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翠仙、潘薇)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已經落下帷幕,但是「金雞」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發力,為廈門影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動能。搭乘「金雞唱響鷺島」的東風,許多臺灣從業者帶著優秀作品前來展映,而在「金雞」以及惠臺措施的雙重影響下,在廈臺商也希望藉此培育相關創業項目,拓展業務範圍。
「金雞」創造發展機遇
「金雞」期間,黃亮勳(左)帶來了霹靂布袋戲電影,與廈門觀眾分享心得。記者陳翠仙攝在金雞節期間,眾多臺灣優秀電影亮相,與影迷見面。其中,《寒單》作為2019年臺灣賀歲檔票房冠軍,此次首度在大陸放映,獲得了不少影迷的支持。《寒單》以臺東民俗「炸寒單」為背景,該片導演黃朝亮表示,「炸寒單」的習俗是從福建傳到臺灣的,目前只有臺東保留完整,「我希望這個民俗文化藉由這部電影,傳回大陸」。黃朝亮介紹說。
臺灣霹靂集團帶來的霹靂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聖石傳說》也頗受歡迎。該集團第五代接班人黃亮勳介紹說,霹靂布袋戲的發展前景廣闊,在大陸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他們也積極創新拓展合作渠道。「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霹靂布袋戲演繹的是武俠世界,但其實它也可以有很多種表達形式。」黃亮勳告訴記者,他們的新作品《天生我才怎麼用》打破了武俠的設定,講述的是校園故事。
金雞節的舉辦,為兩岸影視合作提供更好的條件。福建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李曉紅教授說,應利用金雞節長期落戶廈門這一契機,讓華語電影開始重新出發,讓廈門成為華語電影與港澳及臺灣地區合作的理想匯聚地,把廈門建設成華語電影拍攝、製作、展映、研究和人才培養重鎮。
惠臺措施多方助力
除了金雞節的推動,臺灣影視產業從業者「登鷺」發展還有惠臺措施的加持。廈門先後推出了廈門惠臺60條舉措以及《廈門市進一步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等,從資金支持、園區建設、人才培育、影視後期等多個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給予扶持。目前,廈門集美影視文創園內已經有25家臺灣影視企業入駐。
隨著政策開放的利好以及產業環境的不斷優化,廈門吸引不少臺灣新銳導演紮根大陸發展。臺灣導遊吳震亞就是其中一個,他在臺灣從事過武術指導、演員、導演等多個角色,早在十幾年前,他就來大陸發展,曾參與《刺客聶隱娘》等電影的演出。他說,過去在大陸更多是「打工」的感覺,只能協助拍攝、演出,但現在有了惠臺措施的加持,臺灣電影人有了更多大展身手「創作」的機會,兩岸合拍影視作品勢必會帶來更多看點。
不斷落實的惠臺措施,讓兩岸電影人有了更多合作機會,也將助推兩岸電影產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金雞」助力
吸引音樂人前來發展
「知己二重唱」。記者陳翠仙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翠仙)金雞節帶動廈門影視產業的發展,這對於影視從業者而言,是一大利好,來自臺灣的樂隊組合「知己二重唱」也表示,音樂從業者「也可以分一杯羹」。
「知己二重唱」由曾寶明和吳志華組合,曾在1990年獲得臺灣第一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是許多人的青春回憶。5年前,他們就來到大陸發展,在2018年參加了音樂選秀節目《夢想的聲音》,更是收穫了大批粉絲。除了臺前的演出,「知己二重唱」也做了許多幕後的工作。「我們既是職業歌手,也是樂手。所以經常會參加一些歌手的演唱會,為他們伴奏。」對於這點,兩人十分自豪。
在大陸發展多年,「知己二重唱」十分喜歡廈門的氛圍。「鼓浪嶼是音樂之島,我們經常在上面做專場演出,如果你們有到鼓浪嶼,歡迎去聽我們唱歌。」曾寶明希望把自己的音樂分享給更多人。
在「知己二重唱」看來,廈門影視產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音樂產業的發展,對此他們十分期待。曾寶明告訴記者,大量影視作品的誕生,對於背景音樂、主題曲、配樂等需求也會有所上升,未來將會吸引更多臺灣從業者前來發展。
籌拍閩南文化網劇
註冊公司
來自臺灣嘉義縣的影視製作人程威表示,他從三年前就開始計劃在廈門成立影視相關的公司,發揮自己的本行本領。
近年來,大陸惠臺措施頻出,在影視產業方面也有不少相應舉措。在開放臺胞來大陸設立演藝經紀公司以後,程威覺得時機到了,就立馬提交了申請,在廈門註冊了演藝經紀公司,希望能大展身手。
「廈門作為天然攝影棚,這幾年吸引了不少影視劇拍攝前來取景,相關影視拍攝硬體也不斷優化。我希望能拍攝一部有關閩南文化的網劇。該劇計劃以歌曲串聯劇情,並以廈門的景點為主要取景地。」程威說。S9B26007
攜手兩岸人才做精品
打造工作室
陳建平。記者潘薇攝
在廈門生活多年的臺灣錄音師陳建平十分看好廈門的產業發展,希望能結合自己的音樂事業,尋求發展機會。
早在8年前,陳建平就來到廈門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他也將臺灣的資源帶到廈門,並在此成立工作室。目前搭建的工作室有1200平方米,未來將利用最先進的5G通訊技術,開辦VR演唱會。陳建平告訴記者,他們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打造這個工作室,十分歡迎廈門音樂人加入。
在陳建平的經營下,他的工作室創作了不少優秀作品。其中,「臺灣綜藝大姐大」白冰冰的閩南語歌曲《來去廈門》就是由他的工作室打造的。陳建平介紹說,這首歌全程在廈門製作,是獻給廈門的禮物。
在廈發展多年,陳建平對於廈門的產業環境十分有信心。「現在廈門會舉辦不少音樂會,吸引著兩岸音樂人來發展,有水準很高的樂隊,但音樂製作環境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他希望未來能攜手大陸音樂人,共同在廈門打造更多精緻的音樂產品,讓華語音樂更加璀璨。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