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拜靖國神社後,安倍談慰安婦問題:日本不應再受詆毀

2021-02-07 紅船編輯部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繼卸任三天便參拜靖國神社引發爭議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近日再度發聲,直言「日本不該再因『慰安婦問題』受到詆毀」。


9月23日,安倍晉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5年同韓國就(慰安婦受害問題) 這一重大懸案達成了最終、不可逆轉的協議,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他還強調說:「現在仍因歷史問題出現多種媒體戰,但已經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詆毀日本了。」


他在採訪中說:「歷史不應因政治和外交意圖而受到歪曲。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情向世界發表談話的,就是要告訴世界,我將牢記教訓,向著未來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日本。」


安倍晉三





紅船編輯部注意到,安倍晉三所說「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的協議,來自2015年的一次日韓會晤。


2015年12月28日,韓國樸槿惠政府與日方就「慰安婦問題」進行會談並達成「最終」、「不可逆」協議。根據協議,韓國政府將建慰安婦援助基金,由日方出資10億日元作為給受害者的「援助金」,但條件是韓國撤走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


會談結束後的共同記者會上,日方表示,由於當年日本軍方的「參與」,許多韓國女性的名譽和尊嚴受到了傷害,日本政府因而在「慰安婦」問題上「深感責任」。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即首相的名義「向『慰安婦』受害者表示誠摯道歉和反省」。


日方還在共同記者會上強調,日韓今後應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場合避免就「慰安婦」問題相互批評、指責。有關業內人士分析,日方此言是在暗示韓國以後不得對日本打「慰安婦牌」。


12月28日,韓日雙方代表握手(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當日晚些時候,安倍發表言論稱,與韓方達成協議,是為了「子孫後代今後不再背負謝罪的命運」。他還呼籲日韓今後合力改善關係,「開闢新時代」。


對此,韓國媒體認為,這是日本政府首次承認在慰安婦問題上負有責任,也是安倍晉三首次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表示道歉,慰安婦問題作為韓日兩國間難度最大的歷史遺留問題至此得到解決。


不過,韓日兩國達成的這一協議遭到了韓國國內民眾的不滿和批評,韓國慰安婦團體更痛批這一協議是韓國屈辱外交。


一名88歲的韓國慰安婦倖存者當天表示,完全不接受韓日政府達成的協議。她強調要的是日本政府「依法賠償」。她還就日本政府出資10億日元設立受害慰安婦支援財團的計劃表示,我們不是因為缺錢才這樣,既然犯了罪,就該對罪行正式賠償。


韓國設立的慰安婦銅像(圖片來源於網絡)


韓國受害慰安婦援助團體「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也在當天譴責韓日兩國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是「辜負受害慰安婦與韓國人民厚望的外交勾結」。該組織指出,韓國政府以日本政府落實協議為前提,確認慰安婦問題得到最終的、不可逆的解決,承諾設法解決日本駐韓使館前「少女像和平碑」問題,避免在國際社會上互相譴責,並批評這是因小失大的「屈辱外交」。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向慰安婦援助基金出資10億日元,日方迴避「賠償」字眼,強調這不是「賠償」,而是「日韓合作的項目」。



儘管2015年,日本政府以官方身份就「慰安婦問題」向韓國道歉,但至今沒有向中國進行過正面、正確的官方表態。相反,2016年10月26日,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現日本首相)還對不久前開館的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發表言論,稱此舉不會給日中關係帶來正面影響,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長期以來,中國官方並沒有簡單要求日本把與韓國解決慰安婦問題的方式運用於中國,而是指出日本應當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特別強調日本就慰安婦問題向韓國道歉出資,絕不意味著日本在慰安婦問題的歷史罪責從此可以一筆勾銷。


記錄片《二十二》中的慰安婦倖存者


公開資料顯示,日軍侵華期間,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3500餘萬人死傷、將近20萬女性遭到日軍蹂躪,淪為性工具。從1995年起,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期間的個人受害者及其遺屬,向日本的法院提起了超過30起的訴訟案件,要求日本政府或相關企業予以賠償和謝罪,但這些訴訟均遭駁回或敗訴。


據悉,日本方面所提抗辯理由主要包括:根據《中日聯合聲明》第五條,中國民間個人的戰爭受害賠償要求也已被放棄;根據日本本國民法規定,因不法行為導致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為20年,中國人原告索賠要求已失時效;根據日本本國的「國家無答責」法律原則規定,日本政府無需對中國個人受害者提供賠償。


對此,一位長期研究中日戰爭賠償問題的中國律師表示,根據國際法準則和規定,戰爭賠償包括對政府賠償和對個人賠償兩個部分。被侵略國對侵略國放棄賠償要求並不影響被侵略國民間和個人向侵略國政府及相關方面提出受害賠償請求。


另外,訴訟時效雖然是基於民事行為產生,但是,中國人受害者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所產生的賠償請求權不是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民事行為所引起的,而是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所引起的,日本的侵害行為是與民事行為的法律性質完全不同的國際公法上的國際犯罪行為,而國際犯罪罪行是不適用民法上的訴訟時效制度的。


根據1968年11月26日籤訂的《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不適用法定時效公約》規定,無論公約中的任一罪行無論發生於何時,都不適用法定時效的限制。1998年通過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同樣也規定了對戰爭罪犯的追究是不適用訴訟時效限制的。



紅船編輯部注意到,1995年,伴隨著中國民間對日索賠運動的興起,中國慰安婦倖存者對日索賠也拉開了序幕,來自山西、海南等地的慰安婦倖存者開始了十幾年的對日軍二戰罪行的控訴。


慰安婦倖存者向日本政府抗議(圖片來源於觀察者網)


1995年、1996年、1998年,山西慰安婦倖存者分三批共十六人,委託日本律師在日本向日本政府提出起訴,要求日本政府向受害者公開謝罪,賠償每人2000萬日元;2001年7月,8名海南「慰安婦」倖存者向日本政府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謝罪以恢復她們的名譽。


和其他受害者一樣,她們對日本的訴訟索賠無一例外均被駁回:2001年5月,東京地方裁判所駁回山西慰安婦倖存者的訴訟請求;2004年12月,東京高等裁判所駁回訴訟請求;2007年4月,日本高等裁判所駁回上訴,並作出不受理決定。


同樣的,2006年8月,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海南慰安婦倖存者要求日本政府謝罪並給予賠償的訴求;2009年3月,日本東京高等法院就海南慰安婦倖存者訴訟作出二審判決,駁回原告方要求日本政府謝罪並給予賠償的訴求;2010年3月,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原告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的訴訟請求。該判決認定8名中國慰安婦在二戰時被侵華日軍綁架和強暴的事實,但以「個人無權利起訴國家」為由,判定8人敗訴並駁回其上訴。


直到這24位慰安婦倖存者原告辭世,也無一人得到道歉與賠償。


目前,在世的慰安婦倖存者數量已經越來越少,登記在冊的中國大陸地區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10餘人,在韓國,慰安婦倖存者也僅剩約20人。歷史的親歷者們正在凋零。【參考資料: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微、人民網、中新網、紀錄片《二十二》】

相關焦點

  • 安倍何以急於再度參拜靖國神社
    9月19日上午,日本卸任首相安倍晉三發推宣布:「為了向英靈們報告他已卸任」,他在當天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從所配發的圖片來看,安倍身著燕尾服,這是參拜靖國神社的「正裝」。這距離安倍上次以首相身份參拜,已有近7年時間。
  • 日媒: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
    日媒稱,這是安倍卸任日本首相後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9月19日,安倍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靖國神社自10月17日起舉行所謂秋季大祭,日本領導人菅義偉於17日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品,另有個別國會議員前往參拜。
  • 參考快訊:安倍自曝今天參拜靖國神社
    參考消息網9月19日報導據路透社東京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周六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他自2013年12月以來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了他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並附上了一張他本人在靖國神社的照片。
  • 安倍今日參拜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犯是全人類的恥辱!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周六參拜了靖國神社,這是他自2013年12月以來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其官方推特上宣布了他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並附上了一張他本人在靖國神社的照片。
  • 九·一八第二天,安倍親自參拜靖國神社,為日本政壇留下一手布局
    已卸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9月19日參拜了供奉有14名戰犯的靖國神社,此舉當然引發了中方的抗議和不滿。 不過這也可能是安倍晉三最後一次以比較健康的狀態,來參拜靖國神社。據了解,安倍患上了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是源於家族遺傳造成的免疫系統失調,另外,也可能與安倍晉三精神壓力過大有一定的關係。 8月28日,安倍晉三突然以身體原因提出辭職,稱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不能再為國家和國民服務。
  • 安倍晉三以前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9日上午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這是他2013年12月以來時隔近7年參拜靖國神社。他在今天的推特上寫道:「今天參拜靖國神社,向英靈報告了本月16日卸任內閣總理大臣一事」,並配上了參拜的照片。
  • 日本內閣大臣時隔四年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小泉去的最早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 今天(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5周年紀念日。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多位現職內閣大臣當天參拜靖國神社,為四年來首次。 《朝日新聞》稱,環境大臣、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8點不到就進入神社。參拜約15分鐘後離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 安倍自曝參拜靖國神社:向「英靈報告自己退任首相的事」
    圖自安倍推特【環球網快訊】剛剛,日本已卸任首相安倍晉三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8月28日,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本月16日,日本召集臨時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新總裁菅義偉順利當選日本首相,並立即組建內閣。16日當天上午,安倍內閣在臨時內閣會議上總辭職,這標誌著創下日本史上在職時間最長紀錄的安倍內閣謝幕。
  • 8月15 日,日本投降75周年,今日小泉進次郎等3人參拜靖國神社。
    導語:8月15 日,日本投降75周年,今日小泉進次郎等3人參拜靖國神社。今天8月15日,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降的周年紀念日。今天,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前往靖國神社「拜鬼」。日本媒體指出,安倍內閣成員上一次在日本戰敗當天參拜靖國神社要追溯到4年前的2016年。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小泉在早上8點前進入靖國神社,大約15分鐘後,他「拜鬼」結束,未經記者採訪直接離開現場。隨後,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15日上午9點前,文部省文部大臣、科學技術大臣黑田光一也前往靖國神社「拜鬼」。
  • 田中外相: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涉嫌違憲
    中新社東京七月三十一日電(記者 劉敬師)日本參院選舉結束後,有關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再次回到輿論的原點。田中真紀子外相三十日提及憲法第二十條規定時,暗示首相參拜涉嫌違憲,希望小泉首相慎重考慮。  田中昨天在外務省對記者說,「我已向首相明確提出不要去靖國神社。這不是為中國、韓國說項,而是我自己的信念」。
  •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臺才夠一個月,就開始「扯」靖國神社
    日本在上個世紀前多次挑起戰爭入侵周邊鄰國,戰爭中死亡的很多軍人和戰犯都被供奉在這裡,也成為死不悔改的日本右翼的"聖地"。自二戰戰敗後日本被施加了非常多的制裁,後代很多執政首相也不敢再提及這裡;不過自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復興後,一些首相又開始難耐內心的騷動,打各種有關靖國神社的"擦邊球",甚至是直接去參拜。
  • 今年他們終於不敢參拜靖國神社了
    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導,靖國神社21日至22日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日本議員聯盟決定不參拜靖國神社。報導稱,相關人士11日透露,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已經決定,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21日至22日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不進行集體參拜。這是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做出的決定。據共同社,該議員聯盟每年在春秋兩季的例行大祭和8月的終戰日都會一起進行參拜,中止是罕見的應對。
  • 她自曝曾參拜靖國神社「心情好」,炸雷!
    日本聲優茅野愛衣日前自曝參拜靖國神社遭到批評。目前涉事音頻已下架、推文已被刪除。但該事件仍在持續發酵,茅野愛衣是否會就此道歉引發關注。11日,就在中國民眾喜迎牛年的除夕夜,茅野愛衣在其常駐廣播節目《工作之餘祈願》(第152回)中自曝當日參拜了靖國神社。
  • 茅野愛衣參拜靖國神社與日本天皇制——兼短評新潮沉思錄推送
    不過參與該部動漫配音的茅野愛衣在中國大年三十參拜日本靖國神社一事又恰巧發生,我本人也看過並喜愛她參與的《終將成為你》等作品,忍不住說幾句。想寫這些話主要是因為看了新潮沉思錄剛剛發的一篇有關文章。雖然我對近現代史和日本文化基本沒有很系統深入的了解,但還是想說這篇文章自己反而某種意義上跳到了日本人的思路裡面,也沒有指出更直接的問題來源。
  • 「臺聯黨」前主席談大陸新印象 解釋參拜靖國神社
    臺灣文化會館基金會執行長蘇進強是該活動的主要主辦人,其實他過去還擔任過臺聯黨主席,2005年曾因參拜靖國神社遭到外界口誅筆伐。近幾年,蘇進強醉心於兩岸文化交流事業,談及「靖國神社事件」,他坦言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對於大陸的認識,他說,「經由多次到大陸交流參訪,了解到大陸的變化及與想像中的差異」。昨天,人在北京的蘇進強接受了導報記者的電話採訪。
  • 19年前,向靖國神社潑油漆的中國人,被抓後結局如何?
    留學期間,馮錦華從一開始對日本人的不信任,在經過一段相處後,到被日本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尊重與善良所打動,一直以來對日本形成的刻板印象也就此發生轉變。在畢業後,他順理成章留在日本工作,而變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 「火星合月」天象9日上演;外媒稱安倍今年不參拜靖國神社;男生偷...
    根據蔡英文辦公室公布的行程,9日下午4時蔡英文將在辦公室接見日本弔唁李登輝訪臺團;9日下午5時「日本弔唁團」再前往臺北賓館,向李登輝表達追思哀悼,訪團追思完畢後,將在臺北賓館發表談話。
  • 李纓:「靖國神社問題,是戰爭後遺症」
    孫:以前,一提靖國神社,會想到那裡供著幾個甲級戰犯。在片中看到美國人舉著旗子聲援小泉,先是被一些日本人視為友好,後又被另一批日本人驅趕出去。會發現靖國神社折射的歷史比我們預想的要複雜得多。  李:是。美國人那一幕非常能體現出日本的尷尬和二戰後與美國的複雜關係。
  • 令和時代首個戰敗紀念儀式,日本首相安倍連續7年獻祭祀費未參拜
    今天對於進入令和時代的日本和亞洲鄰國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在日本東京,日本新天皇德仁、雅子皇后和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了令和時代首個戰敗紀念儀式。戰敗紀念儀式在日本被稱為「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德仁在自己登基後的首個紀念儀式上發表了講話。
  • 安倍戰敗日表現赤裸裸背逆正義 中國應全面反制
    中新網8月16日電 昨天是8月15日日本戰敗日,日本三名內閣成員和近百名國會議員在國際社會的一片譴責聲中執意參拜了靖國神社,安倍晉三除了曲線參拜之外,也在當天發表了遺漏「反省」和「不戰誓言」表述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