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讀懂習近平陝西之行,有這7個「切入口」
新華網金佳緒
【學習進行時】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這次考察,行程安排別具深意,成為讀懂總書記此行的重要「切入口」。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為您梳理解讀。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陝西考察。他深入自然保護區、貧困山區、社區、學校、企業等,了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等情況,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幹部群眾。
此次考察,距離上次浙江考察歸來不到20天。
總書記陝西考察期間,有許多行程安排別具深意,成為讀懂總書記此行的重要「切入口」。
凝望大山,「秦嶺之訓」語重心長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陝西考察首站,習近平來到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
「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站在青山綠水間,習近平深情凝望大山,深刻告誡在場的黨員幹部。
習近平口中這個「大教訓」,指的正是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曾一度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為此,習近平先後6次作重要批示指示,中央派出專項整治工作組,將上千棟違建別墅徹底整治。
在考察現場,習近平強調:要深刻吸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痛定思痛,警鐘長鳴,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在最後一天聽取匯報時,習近平再次對陝西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從秦嶺到祁連山,從洞庭湖到騰格里沙漠,習近平對破壞生態問題始終毫不姑息、一抓到底。
「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秦嶺違建別墅整治,不僅是生態環境的修復,更是政治生態的淨化。
此次陝西考察,首站來到秦嶺進行「現場驗收」,這既體現著習近平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也是他用「秦嶺之訓」對廣大黨員幹部的再一次警醒。
扭住不放清頑疾,一抓到底正風紀。總書記這一「特殊」安排的背後深意,務必深刻領會。
點讚電商「帶貨」,認可扶貧新業態
在網絡直播平臺上看主播「帶貨」,或許已算不上新奇。但如果換成總書記親自拿著農產品出現在直播裡,那會是怎樣一幅畫面?
在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時,習近平走到直播平臺前,同正在準備直播賣貨的村民親切交談。於是,就有了這張現場照。
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戰「疫」戰「貧」的新招。對此,習近平稱讚「是大有可為的」。
不久前,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組織好產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網際網路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此次考察,習近平更是直接來了一次最生動的現場「實踐」,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帶貨」。
深入學校,關注孩子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