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潤無聲——韓劇《家門的榮光》劇評(一)

2021-02-08 生命一隅

《家門的榮光》(以下簡稱家門)是我在2010年左右看韓劇最痴迷時的收穫。武斷點說,該劇是我近年來看到過的最好的劇,沒有之一。此後的六、七年間,仍會不時重溫。觀劇之初感動於河丹雅、李江石百轉千回一波三折的愛情,之後卻深深地沉醉在家門餘韻悠長的傳統文化之中了。我想這是編劇的深意吧,借愛情的外衣,講述美好的文化傳承故事,引領著觀眾合力去挽回現在社會中慢慢消失的過去珍貴的東西。

以我資深韓劇迷的多年的觀劇心得,家門除了諸多韓劇必備元素,如細膩的情感表達,幽默詼諧家長裡短的劇情,煽情的音樂,唯美的畫面,精美的服飾器皿等等之外,贏得口碑讓觀眾想一看再看的,還是它立意深遠的格調及內裡散發出的濃鬱的傳統文化之馨香,讓我們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

《新民周刊》評價《大長今》時說,「發現老祖宗的儒教倫理穿越了時空隧道在我們的東鄰繼承並保存尚好,在文化上認同的剎那,進而產生了心靈的震撼與反省」 作品《大長今》雖優秀,畢竟講述的是古代故事,而家門講述的卻是儒教倫理和傳統的文化,在當今社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現代故事,啟迪意義更大。

馮驥才先生曾說:文化消失了,民族就會滅亡。無論是有著悠悠五千年歷史的中國還是居於我們儒家文化支流的韓國,同樣面臨著傳統文化遭受現代社會圍剿的殘酷現實,挽救傳統文化的消亡是我們現代人分分鐘都要做的事。傳統文化如何突出重圍完成與現代文化的完美契合,如何在有著高度物資文明的現代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正是該劇的主旨所在。

家門主要講的是兩個家庭的故事,一個是傳統的河氏宗家在經歷風雨飄搖後,吐故納新,重現勃勃生機;一個是城市新貴暴發戶李氏家庭,從一心想通過購買別人的族譜建立宗家,到最終明白了家門之真正意義。兩個家族交集碰撞後實現了新舊的融合與發展,實現了各自家門之榮光。對於家門中的每一個人來說,有情感的煎熬、責任的承擔、人性的掙扎、親情的溫暖,最終在情感與責任、繼承與創新中找到了落腳點與平衡點,收穫了各自的幸福。  


宗家的意義何在,河會長用言行告訴你

韓國所謂的宗家指的是貴族階層,是歷經數代延續香火形成的大家族。作為宗家,其宗祖往往曾為國家做出過貢獻,國家為之冊封諡號,成為望族。河家就是這樣的名門宗家。

青磚白牆、古色古香的韓屋,色彩淡雅,精良典雅的韓服,莊重簡樸、寓意深遠的婚喪禮儀,早晚例行的祭奠儀式,以及重大祭奠活動女人們精心準備的精美祭奠食物,還有女人們的繡品--雅致的繡花抹布……無不訴說宗家文化代代相傳的美好故事。

家門每集的片頭都會出現一個男子牽著一個孩子的背影,他們遙望一幢古老的鄉村宅邸,男子與孩子對話:

萬基啊!

是,爸爸。

那邊那個房子就是爸爸出生的地方。

在那個房子裡爺爺也是在那裡出生的。

還有爺爺的爺爺,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都是在那裡生的。

是。

對不起了,萬基,你也應該在那裡出生,爸爸沒有用,沒能那樣,但不要忘記這個家,要記得你爺爺是在哪裡出生的,是在哪裡怎樣生活的。

片頭那個孩子是河萬基會長小時候,作為宗門的宗孫,他在爸爸的囑託和期許下,帶著拯救滅門宗家的使命,勵精圖治,窮盡一生,購回了失去的宗宅和土地,收攏了宗親,組建了建築企業大成集團,興建度假村,惠及鄉裡。贏得了子孫的愛戴和族人們的敬重。即便到了晚年,見到兒孫們不堪忍受宗家的傳統使命重負,帶著沉重的道德枷鎖艱難前行時,他給予了最大的愛、尊重和包容,面對家門的沉痾痼疾,他不拘泥守舊,大膽革新,讓沉重疲憊的家門重新煥發青春。

作為河家的精神領袖,他溫和守禮、仁愛寬厚、海納百川、從善如流、反躬自省、不急不躁,河會長臥室內懸掛的漢文書法字幅「忍和勤」,很好地詮釋了河會長的處世思想。老人家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都富有人生大智慧,他時刻用言行教育和影響著子孫以及身邊人,他簡直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每每在觀劇之餘,會引發出很多思考。不得不說,老人家真好!作為全劇的靈魂人物,老人家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出編劇在河萬基會長的人物塑造中寄託的深厚人文關懷和處世理想。也真心佩服編劇平白中見哲理的臺詞功力。

得知兩個孫子的婚姻各有問題,老大無愛,老二濫情,都將面臨離婚。河會長覺得自己是沒教育好孫子的罪人,用不吃飯反省自己。他對勸他吃飯的孫女丹雅說,「如果別人都像你一樣,就算是今天死了也瞑目了」,「不行啊!要看著那些小子成人死的話,只能讓這個有罪的命再長一點」。長孫媳婦英姬以宗婦的身份在河家辛苦生活了17年,不堪忍受無愛的婚姻煎熬,不惜自毀名譽,編造通姦罪名,用極端的方式求得自由。當英姬向爺爺道歉求得原諒時,反倒是老人家說「應該是我道歉,對不起」,「把花一樣美麗帶進來,卻弄得已經凋謝了」,「在我們家生活的日子,我不能忘記」並拿出了不菲的生活費資助英姬出國學習生活。小孫子泰英不滿爺爺偏心,只勸大孫媳婦回心轉意不勸自己媳婦,醉酒後莽撞地質問爺爺,爺爺靜靜地聽泰英發洩完,冷冷地對小孫子說「沒臉的東西!」,「我孫子的罪更大,沒臉去求,所以沒有去」,泰英瞬間像洩了氣的皮球。其實爺爺對小孫媳婦賢玉一樣關愛有加,在勸合無果後同樣比照英姬給了她足夠的生活費用,並開解小孫媳婦「忘記我孫子給你的傷害,好好生活吧」,那份溫暖和貼心濃的化不開。

河會長對子孫的教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對孫輩是,對曾孫更是。河東東是泰英的兒子,因不是宗孫,一直和父母在外面生活,不靠譜的爸和嬌慣他的媽,使他養成了驕縱任性的脾氣,8歲的東東挑食、頂嘴,常常把爸爸搞外遇掛在嘴邊,對泰英各種不感冒,因父母離異和爸爸一起回到曾祖父家生活。河會長從日常習慣、生活點滴教育引導東東。劇集結束時,東東變得懂事孝順,儼然成了河氏宗家優良文化的傳承人。

祖孫倆的交集溫暖有趣,讓觀眾折服於老人家的教育子孫的智慧,看著劇集感覺自己也像上了一堂堂有益的育兒課。原來的東東是沒有魚子醬不吃飯的,河會長給東東規定了一周只能吃一次,東東以不吃飯抗議,河會長絕不妥協,東東要離席,「長輩不放碗筷,不準離席」,東東只有氣鼓鼓地坐在飯桌前了,到後來東東已養成規矩,即便憋著小便也會和大人請假可憐兮兮地說「不是不能離席嗎」。河會長主動提出和東東一個房間住,為讓東東講孝道,要求東東給他鋪被。東東一百個不情願,「為什麼要鋪曾爺爺的被子」,「你是我曾孫啊!」,「那些都要由曾孫做嗎」,「是啊」,東東一邊鋪被一邊撅嘴抱怨「我就說為什麼要到曾爺爺家來住啊」,河會長冷眼望著曾孫「那種話不能讓別人聽到」,「在心裡能說嗎」,「可以的話,那些話連在心裡也不要說」,東東想繼續開燈看連環畫,河會長果斷拒絕,東東至此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河會長讓東東捶背,「我們班敏順要是給爺爺捶背的話,就能拿500的」,「那樣的事情不能要錢的」,東東堅持「我們班敏順要拿的」,「那你要給我多少」,「我為什麼要給曾爺爺錢呢」,「是我讓你來到這個世界的,要是給我錢的話,你要給我很多呢,要是沒有曾爺爺的話,你也就沒有了」,「要給很多嗎」,「要有一些」,「那就免費給您捶背」。東東在被班級女生欺負,河會長告訴東東即便被女人打也不能還手,躲開就好了,「作為男人出生的人,一定要保護作為女人出生的人,因為女人比男人弱」,「女人是生孩子的啊,知道男的不能生孩子吧!」河會長還教會東東如何面對人生的痛苦和挫折,賢玉離開時,東東用跑步懲罰自己不再想媽媽,躺在炕上睡覺時,指著心臟告訴曾爺爺,這裡痛。河會長憐愛地撫摸著曾孫的胸部「這樣痛過之後,這裡就結實一點,所以以後有難過的事情,這裡就不會那麼痛了。」為緩解東東的思母之痛,夜裡河會長和東東搶連環畫看,東東和姑姑丹雅說「看來不能離家去找媽媽了,不然的話曾爺爺會偷看書的」。水滴石穿,鐵杵成針,東東由刁蠻任性小男生神奇般地變得孝順懂事。他給全家人擦皮鞋變成了小花臉;獨自在高祖爺爺的祠堂裡,給故去的老人讀《三國》連環畫;在姑姑丹雅和姑父江石發生意外時,向高祖爺爺祈求平安。

河會長待自己的親人如此,待隨夫人陪嫁過來的三月奶奶亦如此。三月奶奶一生追隨小姐,亦僕亦主地在河家生活了60多年,在河萬基創業之初,與夫人一同操持家務,沒日沒夜操勞著給工人們做飯,一天睡不到幾小時。河會長感念三月奶奶對河家的付出,將她視為姐姐和朋友,將公司百分之三的股份贈予給她,自己的兩個孫子都沒分得一文。三月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不願給深愛的河家添麻煩,想獨自離開,被丹雅的江石領回家後,三月奶奶說「我覺得跟這個家是不是緣分已盡了」,河會長說「真是無情的人啊,你是讓我們全家都成為沒有良心的禽獸嗎」,「你要記住這一點,就像我在這個家閉上眼一樣,你也是一樣的」,感動得三月奶奶淚水漣漣。在河會長的影響下,河家上下都視三月奶奶如親人,給你最大的關愛。守護河家也成了三月奶奶終其一生的信仰。 

河會長秉承傳統卻不拘泥傳統。河家大喪,鰥居多年的兒子河惜灝社長忽然告訴父親要結婚,迎娶對象是自家公司職員婚史複雜的戀愛專家李英仁。宗家的規矩是服喪期不能婚嫁,做宗婦更要身世清白。老人家起初並不同意,但當聽說英仁已經有孕在身時,他拋去成見,破例答應了。婚前他只對準宗婦英仁說一句話「我只想囑咐你一件事,在想到自己之前,要先想到你身邊的人」。大孫子書英離開了冰冷的婚姻終於尋到了真愛吳真兒。倆人正憧憬著甜蜜的婚姻生活時,卻得知真兒患有先天不孕症,書英捨不得真兒,騙爺爺說是自己身體有問題,執意要娶真兒。善良的真兒主動向何會長坦白了真相。宗家,宗孫傳宗接代何等重要,仁厚的河會長卻不僵化教條,他更看中的是真兒與宗家相匹配的品格,特意約書英和真兒在外面見面,告訴他們「數百年延綿下來的家族也不一定都是骨肉相傳,也可以是領養」,「可以把它看成由一些意念相投的人組成的家庭」,並對真兒說「你配得起我們家」,「努力吧!做為我們家的宗婦」,並承諾與書英一同守住玩真兒不孕的秘密。對新進門的兒媳李英仁的家庭革新河會長全力支持,改變男女分餐方式,讓男人們學著分擔家務,傳統的宗家男尊女卑的舊習得到了改善,男人們更懂得珍惜女人,家人們變得更和諧友愛了。

河會長至誠如神,對虎視眈眈的李氏父子明火執仗的搶奪洞若觀火。他順應天道,遵循規律,面對危機坦然自若。河氏大成建設集團為惠及鄉人在家鄉建度假村項目,想給辛苦勞作的人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因投資方名勝集團倒閉,造成資金鍊斷裂,被李家乘虛而入。已不再管理公司具體事務的河會長主動來到李江石的辦公室,「投降要到對方的陣地上」,那份坦誠和氣度,讓李江石肅然起敬,不得不重新估量對手了。老人家把江石領到美麗的園林中,和江石分享家的理念。「你知道這世上有這麼多生意可以做,這為什麼選擇蓋房子賣嗎」,「所謂家就是人住、吃飯、生孩子、養孩子,又把孩子送到別的家,然後再等那個孩子回來,死去。所以選擇了建房子」,「在做事業的過程中到處都有倒閉的,當作我的運氣就到這裡,也只能欣然接受。但是,是為了我故鄉的人投資的事業,我不想做讓他們蒙羞的事情」,明知江石像野獸盯著食物般貪婪,仍用仁德仁心,善心善舉感化對方。當大成建設將被李家吞併,丹雅因自己無法影響到李家,無力改變自家企業命運而傷心時,河會長達觀地勸慰孫女「盡了力也不行,就交給流水好了,順其自然地往下流,到最後總會到達某個地方吧。」

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河會長都做到了遵規守禮。名勝集團的公子金善泰為報復江石整垮名勝,製造車禍撞傷江石、刺傷丹雅,最後畏罪自殺,網絡上一邊倒的中傷江石,公司股價大跌,給河李兩家的合作企業帶來危機,河家人想通過新聞媒體朋友正名。河會長告誡子孫「不能隨便說羞辱死者的話,那不是對一個人的禮節」,泰英對爺爺的話提出質疑,認為現在不是講禮節的時候。爺爺反問「不是講那句話的時候,那是什麼時候,人們總是這樣,世人總是說現在不是時候」,「禮節也是在可以遵守的時候遵守的,禮節不是按時機遵守的,是要隨時遵守的,即便受到損失的時候也絕不能忘。」,「即使局勢對我們不利,也不應忘記最後的禮節,絕不能因為澄清那個冤枉,而說對方多麼壞,那是可恥的舉動」。河會長的所為讓我們見到了一個謙謙君子的風範。

河會長的妹妹珠貞在電視臺作了關於傳統宗家的節目,慢慢揭開了河萬基的身世的秘密--萬基不是河家的子孫。珠貞和侄子惜灝擔心把挽救和守護宗門看得比生命還重的河會長知道後,會經受不住打擊而身故。其實,萬基早已知曉自己的身世,他將兒孫招集到一處,說冬冬太小,不然也會告訴他。原來,萬基的父親在戰爭年代被日本人打壞了身體,已喪失生育能力,壞人闖入村子強暴了萬基母親生下了萬基。母親覺得愧對高貴的宗門在生下萬基後選擇結束了生命。萬基在很小的時候偶然聽到了,覺得自己的血髒,想離家出走。父親告訴他「你雖然沒有我的血脈,但是你是我妻子懷孕出生的孩子,所以跟我的新生孩子沒有兩樣。對父親而言,母親是一個女人,所以愛戴她、保護她」,「你是我心愛的女人生的孩子,所以也是我的孩子,所以你要好好地對待你自己」,父親打開族譜說,「你看這不是你的名字嗎,你說是這樣的貴人」。河會長的一輩子就是為了「我,是個貴人」這句話活過來的。此後,他沒有一次忘記過自己是誰,「有些人眼裡我可能是跟河家沒有一點關係的人,但是從父親說『你是我兒子』那一刻起,我沒有一次懷疑過自己的身份」。他鄭重地告誡子孫們,他就是河家的孩子,他的子孫們也是。將來,他還讓告訴長大的東東以及未出世的後代,「告訴他們自己是多麼貴氣的人,人應該得那樣活著。如果不懂怎樣珍惜自己的話,也不會被別人尊重的」。如此通透豁達、自信從容的河會長怎不讓人動容。

家門的開篇,是第一集中就已經死亡的曾祖父帶著兒時的何萬基,向他訴說,你要記住你的爺爺是怎樣生活的。這個場景在家門的結尾再一次出現,首尾呼應,形成循環,並不斷升華超越。隨著何萬基身世的揭開,我們終於明白了故事開頭曾祖父與何萬基說的那番話的深意。記住爺爺是怎樣生活的,不是要他記住傳統的準則和規範,甚至是恢復傳統的準則和規範,而是要他記住自己,是宗家的子孫,記住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一個貴族的方式生存。河會長的人生告訴我們,所謂家門的傳承,不僅僅是血脈的延續,更是精神和文化的傳承。只要精神不死,家門就會循環反覆,生生不息。

      如果您感興趣,敬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而思政課做的恰恰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工作。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要一致,思政課教師必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知識的力量感召學生,才能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
  •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我身邊的師德典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讀到杜甫的這首《春夜喜雨》,我的眼前就不由浮現出他那如春風化雨般和煦的音容笑貌來。他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從教近三十年來,既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也沒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壯語。他的工作作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他就是我們六年級的分管領導陳杰校長。
  • 王聰老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選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王聰老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選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原創 新媒體中心 青島科技大學2020年度「山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名單已出我校王聰老師入選她以輔導員專業素養構建「夢想·理想·思想」一體化育人體系春風化雨
  • 【韓劇】【喜劇 / 家庭】家門的榮光 (2008)
    【韓劇】【喜劇 / 家庭】家門的榮光 가문의 영광  (2008)導演: 樸英洙編劇: 鄭智友主演: 樸施厚 / 尹晶喜 / 李星民 / 全慧珍 / 申久 / 金英玉 / 連奎鎮>IMDb連結: tt1688124《家門的榮光》是韓國SBS電視臺出品的特別企劃周末劇,由樸英洙導演執導,鄭智友編劇,樸施厚、尹晶喜、申久、李現填等人主演。
  • 優秀鄉村教師——趙靜: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他們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統統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堅守教育一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優秀的鄉村教師——趙靜。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今,村裡的日子好了,學校也變美了,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趙靜老師仍然專心地做著她的教學工作。在趙靜心中,她與鄉村有個約定,那就是用真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健康地成長,將學生們培養成為有知識、會生活、能自立、懂感恩的國家棟梁。
  • 老師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愛,定會培育出勇於擔當的學生
    春風化雨」中「化」字是化生和化育的意思,這個詞的本意是指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現常被用來比喻良好的教育薰陶。一位慈愛的老師,會對學生產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今晚就收到了一個學生體貼的自我懲罰的微信留言,讓我備受感動。
  •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鄭亞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恩師春風化雨,為師情懷代代相傳十多年前,在原陝西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劉路教授的引薦下,經考核鄭亞靈老師進入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任教。劉路教授平易近人,與青年教師在一起,總是和藹可親,循循善誘,一起分享和探討教育與為師的心得和感悟。
  • 【愛的承諾 最美教師】呂良棟: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灑春暉
    【愛的承諾 最美教師】呂良棟:春風化雨育桃李 潤物無聲灑春暉2020年09月22日 17:43: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十二年教書路,他搭起學生與思政的橋梁,三尺講臺上,一隻粉筆繪過了不知道多少少年的學生時代,用細心與關心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他就是來自於霓嶼義校的思政老師呂良棟
  • 家門的榮光
    "       看見了一些關於殯葬改革的「新聞」,想起一部讓我感觸頗多,且久久不能忘懷的韓國電視劇——《家門的榮光》之所以不簡稱「韓劇」是覺得這個詞容易帶來太多偏見"梗概:(前面有點長可以直接往下翻聽我胡說八道)河萬基會長一手振興了已經沒落的河氏宗家,雖然他並非河家的親子孫
  •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一部電影致敬教師節!
    教師似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金秋九月,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讓我們向所有的老師送出祝福,感念師恩。在這個神聖的節日裡,推薦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春風化雨」。有一些好電影,看完的時候表面若無其事,但其實它已經震撼了你。以致在悠長的人生中,你會常常突然想起那個故事那些人。
  • 【家門的榮光】值得每年刷一遍的韓劇
    我這個人看韓劇並不多,審美水平還停留在千禧年前後拍攝的經典劇目。熟悉的人都知道我幾乎只對四部韓劇情有獨鍾:【天國的階梯】,也是那時起,我把權相佑當成了自己的擇偶標準。高大帥氣有腹肌,而且聲線好聽。【天橋風雲】,模特之間的愛恨情仇,出人頭地的故事總讓我著迷。遠鈞愛的卑微,深沉且持久;慶琳最愛的智商情商雙高的小政,霸道且溫柔。
  • 觀影記之家門的榮光(韓)
    (前排長輩左起:爸爸惜灝,爺爺萬記,姑奶奶珠貞;後排晚輩左起:重孫東東,孫女丹雅,次孫泰英,長孫書英)    若是有人問你,請你在看過的韓劇裡推薦一部    如果是我,會推薦《家門的榮光》。這一部劇裡不僅有你想看的所有親情、愛情、友情,也有韓屋韓服、婚喪嫁娶、飲食祭禮等全套的傳統禮儀展示。其中最打動我的,是劇中所傳達的那種超越血緣的精神傳承。    河萬記會長的父親在影片開始就故去了,河會長成了這個大家庭中最為年高德劭的長者。
  • 韓劇《家門的榮光》一束耀眼的暖陽 得到的不僅僅是溫暖和歡樂
    家門的榮光2009年熱播的家庭劇很多,最為獨樹一幟的恐怕要數《家門的榮光》,它沒有太高的收視兩個家庭,一群個性不同的男男女女;睿智的長者,中年夫妻間的吵吵鬧鬧,性格各異狀況百出的第三代,所有韓劇家庭劇的模式,在這部劇裡做了一個大匯總,而《家門的榮光》卻不是一部簡單的家庭肥皂劇。
  • 韓劇《家門的榮光》:看演員如何詮釋傳承的意義?
    韓劇吸引我的是他們嚴謹的劇本,出色的演員和認真的製作。韓劇的編導和演員在處理感情戲方面之細膩,配樂與劇情之契合度,都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不管是服裝還是拍攝技巧,都能讓出現在熒幕上的每個鏡頭都是那麼的唯美生動,讓人賞心悅目。
  • 【全面小康•統戰心聲】黨的政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從他們家出來,我為自己起初的一絲同情感到羞愧,反而被老人對生活的態度感染,因為愛人在部隊就是無線電師,布線拉電是專長,所以當時就決定,幫老人把院裡的電線重新歸攏。到了翻過年5月份,老人新房蓋好,我們便帶著自己買的電線和工具幫老人實施房間線路改造。馬啟仁老人是小工,只是年齡大了,好多活力不從心。房屋線路改造
  • 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心裡
    希望我的努力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留在每個人的心裡。
  • 《可愛恐懼》樸施厚演了很多劇,最愛的還是《家門的榮光》
    由樸施厚和宋智孝主演的《可愛恐懼》正在韓國熱播,劇情走的是浪漫愛情加恐怖喜劇的路線,題材比較新穎,想必韓劇迷們都在網上找看過了,就不多說了。1978年出生的樸施厚今年已經40歲了,還真的看不出來啊!直到去年和申惠善共同主演了《我黃金光輝的人生》,這部劇在韓國贏得了超高的口碑和收視率,不僅使得「女二專業戶」的申惠善躋身女一級別行列,也讓樸施厚徹底站了起來。不過這些不多說,玄同大大在這主要想介紹樸施厚的一部「老劇」,即2008年的《家門的榮光》,豆瓣評分9.0分。這部劇,鄙人看過不下三遍,覺得是迄今為止看過的最好看的韓劇,有愛情,有親情,更有很多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深度和啟迪。
  • 傳承的精神 文化的榮光&家門的榮光 在這樣靜謐如水的看劇時光裡...
    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哦—— 愛 將故事寫成我們 ——主播|夕夕編輯|Lyndon歌曲|家門的榮光回想我看韓劇的歷史,那是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了,還記得央視版「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這個超長的家庭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韓式大家庭的日常生活瑣事,劇中人物鮮明,人設喜人,故事生動,平凡中透著驚喜,生活中透著哲理,演員演技高超,很多演員直到現在也經常出現在韓劇中(包括後來大紅大紫的金喜善)。全家一起看,笑中帶著溫暖,所以儘管上百集的劇也引得我好幾刷。
  • 從《藍色生死戀》到韓劇《家門的榮光》為何百看不厭?
    提到韓劇類型可以說是多種多樣有的電視劇觀眾卻會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看,而且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就像是讀一本好書,喝一杯好酒,品一杯好茶。到底是什麼樣的電視劇會百看不厭呢?比如每一年暑假都會播的《西遊記》,是我從小看到大的電視劇,比如趙雅芝的《白娘子傳奇》,比如老版的《封神榜》等,都可以稱之為經典。今天說的這部劇是經典韓劇《家門的榮光》,也是被稱為百看不厭的代表。
  • 觀影記 | 《家門的榮光》觀後感
    愛是相互的救贖                    ——《家門的榮光     韓國電視劇《家門的榮光》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這樣一幕:女主角,也就是河丹雅一個人正在房間裡發呆,鏡頭一轉,男主角李江石流淚的臉出現在畫面裡,原來是丹雅在回憶著。接著一陣電話鈴聲打斷了丹雅的回憶,我們可以聽到畫外音「我在你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