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可能是近期最火的日本電影,妹紙美,吃相美,食物美,風景也美,更重要的是,它也不吝惜表現勞動的美。不過電影畢竟是造夢的藝術,它祛除了現實的沉重,只帶給大家一幅幅想像中的田園牧歌風景畫,所以看完之後想去務農的讀者要慎重哦!
《小森林》改編自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由夏秋篇和冬春篇組成,分別於去年八月和今年二月上映。由橋本愛飾演的女主角市子從小生活在日本東北地區的村莊小森,她曾在東京闖蕩,因為無法融入大都市的生活步伐,最終回到了小森的老宅之中。山川田野為市子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材。
這些大多十分日常的食材,通過市子巧妙的搭配,變得精緻可口。一簞食,一瓢飲,都充滿了生活的美感。
從種植、採摘到製作,手造的美食無不透露著季節的慷慨饋贈和人們對食材的感恩和珍惜。獨居的市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小森的四季裡享受著勤勞耕作但無憂無慮的生活。
影片以食物為線索,對媽媽的回憶、對城市和鄉村生活的感悟,穿插其中,在季節的更替裡娓娓道來,讓人沉浸在美食裡的同時,也對生活有了更多的體悟。
電影分為春夏秋冬四篇,我們節選了出其中的美食,讓這個悶熱的夏天隨著市子的生活而清新起來吧。
【夏季篇】
夏天的小森,是山林之間揮散不去的水汽,是田間村野裡接連不絕的蟬鳴蛙叫。在城市裡打拼,一身疲憊的市子,回到了小森。然而,這並不是她生活的終結,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火爐烤麵包
「我才不會被連綿的雨天打敗呢」
高溫溼熱的梅雨季,渾身透不過氣。沒想到用火爐生火,既可以去除室內的溼氣,還可以借火爐將要燃盡時200度的餘溫,烤出火爐麵包。這聽上去似乎十分難受,但是出爐麵包的香氣卻拯救了一日的煎熬。
自釀酸米酒
在汗涔涔的天氣裡,米粥、酒糟、酵母靜靜地發生化學反應。還有什麼能比酸酸甜甜的冰鎮酸米酒更能抵抗抵抗暑熱呢?
胡頹子果醬
在市子的記憶裡,胡頹子又酸又澀。可是,她又不想果醬太甜,於是按照果汁重量的60%加入白糖,以為這樣做出來的果醬口感正好。做好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一瓶,擦在自己烤的麵包上,口感濃厚,微澀且酸度大的果醬,瞬間打開了味蕾。
「掉落一地的果實,只能慢慢腐爛,拼命長大結果到頭來卻付之東流。好可憐,把你們做成果醬吧。」
鮭魚料理
從魚塘裡捕捉的新鮮紅點鮭,或洗淨刺穿做燒烤,或切成大塊煮湯,把味增溶在其中,都是炎炎夏日的一口鮮。
「我開動啦」
西紅柿罐頭
把西紅柿湯去表皮,醃在鹽水裡煮沸保存,哪怕到冬天都可以直接放在咖喱或者意面裡。冰鎮的鹽水番茄罐頭,讓悶熱的夏日都變得可愛起來。
「無法想像沒有西紅柿的日子」
【秋季篇】
秋天到了,除了常規的水電帳單之外,郵差還送來了市子母親的來信。自從母親離家之後,市子便過著獨居的生活。然而朋友和鄰居卻時常陪伴左右,相互串門,也常常一起分享精心製作的食物。
通草果三吃
通草果成熟了以後,就會破口裂開。果肉本身冰冰涼涼的口感就是恰到好處的甜品。
把吃剩的果皮切成小塊。熱油,加兩勺小茴香,蒜末,蔥末,咖喱粉,番茄塊,再放入果皮,和醬油一起翻炒。印度風味的小炒菜,還能下酒。
更家常的做法,是將用味增醃製過的肉末塞入果皮後油炸。一口氣多做些,可以做割稻時候的便當。
核桃飯糰
剔出山核桃肉,用蒜臼搗至糊狀,混入洗好的米中。米和手撥核桃的比例是10比2到3,醬油一小勺,酒少許,香味濃鬱,口感濃厚。
洋蔥醋醃油炸紅點鮭
紅點鮭去除內臟後洗淨,裹上麵粉,油炸。將炸好的小鮭魚浸在醬汁裡。醬汁用湯汁、醋、砂糖、醬油和幹辣椒按一定比例混合煮開。在醬汁中浸泡一天再食用,口味最佳。
糖煮板慄
將慄子剝皮,放入白糖煮熟,滴入醬油調味。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口味,調節糖和醬油的分量,或者加入紅酒或白蘭地,簡單的食材,簡易的烹調,卻可以搭配出多樣的口味。
「拾慄子時要小心有熊出沒。」
番薯幹
由於番薯不易於保存,所以摘下來要之後要儘快做成番薯幹。燒開一鍋水,蓋上竹簍,多次加水煮沸後,去皮切條,用稻草串起來曬乾。曬乾後,用火烤一下,番薯幹會更加香脆。
番鴨三吃
在鴨胸肉的皮上劃幾刀,撒上鹽,不放油,鴨皮朝下放在煎鍋上用小火煎。等到鴨肉微微焦黃之後,翻面,根據自己的喜好,再煎一會兒。鴨架子可以做湯。肝和心可以做成辣炒鴨內臟,鴨脾切成薄片,可以當作刺身食用。
炒青菜
嘗試了很多次炒青菜,卻總是做不出媽媽的味道。給芹菜去莖的時候,想起來也可以給青菜去菜莖。市子終於做出了媽媽炒青菜的味道。小時候每次媽媽炒菜的時候,都抱怨媽媽只做不費功夫的菜,長大後才知道,做好一道青菜,也是費功夫的事。
「媽媽也挺費功夫的啊。」
【冬季篇】
萬物沉靜的冬天總是能勾起人的很多回憶。媽媽的聖誕蛋糕,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吃的納米糰子,對自己遠走的母親,市子的心裡總是想念的。天寒地凍的小森,冬天覆蓋在皚皚白雪之下,室外也成了天然的冰凍室,「冬天雖然寒冷,但是有的食物只有在冬天才可以製作。寒冷,也是一樣調味劑。」
聖誕蛋糕
媽媽的聖誕蛋糕從外面看,是純白色的蛋糕體,切開來,是代表聖誕的紅綠兩種顏色。紅色部分是加入了用紅米釀成的甜米酒,綠色部分是菠菜做的。因為家裡並不種紅米,只有黑米,所以市子做的蛋糕是用紫色的黑米糊和黃色的南瓜糊搭配而成。
納豆糯米糰
在納豆裡加入砂糖和醬油,裹入熱氣騰騰的糯米糰中。小朋友問市子:「你做過的最好吃的食物是什麼?」市子第一反應就是納豆糯米糰。精心捶打的糯米,配上砂糖醬油,也是兒時的溫暖回憶。
凍蘿蔔柿子
蘿蔔切條,利用冬天的低溫,凍在室外。凍成蘿蔔乾之後,用開水泡開,加入醃鯡魚和當季蔬菜煮湯。
秋天柿子豐收的時候,留著蒂,去皮,掛在屋簷下,偶然用手捏,就能製成柔軟的柿子幹了。柿子幹可以直接做茶點,或者切成細絲,和醋一起拌在蘿蔔絲裡面,酸甜適宜,顏色也好看。
烤飯糰
在老家的米飯上,塗上味增,製成烤飯糰。當年還在城市裡打拼的市子,很想和當時關係很好的男孩分享。做了兩份,卻在想要送給他的時候,知道了他有女朋友。一邊烤番薯,一邊和好友吉子分享曾經的故事,雖然有些遺憾但依舊溫暖。
紅豆
紅豆雖小,卻又大天地。即可以煎紅豆餅,又可以蒸紅豆包,還能放在蔬菜湯裡做配料,又或者放在麥芬麵包的底料裡,做成紅豆麥芬。再簡單一點,就將半熟的紅豆熬煮,冰鎮過後直接吃。
印度烤薄餅
麥片揉在麵粉裡,和好面之後用擀麵杖擀薄,放在預熱過的鋼網上大火翻烤。香脆的印度烤薄餅,配上朋友帶來的咖喱,昨天兩人吵過的架都拋在腦後了。
「看來美食的做法全世界相通呢。」
醃蕨菜
醃製蕨菜,最好要用還沒開花的蕨菜,用開水浸泡一晚之後,能夠去掉蕨菜的澀味,一定不能吝嗇鹽的分量。哪天想吃,就提前一晚用水衝洗一夜去掉鹹味,焯水之後,就可以吃了。
【春季篇】
影片從夏天開始,以春天作結,四季的輪迴,人也在年復一年的輪迴中逐漸長大。「也許,人本身就是螺旋,在同一個地方兜兜轉轉,每次卻有不同,或上或下或橫著延伸出去,我畫的圓每次在不斷變大,所以螺旋每次也在不斷變大。想到這裡,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再努力一把。」在小森的鄉間田野日漸成熟和堅強的市子,也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
冬花味增
冬花味噌是媽媽離家前給市子留下的最後一道料理,冬花味噌既可以做下飯的醬料,也能直接用開水湯開做味增湯。
鮭魚意面
把屋子旁邊的野生蒜和春天剛長出來的白菜花苞翻炒一下,加入幾塊鮭魚肉。煮開意面,把麵湯淋在魚肉上,澆在面上,就是一份農間午餐。
白菜蛋糕
受到胡蘿蔔蛋糕的啟發,市子決定用白菜、麵粉和生薑汁烤一種從來沒人做過的蛋糕。本來還很高興地以為,自己研發出了一款很了不起的蛋糕,迫不及待地學弟試吃,沒想到他才嘗了一口就說:「這是煎菜餅吧。」
土豆沙拉
春天一到,土豆是種下去的第一批作物。土豆沙拉是春天必不可少的早餐食譜。
洋蔥
市子在離開小森之前,把一大塊洋蔥地留給了好友吉子照看。特別喜歡吃洋蔥的市子,在自家院子種了好大一片。在市子的食譜裡,洋蔥整個澆上油烤,撒上鹽就能吃,或者整個熬湯,懶人都能把洋蔥做得很好吃。
夏秋冬春,周而復始。如果你順應自然的節氣,它也會給予你更多的饋贈。《小森林》通過對簡單日常的食材的細緻採摘和烹調,讓普通人的生活也充滿了詩意和格調。
冬天的寒冷,是一種調味劑,夏天的炎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