤怒並不難理解。

回歸劇集本身,在劇集CP亂燉、狗血升級的劇情推進下,該劇豆瓣評分下滑至7.6分,此前豆瓣開畫成績為8.6分,曾有媒體盛讚「有國產《請回答1988》內味」,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市場的期待仍在不斷被拉低,甚至有網友直言:「狗血」多角戀下,評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接棒《三十而已》成為新一輪話題大劇,《以家人之名》也在某種程度上複製了其高開低走的發展路徑。從《下一站是幸福》《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話題劇頻頻陷入口碑窠臼。

「李尖尖」扛起話題KPI,《以家人之名》還是「灑狗血」了

同樣是聚焦原生家庭,同樣是夾雜著傷痛,不可否認《以家人之名》的視角是新穎的、溫暖的、治癒的。豆瓣開分8.6的成績,也說明了市場對其開篇主打的「偽骨科親情」的喜愛,導演丁梓光在採訪時也曾表示「希望表達一種質樸溫暖的家庭觀」。

最初觀眾帶入李尖尖視角,所感慨的「凌霄外婆家女性三代正在動搖林有有的地位」時,回顧《以家人之名》的話題發酵史,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卻扛起了該劇幾乎全部的話題KPI。

「兩爸三娃的神仙家庭,媽媽全部有毒」,網友的話基本概括了該劇女性角色的特質。凌霄媽媽陳婷首當其衝成為網友的炮火集中攻擊對象,把孩子鎖在家中打麻將造成家庭悲劇、走不出心理陰影引發家庭爭吵不斷,最後直接拋夫棄子遠走他鄉,網友怒把「被陳婷氣死」刷上熱搜。

近期的劇情中,攜幼女歸來的富太太陳婷更是以一己之力攪動了凌霄的生活,不擇手段認回兒子,遭遇車禍後更是對兒子進行道德綁架,九年的分離、充滿歇斯底裡的生活,都成功掀起了觀眾的怒火。

更重要的是,除了陳婷外,劇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同樣偏於負面:賀子秋的媽媽賀梅同樣是在其小時候將其拋棄,凌霄的外婆和妹妹小橙子則都以一種較為偏執的形象出現,貶低李海潮一家的付出和親情,肆無忌憚的索取和道德綁架凌霄。

這樣極端化的女性塑造,引發了觀眾對於人物合理性甚至是情緒化的討論,但也在逐漸消耗觀眾的耐心。如果說物化女性尚停留在支線鋪墊劇情上,那親情線的弱化、以狗血CP亂燉見長的愛情線應該是壓垮口碑的最重要一擊。當《以家人之名》開始失去最吸引人的親情刻畫,會是怎樣一番前景呢?

在《以家人之名》中,有一種擰巴感,既想用超越血緣關係的親情讓人眼前一亮,又不願拋棄最能撬動大眾市場的情感利器——愛情,這也讓整部劇無論是敘事還是風格都要從前期的溫暖治癒向後期的青春言情上跨進,為了給人物情感發展的合理性,編劇安排了一場長達九年的分離。

或許從「劇作法」上來看無可厚非,只是卻也拉開了一場狗血套路的大雜燴。一方面,長輩線上「事故」不斷,去世、車禍、癱瘓、暈倒,極盡悲劇之可能;另一方面,年輕人線上六個年輕人發展出了六條情感線,被網友調侃「毛線團」,而其中的情感邏輯、人物合理性也出現了缺失,隨之而來的人設崩塌也就不難理解了。

女性角色淪為熱搜神器的極致「工具人」,劇集主旨出現嚴重偏離,在後期更是向狗血言情劇看齊,人設崩塌、套路化等問題層出不窮,《以家人之名》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而這部總共40集的劇才剛剛播出過半,走向「霸道總裁愛上我」道路的它還能重回巔峰嗎?

國產話題劇:開局8分、收官6分成常態?

《以家人之名》的發展路徑是令人唏噓的,但若站在近年來國產話題劇發展的長線上,它似乎也不過是最平常的一個——雖然題材不失新穎,演員演技也大多在線,也同樣在播出期間掀起話題盛世,但最終都難逃高開低走的「魔咒」,當然這主要表現在口碑上。

豆瓣評分雖不足夠全面客觀,但也足以說明其中態勢:上個月引爆輿論的《三十而已》豆瓣開分8.0、收官評分6.9分;開年爆款《下一站是幸福》豆瓣開分7.8分、當前評分6.0。再往前看,《我的前半生》同樣如此,《都挺好》當下豆瓣7.8分算得上優等,但較之8.5分的開分口碑亦有所下滑。

一個值得肯定的現象是,和近年來國產劇進入品質化階段的發展趨勢相一致,國產話題劇同樣迎來了口碑爆發期。不難發現上述提及的話題劇開播初期都曾掀起過關於口碑上佳的討論,當然這與近年來劇集製作普遍更加優良、此類劇集多選用中生代實力派主演等密切相關。

但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多以女性為主人公的話題劇,往往能夠讓女性觀眾或是在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身影,或是完成理想生活的投射,所以她們天然得更容易切中觀眾的情感痛點,進而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或者情感爽點;另一方面,近年來國產話題劇頻頻以新穎的設定、令人眼前一亮的開篇贏得第一波市場好感。

只是問題也隨之而來,近年來的國產話題劇也開始暴露一些固有問題。最顯著的便是播出端的話題紅利也在快速影響著創作端,在這個話題就是流量、流量就意味著資本的市場上,關於內容的創作似乎也夾雜了更多的商業考量,甚至為話題流量所裹挾。

從國產話題劇的市場發酵逆向推理,這一點或許更加明顯。「極致工具人」的塑造頗為典型,除了上文提及的《以家人之名》中凌霄外婆家女性三代外,前不久收官的《三十而已》中的「小三」林有有亦是如此,客觀來講這個人物缺少行為邏輯,她更多是扮演了顧佳打怪升級道路上的障礙物。

另一個頗為典型的便是狗血套路化。《下一站是幸福》中賀繁星搖擺於元宋和葉鹿鳴之間;《我的前半生》中賀涵在唐晶和羅子君之間搖擺,而後兩者是最好的閨蜜;《以家人之名》中年輕一代剪不斷理還亂的單向愛戀,甚至連配角都有3個CP……

三角戀或者多角戀,簡直是狗血的天然土壤,只是這也是人物人設崩塌的最後一根稻草。回憶以上三部劇口碑下滑的關鍵節點,無不是跟三角戀有著密切關係,換言之,這種極具戲劇衝突性、但是並不美好的情感關係,很難真正引發大眾的共鳴。真正能夠撬動大眾情緒的一定是積極正向的感情。

當然國產劇的套路化遠不止於此,還有常見的出軌、車禍、失憶、小三等,這些在國產話題劇中同樣是「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以家人之名》遭遇的口碑困境便在於其在近期更新的劇集中,可謂將這些「梗」來了個大亂燉,也是其遭遇口碑下滑的關鍵。

或許短時間裡,這些極致化的人物、狗血套路會引爆大眾的情緒點,掀起輿論高潮,叱吒資本市場和觀眾市場,長此以往市場必然是不會買單的,這也是為何國產話題劇往往以8分開局,但在後期便會面臨口碑下滑、人設崩塌的原因。

國產話題劇如何才能將開局的大好趨勢延續下來呢?創作上堅守初心,不以流量為轉移;同時今年市場頗為盛行的短劇,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話題劇,大多維持在40集左右,而往往在行至中期便會面臨口碑瓶頸。專注講好一個故事,比類型雜糅、元素混戰更得人心。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評分暴跌!「高開低走」怎麼就成了國產劇的標配?
    可好景不長,隨著劇情的發展,該劇呈現出「高開低走」之勢。目前,該劇的豆瓣評分已經由原先的8.6分暴跌至如今的7.6分,還有繼續下滑的趨勢。在國產劇中,豆瓣評分在7分以上的電視劇就已經不錯了。但《以家人之名》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因為這部劇在剛開播時就被大家寄予厚望,甚至有不少媒體稱它有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感覺。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華策影視的爆款劇為何擺脫不了「高開低走...
    文/陳玉琪接棒《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成為霸佔熱搜的又一部新劇,但主創團隊高興不起來。在豆瓣上,《以家人之名》開局8.6分,播出20集後,評分下滑至7.5分。8月23日,「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的話題在微博熱搜第一上掛了一天,話題閱讀量突破6億次。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華策影視的爆款劇為何擺脫不了「高開低走」的「魔咒」?
    文/陳玉琪接棒《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成為霸佔熱搜的又一部新劇,但主創團隊高興不起來。在豆瓣上,《以家人之名》開局8.6分,播出20集後,評分下滑至7.5分。8月23日,「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的話題在微博熱搜第一上掛了一天,話題閱讀量突破6億次。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高開低走,是要爛尾了嗎?
    最近最火的一部劇可能就是《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劇由譚松韻、宋威龍和張新成主演,丁梓光執導。小編本以為《以家人之名》是親情類電視劇,但隨著劇情的鋪開,慢慢發現是青春治癒系。從豆瓣評分8.6到如今的7.9,《以家人之名》是否會持續走低?
  • 《以家人之名》《親愛的自己》接連撲街,國產劇高開低走成標配?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憑藉前六集坐火箭般「一路撒糖」的劇情,《下一站是幸福》拿到了8.0的豆瓣高分。 但隨著往後的劇情,觀眾開始出現觀賞不適,指責其「三觀不正」、「劇情崩壞」、「注水」,最後評分一路跌至6.0分。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口碑斷崖式下降,曾比肩韓國神劇
    《以家人之名》在剛開播不久,就有網友在彈幕裡狂刷《請回答》,能和神劇相提並論是對《以家人之名》最大的肯定甚至網友還調侃稱:以家人之名,行苟且之事。如今已經成7.4,按照這個速度到大結局後,有望跌出高分行列。
  • 從《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來細數國產劇的三宗罪
    《以家人之名》即將尾聲,開播之時不但一舉拿下了六網全域第一的好成績,並且在以刁鑽刻薄聞名的豆瓣上評分高達目前豆瓣已經跌至7.1分,想必隨著結局的到來,7字頭應該是很難保住了。三十而已》《新世界》《安家》《三叉戟》等等這些國產熱劇均出現了高開低走的現象,接下來我們就細數一下國劇爛尾盛行的三宗罪。
  • 國產劇爛片扎堆,「高開低走」成標配,誰的責任?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憑藉前六集坐火箭般「一路撒糖」的劇情,《下一站是幸福》拿到了8.0的豆瓣高分。但隨著往後的劇情,觀眾開始出現觀賞不適,指責其「三觀不正」、「劇情崩壞」、「注水」,最後評分一路跌至6.0分。前段時間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同樣如此。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豆瓣分暴跌,家庭劇強行變狗血愛情劇?
    小夥伴們有看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這部劇剛開播就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焦點,更是被網友稱為中國版《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主要講的是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如果你是編劇你會怎麼改?
    註定不能成為國產版《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從最開始的8.6跌到7.9了。如果再繼續CP大亂燉,評分應該還會往下跌。「好好地寫親情線不好嗎」網友在線@編劇。當《以家人之名》的親情戲開局,網友就開始奔走相告、掛在熱搜上。可愛、溫暖、治癒的畫風,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演員的表演在線,原以為這會不會成為國產版《請回答1988》。我想我是想多了。隨著後期,親情線變得很微小,反而是多個CP大混亂的感情線成了大勢頭,這是「以家人之名,行戀愛之事」嗎?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豆瓣評分跌至7.9,怎麼了?
    最近由張新成、宋威龍和譚松韻主演的《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一開局就拿下了六網全域第一的好成績,當然,它能夠如此的受觀眾追捧,除了有粉絲期待的三位優質新生代的演繹,另外還有各位老戲骨像塗松巖、張晞臨、楊童舒的加持,當然這部「現實主義口碑劇」最主要的還是劇情的精彩之處!
  • 觀眾的「雙標」,或成韓劇評分普遍「虛高」的關鍵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上幾部韓劇的評分卻依舊穩定在8分左右,正因為劇情質量不夠過硬,所以評分才顯得有些虛高,而這樣評分虛高的現象也成了近年來韓劇的常態。對比評分依舊在8分左右徘徊的經典韓劇《九尾狐》《咖啡王子一號店》,韓劇近年來評分虛高到底是誰的鍋?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高開低走,劇情是原因之一,喜歡要自己去體會
    今天追劇播放到22集了,但是預告卻看到了二十五六集,說實話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從播出之際就備受網友們的追捧,是一部真正的高開電視劇。不過今天這部電視劇豆瓣評分已經從最初播時的8.6跌到了7.9了,具體原因相信很多網友都很清楚,從最開始的家庭溫馨長大以後開始變成各種狗血劇情。
  • 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感情戲亂燉,國產劇通病?
    引子 今年最受期待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和《請回答1988》異曲同工的電視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但是和《三十而已》一樣,這部劇高開低走,很快就從八分神劇,淪為七分。虎頭蛇尾,這難道是國產劇的通病?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披著親情談愛情?這部劇口碑活該高開低走
    要說當下最火的國產劇,那無疑就是《以家人之名》了。可以說,關於這部劇的話題都已經成了熱搜榜的常客!每天隨便刷刷手機,都能刷到幾條關於《以家人之名》的討論,不得不說這劇話題熱度之高。就連剛開始沒關注這部劇的我,也都被網上各種討論的話題所吸引著。後來又在朋友的安利下,終於追起了這部劇。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6跌倒7.9 高開低走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還是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的,口碑也是很不錯不過最近這部劇評分跌了,直衝熱搜榜。豆瓣直接從最開始的8.6分暴跌到7.9分這部劇的簡介是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好好的一部家庭親情劇,怎麼就發展成了CP大亂的言情偶像劇了?
  • 《以家人之名》評分高開低走,其編劇被罵上熱搜,此劇敗在哪裡?
    近日,​《以家人之名》的編劇被罵上了熱搜!這部劇從開播以來,好評如潮,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6分。結果成了膩死人不償命的愛情劇?,以為國產電視劇終於出了一部值得看的親情大戲時,編劇突然告訴大家,這兩位哥哥都喜歡妹妹。
  • 以家人之名,行狗血之事,躲不過的高開低走頹勢
    今年因疫情問題,全國電影院關閉了半年時間,國民的影視娛樂都集中在了電視劇板塊,國產劇蓬勃發展。近段時間,很多電視劇以高起點開局,劇情卻逐漸走歪。湖南衛視最近開播的《以家人之名》也開始了高開低走的態勢。《以家人之名》的導演和編劇都是《下一站是幸福》的班底,此前《下一站是幸福》也曾高開低走,以節奏明快又齁甜的姐弟戀開篇吸收熱度
  • 《以家人之名》熱播,湖南衛視再現神剪輯,豆瓣評分再度刷新
    近日各方面討論度以及數據都比較好的就是《琉璃》和《以家人之名》了。前者因為是知名仙俠文改編而成,加上主演演技紛紛在線,所以近日討論度非常高。而《以家人之名》則憑藉新鮮的題材和主演的演技取勝,該劇以高口碑之姿拿下了豆瓣開畫8.6的成績。這在今年的國產劇作品中,也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國產家庭劇為何一碰愛情就瑪麗蘇?
    《以家人之名》自從開播以來,幾乎算得上和《三十而已》這部劇的熱度無縫銜接。在某種程度上,兩部劇的集中開播後的熱度反饋,增加了觀眾對國產劇的很多信心。然而,《以家人之名》播出到後半段,竟然也沒能逃脫和《三十而已》一樣劇情「垮掉」的宿命,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從國產之光瞬間變成及格線邊緣。如此高開低走,從好評不斷到近期的惡評如潮,究竟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