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
《新韶九章》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韶關市委、韶關市人民政府、中央音樂學院、人民音樂出版社聯合舉辦,廣州交響樂團與星·聲合唱團聯袂演繹,林大葉指揮,張立萍、楊光、王傳越、劉嵩虎、劉暢、潘杭葦等歌唱家和古琴演奏家李令晨登臺表演。
男中音劉嵩虎、男高音王傳越、女中音楊光、女高音張麗萍
《新韶九章》綜合運用古韶樂元素和現代音樂語彙,以交響樂形式表現新時代的韶樂。作品分為《舜頌》《塗廩浚井》《娥皇與女英》《明德》《賡歌》《幹戚舞》《南風》《南疆巡記》《卿雲》九個樂章,展現了虞舜齊家、治國、開太平盛世的功績。本場音樂會文學策劃丁旭東介紹,作品的樂思和主題來自"韶樂"。"韶樂"源於五千多年前上古舜帝之樂,是一種集"詩、樂、曲、舞"為一體的宮廷藝術。孔子曾聽了"韶"音,"三月不知肉味"。
女高音劉暢、潘杭葦
古琴:李令晨
九章樂曲統一又各具特色。作品由葉小綱、虞鵬飛、鄭陽、劉力、鄒航、溫德青、張士超、李劭晟八位作曲家集體創作而成,每個樂章從不同層面體現了個人對虞舜道德文化的理解與創造。《新韶九章》項目藝術總監葉小綱介紹,全曲緊扣"善美"兩字,借鑑《詩經》的頌體,抒發對先祖的追思和讚美,表達華夏子孫繼承先祖美德遺志、復興中華民族的美好期望。
《新韶九章》主創人員合影,左起:張世超、鄒航、溫德青、葉小綱、李劭晟、鄭陽、劉力、虞鵬飛
"《新韶九章》是新時代的韶樂、中華的韶樂、世界的韶樂。"葉小綱說,創作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又符合世界先進文化潮流的優秀文藝作品,是人民的期待、時代的呼喚,也是文藝工作者為民族培根鑄魂的使命擔當。
"我的祖籍在韶關南雄,是傳說中古帝虞舜南巡曾經演奏過韶樂的地方。"在過去兩年的創作中,葉小綱帶領創作團隊多次深入韶關採風,挖掘韶樂文化中的哲學思想與人文精神,汲取創作靈感,創作中國聲音、中國旋律。
此次首演後,《新韶九章》將在國內外展開巡演。"希望通過這一交響音樂組曲的創作展演,讓世界各地的人民認識了解中華虞舜道德文化的豐富內涵,體味既根植中華文化傳統又體現新時代中華兒女文化理解的韶樂文化。"葉小綱說。
作曲家葉小綱、指揮林大葉同演員及主創人員謝幕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中央音樂學院、人民音樂出版社共同策劃,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精神,展現多民族民俗文化生活的美麗畫卷,服務人民,激發愛國情懷、高揚民族精神、強大精神力量、堅持文化自信,展示70年來我國交響樂的創作成果。自2019年5月起,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哈爾濱等地共上演9場音樂會,本場廣州音樂會為展演第10場,閉幕音樂會將於明年2月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本場音樂會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