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泓回顧過去十年,時間軸鋪伸延展,成長的瞬間燦若繁星,交錯縱橫在每一個時間段,映出她每一張泛黃髮舊的照片上的甜甜笑容,影影綽綽地還能照見她十年來腳踏實地邁出的每一個腳印。
在人生變數最多、變化最大的前二十年,從牙牙學語的嬰兒到朝氣蓬勃的青年,人們的容貌、愛好、周圍的同學、居住的城市往往都變得天翻地覆。可對現任合唱團副團長劉君泓而言,從小學合唱團到中學合唱團,再到河海大學合唱團,似乎有些東西變了,而有些又沒有變。
其實,劉君泓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和音樂糾纏十多年。
她對音樂的熱愛其實萌芽於兒時對古箏的學習,而喜歡唱歌的小劉君泓又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了天津市常州道小學合唱團,由此開始了合唱之旅。
這一次「偶然」,便持續了十五年。
最令她深刻的是在高二時,作為當時高中合唱團的團長,為了籌備國賽,幾乎每天都泡在排練廳練聲,全團最終獲得了驕人的金獎,創歷史新高。
十五年的音樂路並不好走,在十多年與音樂相隨的成長中,如今她更願意做一個實幹派,積極主動去平衡好興趣愛好和學業生活的天平。
再回頭望去這十多年來和合唱相伴的歲月,「十五年,不長不短,都是在合唱團裡與音樂相知相伴。我認為音樂是無私的,我並沒有對它做出什麼貢獻,而它卻帶給我了許多。」其實,人生亦如合唱,擁有著豐富和諧的和弦才能演奏出至美的樂曲,在下一個十年裡,劉君泓仍將懷揣自己的初心,與音樂為伴,在和聲迴蕩中繼續奏響青春樂章。
大二學期末的一個普通傍晚,教學樓裡的燈正亮著,刺骨寒風吹在徐經緯疲憊的臉上。他正奔波在從訓練場到教室的路上,像這樣的夜晚,還有許多。
十年以來,徐經緯都在尋找著桌球和學業之間的平衡點。十年後的今天,徐經緯已經對這種平衡感瞭然於胸。如今,他是河海大學高水平桌球隊的一員,同時,他也在專業學習上有較好的成績。
十多年前,尚處小學的徐經緯第一次接觸桌球,僅僅是父母希望他藉此鍛鍊身體。但教練的慧眼給了他進入賽場的機會,從那時開始,徐經緯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嶄露頭角:初中便獲得江蘇省中學生比賽的單打第四名,高中曾兩次獲得省級桌球團體第三。但他的桌球之旅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學業壓力加重,徐經緯曾幾次萌生過丟掉桌球的想法。但他最終選擇堅持,從小學校隊再到初中校隊,直至如今,和兒時的隊友一起進入河海大學。
十年前,站在賽場上揮舞球拍的,是一位青澀叛逆,初露頭角的少年。而十年後,他變成了成熟謙虛,獨自承擔社團責任的社長。
十年的磨鍊,早已讓「謙遜」融入進他的性格中。生活中,他能以謙遜的態度和社團同學一同交流。作為桌球社的社長,徐經緯能夠有更多機會去和熱愛桌球的同學們接觸,並且,他在今年幫助學校和老師建立了桌球普通隊,他希望通過自己這個「橋梁」讓同學們感受到河海桌球高水平運動隊近年來的輝煌成就。
十年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十年後,徐經緯希望自己依舊熱愛運動,一如十年之前少年的那股懵懂之勁。
對稚嫩懵懂的小卓瑪次仁來說,生活是滿天閃爍的璀璨星光,是純潔無瑕的流水行雲;而時間的指針往後擺動十年,如今卓瑪次仁的生活基調又切換為現代與古樸交織、科技與文韻共美的動人旋律。從2010走向2020,3650個日月更迭;從西藏到南京,3852.89公裡……十年滄海能變桑田,愛與初心仍不變。
她的家鄉西藏,被百度百科稱為「世界第三極」,是佛教信徒心中的朝聖淨土;西藏的美,是不加修飾就攝人心魄的美。生活在這片聖地上的人兒們,也可愛極了——「家鄉的人都很熱情爽朗,我們用青稞酒、酥油茶、糌粑和牛羊肉招待客人。待客人將要離開,我們就為他們獻上哈達。」這是卓瑪次仁對家鄉的印象剪影之一,「家鄉的特質塑造了一個活潑開朗的我,從幼年時便葆有的信仰時刻提醒我與人為善,懂得感恩。」
家鄉是美麗沉醉的溫柔鄉,可夢總是在遠方。
在卓瑪次仁的成長曆程中,遠行求學是一段很特殊的經歷。「我從初中時開始到內地上學,不得不坐50多個小時的火車」,期間,想家的情緒像潮水般裹挾著她,墜入孤單悲傷的海洋,「真的繃不住了,想馬上回家,可是,對夢想的渴望讓我唯有堅持下來」。這是已經翻篇的一頁舊帳,她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一朝風雨一朝雪,十年星光十年寒。如今生活在南京,她說:「對南京更多的感情是感恩與好奇,這裡太有歷史氣息了。」能來到河海,她感到十分幸運,「得到了很多老師的愛與關懷,以及同學們的鼓勵與支持,這使我感受到如在家一般都溫暖」。
回望十年前的小小自己,卓瑪次仁想真誠地道聲謝:「謝謝你的選擇、努力與堅持」,同時也想對十年後的自己問一聲好:「hi,現在你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了嗎?請繼續全力以赴吧!」
敬頌時祺,萬事勝意;謹祝夏安,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