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宇宙到平行員工,人工世界推動的虛實分工利好RPA

2022-02-02 UiPowerTech

另一個角度看元宇宙與RPA:人工世界、平行員工與RPA從元宇宙到平行員工,人工世界推動的虛實分工利好RPA機器人是鐵打營盤人類是流水兵,未來元宇宙的虛實分工RPA機會巨大

元宇宙是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這個說法已被大家廣泛認同。

自從人類發明網際網路後,這個平行空間就已誕生。網際網路向民用市場開放以後,人類就一刻不停地往這個虛擬空間遷移。在以後網際網路發展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人類通過與這個平行空間交互獲取各種知識,網際網路與人類的關係也從連接人與信息,逐步升級成為連接人與服務。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的成熟與應用,現在的人類基本已經實現與平行空間的常態連接。即便你身上沒有可穿戴裝備,時不時就要看一下的手機,也能將你的行為數據隨時隨地上傳到各種APP的伺服器上。在王吉偉頻道看來,人類的生產、生活乃至生存都早已離不開這個平行空間,它一直存在並持續影響著我們。這個平行空間,在不同時期人們對它有不同的叫法。「控制論」剛被提出後,這個空間被稱作賽博空間(Cyberspace),後來被叫作鏡像空間,再後來它成了賽博朋克小說的主要元素:在《玩家1號》中被稱作「綠洲」,在《雪崩》中則被描繪為「Metaverse」。現在我們來到了web3.0時代,元宇宙概念火爆後迅速成為它的化身。
現在的網絡空間中,網友們圍觀吃瓜是最常見的事。未來隨著區塊鏈、VR等技術的發展與完善,加上虛實經濟趨勢與各組織的商業推動,大家會在沉浸感更強的元宇宙中參與更多的工作、娛樂及活動。有人就會有江湖,有江湖就會有秩序。現實社會需要各種治理,虛擬空間與虛實融合的空間更需要管控。所以,平行空間最後總要走向平行控制、平行管理以及平行職能。由此,「像控制機器人一樣管理人,像管理人一樣控制機器」的控制論本質,也將成為元宇宙的真諦。在元宇宙被更廣泛認知的同時,物理世界、虛擬世界以及虛實融合世界的概念,也正在被更多人所接受。而提及多個世界,很多人會想到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著名的「三個世界」理論:
在先後順序上,先有世界1,後有世界2,再有世界3,並且三個世界是相互作用的。
世界1和世界2容易被理解,但世界3總會讓人模稜兩可:在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外,真的還會有一個第三世界存在嗎?卡爾·波普爾眼中的第三世界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知識世界,意味著這是一個能夠客觀記錄各種知識的虛擬世界。
最近,在央視網攜手人工智慧領域權威部門發起的以"論道數智變革"為主題的中國智慧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王飛躍教授,直接將第三世界稱之為人工世界。人工世界即artificial world,它並不是簡單的人工智慧世界,而是由計算機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虛擬實境等人工高科技技術綜合創造的一個世界。人工世界是2018年公布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但它的存在感遠沒有元宇宙這個詞有衝擊力。人工世界與卡爾·波普爾所定義的世界3異曲同工:不是物理世界也不是主觀世界,卻可以用來記錄與存儲各種人類精神的產物。「三個世界」理論誕生於1967年,人工智慧誕生於1956年。按道理說如果波普爾足夠了解這一領域,三個世界理論中的世界3或許可以直接定義為人工世界,這可能跟他的學說大多趨向於哲學有一定關係。王吉偉頻道認為,「三個世界」理論中的世界3,在當代可以與人工世界劃上等號。而王飛躍教授早在2014年左右就已提出這個觀點,並且在近些年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驗證。
王飛躍教授認為,從物理世界到心理世界再到人工世界,背後關聯的是三個時代的IT技術。物理世界對應工業時代的工業技術(Industrial Technology),將其稱之為「老」IT;心理世界(認知)對應資訊時代(Infomation Technology),稱之為「舊」IT;人工世界則對應正在到來的智能時代(Intelligent Technology),稱之為「新」IT。「老」IT解決了資源不對稱的問題,「舊」IT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當前的「新」IT則正在解決智力不對稱的問題。新老IT技術在不斷更迭,同時也在相互作用。前兩種技術已經將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開發到盡頭,現在我們要開發人工世界,所以人工智慧就熱了,IT也變成了「新」IT了。在新IT對應的人工世界,可以做到任何領域的「無中生有」,能夠簡單地實現低成本、高效率、高智能。當各種技術構成的交通網、信息網、能源網、物聯網、智聯網等連接起虛榮交融的三個世界後,我們的世界就會與往日有極大的不同。未來web3.0、區塊鏈、VR等一系列技術都被純熟地應用於三個世界之中後,各種自動、自主、有序、去中心化的DAO組織將會自動生成,人類社會自然也就會進入工業5.0社會,知識自動化的時代也就真正到來。知識自動化這個詞,在2013年出現在麥肯錫《展望 2025:決定未來經濟的12大顛覆技術》報告中時,很多人都甚為不解。麥肯錫對其倍加推崇,並且將其放到了雲計算、機器人、增材製造等技術之前。
知識自動化的定義是,知識工作者如律師、設計師、醫生等等,將會有大量的工作可以通過軟體來完成。這個解釋,起初只是引起了廣泛思考卻並未引起波瀾,畢竟現代組織運營都是建立在IT架構之上的,軟體是信息化的基礎應用。但2016年IBM沃森在拉斯維加斯電子消費品展上的亮眼表現,以及2017年穀歌AlphaGo戰勝頂級人類圍棋對手的事實,進一步挑戰了人們對於機器和軟體的思維極限。現在,知識自動化被定義為一種可執行知識工作任務的智能軟體系統。知識自動化通過把各種工業技術體系模型化,然後將模型移植到智能設計與製造平臺上,並通過平臺,來驅動各種軟體,包括設計、仿真、計算、試驗、製造系統等,從而可以由機器完成原先需要人去完成的大部分工作,而由人完成高級的創造性、決策性工作。
比如可重用設計的問題。許多工程師設計一個產品時,往往從頭開始,而實際上如果能夠運用成組技術,將產品大量模塊化。那麼工程師設計一個新產品的時候,效率會被大幅度提高。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工程師得以用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新。知識自動化的使命,致力於將人從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在王吉偉頻道看來,三個世界中的人工世界做的正是這個事情,它通過智能化、數位化、自動化替代大量人力資源的重複性工作,讓人類去做更多具有決策性的工作,充分發揮人類知識的重要性。而隨著人工世界的越發完善,知識自動化的徹底實現,虛實經濟會進一步成型,人類社會的分工也必然會從人機分工走向虛實分工。知識自動化解決的是人與機器的分工問題,或者說是人與數據、人與知識的連接問題。三個世界打通後,AR、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通過對來自不同世界的數據進行運算與提煉。在持續優化的模型與算法之下,將三個世界整體改造成智能、自動、安全、可持續的智能生態新世界,讓現實空間與平行空間更好的交融,繼而創造更加多元與繁榮的虛實經濟,也就是各大廠商對未來元宇宙的終極圖景。
事實上,知識自動化的背後是人機分工的極限。專業分工下的人類組織無法實現更高的效率,蒸汽機、電力等新技術出現立即就產生了人機分工。而當前人機分工中人與機器都無法承受更高的工作強度並提高效率的情況下,必然也會迎來新的分工模式,虛實分工也就應運而生。虛實分工會把現實場景、虛擬空間、經營、戰略等有機結合起來,把物理空間的無序轉變為虛擬空間的有序,然後再通過虛擬空間反過來影響現實場景,這樣形成一個閉環,進而每個組織都能造就核心的知識自動化。通過知識自動化,以人機協同、虛實共生為基礎的虛實分工可以將人與機器的效率發揮到最佳,進而在虛實融合的環境中發揮更大的價值。同時,基於平行空間的虛實分工也將創造一個新的工種-平行員工,泛指與平行空間機器人協同工作的人。未來虛實交融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將是平行員工。未來作為平行員工,至少會有一個軟體機器人與你一起工作,甚至還會有更多的硬體機器人與你協同。
說到這裡,大家想到了什麼?沒錯,現在很多RPA廠商描繪的未來願景都是「人手一個機器人」。從三大廠商的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到國產廠商來也科技、雲擴科技、實在智能、影刀等都一直以具體行動積極踐行這一願景,他們在產品易用性、開發者生態等方面努力嘗試與創新,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業務人員成為平民開發者。王吉偉頻道認為,軟體自動化發展到今天,融合人工智慧、低代碼、流程挖掘等技術的RPA可以算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知識自動化的核心是最大程度地解放人力資源,通過人機協同增強人機分工效率,這對於虛實融合中虛實分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識自動化的重點在於自動化與智能化,而擁有投資少、易部署、見效快、非侵入等諸多優點的RPA,作為當前人機協同的最佳工具之一,它的大量應用對於推進知識自動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RPA的「人人可用」足以加速知識自動化的快速普及,各組織的虛實分工也就能夠快速實現,自然也就能夠在未來的元宇宙中打造更強的競爭力。未來,大家的工作都會與機器共同工作的人機協作狀態,每個人都會成為平行空間的「平行員工」。並且不是虛實分工的公司你可能不敢去,畢竟誰也不願意讓公司拿你當「超算」使用。所以,未來的公司不會再有所謂的傳統企業,沒有所謂的線上與線下,虛實分工會裹挾著所有組織集體向元宇宙邁進。王飛躍教授在分享中有這麼一句話:虛擬的知識機器人員工才是鐵打的營盤,人類只是流水的兵,因為我們會跳槽、請假、退休、生病,而機器人員工永遠都在。這意味著,將來各種虛實融合的組織都會基於各種機器人構成的「平行系統」而生。而從現在RPA正在成為流程自動化的主要解決方案來看,RPA必將成為在構建「平行系統」進程中的最得力人機協同工具之一,更會成為未來各組織締造「平行系統」的深度參與者。


相關焦點

  • 「解讀」王飛躍:走進虛實互動的平行社會
    「 AlphaGo將給我們再次帶來改變世界的Thesis--AlphaGo Thesis。從平行、默頓和深智能三個方面發生改變,我們的社會將進入一個虛實互動的平行社會。我們將從牛頓時代的確定性、大定理、小數據,走到默頓時代的引導性、大數據、小定律。做人工智慧也就是所謂的"小數據、大數據、深智能"三步曲。這樣一來,世界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RPA機器人是什麼,在企業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在人工幹預的工作中,難免會有因人為因素導致數據錄入錯誤等事情發生,RPA可以實現100%的準確率。近一半的工作可實現自動化時,就可以讓員工人員去做一些優先級更高,更具挑戰的工作。這是一種智能化軟體,通過模擬並增強人類與計算機的交互過程,實現工作流程中的自動化。RPA具有對企業現有系統影響小,基本不編碼,實施周期短,而且對非技術的業務人員友好等特性。
  • 虛實融生元宇宙:平民的狂歡還是資本割韭菜的盛宴?
    魔幻的2021年,被人們視為元宇宙「元年」。
  • 韓國產業界搶灘元宇宙
    在企業層面,在元宇宙的布局以及相關應用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韓國公司積極投資元宇宙相關平臺或是與之展開合作。韓國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推出了許多元宇宙相關的基金,讓普通人民能夠參與元宇宙的投資,傳統行業如家具店將元宇宙作為展示的手段,電信公司也將元宇宙視為下一個業務增長點,韓國娛樂公司更是推出了真人與虛擬人組成的偶像團體。
  • 到底什麼是元宇宙?
    雖然 Meta 的品牌重塑推動了這段時間大部分有關元宇宙的對話,但自從《雪崩》問世以來的近 30 年的時間裡,體現了史蒂芬森書中所述的部分或大部分內容的在線網絡已經大量出現。這些創造「元宇宙」的努力包括眾多的在線遊戲與聚會場所,儘管它們沒有用元宇宙修飾自己,但也已經捕捉到元宇宙其中一些最重要的概念。
  • 元宇宙Metaverse話題登陸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企業巨頭搶佔元宇宙高地,這些大公司品牌會毀掉元宇宙嗎?
    現場互動嘉賓包括:《科幻世界》副總編輯姚海軍、中國移動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聯席秘書長葉毓睿、中國數字交互展示代表張樹玉、新媒體藝術家劉佳玉、 中國飛行汽車第一人趙德力 、 人工智慧專家杜蘭博士 。Gamefi Labs由多位遊戲開發者、資深遊戲玩家、區塊鏈KOL及擁有專業投資背景的人士組成,專業定位於服務Gamefi以及元宇宙市場的投研機構,最初由Element旗下的GameFi Lauchpad業務團隊發起,旨在推動更多優秀的遊戲類NFT加入到開放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場中。
  • 主題樂園「元宇宙」正式開啟?先看看迪士尼是怎麼做的!
    其中復原了樂天世界戶外的魔法島嶼部分。用戶通過Zepeto App進入樂天世界地圖,即可體驗地標性的魔法城堡、陀螺儀跳樓機、亞特蘭蒂斯冒險過山車等景點和遊樂項目。一個很多人都不認識的新名詞——「元宇宙」,進入了遊樂行業的視野。「元宇宙」是什麼?主題樂園和「元宇宙」有什麼關係?主題樂園如何運用「元宇宙」為用戶帶來新體驗?「元宇宙」的未來在哪裡?
  • 「元宇宙」之路:昂貴且漫長
    扎克伯格在該社交媒體巨頭的Facebook Connect年度開發者論壇上說,「我們經歷了從臺式機到網絡再到手機,從簡訊到照片再到視頻,但這並不是終點。」「下一個平臺和媒介將是更加身臨其境和具體化的網際網路,你將置身於體驗之中,而不僅僅是作為旁觀者,我們稱之為元宇宙。」
  • 比爾蓋茨:3年內大多數工作會議將在元宇宙進行
    全球疫情肆虐至今,迫使世界各地的員工不得不調整工作方式並開始學習線上協同辦公。
  • 元宇宙周刊丨NOLO「交互戒指」取得新進展;中國移聯推出元宇宙相關培訓;BAYC或將與阿迪達斯合作
    韓國區塊鏈公司 AMAXG 在紐約時代廣場宣傳其元宇宙和 NFT 願景。Play to Earn 遊戲 Doge Game 正式上線。中國藝術作品 NFT 首次通過基於 Cosmos 的 IRISnet 從文昌鏈傳輸到以太坊。區塊鏈紙牌遊戲 Skyweaver 宣布已在 Polygon 主網上軟啟動。
  • 重大戰略:元宇宙+NFT等數據資產持續爆發將帶動新的價值狂潮,推動IPFS&Filecoin存儲應用需求暴增,一起引領新一輪行情
    好不容易肝到了「精英階層」,實際還是無產階級接班人。而且在中心化企業運作下,「關服」更是時刻懸在遊戲玩家頭上的一把刀。為什麼逆水寒、劍三等遊戲生態裡,玩家與公司的關係如此令人玩味,實際,雙方都崩著一根弦。那元宇宙呢,這絕非一個遊戲,我們可以稱之為「第二世界」、「平行宇宙」!
  • 元宇宙專題報告:虛擬經營世界,加速成長的準元宇宙應用
    狹義而言,元宇宙是以 XR、AI、區塊鏈三大技術為核心搭 建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生態,其中 XR 技術(VR/AR/MR/腦機接口等)是實 現沉浸感的關鍵技術,XR 設備是將虛擬經營世界與真實世界相融的必 要設備。
  • 走進Cryptovoxels,近距離觸碰數字領域的平行世界
    一個屬於用戶的平行世界Cryptovoxels(簡稱CV)其實是一個有意思且硬核的NFT概念區塊鏈遊戲,打開全球NFT最大的交易平臺Opensea,搜索Cryptovoxels。我們會看到一些小方塊組成的圖片。從這裡你可以根據街區位置,面積大小,高度等選擇正在出售的虛擬土地。
  • 魔幻的元宇宙照進現實
    《失控玩家》近期票房大賣,電影中描繪了一個逼真的虛擬遊戲世界以及強人工智慧AI角色形象,進一步打開市場對元宇宙的想像空間;8月29日,媒體報導字節跳動將以50億元收購我國VR設備龍頭Pico,入局元宇宙賽道;9月3日,騰訊申請註冊「王者元宇宙」和「天美元宇宙」兩大元宇宙相關商標,繼續催化元宇宙概念。
  • 在「元宇宙」裡看演唱會,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元宇宙」還沒有的時代,音樂人們也嘗試過用各種方式進入「數字世界」。 1998年,Blur樂隊的主唱達蒙·阿爾班(Damon Albarn)不務正業,搞了一支名叫Gorillaz的虛擬樂隊。2020年,疫情降臨,線下演出受阻,推動了遊戲演唱會的發展。特拉維斯·斯科特(Travis Scott)成為第一位在遊戲裡舉辦巡演的歌手,並創下將近2800萬玩家觀看的紀錄。
  • 元宇宙實驗室:中國掃地僧造元靈,美國黑客看呆了
    有網友預測,《黑客帝國4矩陣重啟》暗喻該電影主人公尼奧是耶穌基督重返人間,開始救世行動,所以,在未來歲月,尼奧有可能在元宇宙和現實世界中都成為高光人物。但是,在矩陣中聯合做夢的所有人的自我思想記憶,都認為自己就是有血有肉的物質性生命,是靈與肉的統一體,正在進行物質化和生理性的生命活動,因為矩陣構成的電腦虛擬世界太逼真了,吃喝拉撒睡,健康疾病生死,婚姻家庭養兒育女,全都像真實世界的情況,比現在的元宇宙遊戲還高級,不只是沉浸感滿滿,而且能夠以假亂真,讓夢幻中的人類自我思想記憶無法區別物質化現實世界和電腦的虛擬世界。
  • 元宇宙、引擎、數字新基建
    遊戲中的人物建模,是對《黑客帝國》的電影演員進行3D掃描,捕捉他們的動作,再加上遊戲引擎的渲染,打造出一個和電影畫面真假難分的遊戲世界。這個經典科幻IP中的人們所生活的世界乃是由一個巨大的計算機智能操控模擬的,一切看似「真實」的信息乃由其創造並傳播,其乃是人們所看到這個世界中世界萬物的來源。同時,它也如同母體子宮一樣,培育著真實的人類。
  • HTC招募元宇宙虛擬店員 時薪112元人民幣
    據臺灣媒體當地時間11月30日消息,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虛擬世界發展及實體活動在線化技術加速邁進,宏達電(HTC)正在積極拓展元宇宙技術,日前發表了最新VR頭顯VIVE Flow後,更將12月17日於在日本市場的VIVE Wonderland平臺,以時薪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12元)的待遇僱用虛擬店員,正式在元宇宙世界中開創工作新型態。
  • 從三大航員工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談員工幸福感
    為此,我們從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比角度來看三大航的利潤和員工薪酬,數據來源於國航、南航、東航這三大航空公司 2016- 2020年的企業年報。從絕對數的角度,選取如下指標進行度量: 人均薪酬 = 員工總薪酬/  在職員工數人均淨利潤 = 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 在職員工數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 = 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員工總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