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9年國民黨政府輸掉內戰,那些跟著蔣介石打天下的士兵一批批地轉移到臺灣,從此在那座美麗島上討生活,或娶妻生子,或孤身漂泊,往日的榮光漸漸成為他們度過艱難歲月的支撐。這些外省來的敗兵與他們家人住的地方被稱為「眷村」。
民國47年,一個叫王偉忠的男孩在這裡誕生;五十年之後,他打算把眷村的故事拍成電視劇,並請來了徐譽庭(《我可能不會愛你》、《荼靡》編劇)打磨劇本,最後使得這部《光陰的故事》成為當年收視冠軍。
後來的韓劇《請回答》系列夯爆亞洲,我們都很羨慕人家能夠把青春家庭劇拍到那種水準,直擊你心。
但其實我們這樣的劇我們也拍過啊!你甚至可以在《請回答》裡看到《光陰的故事》的影子。只是2007年的社交網絡還如襁褓中的嬰兒,羽翼尚未豐滿,還好這樣的錯過最後沒有變成遺憾。《光陰的故事》帶來的情感共振之強大,不僅讓人在劇終的剎那仿佛失戀般難受,還會直接將劇情當做VR(虛擬實境)。
男主黃騰浩就講過這樣一件很趣味的事:有次去7-11買東西,排隊的阿姨很熱情地叫我「幾摳」(註:黃騰浩在劇裡叫許毅源,毅源的諧音是「一元」,臺語發音為「幾摳」),還問我後面追到一美(女主)了沒。
人戲合一的境界就是這樣吧。
2
這部劇的人物眾多,主調是許毅源、孫一美(陳怡蓉飾)與陶復邦(楊一展飾)、汪茜茜(賴雅妍飾)這兩對人物百轉千回的感情線,以及眷村裡幾個家庭在三十多年歲月流轉中的變遷和成長。
一)流氓和婢女
孫一美說自己是婢女命,做婢女的只有犧牲奉獻的份,別看她人小,委屈常常自己扛,朋友也都靠她在罩。
暗戀陶復邦不敢說出口,因為知道陶復邦喜歡茜茜,她不僅自動退出,還雞婆地幫兩個人談戀愛,因為「祝福也是一種愛」。
孫一美和好兄弟陶復邦、馮拍雄(馬念先飾)在遊泳館見到那天在撞球間搶地盤的許毅源,打算在更衣室堵他,結果計劃變動,留孫一美一個人在男更衣室,兩人的初次邂逅充滿了不可描述的...顏色。
許毅源一副混街頭的模樣,大家都覺得他是流氓,時常被朱磊這樣的資優生看扁,但其實心地十分善良。他的軟肋是自己麻煩不斷的父親,他害怕變成父親那樣的人,恨不得擺脫這層夢魘,無奈身上流著父親的血,這讓他的恐懼根深蒂固。
一開始,許毅源也被漂亮的茜茜所吸引,她身上自帶的堅強屬性像一種命中的默契,與許毅源相重疊。不同的是,茜茜有家人做後盾,許毅源面對的則是一個破碎的家庭,生活的艱辛讓他的內心不得不構築起堅實的城堡,抵禦一切危險和隨時向內崩塌的自卑心理。許毅源沒有追到茜茜,孫一美也愛不到陶復邦;許毅源不願放手。
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的,不管他身邊有沒有人,不管誰在他身邊,你都會想盡辦法跟他在一起。
他說:愛情就像打麻將,想要胡牌,就要等那張關鍵牌,你可以自己摸來,也可以等人家放槍。
孫一美選擇放手,愛情講timing也講感覺,終究勉強不來。結束固然心痛,但儘早止損總好過一場空。她就是這樣的女孩:寧願自己憋出內傷,也不願好朋友受傷。
無奈孫一美婢女命格實在強大,雞婆到了一個境界。她知道茜茜患有小兒麻痺的妹妹娟娟中意許毅源,覺得她很可憐,於是又跑去暗示許毅源「將心比心地愛愛看」,結果被情傷未愈的許毅源直接嗆回來:你根本就是在侮辱她(娟娟)啊!你打從心底就認為娟娟的腿會讓她沒有人愛,這就是一種侮辱。
如果才剛放棄一個努力追求的女孩,就馬上展開下一段戀情,那這個男的,就是把感情當遊戲。許毅源的心也是會痛的好不好,流氓也是會流眼淚的好不好,狠心也是一種善良好不好,我對茜茜,是真的,好不好!
或許就是這種善良單純外加愛管閒事的性格,成功為「美元戀」播下春天的種子,意外成為愛情的吸鐵石。
許毅源開始對孫一美傾訴心事,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還有繞不開的日常鬥嘴系列。許毅源和孫一美為了掩護茜茜和復邦,假扮情侶,結果許毅源假戲真做,啵了孫一美。不按常理出牌的孫一美當場崩潰,局外人都很通透啊,就孫一美狀況外;
於是所謂的「美元戀」呈現的是這樣的狀態:許毅源的愛全部變透明,不是孫一美選擇性忽視,是她根本近視看不見啊!
直到被許毅源點醒,孫一美大概才看見了幾摳的愛。傻人有傻福啊!
他們一起經歷了陶復邦參軍,茜茜北上酒吧唱歌,經歷了邦茜兩人感情的分合,經歷了阿公生病,經歷了聯考...參與了別人的故事,也創造了自己的回憶。
二)公主和士兵
陶媽媽認定孫一美以後是自己的女婿,問題是母有意子無意,陶復邦對汪茜茜死心塌地。所謂好事多磨,這兩人一路坎坷的情感歷程就是最好的註解。
茜茜的懂事和堅韌讓人好心疼,她總是用笑臉面對這個操蛋的世界以及它可笑的規則,默默承擔敵意和不理解;她像雨果筆下的笑面人,對親人朋友封存悲傷,只留下一張看起來很OK的臉。
陶媽阻攔,陶復邦考軍校,這段感情暫時擱淺。
超會念書的茜茜後來考上了政大新聞系,但一系列原因讓她不得不跑到酒吧賺錢,為了不讓朋友擔心,她說了很多謊來隱瞞。誰想要輸掉人生啊!打牌的人不想輸,踢球的人不想輸,開便利店的人不想輸,茜茜也不想輸。
尼採說:我自詡主宰一切風景。
話是漂亮話,聽起來悲壯,但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被命運的巨輪推著走,任憑你如何掙扎如何趔趄,也改變不了潮水的方向。在顛沛流離的命運面前,我們太渺小,也承擔著太深的無力感。
之後茜茜和外國人保羅(夏克立飾)結婚,陶復邦也和軍校處長的女兒妮妮(許瑋寧飾)結婚。兩個人的婚姻都不幸福,因為心裡如何也放不低心愛的那個人。好在結尾,公主和士兵在無數場戰役、無數次槍林彈雨之後,終於迎來圓滿的結局。
編劇的良心原來還在,感恩。
3
《光陰的故事》裡最搞笑的當屬朱虹(小甜甜飾)和馮拍雄(馬念先飾)了。
小甜甜簡直就是行走的表情包好嗎!綜藝感超強的她totally fit in朱虹這樣又賤又可愛的角色。
馬念先在臺灣喜劇中也算是老面孔了,他的臉總是莫名戳中笑點。前不久播出的優質臺劇《花甲男孩轉大人》裡,他就飾演了一個高學歷的直男癌,情商感人就是了。
既然是一部年代劇,肯定會涉及49年兩岸人被迫分離的苦痛。劇中馮拍雄的母親馮媽每天都坐在村頭,望著基隆港,回想著當年在對岸發生的一切。突然的變故導致她精神失常,還好她的記憶裡殘存著的,都是些美好的片段。
04
這部「過期」的劇,即使十年後的今天重溫,都可以找到很多的共鳴。
在劇裡,幾摳曾經說過:是孫一美讓我這個流氓過上了無風無浪的生活。
孫一美治癒了許毅源的自卑、忐忑、對未來的恐慌,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感。
而這,也是《光陰的故事》帶給我們的,不是嗎?它就像一個避風港,是我們對抗無常生活的武器。是,我曉得這麼形容一部電視劇很愚蠢,但這部劇陪伴了我整個大一,在無數個漆黑的夜晚和需要早起的清晨,因為有了這份掛念,會突然擁有很龐大的力量,那些悲傷和難過,突然就變得無所謂了。
楊德昌、柯一正等臺灣新浪潮導演曾經聯合拍攝了一部同名電影《光陰的故事》,它由幾個小故事組成,描繪了童年的消逝和成人世界的幻滅。轉瞬即逝的光陰裡,我們學會穿起鎧甲,戴上面具,假裝懂很多道理,過不想要的一生。王偉忠的《光陰的故事》溫暖多了,少了凌厲,多了幾分溫柔。
所以你會想一遍遍地重看,不是為了逃避和麻醉,反而是希望在挫折纏身的時刻,儲備足夠多的勇氣,當巨浪再次洶湧時能夠迎面而上。劇裡的人物有好的,有壞的,有強硬的,有懦弱的,有圓滑世故的,也有我行我素的。即使驕傲蠻橫無理取鬧如朱媽,幾十年過後病弱坐在輪椅上,也全然不復當年的神採奕奕。看到這一幕,好像有點明白人生是什麼了。
既然到頭來都要經歷死亡這條路,就活得自我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