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算清繳馬上要用!兩部門明確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

2020-12-22 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於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9號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現將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公告如下:

一、個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以下簡稱公益捐贈),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前款所稱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包括依法設立或登記並按規定條件和程序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群眾團體。

二、個人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金額,按照以下規定確定:

(一)捐贈貨幣性資產的,按照實際捐贈金額確定;

(二)捐贈股權、房產的,按照個人持有股權、房產的財產原值確定;

(三)捐贈除股權、房產以外的其他非貨幣性資產的,按照非貨幣性資產的市場價格確定。

三、居民個人按照以下規定扣除公益捐贈支出:

(一)居民個人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在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以下統稱分類所得)、綜合所得或者經營所得中扣除。在當期一個所得項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規定在其他所得項目中繼續扣除;

(二)居民個人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在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額分別為當年綜合所得、當年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百分之三十;在分類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額為當月分類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百分之三十;

(三)居民個人根據各項所得的收入、公益捐贈支出、適用稅率等情況,自行決定在綜合所得、分類所得、經營所得中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的順序。

四、居民個人在綜合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應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一)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可以選擇在預扣預繳時扣除,也可以選擇在年度彙算清繳時扣除。

居民個人選擇在預扣預繳時扣除的,應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扣除限額,其捐贈當月的扣除限額為截止當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的百分之三十(全額扣除的從其規定,下同)。個人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選擇其中一處扣除,選擇後當年不得變更。

(二)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預扣預繳時不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統一在彙算清繳時扣除。

(三)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股權激勵等所得,且按規定採取不併入綜合所得而單獨計稅方式處理的,公益捐贈支出扣除比照本公告分類所得的扣除規定處理。

五、居民個人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在捐贈當月取得的分類所得中扣除。當月分類所得應扣除未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照以下規定追補扣除:

(一)扣繳義務人已經代扣但尚未解繳稅款的,居民個人可以向扣繳義務人提出追補扣除申請,退還已扣稅款。

(二)扣繳義務人已經代扣且解繳稅款的,居民個人可以在公益捐贈之日起90日內提請扣繳義務人向徵收稅款的稅務機關辦理更正申報追補扣除,稅務機關和扣繳義務人應當予以辦理。

(三)居民個人自行申報納稅的,可以在公益捐贈之日起9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更正申報追補扣除。

居民個人捐贈當月有多項多次分類所得的,應先在其中一項一次分類所得中扣除。已經在分類所得中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不再調整到其他所得中扣除。

六、在經營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應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個體工商戶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在其經營所得中扣除。

(二)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其個人投資者應當按照捐贈年度合夥企業的分配比例(個人獨資企業分配比例為百分之百),計算歸屬於每一個人投資者的公益捐贈支出,個人投資者應將其歸屬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益捐贈支出和本人需要在經營所得扣除的其他公益捐贈支出合併,在其經營所得中扣除。

(三)在經營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可以選擇在預繳稅款時扣除,也可以選擇在彙算清繳時扣除。

(四)經營所得採取核定徵收方式的,不扣除公益捐贈支出。

七、非居民個人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未超過其在公益捐贈支出發生的當月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在經營所得中繼續扣除。

非居民個人按規定可以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而未實際扣除的,可按照本公告第五條規定追補扣除。

八、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捐贈全額稅前扣除的,按照規定執行。個人同時發生按百分之三十扣除和全額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自行選擇扣除次序。

九、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在接受個人捐贈時,應當按照規定開具捐贈票據;個人索取捐贈票據的,應予以開具。

個人發生公益捐贈時不能及時取得捐贈票據的,可以暫時憑公益捐贈銀行支付憑證扣除,並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公益捐贈銀行支付憑證複印件。個人應在捐贈之日起90日內向扣繳義務人補充提供捐贈票據,如果個人未按規定提供捐贈票據的,扣繳義務人應在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

機關、企事業單位統一組織員工開展公益捐贈的,納稅人可以憑匯總開具的捐贈票據和員工明細單扣除。

十、個人通過扣繳義務人享受公益捐贈扣除政策,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符合條件可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金額,並提供捐贈票據的複印件,其中捐贈股權、房產的還應出示財產原值證明。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在預扣預繳、代扣代繳稅款時予扣除,並將公益捐贈扣除金額告知納稅人。

個人自行辦理或扣繳義務人為個人辦理公益捐贈扣除的,應當在申報時一併報送《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扣除明細表》(見附件)。個人應留存捐贈票據,留存期限為五年。

十一、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個人自2019年1月1日至本公告發布之日期間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按照本公告規定可以在分類所得中扣除但未扣除的,可以在2020年1月31日前通過扣繳義務人向徵收稅款的稅務機關提出追補扣除申請,稅務機關應當按規定予以辦理。

特此公告。

附件: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扣除明細表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附件)

財政部 稅務總局

2019年12月30日

相關焦點

  • 2019年有公益捐贈支出,辦理個稅年度彙算時可扣除
    根據稅法規定,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要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以下簡稱「年度彙算」)。對此,個人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 關於2019年教職員工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的通知
    年第44號)文件規定,現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將2019年居民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以下簡稱「年度彙算」)相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年度彙算介紹2019>30日,按照瀋陽市稅務機關整體工作安排,「個人所得稅」APP中彙算清繳功能現已正式開放。
  • 【緊急通知】2019個人所得稅匯繳特訓營:蘇州12月13日-16日專場如期「開演」,課程安排確定
    12月15日(周日)9:00-10:30個人所得稅改革首次彙算清繳操作實務專題張學斌博士及其專家團隊10:30-10:45茶歇10:45-12:00公益慈善捐贈個人所得稅前扣除最新政策與實務專題張學斌博士及其專家團隊12:00-13:30
  • 公益捐贈有稅收「紅包」拿!來看三部門最新發文
    這不,公益性捐贈稅收「紅包」來了!5月2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企業或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用於符合法律規定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準予按稅法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這些應對疫情的政策將影響企業2020年度彙算清繳
    2020年即將過去,意味著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工作也即將開始。今年,為應對新冠疫情,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必將對彙算清繳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梳理了今年與疫情相關的稅收政策,提示納稅人重點關注。
  • 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專項諮詢服務項目...
    深圳市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受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的委託,就「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專項諮詢服務項目」項目(項目編號:0658-20711A30003)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0658-20711A30003
  • 注意:你捐給醫院應對新冠肺炎的物品可以進行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
    交流中,羅天舒表示,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的捐贈,以及個人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都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而且可以全額稅前扣除。具體扣除辦法,可以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9號)規定執行。
  • 個稅APP能查18類收入明細 年度彙算清繳將分期分批辦理
    「個人在進行年度彙算清繳之前,首先應查詢『任職受僱信息』,看自己是否被無關單位『錄用』。」工作人員解釋,「被入職」的人,或許正被別人用作「避稅」的工具。在收入固定的情況下,有不法單位會利用多張身份證拆分收入,達到避稅的效果。而「被入職」的人收入沒有實際增加,需要年度彙算的總收入卻「被增加」,納稅額也會隨之增加。
  • 2020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難點表格解讀,彙算清繳做帳特別要注意
    企業所得說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此表中103、104、要仔細填列,這2個數據和本年的應納稅所得額決定了企業能不能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2.期間費用明細表從這個表中看出,企業發生的這些費用都要分別計算出來,如果平時做帳的時候將上面的1-24項的費用中的費用做到其他費用中,年終彙算清繳都要調整過來。所以,上表中1-24項費用,在平時做帳時,都要單列二級明細。這樣,年終彙算清繳的時候,填這個表格就輕鬆了,直接填列明細帳中的數據。
  • 13張表不一樣了,馬上學習,不然影響彙算清繳!
    近期,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修訂13張表,要馬上學習了,因為彙算清繳馬上要用!主要變化來看:1、總共有13張表跟之前不一樣了,11張是對表單樣式和說明就行了調整,另外還有兩張只是簡單修改了填報說明。2、2020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就要用這些新表了,所以,不及時學會的話,會影響到彙算清繳的進行。
  • 企業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業務處理
    一、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處理關於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問題,目前國家稅務總局在這方面沒有明確規定,但有的地方稅務部門發布過關於補發工資個人所得稅問題,經查詢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青海稅務局以及安微稅務局發布的文件還處於有效狀態。
  • 企業彙算清繳什麼時候開始做?不做有什麼影響?
    相信不少老闆在創業後,聽到比較多的財稅詞就是彙算清繳了。距離2021年只剩下半個月,又將迎來新的年度彙算清繳。而作為企業老闆也差不多要準備資料了。但對於一些剛創業的老闆來說,關於彙算清繳還是知之甚少。什麼時候開始做彙算清繳?不做有什麼影響嗎?下面源沅財管小編為大家詳細分析。
  • 個稅彙算80問,你想知道的都有(建議收藏)
    用公式表示 2019 年度彙算即:2019 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 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 年已預繳稅額其中,綜合所得收入額、「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均為 2019 年度內實際發生的收入和支出
  • 50問|廣州市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
    答: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股權激勵等所得,按政策規定單獨計算納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也規定,2019年度彙算僅計算並結清本年度綜合所得的應退或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後年度
  • 慈善捐贈稅收立法特點及制度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通過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民政、社會福利、公益事業捐贈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的所有人免徵土地增值稅。   此外,現行慈善捐贈稅收的立法還包括中央與地方各地政府制定的各種專項政策。
  • 彙算清繳隱藏選項--年終獎、民航類執照退稅
    ,小悅還是用心研究了一下,當然,此處感謝薪酬小夥伴的大力支持,以及我的動力源泉~經過各種公眾號的輪番轟炸及官方通知,大家應該基本知道彙算清繳是怎麼肥四了,不過對於京津地區的小夥伴來說,之前一直是紙上談兵雲裡霧裡,現在,京津地區也終於可以通過個稅APP來申請退稅了,撒花。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指引
    三、鼓勵公益捐贈8.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應對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9.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應對疫情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10.無償捐贈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徵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