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再次「不負眾望」上熱搜,是因為在她生日的時候搞了一次直播帶貨。前面還和主持人有說有笑,聊到自己不適合談戀愛,主持人開玩笑說,這又得上熱搜。她就提到吳亦凡,說倆人互相調侃不適合戀愛。吳亦凡聽了不知道心情如何……
整體的氣氛還是非常和諧舒適了,大概這些話其實也夠看鄭爽的人們八卦幾句就完事了。
但突然鄭爽發飆了,她無法忍受主持人反覆在直播間要求大家快買,不斷上連結。她感覺到這是非常糟糕的行為,是在綁架粉絲,她提到:她雖然是公眾人物,但首先是消費者。這樣的行為她無法接受,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工作人員從最初的懵逼,隨即調整希望她隨便聊聊天。鄭爽又補充了幾句,表示這是她的直播間,她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再說。總之她不喜歡這種形式。
這幾句話,其實她無形挑戰了所有明星帶貨的形式,認為這是一種「綁架」行為。其實有意思也是在於鄭爽倒是提供了一個大家之前迴避的質疑明星直播帶貨行為的思考,只不過她是因為自己的生日被如此操作,感覺深深被冒犯才爆發的。至於怎麼收尾,由於沒有往下看就不得而知,但熱搜是絕對夠了。
關於這個事,可以想像的討論已經基本有兩派了,一派認為是綁架,畢竟是自己生日,要為粉絲考慮的爽妹子再次快人快語,代價當然就是跟她對接的商家可能就一臉懵逼,原來她是不允許的,那跟我們合作什麼……
另一邊繼續上升到鄭爽的職業操守問題,你不高興為何不事先對接,你在現場以正確之名繼續耍大牌讓工作人員極難伺候。
真性情VS真難搞,所以她上熱搜是必然,因為她的反應是真的不按常理出牌,但又有清晰的脈絡可尋。骨子裡鄭爽在使用自己的身份權力之餘,始終是按孩童視野來對接成人事務,於是總是出現各種偏差,這種偏差又構成了真人秀般的好看。
包括可以猜測的結果也充滿變數,因為的確這是一個詭異的流量時代。一種就是商家再也無法忍受鄭爽,她就沒有代言,雖然她自己也不想再做這種形式的直播。當然她也說不準的,說不定普及了一下又能接受。
第二種呢,就是無論怎麼樣,她的這種真實反映無論怎麼樣都會吸引流量,進而商家因為流量而做出讓步,無所謂你怎麼對待我,反正你就是人氣高。
鄭爽像是試探出了流量時代的某種界限的BUG,流量有特別不講理的地方,但遇到這種「孩童」的率真與任性,流量也只能讓道,不斷賦能給她。
鄭爽身上加諸的這些能量,必須是熱度完全不再對她感興趣才行。我之前認為她快把自己消耗光了,但現在也有了不同的想法。水漲船高。她始終如她本身,也就是幾乎不打算完成成人對接,就是當這樣的孩童。那麼在沒有可以取代她的人出現之前,她就無論怎麼樣都是流量擔當本身。因為正常人們會日漸衰老,明星也會衰老,但她居然做到了奇怪的完全不變化,始終是這個心理狀態。無形之中也構成了某種強勢流量。
關於她的文章我之前寫了一篇極其認真的,我覺得她最好是早點給自己放假休整。但目前的趨勢,大概疫情也是需要她迫切營業的,那麼這樣的情況有增無減,不會有什麼新意,但大家始終還是愛看。這可能已經不再是她的「詛咒」了,而是宿命。
她這樣的確完全無需為她擔心,但她自身大概距離幸福和寧靜,將會永恆遙遠了,在與媒介共舞的時候,媒介也在吞噬人最初的本我狀態,進而變成永不成人化的死循環。
是福是禍,到了今時今日都是自我選擇,無論她如何孩童,也都是個成年人了。
還是會持續看到,但大概無需再大驚小怪了。