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沙皇裡的「另類」國君

2020-12-27 騰訊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俄羅斯沙皇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項使命。但即便是沙皇,有時候也會拋開所有國務,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的沙皇喜歡畫畫,有的喜歡管樂,有的愛觀看星星,有的不願錯過給屬下拔牙的機會。

伊凡四世雷帝與神秘知識

16世紀,歐洲國家君主中流行探索神秘學說,比如煉丹術和佔星術。伊凡雷帝的祖父伊凡三世(1440年-1505年)就曾對寶石的神秘特性感興趣,伊凡四世(1530年-1584年)則在宮中豢養了一些魔術師。他還從英國請來佔星術家耶利謝烏斯·波美利烏斯(Eliseus Bomelius)。後者擅長製作毒藥,伊凡雷帝用這些毒藥清除了不聽話的達官顯貴。波美利烏斯還創立了星象佔卜,在莫斯科被稱為「兇惡的佔星術家」,被視為巫師。伊凡雷帝發現波美利烏斯為瑞典從事間諜活動後,用烤爐把他活活烤死了。

伊凡雷帝並沒有停止對佔星術的迷戀。旅行家傑羅姆·霍西(Jerome Horsey)證實,有60多位拉普蘭佔星術家被帶到莫斯科,按照伊凡雷帝的意願根據星象為他預言其所發起的徵戰、改革或「人員調動」。據傳,佔星術家們還通過國君下象棋預言了他的死亡,而象棋也是伊凡四世的一個愛好。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與鷹獵

狩獵是俄國皇室的傳統娛樂項目,沙皇彼得大帝的父親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1629年-1676年)狩獵時偏愛從東方國家帶來的猛禽。於是,每年花在皇室鷹獵上的錢高達7.5萬盧布,要知道當時的國家預算也就130萬盧布。沙皇在莫斯科有個獵鷹場,裡邊養了3000隻猛禽,狩獵管理工作由秘密事務衙門,即當時的國家安全機構負責。

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年輕時幾乎每天狩獵。皇室成員和被邀請的外國使節都參加鷹獵。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每次出行都很隆重,到郊外的索科爾尼基、科洛緬斯科耶、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這些地方地處空曠的田野、河岸或湖岸,設有幾個特別威儀的用膳大帳。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給出信號後,僕役們開始用鼓角嚇唬鴨子和其他獵物,從馴鷹人手中放出的獵鷹飛向高空,準備捕捉四下奔逃的獵物。這就是沙皇特別喜歡的項目。獵鷹向下俯衝捕獵,狩獵表現最出色的獵鷹會被送到沙皇手中,得到「至高無上的接見」。有時候,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興致來了,還會親自當馴鷹人。他精通狩獵,撰寫過馴鷹人培訓指南。

彼得一世與醫學

很難選出彼得大帝(1672年-1725年)的某一項愛好,因為他掌握的「手藝」太多:木工、細木工、打鐵、製圖、造船等,就連做外科手術也是彼得喜歡的事。彼得在阿姆斯特丹參觀過弗雷德裡克·瑞奇斯(Frederick Ruysch)教授的解剖博物館並聽了他的課,1699年在莫斯科為貴族開設了解剖課。彼得的傳記作者伊萬·戈利科夫(Ivan Golikov)說,沙皇下令做手術和解剖時告訴他「很少有錯過不出席的情況……甚至還經常幫忙做手術。隨著時間的流逝,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可以熟練地拔牙、放血、解剖,而且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懷著極大的熱情」。

沙皇彼得大帝總是隨身攜帶一個裝著外科手術工具的小箱子,一有機會就準備給人拔牙。在聖彼得堡的真品陳列室裡,參觀者能看到被收藏下來的沙皇拔下來的所有牙齒,其中一部分牙是好牙。彼得一世的一位親信1724年在日記中寫道:「彼得的侄女很擔心沙皇很快會覬覦自己的一條病腿,因為他自認為是一名偉大的外科醫生,願意為病人做各種手術」。

彼得到底是一名技術多麼嫻熟的外科醫生,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因為首先沒有人敢將患者的死歸咎於沙皇;其次,彼得確認患者死亡後會匆忙祈禱,然後就興致勃勃地給在場的每個人詳細解釋他的做法並對屍體進行解剖。

當然,彼得大帝的愛好也使國家受益,他是俄國首家公立醫院列弗爾多夫斯基軍醫院的創立者。彼得還是第一位專業收藏家,為俄羅斯錢幣學和藝術品收藏奠定了基礎。

安娜·伊凡諾芙娜與射擊

彼得大帝的侄女安娜·伊凡諾芙娜(Anna Ioannovna)(1693年-1740年)討厭舞會和劇院演出,只在天氣不好的時候才去那裡。她真正酷愛的是射擊,甚至被稱為「彼得宮城的狄阿娜(羅馬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因為她把彼得宮城(沙皇的夏季行宮之一)中的一個亭子改成了狩獵棚。

彼得宮城花園中的這座亭子後邊就是獸苑,裡邊有鹿、狍子等一些動物。而且,全國各地會往彼得宮城送各種野獸放養在園子裡。安娜·伊凡諾芙娜喜歡帶著火槍遊園。1739年的夏天,她一共射殺了9隻鹿、16隻野山羊、4頭野豬、一匹狼、374隻野兔和608隻鴨子!就連她的馬車上也有一支獵槍(小火槍),這位女沙皇喜歡一邊全速前進一邊射擊鴨子或烏鴉。

藝術家及管樂手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1796年-1855年)從小就對繪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所學的軍事課中喜歡軍事築城和工程學,尤其喜歡畫圖和素描。這位未來沙皇酷愛這些東西,他會在銅片上雕刻,之後用水彩著色。他的另一個愛好是設計軍服。尼古拉還是大公時就設計並畫出過數十款俄國軍服草圖,成為沙皇后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他執政期間,軍用和民用制服最終有了嚴格標準。

尼古拉還是首位吹管樂器的俄國沙皇。他會吹長笛、圓號和短號,不過他將這些樂器全都稱作「小號」。他辨音力特別好,創作過一些小進行曲並在家庭音樂會上演奏。

尼古拉二世與攝影

尼古拉二世(1868年-1918年)的繪畫技術不比曾祖父差,他還喜歡騎自行車和打網球。但這位沙皇的主要愛好是攝影。正是因為這個愛好,我們才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皇室的私生活。

尼古拉二世用那個年代最好的照相機美國柯達相機攝影。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多羅夫娜(Aleksandra Fedorovna)也喜歡攝影。這對夫婦每年拍攝並列印的照片多達2000張,他們的女兒則喜歡為黑白照片著色。一家人有時間就聚在一起給照片做標註,並貼到相冊裡。這些照片被保留下來還多虧了女侍從官安娜·韋盧波娃(Anna Vyrubova),她將6本相冊帶到國外賣給耶魯大學學生羅伯特·布魯斯特(Robert Brewster),後者又將它們贈給自己大學的圖書館。如今這些照片都對公眾開放。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相關焦點

  • 羅馬正統在東方: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
    沙皇俄國長年自稱「第三羅馬」,「沙皇」一詞就來源於羅馬帝國的「凱撒」。那麼沙皇俄國為什麼自認為是「第三羅馬」呢?476年(承明元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宣告結束。但「羅馬皇帝」的稱號並沒有消失,而是分為東西兩個繼續傳承。其中西方的「羅馬皇帝」衍生出了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亞歷山大一世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第十三位沙皇,後人稱他為「神秘沙皇」、「北方的斯芬克斯」。他從登基到死亡,便疑雲不斷,給人留下種種神秘。登基之時,就被人懷疑是弒父自立;在位期間由於突然死亡,以至於他死後不久又傳出種種離奇說法,讓亞歷山大一世到底是真正死亡還是逃避現實而退位?至今迷霧重重、眾說紛紜。
  • 俄國沙皇飽含德國血統,懊惱不已,卻還是娶了貌美的黑森
    談起蘇德糾葛,使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二戰期間打得不可開交的蘇德戰場,但是蘇德在此之前就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尤其體現在俄國宮廷中,俄國共出過二十二位沙皇,其中九位有德國血統,可見兩國關係密切。彼得大帝致力於改革俄國後,遊歷西方學習,就曾以德國為師。
  • 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被處決,歐洲皇室歷史上最血腥的滅門慘劇
    一戰使得俄國的反戰運動日益高漲,二月革命取得了眾望所歸的勝利。此時統治俄國23年的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年近50歲的他攜家人離開皇宮,臨時政府對他們進行了隔離軟禁。(尼古拉二世 vs 喬治五世,表兄弟長相酷似)羅曼諾夫家族,是歐洲皇室裡最傳奇的家族。它統治俄國300多年,是歐洲統治期最長的王朝,也是唯一在其統治國幾乎沒留存任何血脈的皇族。
  • 沙皇俄國滅亡後,在一個歐洲小國重新復活,最後被法國警察推翻
    1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在俄國的統治,很多仇視布爾什維克的貴族地主階級逃到了西歐,他們不甘心失敗,妄想著有朝一日在俄國恢復沙皇的統治。1918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慘遭到當局殺害。此人名叫鮑裡斯,出生於俄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十月革命後,他隨家人以難民的身份來到了西歐。十幾年來,鮑裡斯一直為復闢努力。但蘇聯的統治日益牢固,鮑裡斯深知自己無力推翻蘇聯政府,於是他萌生了在海外重建沙皇俄國的想法。鮑裡斯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安道爾,這是一個位於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袖珍小國,面積只有468平方公裡,國家元首有兩位,分別是法國總統和一位西班牙地方主教。
  • 【看歷史】通姦、幹政、邪教……俄國「崔順實」親手埋葬了沙皇政府?
    沙皇給了他大筆的金錢和大批的侍從。他成為皇室的座上賓,成為一名特權人物,可以自由地進入皇宮。 流連在女人裙裾之下練就的本事,也在皇宮裡和上流社會發揮出作用。他那碩大的「傢伙」,如同新鮮出爐的烤肉,令貴族女性趨之如騖。拉斯普京的「傢伙」,到底有多大呢?他死後,」傢伙」被人割了下來,做成標本:這「傢伙」竟然長達29釐米!
  • 俄國沙皇的「避暑山莊」,位於芬蘭灣的彼得夏宮
    直到今天夏宮裡還有當年被炸毀後一片破落景象的照片。經歷了戰爭的摧殘的夏宮在二戰後經修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夏宮下花園的金色雕塑重新修復的夏宮是位於聖彼得堡西南差不多30公裡的面向美麗的芬蘭灣的金色宮殿。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秘密槍決。尼古拉二世低估了列寧的革命性,始終認為其不會對自己全家斬盡殺絕。
  • 聊一聊俄國史上最殘暴的沙皇:《伊凡雷帝》
    伊凡四世是俄國史上第一位沙皇,因其殘暴、冷血而被後世稱為伊凡雷帝。他在位時屠殺過無數的貴族、領主和平民,甚至親手殺死過自己的兒子兼繼承人,令被統治者聞風喪膽。
  • 末代沙皇與皇族的最後命運
    隨後那些皇親國戚的末日也降臨了……沙皇在囚禁期間俄國莫吉廖夫。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一個陰霾的早晨。在大本營的會議廳裡。枝形燭檯燈火輝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留神地聽取前線指揮官對前線形勢的報告。他不時地插上幾句話,或提些問題,吸幾口香菸。
  • 60萬大軍沒能打敗沙皇,拿破崙卻用自己的失敗,終結了沙皇家族
    歷史的發展有時會超出人們的意料,當俄軍唱著勝利之歌,進入法國後,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俄國人,尤其是被稱為灰色牲口的俄國士兵。即使是飽受戰火的法國農村,也擁有著遠遠超過俄國的財富和自由。目睹這一切後,一部分貴族深切地感受到俄國的落後,以及農奴制度的黑暗,和對國家發展的束縛。
  • 末代沙皇: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
    直至今日,仍然有創作者在文學、藝術乃至手工藝品的想像裡對此進行刻畫,尤其是對王朝最後一任統治者—尼古拉二世(Zar Nikolaj II)以及他的妻子—黑森-達姆斯塔特公國女大公亞歷山德拉(Alexandra)命運的描述。然而,這些作品卻並不完全涉及到對其近親與其部分忠僕的殘忍謀殺。最終,這個統治家族65名成員裡的18位被布爾什維克統治者所殺害,46名被迫流亡。
  • 末代沙皇:悲慘的尼古拉斯二世與羅曼諾夫王朝的滅亡
    沙皇錯誤地認為日本人因實力不足不敢與俄國衝突,但日本海軍出人意料地偷襲並重創了俄國艦隊、佔領了大連和旅順、削弱了俄國在滿洲的力量。此後,俄國無力繼續戰爭,被迫談判與日本媾和。接連對日本的慘敗極大地打擊了俄國的實力和沙皇的權威,戰爭也使經濟凋敝、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並引發了國內矛盾的爆發。
  • 如果日俄戰爭俄國勝利會怎麼樣?
    日本與沙皇俄國在中國的東北的土地上肆意掠奪,無數的中國人死於日本與沙皇俄國的慘無人道地屠殺,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無恥地宣布中立。這是華夏大地最慘痛的歷史。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而告終,假如日俄戰爭以沙皇俄國勝利告終,肯定不會有三國還遼,東北地區將以什麼狀況出現呢。
  • 俄國「大師」拉斯普京沉浮記
    然而同一片天空下,拉斯科利尼科夫在為生計殺人,索尼婭必須出賣肉體才能養活全家,施粥廠門口的流民和「十字架」監獄裡的政治犯一樣接踵摩肩。混亂的沙皇加冕慶典上有一萬多人被踩死踩傷,皇帝夫婦卻在同一天面帶微笑在法國使館的舞會上現身;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上將的艦隊在旅順被日本人圍困,他本人則安坐在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的包廂裡,為挪用軍費包養的芭蕾舞演員捧場。
  • 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的百年恩怨 沙皇的君士坦丁情結
    拜佔庭帝國滅亡11年後,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公主,宣稱繼承拜佔庭帝國,後世繼承人統稱為沙皇(俄語中意為愷撒)。從這一刻開始,雙頭鷹的標誌融入了俄羅斯的血液。自此歷代沙皇都有君士坦丁堡情節,就像南宋的時候許多人對汴梁夢執著一樣。
  • 《末代沙皇》關於末代沙皇家庭命運的一點看法
    尼古拉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唯獨不是好沙皇。這對夫妻終其一生都想過安安穩穩的中產階級小日子,可偏偏身為王儲,又在王朝風雨飄搖、時代風口浪尖的時候被推上王座。如果他們真的只是普通貴族鄉紳,或許的確可以過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可作為龐大帝國的獨裁統治者,還想關起門來過自己的簡單家庭小生活,這就是原罪了。
  • 沙皇伊凡四世,為什麼被稱為「恐怖的伊凡」
    俄國最早的沙皇公元1223年,蒙古進攻沙俄前身羅斯諸公國,戰爭中打死了6名羅斯王公,並承諾羅斯人投降免死。當羅斯人投降後,蒙古軍隊食言,殺掉了所有投降的王公和士兵。從此之後,羅斯諸公國就被置於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
  • 《末代沙皇》末代沙皇
    至於他的個人結局,片中他拒絕接受現實,拒絕去英國,但維基百科說「儘管亞歷山德拉和尼古拉都是為喬治五世的表弟妹,但喬治五世察覺到他們(特別是亞歷山德拉的德國背景)在俄國和英國的不得人心,拒絕讓他們至英國避難,以免造成的後果可能危及他自己的王位。」《天選之人》:沙皇居然是一夫一妻制。這好像跟他們的宗教有關。反觀天朝後宮多少人,還有不少皇帝沒兒子呢!
  • 法貝熱彩蛋:來自沙皇的復活節禮物
    在十九世紀末的俄國宮廷內,復活節前後的系列慶祝活動熱鬧不已。沙皇會親自接見禁衛軍官,一一進行傳統的問候儀式(Paschal Greeting)。沙皇會先說:「基督復活了!」另一位則要回應:「他真的復活了!」並互相親吻對方的臉頰三次以示祝福。站在沙皇身後的皇后則會在人們親吻她的手後,贈與他們由礦石或陶瓷做成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