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國產家庭劇為何一碰愛情就瑪麗蘇?

2020-09-03 李綠毛

《以家人之名》自從開播以來,幾乎算得上和《三十而已》這部劇的熱度無縫銜接。在某種程度上,兩部劇的集中開播後的熱度反饋,增加了觀眾對國產劇的很多信心。

然而,《以家人之名》播出到後半段,竟然也沒能逃脫和《三十而已》一樣劇情「垮掉」的宿命,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從國產之光瞬間變成及格線邊緣。

如此高開低走,從好評不斷到近期的惡評如潮,究竟是為什麼呢?

01

《以家人之名》開播時,因為題材和立意的創新,火速出圈,很多人都料想不到原來國產劇也能拍出像韓劇神話《請回答1988》那樣的溫情家庭劇,可見我們國家的影視製作實力並非拿不出手。

而這部劇能火到出圈,恰恰是因為劇情題材本身不再拘泥於愛情,而是植根於生活,探討一種不以血緣而是以情感為紐帶的親情。

在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在社會脫韁一般的奔跑速度中,這種猶如小溪水一般淙淙流淌的情感,恰恰是我們日漸丟失的東西,兒時和鄰裡之間,與親朋之間那種夜不閉戶的熱切,在這部劇裡再次得以回味。

而同種題材的《1988》之所以在口碑和收視率上雙贏的原因,恰恰是用這種懷舊,切合了當代人回首過往的心態和懷念舊日真摯情感的內心。

02

然而事與願違的是,一度被看好的《一家人之名》播出到最後半段,溫情的節奏最終陷入了二男爭一女的狗血瑪麗蘇。

兩位從小和女主角李尖尖一起長大的,異父異母的「哥哥們」,在回歸故裡之後,竟然同時陷入了對「昔日妹妹」的熱烈追求中,親情似乎蕩然無存,愛情倒是打著青梅竹馬的旗號你追我趕。

男一號凌霄多年不歸,卻利用自己的「迷妹」,同時也是女主李尖尖的閨蜜,多自己多年的曖昧,去監視李尖尖,好一出霸道總裁迷戀我的戲碼,當CP粉們看到了忠貞不渝的愛情時,也有更多人的人看到的是心機和佔有欲。

甚至為了凸顯愛情這個主線,兩位哥哥回來以後,似乎昔日的兄弟之情在愛情面前無限被弱化,也讓人不無失望。

微博上有個觀眾神評論一針見血: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

很多劇迷在諸般編劇的神操作後,當初有多報以希望,如今就有多失望。

03

說回之前,為什麼《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遭遇同樣的後半段垮掉的命運呢?說到底,還是編劇的問題。長久以來,要在中國電視劇做爆款,似乎很難避免迎合和取悅觀眾,但回顧過往的種種爆款,不乏優秀的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其中更有一些,只不過是順應了流量和話題,刻意營造了某種戲劇衝突感。

所以你會看到,目前市場上很多流行的家庭劇,拍來拍去,都是那幾個題材:婆媳大戰、生養孩子的矛盾、老公出軌老婆鬥小三。

而對於愛情劇來說也是乏善可陳,男主設定一般都是溫柔多金霸道帥氣,女主則是眨巴著大眼睛的小白兔

久而久之,這種情節上的取悅成為了慣性。

《以家人之名》中的關於愛情的戲份並不是原罪,不妥的是愛情與親情、友情之間安排的比例有所偏頗,對彼此探討的深度也尚存不夠,演到最後全場筆墨只給了愛情,親情成為了陪襯,可是這部劇的核心難道不是「家人」嗎?


04

反觀正面例子《請回答1988》.。

在這部劇中,同樣也是二男爭一女的愛情戲,深情的狗煥、傻乎乎的德善和悶騷可愛的崔澤。但是在三人之間發生情愫的時候,編劇並沒有任由這種情感變得泛濫成災,很多場景和劇情轉變都處理得十分克制。

儘管在青春無敵的當口,愛情大過天,但從小在一個胡同口長大的友情絕對不可替代,因為才上演了三人之間「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模樣。

明明知道對方喜歡TA,依然假裝自己不知道,只因為更害怕失去。

再對比《三十而已》,和《以家人之名》的後半段存在著一樣的毛病。因為太過刻意,用力過猛,而白白浪費了一個新鮮有力的題材,似乎戲劇衝突矛盾不夠就無法吸引人繼續看下去似的。從而發展處盤錯雜亂的支線太多。

《1988》中好幾對家庭,父母孩子一大堆,但是你會明顯地感覺到編劇並沒有在劇情上喋喋不休。雖然每個人物都不可或缺,但說到最後卻是整體集中在一個架構上。

《以家人之名》成也劇情,敗也劇情。

對於愛情的這種處理到最後一不留神就流於俗氣,往往距離觀眾的生活越來越遠。須知衝突要有,平凡才是生活的底色。倘若觀眾不能再在劇中照見自己的人生的影子,也就如同看戲一樣,看一半熱鬧,也就散了。


-END-

相關焦點

  • 從《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來細數國產劇的三宗罪
    《以家人之名》即將尾聲,開播之時不但一舉拿下了六網全域第一的好成績,並且在以刁鑽刻薄聞名的豆瓣上評分高達三十而已》《新世界》《安家》《三叉戟》等等這些國產熱劇均出現了高開低走的現象,接下來我們就細數一下國劇爛尾盛行的三宗罪。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賀子秋扮演者張新成卻收割了最大路人盤
    近期由華策出品,在湖南衛視、芒果tv獨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備受熱議,兩個爸爸、三個孩子的特殊「家庭」構造產生了巨大無比的化學反應——善良老實的李爸爸、憨厚沉穩的凌爸爸、機靈樂觀的李尖尖、冷靜成熟的凌霄、還有身世坎坷的賀子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生活讓人無不動容,隨著劇情的推進每一位角色的命運也牽動著觀眾的心。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豆瓣評分「高開低走」成國產劇常態?
    《以家人之名》也在某種程度上複製了其高開低走的發展路徑。從《下一站是幸福》《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話題劇頻頻陷入口碑窠臼。「李尖尖」扛起話題KPI,《以家人之名》還是「灑狗血」了同樣是聚焦原生家庭,同樣是夾雜著傷痛,不可否認《以家人之名》的視角是新穎的、溫暖的、治癒的。
  • 《以家人之名》評分暴跌!「高開低走」怎麼就成了國產劇的標配?
    可好景不長,隨著劇情的發展,該劇呈現出「高開低走」之勢。大家原先有多期待,如今就有多反感,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正在拉低整部劇的期待值。因此,這部劇評分還會繼續下跌是可以預見的事實。不得不說,《一家人之名》給人一種很矛盾的感覺。編劇既想用超越血緣關係的親情來博人眼球,又不願意拋棄當下流行的愛情元素。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原本溫暖治癒的風格突然間就變成了一出言情鬧劇,頗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豆瓣分暴跌,家庭劇強行變狗血愛情劇?
    小夥伴們有看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這部劇剛開播就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焦點,更是被網友稱為中國版《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主要講的是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網友直呼編劇背鍋
    今年暑假的熱播劇真是一部接著一部,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再到古裝劇《琉璃》都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之後一部關於原生家庭的親情劇也強勢來襲,它就是《以家人之名》。從開播後,《以家人之名》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因為這部劇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因此在播出後,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6分。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近期追這部劇的人沒有之前多了,評分也在降低,貌似有高開低走的趨勢。那分數為何會下滑呢?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家發現,劇情從一開始溫馨家庭劇慢慢轉變為甜寵愛情劇。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華策影視的爆款劇為何擺脫不了「高開低走...
    事實上,作為《以家人之名》的出品方,這不是華策影視出品的爆款劇集第一次遭遇口碑「滑鐵盧」。就在《以家人之名》開播前兩天,華策影視公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在「影視寒冬」中實現逆勢增長。作為中國「電視劇第一股」,2020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的華策影視有何「爆款密碼」?又為何頻頻陷入「高開低走」的口碑危機中?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華策影視的爆款劇為何擺脫不了「高開低走」的「魔咒」?
    事實上,作為《以家人之名》的出品方,這不是華策影視出品的爆款劇集第一次遭遇口碑「滑鐵盧」。就在《以家人之名》開播前兩天,華策影視公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在「影視寒冬」中實現逆勢增長。作為中國「電視劇第一股」,2020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的華策影視有何「爆款密碼」?又為何頻頻陷入「高開低走」的口碑危機中?
  • 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感情戲亂燉,國產劇通病?
    引子 今年最受期待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和《請回答1988》異曲同工的電視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但是和《三十而已》一樣,這部劇高開低走,很快就從八分神劇,淪為七分。虎頭蛇尾,這難道是國產劇的通病?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披著親情談愛情?這部劇口碑活該高開低走
    要說當下最火的國產劇,那無疑就是《以家人之名》了。可以說,關於這部劇的話題都已經成了熱搜榜的常客!每天隨便刷刷手機,都能刷到幾條關於《以家人之名》的討論,不得不說這劇話題熱度之高。就連剛開始沒關注這部劇的我,也都被網上各種討論的話題所吸引著。後來又在朋友的安利下,終於追起了這部劇。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被罵上熱搜,家庭劇變瑪麗蘇
    現代女性生存指南的現象級電視劇《三十而已》拉下帷幕,《以家人之名》順利接軌,延續《三十而已》的火爆。一開始,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以家人之名》裡面的人物鮮活,各有魅力,雖然宋威龍的演技被詬病,但是不影響大家喜歡這部劇。可越往後,網上的罵聲越來越多了,《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了?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提醒人們要辨析家庭劇中奔流直下的善惡...
    但最終,這部最高時收視率破3的作品僅以7.0分收官,高開低走。在人們為其獻上一聲嘆息之餘,似乎也應該以此為例,對於未來家庭劇的創作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非典型」家庭拓展家庭劇的空間 家庭劇是國產劇中的一個重要類型,也誕生了不少優秀作品。
  • 高開低走的《以家人之名》,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思考
    這種人物關係模式可謂開啟了國產家庭劇的一股清流。 圖為《以家人之名》劇照由湖南衛視播出的家庭劇《以家人之名》一度成為「爆款」,巔峰時豆瓣評分高達8.6分,一時好評如潮。這是近幾年來同類型作品中少見的。但最終,這部最高時收視率破3的作品僅以7.0分收官,高開低走。在人們為其獻上一聲嘆息之餘,似乎也應該以此為例,對於未來家庭劇的創作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如果你是編劇你會怎麼改?
    最近的話題都被《以家人之名》包圍了,從最開始的家庭歡樂日常,最後演變為狗血偶像劇……國產劇的高開低走,為啥呢?近年來,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像《老九門》《長安十二時辰》《清平樂》《破冰行動》等,前幾集勾魂強烈,但總是把劇停在了6集左右就不再看了……像《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前幾集家庭情感,為什麼後來突然轉向呢?國產劇經常「顧左右而言他」。
  • 《以家人之名》開啟北鬥七星戀?網友吐槽高開低走
    《以家人之名》被吐槽高開低走,大家都奔著親情看的,沒想到又成了狗血多角戀,堪比《下一站是幸福》豆瓣評分從8.6跌到7.9了,狗血劇情不斷被網友吐槽,還疑似有人加戲,高開低走也不奇怪了… ​​​以家人之名
  • 以家人之名,行狗血之事,躲不過的高開低走頹勢
    今年因疫情問題,全國電影院關閉了半年時間,國民的影視娛樂都集中在了電視劇板塊,國產劇蓬勃發展。近段時間,很多電視劇以高起點開局,劇情卻逐漸走歪。湖南衛視最近開播的《以家人之名》也開始了高開低走的態勢。《以家人之名》的導演和編劇都是《下一站是幸福》的班底,此前《下一站是幸福》也曾高開低走,以節奏明快又齁甜的姐弟戀開篇吸收熱度
  • 《以家人之名》親情的外衣下,皆為愛情做鋪墊,又是高開低走的劇
    《以家人之名》親情的外衣下,皆為愛情做鋪墊,又是高開低走的劇初看《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你就會被這令人感到新鮮的劇情給深深吸引,兩個由於種種原因都沒了老婆的大男人帶著孩子搭夥過日子,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也能收進家門,大愛無邊、視如己出的養育著,想想光是以上說的這些情形
  • 《以家人之名》七角戀狗血,兄妹愛情油膩,高開低走全毀在定位
    說起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可謂是當仁不讓了。淳貴人「譚松韻」、當紅小生宋威龍、張新成聯袂主演再加上一眾老戲骨演技加成,想不火也難。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隨著三個娃的長大,三兄妹的感情貌似變質了,劇情也越來越偏向狗血愛情劇,豆瓣評分也是一路走低。明明是一部家庭溫馨劇,卻非要改成狗血愛情劇,定位的混亂,讓許多看劇的觀眾根本接受不了。
  • 《以家人之名》《親愛的自己》接連撲街,國產劇高開低走成標配?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 前段時間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同樣如此。對了,這兩部劇是同一個編劇(以後見到這位編劇還是繞路吧)。 國產劇爛片三部曲 不難發現,國產劇近幾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群定位和題材也越來越新穎,但是爛片國產劇也總逃不開以下這三點
  • 高開低走,《以家人之名》口碑崩的活該啊
    這部劇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以家人之名》。0 1從家庭劇的視角來看,《以家人之名》的畫風在國產劇中是新鮮的。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中,以家人之名互相治癒,這是這部劇最開始區別於大多數家庭題材,讓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也是評分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