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演員片酬達7264萬元:高價片酬怎麼管?

2020-12-22 上遊新聞

今年7月,一則某演員片酬高達1億元的新聞引起社會熱議。隨後,相關公司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總金額為7264萬元。這一事件距離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僅隔了3個月。該倡議書提到,全行業嚴格執行限薪政策。

3個月後,在10月15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提出要堅決防止追星炒星、過度娛樂化、高價片酬、唯收聽收視率等不良傾向。

這是近年來關於規制高價片酬的又一新規。

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提到,高價片酬容易導致製作方為收回成本和盈利,讓影視作品「注水」,影響作品質量,有違藝術規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

如何規制高價片酬、打造文藝精品,成為影視行業內外共同關注的話題。

高價片酬屢見不鮮

擠壓其他環節投入

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7月發布的《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顯示,2017年和2018年針對周冬雨影視文化傳播新沂工作室的採購金額分別為5084.91萬元和5811.32萬元,合計1.09億元。根據鼎龍文化公告,2017年投拍製作且跟周冬雨有關的作品僅有《幕後之王》一部劇,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業務往來。隨後,該公司又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相關數據匯總和列式存在錯誤,實際總金額應為7264萬元。

這一事件,因為涉及高達數千萬元的片酬引發輿論譁然。

事實上,類似的高價片酬在影視行業並不罕見。

2018年,範冰冰「陰陽合同」涉稅問題成為輿論熱點。根據稅務機關調查核實,範冰冰在《大轟炸》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餘2000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稅112萬元,合計730萬元。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

目前,我國對於高價片酬的範疇,並沒有專門的界定,也沒有權威的數據統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需要看片酬的絕對數值和相對數值,除了直觀上看片酬的多少,還需要對照片酬在製作成本或者收益中的佔比,來判斷是否屬於高價片酬。

早在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時,有委員援引相關報導稱,日韓與好萊塢明星片酬通常只佔電影總預算的20%至30%,而目前我國國內當紅演員的片酬佔電影製作成本已超過50%。

有業內人士表示:「IP+流量明星,一度被視為劇集行業屢試不爽的賺錢標配,劇本、拍攝、後期等其他製作環節的投入被壓縮,一部劇集孵化生產的時間大大縮短,劇集產量徒增,整個市場陷入虛假繁榮的怪圈。」

限薪規範頻頻發布

高價片酬屢禁不止

近年來,主管機構多次出臺規範性文件試圖對高價片酬現象進行規制。

2017年6月26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充分尊重和鼓勵原創,在投入和分配上體現創意和知識的價值。行業組織出臺電視劇成本配置比例指導意見,引導製作企業合理安排電視劇投入成本結構,優化片酬分配機制。規範購播和宣傳行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

2018年10月3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綜藝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如果超過,需要進行備案並說明情況。

2020年10月15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其中提到堅決防止追星炒星、過度娛樂化、高價片酬、唯收聽收視率等不良傾向。要嚴格控制演員、嘉賓片酬,倡導其以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零片酬參與公益性節目。

在屢屢出臺規範的同時,仍然有不少高價片酬被曝光:

2018年,根據一家經紀公司披露的數據,《如懿傳》主演周迅的片酬為5350萬元,霍建華的片酬為5071萬元。

2018年,《異鄉人》劇作方發布公告,表示向演員楊爍支付了8750萬元的片酬,但因為限薪的原因,楊爍的片酬已經超過5000萬元的最高金額,雙方沒能達成一致只能停機。

高價片酬緣何屢禁不止?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缺少專業的片酬評估體系。在僅僅依靠市場供求變化和「以星定價」的情形之下,部分明星對影視作品的影響力被放大,導致消費市場盲目跟風,影視行業中有市場號召力的明星的片酬自然水漲船高。

優化片酬分配機制

投入產出良性循環

高價片酬導致的一個結果是,由於製作成本抬高,製作方為了收回成本和盈利,會通過剪輯影視作品時「注水」、增加影視作品集數來增加作品整體售價。而「注水」的影視作品會造成時間浪費、影響作品情節,有違藝術規律。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周梅森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劇作原本計劃拍攝40來集,為了商業收益考慮最後拍成了55集。

如何真正規制高價片酬,在歷年全國兩會上,有不少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2018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曾鍅建議,為明星演員高價片酬上個「緊箍咒」,對高價片酬影視明星徵收懲罰性稅負。

2020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馮遠徵建議,出臺新文藝群體職稱的評審制度,並根據這個評審制度來規範演員的片酬,根據演員職稱來定好片酬的上限和下限。

受訪專家提出,高價片酬問題是影視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折射出市場失靈、演員自律、行業自治、政府規制之間的多重矛盾。能否妥善治理高價片酬問題,關係到能否實現收入分配公平,能否促進我國影視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能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從長遠來看,明星高價片酬問題並非無藥可救,但其解決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更不可能只靠影視行業協會單打獨鬥,而是要與監管部門、影視企業、演員個人一道打出「組合拳」。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胡功群建議,影視行業中的片酬高低是市場的產物,不能單純依靠行政監管或者行業自律來限制片酬,必須兼用政府管理這隻「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

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看來,為了促進影視行業持續發展,讓更多製作者創造出助力影視行業繁榮發展的優質作品,需要通過對高價片酬的規制,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將成本合理分配在各個製作環節,劇集的品質才可能得到提升,從而推動影視行業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原標題:有演員片酬達7264萬元:高價片酬怎麼管?)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高價片酬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專家:須打出組合拳規制
    □ 本報記者 王 陽□ 本報見習記者 白楚玄今年7月,一則某演員片酬高達1億元的新聞引起社會熱議。隨後,相關公司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總金額為7264萬元。這一事件距離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僅隔了3個月。
  • 曝周冬雨片酬超1億,羅晉7714萬元!演員片酬排行榜
    據此可以判斷,上述的採購金額應該為周冬雨、羅晉的片酬。更有網友爆料,在天眼查的資料中,周冬雨影視文化傳播新沂工作室顯示為周冬雨100%持股的公司。因此,過億的片酬悉數落入周冬雨的口袋,而《幕後之王》這部劇,周冬雨的片酬要比羅晉高出2000多萬。此外,除了周冬雨和羅晉兩位主演外,這部作品還邀請了張雨綺、陳數、劉芮麟、謝君豪等演員加盟,僅豆瓣頁面列出的演員表就超過40位。
  • 周冬雨天價片酬又添新瓜,背後三家公司先後註銷,原因到底為何
    周冬雨天價片酬又添新瓜?有網友爆料周冬雨此前的天價片酬,又有了新消息,女方相關聯的三家已經註銷的公司卻被放進了財務報表裡,不禁讓一眾網友猜測。
  • 「限薪令」後,廣電總局再發聲:嚴控演員、嘉賓片酬
    今年2月份,廣電總局發布「限薪令」整頓娛樂圈演員收入過高的問題,其中明確規定全體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主演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限薪令」後,演員天價片酬問題有所緩解,但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 孫儷《那年花開月正圓》片酬6千萬!但天價片酬從今以後不再有
    ↑↑↑ 關注「連理枝」每周兩次心靈按摩由內而外,抗衰養顏天價片酬終於有人管了!
  • 業內:明星天價片酬可信度不高
    原標題:新報探究「限薪令」 片酬瘋漲擠壓市場 身價虛高折扣不小 高薪成「公害」 誰給明星工資瘦身 折扣有商量 周迅3000萬片酬只是報價(圖)  近年來,不少明星的片酬3個月一小漲、半年一大漲已經成為常態。有些在影視劇中客串表演的知名演員,甚至開出了以拍攝天數計價、一天報酬達百萬元的價格。
  • 明星片酬屢限屢高?中國演員片酬傲然全球,片酬亂象需思考
    我們大家熟悉的演員高亞麟在接受一次採訪裡,講到中國演員的片酬,大家感興趣也可以去抖音上搜索。他在採訪中也說到,中國演員的片酬拿去和世界比比就知道了,他們拿的比國際影星拿的片酬多大。其實,明星天價片酬,並不是新鮮事。之前就屢屢爆出,一線明星片酬達億元。最近網上曬出了很多人的片酬,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周冬雨的上億片酬。
  • 三浦春馬壓力太大,身為演員天價片酬想都別想,收視撲街還要道歉
    而在《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中單集片酬高達550萬日元(約36萬元人民幣)的米倉涼子,其2019年的收入經估算有2億5500萬日元,約1662萬元人民幣,排名第十一位。與中國電視劇運作情況不同的是,日本的電視劇都是由各個電視臺自己拍攝的,所以參演演員的片酬也和電視臺有很大關係。
  • 電視劇《慶餘年》演員片酬曝光
    張若昀片酬是3773萬元李沁片酬是3000萬元陳道明片酬是2163萬元吳剛片酬零元, 吳剛在《慶餘年》中扮演的是陳萍萍,在這部劇中陳萍萍是最出彩的演員之一,但是為什麼他居然是零片酬呢?主要因為是吳剛看上這部劇的班底,這部劇有這麼多的老戲骨
  • 抵制天價片酬!9家公司聲明:單個演員每集禁超100萬
    單集不超過100萬,總片酬不超過5000萬聯合聲明稱,三家視頻網站聯合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即日起嚴格執行有關部門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的最高片酬限額制度;並對不合理的演員片酬進行控制,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
  • 廣電總局呼籲嚴控演員嘉賓片酬
    【#廣電總局呼籲嚴控演員嘉賓片酬#】#廣電總局倡導演員嘉賓零片酬參與公益節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印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機制,堅決防止追星炒星、過度娛樂化、高價片酬、唯收聽收視率等不良傾向。此外要嚴格控制演員、嘉賓片酬,倡導演員、嘉賓以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零片酬參與公益性節目。
  • 天價片酬的演員全程用替身,對戲只會講123456
    提起娛樂圈,明星片酬永遠都是網友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之前網絡上就曾爆出過明星的天價片酬,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楊穎在拍攝一部古裝劇的時候,光片酬就足足拿了八千萬,拿著這麼高的片酬竟然經常不出現在劇組裡拍戲,全靠後期p圖來完成其中的戲份。
  • 周冬雨片酬相當於普通人一千年的工資,天價片酬令人震驚
    近日,網上爆料出周冬雨在兩年前,片酬就高達1.09億,而與她合作的男藝人羅晉片酬也高達7700萬。讓人感慨周冬雨片酬相當於普通人一千年的工資,天價片酬令人震驚。由於周冬雨和羅晉的工作室在5大供應商之列,所以羅晉和周冬雨的天價片酬曝光,周冬雨、羅晉拍攝《幕後之王》分別得到了1.09億和7714萬,這相當於一個普通人1千年的工資。
  • 華語電影界的三大片酬之王
    華語電影界的三大片酬之王:李連杰拍《木乃伊3》片酬是1500萬美元,是目前華人演員之中比較高的片酬了。如今《花木蘭》再開戲,迪士尼公司當然也要以高價請李連杰,卻遭到拒絕,他女兒勸說他為了中國文化應該要拍,他才願意參演。
  • 「限薪令」還在繼續,廣電總局再發聲:嚴格控制演員、嘉賓片酬
    殊不知,在演藝市場火爆的背後有一系列亂象存在,其中最為大家所關注的就是演員天價片酬了。演員天價片酬由來已久,前兩年,央視新聞就對此事專門進行過報導,但收效甚微。對此,不少人都表示演員收入太高,希望廣電總局可以制定政策來合理規範演員收入。雖然廣電總局也知道這種現象存在,但真正實施起措施來,還是有一定阻力的。因此,在那段時間,演藝市場上依然存在天價片酬現象。
  • 國內天價片酬屢見不鮮 那麼國外如果對待天價片酬能?
    崔永元除了爆料範冰冰陰陽合同之外,天價片酬再次成為人類的焦點,那麼國外也出現天價片酬現象嗎? 韓國: 2007年韓國電視劇製作公司協會,發出倡議,建議製作公司和電視臺實行明星片酬上線制度,大腕演員每集片酬不超過1500萬韓元,許多明星演員積極支持。
  • 演員天價片酬「屢禁不止」?明星過億收入,其實是場「誤會」
    明星的片酬,到底能有多高?拿楊洋來說,他的片酬需要用來支付團隊中宣發、經紀等各方面的開支,這其中僅是微博一個渠道,楊洋每月支付的費用就高達50萬元。用導演於正的話來說,就是明星團隊裡常規配置一般有商務、經紀、司機、助理、宣傳、策劃各一人,一些大牌明星的團隊成員甚至可達到十多人,而這些工作人員的酬勞全部都需用明星賺來的片酬覆蓋。不僅如此,明星談下的片酬還需要繳納高額稅金,並且按比例給公司分紅。
  • 一部電視劇2000片酬,還是太高了
    孫麗這次主演的,(理想之城)50冊片酬2000萬。她主演的(安家)原本可以得到8000萬的,由於限制高片酬只拿到了1620萬怎麼不降反而還升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呢?高價片酬難道是真的禁止和限制不了嗎?國家的經濟發展難不成要靠演員們?應該不是吧!抗疫情醫護人員衝到第一線,顧及不了死亡的危險還有武警官兵們。
  • 內地女星片酬驚人,《中國電影》賣的到底是演技還是流量
    隨著中國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老百姓腰包裡的錢除了生活以外,也開始砸向娛樂檔口,如今一部戲的重磅成本幾乎都花在了演員身上,賣座的話還能收回成本,一旦被吐槽爛大街,那日子可就難過嘍!人口眾多的優勢讓中國的影業在選演員方面從來都不含糊,管你是千萬還是上億的天價身價,都敢拿來消費,不過,消費的背後還不是觀眾來買單?
  • 周冬雨一部戲1.09億天價片酬?於正曝內幕:一千萬片酬到手僅幾萬
    採購金額分別為2501.89萬、5212.26萬, 合計7714.14萬元。而對於鼎龍文化來說,2017年公司投拍的和周冬雨、羅晉相關的,也只有《幕後之王》這一部劇。所以,上述的資金採購分別為周冬雨和羅晉的片酬。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讓很多的網友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