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即使十年後重溫,能會掉眼淚

2020-10-12 xiaoxiongdi

1

1949年國民黨政府輸掉內戰,那些跟著蔣介石打天下的士兵一批批地轉移到臺灣,從此在那座美麗島上討生活,或娶妻生子,或孤身漂泊,往日的榮光漸漸成為他們度過艱難歲月的支撐。這些外省來的敗兵與他們家人住的地方被稱為「眷村」。

民國47年,一個叫王偉忠的男孩在這裡誕生;五十年之後,他打算把眷村的故事拍成電視劇,並請來了徐譽庭(《我可能不會愛你》、《荼靡》編劇)打磨劇本,最後使得這部《光陰的故事》成為當年收視冠軍。

後來的韓劇《請回答》系列夯爆亞洲,我們都很羨慕人家能夠把青春家庭劇拍到那種水準,直擊你心。

但其實我們這樣的劇我們也拍過啊!你甚至可以在《請回答》裡看到《光陰的故事》的影子。只是2007年的社交網絡還如襁褓中的嬰兒,羽翼尚未豐滿,還好這樣的錯過最後沒有變成遺憾。《光陰的故事》帶來的情感共振之強大,不僅讓人在劇終的剎那仿佛失戀般難受,還會直接將劇情當做VR(虛擬實境)。

男主黃騰浩就講過這樣一件很趣味的事:有次去7-11買東西,排隊的阿姨很熱情地叫我「幾摳」(註:黃騰浩在劇裡叫許毅源,毅源的諧音是「一元」,臺語發音為「幾摳」),還問我後面追到一美(女主)了沒。

人戲合一的境界就是這樣吧。

2

這部劇的人物眾多,主調是許毅源、孫一美(陳怡蓉飾)與陶復邦(楊一展飾)、汪茜茜(賴雅妍飾)這兩對人物百轉千回的感情線,以及眷村裡幾個家庭在三十多年歲月流轉中的變遷和成長。

一)流氓和婢女

孫一美說自己是婢女命,做婢女的只有犧牲奉獻的份,別看她人小,委屈常常自己扛,朋友也都靠她在罩。

暗戀陶復邦不敢說出口,因為知道陶復邦喜歡茜茜,她不僅自動退出,還雞婆地幫兩個人談戀愛,因為「祝福也是一種愛」。

孫一美和好兄弟陶復邦、馮拍雄(馬念先飾)在遊泳館見到那天在撞球間搶地盤的許毅源,打算在更衣室堵他,結果計劃變動,留孫一美一個人在男更衣室,兩人的初次邂逅充滿了不可描述的...顏色。

許毅源一副混街頭的模樣,大家都覺得他是流氓,時常被朱磊這樣的資優生看扁,但其實心地十分善良。他的軟肋是自己麻煩不斷的父親,他害怕變成父親那樣的人,恨不得擺脫這層夢魘,無奈身上流著父親的血,這讓他的恐懼根深蒂固。

一開始,許毅源也被漂亮的茜茜所吸引,她身上自帶的堅強屬性像一種命中的默契,與許毅源相重疊。不同的是,茜茜有家人做後盾,許毅源面對的則是一個破碎的家庭,生活的艱辛讓他的內心不得不構築起堅實的城堡,抵禦一切危險和隨時向內崩塌的自卑心理。許毅源沒有追到茜茜,孫一美也愛不到陶復邦;許毅源不願放手。

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的,不管他身邊有沒有人,不管誰在他身邊,你都會想盡辦法跟他在一起。

他說:愛情就像打麻將,想要胡牌,就要等那張關鍵牌,你可以自己摸來,也可以等人家放槍。

孫一美選擇放手,愛情講timing也講感覺,終究勉強不來。結束固然心痛,但儘早止損總好過一場空。她就是這樣的女孩:寧願自己憋出內傷,也不願好朋友受傷。

無奈孫一美婢女命格實在強大,雞婆到了一個境界。她知道茜茜患有小兒麻痺的妹妹娟娟中意許毅源,覺得她很可憐,於是又跑去暗示許毅源「將心比心地愛愛看」,結果被情傷未愈的許毅源直接嗆回來:你根本就是在侮辱她(娟娟)啊!你打從心底就認為娟娟的腿會讓她沒有人愛,這就是一種侮辱。

如果才剛放棄一個努力追求的女孩,就馬上展開下一段戀情,那這個男的,就是把感情當遊戲。許毅源的心也是會痛的好不好,流氓也是會流眼淚的好不好,狠心也是一種善良好不好,我對茜茜,是真的,好不好!

或許就是這種善良單純外加愛管閒事的性格,成功為「美元戀」播下春天的種子,意外成為愛情的吸鐵石。

許毅源開始對孫一美傾訴心事,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還有繞不開的日常鬥嘴系列。許毅源和孫一美為了掩護茜茜和復邦,假扮情侶,結果許毅源假戲真做,啵了孫一美。不按常理出牌的孫一美當場崩潰,局外人都很通透啊,就孫一美狀況外;

於是所謂的「美元戀」呈現的是這樣的狀態:許毅源的愛全部變透明,不是孫一美選擇性忽視,是她根本近視看不見啊!

直到被許毅源點醒,孫一美大概才看見了幾摳的愛。傻人有傻福啊!

他們一起經歷了陶復邦參軍,茜茜北上酒吧唱歌,經歷了邦茜兩人感情的分合,經歷了阿公生病,經歷了聯考...參與了別人的故事,也創造了自己的回憶。

二)公主和士兵

陶媽媽認定孫一美以後是自己的女婿,問題是母有意子無意,陶復邦對汪茜茜死心塌地。所謂好事多磨,這兩人一路坎坷的情感歷程就是最好的註解。

茜茜的懂事和堅韌讓人好心疼,她總是用笑臉面對這個操蛋的世界以及它可笑的規則,默默承擔敵意和不理解;她像雨果筆下的笑面人,對親人朋友封存悲傷,只留下一張看起來很OK的臉。

陶媽阻攔,陶復邦考軍校,這段感情暫時擱淺。

超會念書的茜茜後來考上了政大新聞系,但一系列原因讓她不得不跑到酒吧賺錢,為了不讓朋友擔心,她說了很多謊來隱瞞。誰想要輸掉人生啊!打牌的人不想輸,踢球的人不想輸,開便利店的人不想輸,茜茜也不想輸。

尼採說:我自詡主宰一切風景。

話是漂亮話,聽起來悲壯,但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被命運的巨輪推著走,任憑你如何掙扎如何趔趄,也改變不了潮水的方向。在顛沛流離的命運面前,我們太渺小,也承擔著太深的無力感。

之後茜茜和外國人保羅(夏克立飾)結婚,陶復邦也和軍校處長的女兒妮妮(許瑋寧飾)結婚。兩個人的婚姻都不幸福,因為心裡如何也放不低心愛的那個人。好在結尾,公主和士兵在無數場戰役、無數次槍林彈雨之後,終於迎來圓滿的結局。

編劇的良心原來還在,感恩。

3

《光陰的故事》裡最搞笑的當屬朱虹(小甜甜飾)和馮拍雄(馬念先飾)了。

小甜甜簡直就是行走的表情包好嗎!綜藝感超強的她totally fit in朱虹這樣又賤又可愛的角色。

馬念先在臺灣喜劇中也算是老面孔了,他的臉總是莫名戳中笑點。前不久播出的優質臺劇《花甲男孩轉大人》裡,他就飾演了一個高學歷的直男癌,情商感人就是了。

既然是一部年代劇,肯定會涉及49年兩岸人被迫分離的苦痛。劇中馮拍雄的母親馮媽每天都坐在村頭,望著基隆港,回想著當年在對岸發生的一切。突然的變故導致她精神失常,還好她的記憶裡殘存著的,都是些美好的片段。

04

這部「過期」的劇,即使十年後的今天重溫,都可以找到很多的共鳴。

在劇裡,幾摳曾經說過:是孫一美讓我這個流氓過上了無風無浪的生活。

孫一美治癒了許毅源的自卑、忐忑、對未來的恐慌,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感。

而這,也是《光陰的故事》帶給我們的,不是嗎?它就像一個避風港,是我們對抗無常生活的武器。是,我曉得這麼形容一部電視劇很愚蠢,但這部劇陪伴了我整個大一,在無數個漆黑的夜晚和需要早起的清晨,因為有了這份掛念,會突然擁有很龐大的力量,那些悲傷和難過,突然就變得無所謂了。

楊德昌、柯一正等臺灣新浪潮導演曾經聯合拍攝了一部同名電影《光陰的故事》,它由幾個小故事組成,描繪了童年的消逝和成人世界的幻滅。轉瞬即逝的光陰裡,我們學會穿起鎧甲,戴上面具,假裝懂很多道理,過不想要的一生。王偉忠的《光陰的故事》溫暖多了,少了凌厲,多了幾分溫柔。

所以你會想一遍遍地重看,不是為了逃避和麻醉,反而是希望在挫折纏身的時刻,儲備足夠多的勇氣,當巨浪再次洶湧時能夠迎面而上。劇裡的人物有好的,有壞的,有強硬的,有懦弱的,有圓滑世故的,也有我行我素的。即使驕傲蠻橫無理取鬧如朱媽,幾十年過後病弱坐在輪椅上,也全然不復當年的神採奕奕。看到這一幕,好像有點明白人生是什麼了。

既然到頭來都要經歷死亡這條路,就活得自我點吧!

相關焦點

  • 《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不覺已是十年的光景
    最近看完了韓劇請回答系列,正在腦補國內翻拍該拍哪些年才好,就在那邊的劇評裡看到有人提到光陰的故事,才猛然想起曾經看過的這部劇。回頭想想,距離在鳳凰臺第一次看到已經過去十年了。剛開始看的時候甚至沒意識到講的是臺灣的故事,只覺得裡面阿公講的閩南話跟孫爸的河南話莫名的很搭。後來突然意識到那是對岸的光陰,又開始覺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大概沒什麼不同吧。
  • 光陰 | 十年光陰我們成長了多少?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笑把光陰斟酒宴,十年緩緩,十年漸漸。
  • 光陰的故事&幸福不是圓的 也不是扁的 要珍惜手上掌握住的
    誰,聽我說這關於光陰的故事。誰,陪我看細碎年華悄然離去。多年後,再過許多年後,會不會像一美一樣有個幸福的家庭,有個可愛的多美,有一個有點酷卻懂得疼愛人的許毅源。記得多年前看《光陰的故事》,我被感動得滿滿。還記得當時偉忠哥就說「不管你此刻的心情是哀傷、激動或喜悅,請把你的心掏空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回味曾經的家財萬貫,再一次上路。
  • 林允青春校園劇《光陰裡的故事》來襲,搭檔高至霆上演熱血青春
    林允繼《蝸牛與黃鸝鳥》後又有一部新劇官宣,就是年代青春校園劇《光陰裡的故事》,搭檔實力派男主高至霆,曾在校園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飾演男二號吳柏松,陽光帥氣演技炸裂受到觀眾肯定,這次挑大梁再度出演這類題材想必毫無壓力,一眾新生代演員加盟陣容青春氣息十足,帶你重溫熱血青春回憶。
  • 單親媽媽自述:我用了十年,終於不再掉眼淚
    至於故事的結局會是怎樣,恐怕需要你們去文章中尋找答案了。這個真實的故事來自朋友盧璐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題目就是《單親媽媽自述:我用了十年的時間,終於不再掉眼淚》。故事的原型來自盧璐一位讀者Jenny,這是她真實經歷過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讓她刻骨銘心。
  • 記錄「零零後」十年光陰 繪製中國教育真實畫卷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記錄「零零後」十年光陰 繪製中國教育真實畫卷  白瀛、方沁茗  從2006年開始,北師大紀錄片中心跟蹤記錄了十多個「00後」孩子從幼兒園到中學的成長足跡,製作的五集紀錄片《零零後》20日起每晚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
  •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十年的時間,用十首歌唱出來
    最後小姑娘拿出一本之前老師獎勵給她的書送給男孩兒:「希望他去了上海,可以一如既往的優秀,也會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女孩兒最終沒忍住眼淚。  1981年,羅大佑放棄從醫,正式成為一個音樂人,他首度擔任製作人,就是幫張艾嘉做專輯,還心甘情願,把耗時5年的作品《童年》以及《光陰的故事》送給張艾嘉。
  • 我愛抄歌詞(12)光陰的故事
    生命與告別光陰的故事改變了兩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淚的青春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       生命與告別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 《光陰的故事》你是故事,亦是光陰
    爸爸媽媽也在不停的撥著電話,告訴那幫我們的親愛的鄉鄰們,這部關於我們的光陰的故事要開播了。每個人,似乎都滿懷期待,可似乎,更多的時候,我們代入了彼此,眼淚盈眶的接受著你所描述的那個鄉村,又回到了那些我們相依為命互幫互助的歲月裡。已不僅僅是「一場感動」所能概括和形容的了。      我所能記得的那一段光陰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問我自己。
  • 70後80後90後光陰的故事,凝固記憶下的美麗人生
    人們發明了很多方法來對抗時間與遺忘,照片就是這樣一種東西:隨手凝固時光,訴說的故事,美如畫。長大之前,就像等班車的人,總是希望快一點早上車,真上了車後到了站,總嘆息時光匆匆,來不及年輕就老了。讓人糾結的莉香與完治的結局,還沒看完;寫滿思念,還有塗改的明信片還未寄出去;一直等有空再聚的同學,已經十年未再見;說好多聯繫,那張上的號碼卻再也不能打通。
  • 如何忍眼淚 or 如何掉眼淚
    我們太會忍了吧。一個朋友,妻子在早前因為病痛離世。他積極收拾心情,一周時間處理妻子的各種後事。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安排搬家裝修,照顧本來完全不用他操心的孩子。看到他這么正面積極面對生活的樣子,其實我真的忍不住在一天夜裡和他說,真的,你可以悲傷,可以痛哭,沒有什麼人就是要堅強的。可是朋友堅持他已經走出來,沒事。只是他那個爽朗的笑容,我總覺得明亮得有點刺眼。
  • 打拼十年,一無所有:人生最後悔的事,年輕時虛度光陰
    年少時不懂光陰二字的深意,後來真正明白其中道理,多少人悔不當初!我們被時光裹挾著一路向前,十年前偷過的懶,都變成了現在的難。職場中年危機,身兼家庭負擔,生活處處舉步維艱。多少人,辛苦打拼十年,還是一無所有,曾經浪費的光陰,現在都要加倍來償還,人生最後悔的事,莫過於年輕時浪費光陰,待懂得珍惜時已經錯過了努力的年紀。如今,十年後再回首,當年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有人過得風生水起,也有人實現了小目標,還有人一事無成,結果不會陪你逢場作戲,一切皆有答案。
  • 十年後重溫電影《讓子彈飛》,哪些橋段最能引起你的共鳴?
    許多人說疫情期間沒新電影的日子裡,找了《傳染病》、《流感》這種應景的電影來看,希望多少能與現實對應,獲得共鳴。但我卻重溫了一部十年前的電影,並且覺得它能對應的現實與引起的共鳴,或許一點也不比那些瘟疫電影少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整首歌你聽不到一個男人的哀怨和眼淚,聽不到聲嘶力竭和高音吶喊,表面平淡無奇,但你卻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發自肺腑的傷感苦澀和共鳴。一對戀人,十年的戀情,由最初的的一見鍾情熱戀親密,到後來的形同陌路暗自流淚,分手再瀟灑,內心卻充滿無奈,這過程兩個人到底是經歷了些什麼鬼?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只是陌生人。
  • 《光陰的故事》愛能治癒,愛是救贖
    所以長大後的一美善解人意,付出成全,像一團溫柔的光,吸引著一元靠近。愛,是陶爸陶媽吵架拌嘴後依然缺不了對方的相互扶持。夫妻同心,你包餃子我剁餡,推車出攤一條路攜手走過幾十年。所以復邦也想和茜茜嬉笑吵鬧地攜手走一生,所以復邦無法責備父母,所以即使分開,復邦還是想做那個永遠保護茜茜的人。愛,是張叔願意用長久地離家換來對張太一家的供養,即使孤獨地漂在海上。
  • 故事不夠感人,講故事的人卻總掉眼淚
    故事不夠感人,講故事的人卻總掉眼淚要知道,一個人願意為你胡思亂想,不是閒得沒事幹,而是真的愛你。二、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你說,誰付出的比較多呢,我覺得是女孩吧,因為希望這回事,當你在行動的時候,會越變越大,而在枯等的時候,會越變越小。四、如果你給我和給別人的一樣,那我就不要了。五、曾經讓我最感動的文字,現在卻只是看看而已。六、我們過得不快樂,一部分原因是我們不夠誠懇。
  • 經典重溫:《家門的榮光》之「十年故事」
    近日重溫,每日午間小憩時點播一集隨著劇中之喜怒哀樂,竟如真實的生活場景一般點點滴滴,予人感悟!今日看得一段劇情:樸施厚飾演的江石和尹晶喜飾演的丹雅,坐在校園裡的小湖邊閒聊江石望著這青春四溢的大學校園,和青春飛揚的青年學子,若有所思地說:如果我十年前遇到了你會怎樣
  • 《光陰的故事》不是孫一美,能遇到許毅源嗎
    周末在家宅了兩天,刷了半部《光陰的故事》。說實話一開始是奔著眷村的故事去的,一直對那個年代那些故事很有好奇,動蕩年代大背景下小人物隨波主流又向陽而生的故事常常會讓我感動。不同於王偉忠的紀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話劇《寶島一村》,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更多講述的是眷村裡的家長裡短,父輩的無奈和勤懇,年輕一代的成長和歷練,有親情,友情也有愛情。
  • 《光陰的故事》-「雕刻師」羅大佑,共時光
    其中之一是一首經典歌曲,叫做「時光記錄詩」《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是由羅大佑在完成從醫生到音樂家的轉變後不久創建的,此時,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心跳。或許正是因為美女的出現,讓才子的靈感得到了更多的迸發,此時羅大佑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光陰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歌曲出來後,他把這首歌和《童年》獻給張艾嘉並由她演唱。
  • 文源夜聽 ▌光陰的故事-羅大佑·光陰的故事
    至於兩人曾經的愛情,應該說在羅大佑青春勃發的時候遇見了張艾嘉,在那個愛情是屬於激情澎湃、意氣風發的年代,在彼此最好的年華他們相愛了。從這個意義上張艾嘉是幸運而幸福的,因此她可以輕描淡寫地唱到:「我偶而會想到他!」於是有人說:人生沒有錯誤,只有錯過。雖然你錯過了花開還有春天,你錯過了春天還有明年,但是有些事情你錯過了一小時也就錯過了一生,比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